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口語交際課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訓練策略

學識都 人氣:2.06W

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基本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通過口語交際,在動態的口語交流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言談舉止、表情達意、臨場應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能力和素養,而且能在不斷地歸納、分辨、評價中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和深刻性。現代社會需要每個人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教學中,設置口語交際課也是着眼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終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淺談口語交際課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訓練策略

口語交際課與傳統的聽說訓練課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具備三個特徵:互動性、情境性、交際性。它將"聽""說"合併爲同一系列,明確口語交際的任務是“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更突出了語境設置的重要性與人際交往的重要內涵。

在實際的教學中,口語交際課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別看平時學生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說個不完,可是,一到口語交際課上,圍繞一個主題表達自己的看法,交流各自的思想時,他們往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從何下口。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小夥伴、老師、父母進行交流時,一般都是自自然然,無拘無束的,但一到口語交際課上,危襟正座,卻舉止失措。擔心自己說話不當當衆出醜,害怕一旦說錯話就被同學嗤笑等,這些問題已成爲不少小學生口語交際中的心理障礙。

究其原因,筆者認爲有以下幾方面。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只是教師發表言論的場地,學生習慣了做忠實的聽衆,在聽講和繁瑣的`一問一答中,學生慢慢地丟失了說的慾望,說的能力,學生說的能力普遍降低。學生缺乏自信。

許多學生不敢說話、說不好話的原因來自心理因素。恐懼是較常見的心理現象,恐懼心理的產生,一是由於自卑,一是由於過度自尊。自卑是一種惟恐被輕視和排斥的恐懼心理,這種心理使之不能輕鬆自如地說話;自尊一旦過度就會導致內心虛弱,在衆人面前怕說不好會被人瞧不起。

重視少數學生,忽視多數。人的先天素質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表達能力強,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於是他就願意參與,從而提高表達水平,形成表達技巧。而另一部分人,除了有自身的原因外,與老師也有較大關係,正因爲他們表現的不好,所以老師少表揚、不表揚、甚至諷刺挖苦,以至於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最終導致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差。久而久之,班級內形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口語交際課成了少數學生表演的舞臺,這也是造成多數學生口語交際課上形成心理障礙的原因。

針對以上成因,筆者認爲只有採取一定的訓練策略,才能消除口語交際課堂上小學生的心理障礙。

 一、改革課堂教學,激活交際氣氛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學生只有在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纔會產生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因此,我們應該通過改革課堂教學,激活交際氣氛,使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真正“活”起來。

 1、走出課堂,讓學生“活”起來。

一味把教室作爲課堂,學生往往感到厭倦,而改變課堂環境,領學生走出教室,便可以使學生始終情趣盎然,產生暢所欲言的交際衝動。如口語交際《我來做導遊》,就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真實的情景,比如:介紹校園一角;學校活動室等。這“活”的課堂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交際效果:課未始,興已濃;課正行,興愈濃;課已畢,興猶濃。

 2、自由交際,讓課堂“動”起來。

全班學生參與,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選擇交際對象進行交際,激活課堂氣氛,把課堂的交際活動推向高潮。如教學《客人到我家》,讓學生們離開自己的座位,在全班範圍內尋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學進行交際,邀請對方到自己家中來。又如教學《討價還價》,讓學生現場自由組合,有的扮演小商販,有的扮演顧客,通過自由交際,每個學生的精神活力都得到全部釋放,在充滿自由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交際,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使得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二、共同參與,建立和諧夥伴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說:“上課,這是兒童和老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係來決定的。”所以,老師應不以權威者自居,將自己視做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夥伴關係,全身心地融進交際活動中,與學生同說、同演、同樂,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個小夥伴,使學生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中身心得到徹底的解放,敢想、敢說、敢於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際。如教學《介紹自己》,教師可走下講臺,與他們同起同坐,一起歡呼,一起喝采。整堂課在這種和諧的夥伴關係所營造的寬鬆氛圍中取得極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感情相融,心裏距離近,就容易使教育對象形成“接受”的心理態勢,容易與教育者產生心理共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由於教師的投入,師生關係的和諧,使得學生個個思維活躍,躍躍欲試,靈感不時閃現,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地被擦燃。

三、自信,使學生敢說 。

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情緒、意志、能力、氣質、個性等特點的肯定態度,是認知過程的動力系統,能激發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促進智力的發展。因此,要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活”起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便顯得尤爲重要。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促進學生順利完成各種教學任務的重要心理因素。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受知識、能力等諸多方面的限制,語言組織和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在口語交際課上容易產生自卑和畏懼心理,不敢進行交際。爲此,教師應十分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加以鼓勵和引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喚醒他們強烈的自我表現慾望。如教學《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手抄報》,如果發現學生拿着自己的報紙不敢參加交際,就鼓勵他:“你畫的也不錯呀!老師多麼喜歡你的畫呀,真想更多地瞭解它,快給我們說說你的畫吧,我們都等不及了。”這樣,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地打開話匣,積極地參與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