中等職業學校第三類學生的教育思考

學識都 人氣:1.33W
中等職業學校第三類學生的教育思考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着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它爲社會輸出初、中級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國家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中職院校的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現如今,中職學校的職能除了是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還被視爲穩定社會,減少過多未成年人過早流入社會的基礎環節。
關鍵詞:第三類學生 職業教育 後進 素質
        從近年來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中考分數較低的情況看,結合學生進校後的實際來考察。在這裏我把中職學校的學生分四類:第一類學生是表現很好,學習努力,做事認真的。在社會上普遍認爲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不愛讀書,不守紀律的孩子。其實不然,來讀中職學校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家裏比較貧困無法完成大學夢的,有學習不好但是動手能力強的,還有就是受到中考失敗的打擊,從此發奮圖強的,這些人來到中職學校都會成爲第一類人。第二類學生是學習不夠努力,但基本能夠完成作業,做事不夠積極,說一說動一動的。第三類學生是不愛學習,喜歡遲到曠課,但是不會打架鬥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此類學生大多數沒有確定的學習目標,什麼專業知識都不感興趣,也不知道自己畢業後要做什麼,但本性不無可救藥的地步。第四類學生很多惡習已經形成,單純依靠學校和教師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
        這四類學生在傳統的教育系統中只有三種結果。第一生是集各種榮譽於一身,第二類學生僅僅拿到畢業證,而第三類學生和第四類學生面臨的是同樣的結果就是被學校開除,雖然第三類學生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但是班級裏有很多曠課或遲到的同學任然留在班裏的話,就會造成其他同學也比較喜歡遲到曠課,覺得反正遲到或是不去上課也無所謂,最後就造成整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很差,學生畢業後也很難適應公司或單位的制度要求。
        但是其實其中第三類學生還有被教育好的可能,如果過早的流入社會,他們將成爲一羣失管、失學、失業的,處於社會邊緣的青少年,他們將生活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有的性格變得很孤僻,有的長期泡網吧,有的甚至出現違法違紀現象,這些不但影響他們自身的成長,還會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孩子也會更容易走上企圖。
        中職學校對第三類學生可以採用:
        一、幫助此類學生確立目標
        無論是學習目標還是能力目標,只要是學生有了目標就有
了動力。目標對於成功是非常必要的,如同沒有空氣,沒有人能夠生存一樣,如果沒有目標,沒有任何事業能夠成功。學生也是如此,如果他們不能正確爲自己樹立目標,就不能爲實現目標而努力拼搏。這項工作主要由班主任來完成,當然也需要家長的極力配合,但是面對繁重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無暇更多的瞭解班裏的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各自的能力優勢。因此,可以讓一些教職工專門從事這樣的工作,每人負責幾個此類的學生,幫助學生確立目標。實現了目標,就會有成就感,照着時間的推移,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目標,學生向長遠目標奮鬥的動力和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綜合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因此,必須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奮鬥目標。       二、開設德育強化班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個性心理教育以及品德能力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要求和任務,是學校道德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歸宿。作爲中職學校更應該因材施教,可以針對這第三類學生開設德育強化班。把各個專業出現這種情況的學生集中在所謂的德育強化班中,德育強化班的內容不以職業技能爲主,主要以德育教育教爲主。其中的教育不是傳統的老師說大家聽,而是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例如節目形式,故事形式等等,同時此類班級的作業也可以是以佈置編排節目的內容爲主。老師讓第三類學生在玩中學,瞭解紀律的重要性,逐漸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這樣,就算畢業後沒能學到一技之長,但是能夠養成比較完整的職業人格,這些也將成爲此類學生的人生財富,從而幫助第三類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思想上形成堅定的信念,將滿腔的'熱忱轉化爲動力,真正成爲祖國的接班人。
        三、轉化較快的學生可以回到原班級繼續學習專業技能
        如果第三類學生能夠較快的轉變爲按時上下課,積極完成作業的合格學生,學校可以允許該生回到原來的班級進行技能的學習。這樣既可以糾正學生遲到曠課的問題,也可以讓他們學到技能。所以在加強對第三類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努力培養適應社會的技術人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四、樹立信心,把握成功
        在第三類學生轉化過程中,深知成功是他們最感喜悅的事,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十分重視生的每一個“成功”。在班上,他們的缺點要批評,但不宜太多,要“多表揚、多鼓勵”。如果經常批評、責備差生,無疑會把他們心中剛發芽向上的意志除掉,打消了他們上進的積極性。相反,“成功”的事蹟向全體同學介紹,儘量使有進步或有進步傾向的學生評爲進步生,使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強化他們的意識,樹立成功的信心,同時經常督促、激勵其前進,信任第三類學生,就是相信他們一定能進步,一定能克服自身的缺點或錯誤,對他們有十足的信心。這種信任,會使他們產生得到承認的慰籍,消除對老師的猜疑和對抗,促成雙方心理相容,進而以積極的態度去接受精神雨露的澆灌。
        討論:我們常常把因文化課水平低下、思想道德素質欠缺而被分流出來的一部分羣體,冠以“後進生”,甚至“問題青少年”,也就是提及的第三類和第四類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會影響班級的正常秩序,成爲了老師和學生心中的眼中釘、肉中刺,甚至毒瘤,有人形容:一條魚腥了一鍋湯,或者千方百計動員轉學或退學。其實在審視後進生成長與學習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及與此相關的教育體制,我們不難發現,後進生“後進”之“癥結”並不僅僅是後進生本身,也與當前教育體制,教育方法相關。應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出發,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方面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後進生進行轉化教育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後進生“後進”的這個“青少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