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專業課程羣的建設論文

學識都 人氣:1.42W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藝術教育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與世界藝術教育的整體潮流相比,教育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都表現出很大差距。就藝術教育而言,上至師範院校,下至廣大中小學,藝術教育被看做技術訓練的同義語,某一門技術的訓練要求越來越高,而學生的審美水平和綜合文化素質卻呈現總體下滑的趨勢。藝術教學普遍存在着“藝術教育的非藝術化”傾向,即普通藝術教育片面追求專業化和職業化,違背了藝術審美教育的初衷。因此,我們提出藝術教育培養要寬口徑,在專業課程羣建構上強調以某一藝術學科專業課程爲主要框架,涵蓋相近的藝術學科。即音樂美術方向、音樂舞蹈方向、美術音樂方向的專業發展定位。其目的就是培養真正能適應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藝術課程教師,探索把音樂、美術、舞蹈以及影視書法等藝術門類真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全新的專業理論。

藝術教育專業課程羣的建設論文

一、藝術教育專業課程羣構建思路

(一)課程羣設置的總體要求

課程羣設置應以提高學生綜合藝術能力、綜合藝術素質及適應能力爲主線,改革培養模式,實行優秀選拔培養制度,採取分層專業教學,因材施教,加快人才培養速度。傳統藝術教學主要是言傳身教,忽略了許多現代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缺乏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實用性的分析研究,缺乏對教學大綱的合理性調研,缺乏計劃性和可控性,教學質量難以保障。藝術教學由於其獨特之處,很難像普通教學一樣,學生坐在課堂上,老師通過講授的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藝術類課程主要是開放式教學,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指導,馬上將自身的反饋傳達給老師,和普通教學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瞭解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所區別,老師可以隨時通過學生的反應和接受程度,調整教學大綱。但這並不意味着藝術教學就可以忽略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的制定。

(二)加強通識課教學力度,強化專業,提高必修課教學效果

理論類課程羣應是藝術教學與藝術活動的基礎,藝術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對基礎理論、藝術概論、專業鑑賞等方面的理論以及中外藝術史、中外藝術教育發展有所瞭解。理論教學同專業課一樣,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或各種實踐活動中,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加深學生對中外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是十分有益的。學生對於本學科所處的環境與發展應充分了解,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拓寬知識面,擴充選修課教學門類,提高藝術文化素養,增加自修課學分課程;瞭解人文科學和邊緣交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發展方向,加強實踐環節,調整知識結構;增設藝術實踐課,組建學院藝術團、民樂隊、聲樂隊、舞蹈隊,實現講臺知識與舞臺能力的同步發展。與之相適應,學校應加快教材的建設步伐,重點加強通識基礎課、舞蹈課、實踐課程的教材建設步伐。深化實踐課教學體系的建設與改革。將合唱、合奏、表演課程納入本科教學計劃,排入課表。實行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實踐互動機制,將實踐領域擴大到中小學和社會服務的內容中。課時固定,場地固定,教師和授課對象則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作不同安排。

(三)課程羣設置應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可以在師範類藝術教育課程中設置現代音樂課程,其中包括現在社會上比較有前景的MIDI音樂、舞臺燈光音響、小型電聲樂隊、錄音技術等等。此類課程的開設,既滿足了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又爲社會輸送了對口的人才,還爲學院本身創辦了特色,一舉三得。

(四)課程羣構建對學校及教師的要求

教師應注重知識傳授,加強技能培養,強化能力鍛鍊,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學校應加強就業指導,追蹤社會發展熱點,以較強的實力儲備迎接教師教育市場開放的挑戰。改革管理制度,全面實施學分制,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自主發展。全面實施本科教學師生互選制度,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和互動選擇權,教學相長,競爭發展,完善對教師、學生以及專業課程的評價指標,建立以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爲目標的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培養計劃、教學大綱、學習指導書、課程羣設置、教學基本要求等教學指導性文件應齊備,教學指導方案應有職業特色。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引導學生成爲合格且有特長的優秀人才,促進其適應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

(五)課程羣設置時應處理好的關係

藝術教育專業在我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有許多尚未解決的課題擺在我們面前。在藝術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在做好課程基本建設的同時,還應該着重處理好以下兩種關係:

1.藝術師範教育與專業藝術教育之間的關係從專業要求上講,從事基礎學校藝術課程教學的藝術教師,與從事藝術生產的藝術家有着本質的不同,藝術教師不但要求知識面寬,而且要多才多藝,瞭解各種不同藝術形式的基本規律。而藝術家則不同,藝術創作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個性,作爲一名藝術家,不要求“寬”,而要求“專”,可以不瞭解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甚至相同藝術門類的不同流派之間也是壁壘分明。因此,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講,藝術教師和藝術家的培養是根本不同的。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藝術師範教育基本上都是沿襲專業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專業招生到專業培養計劃、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這些環節在外在形式上與專業藝術院校幾乎沒有區別,只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習要求方面比專業藝術院校稍有降低,藝術師範教育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幾乎就是專業藝術教育課程的“壓縮餅乾”。在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目標方面,片面強調學生某一項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這種人才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中小學藝術課程的教學工作,並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國“素質教育”方針的順利實施。產生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的藝術師範教育違背了藝術教師培養的基本規律。

2.差異性與相融性之間的關係雖然我們常說藝術是相通的,但不同藝術門類在創作基本規律與傳播過程上的差異,客觀上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些困難,特別是有關個別技能類課程的學習,在學習方法、時間安排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衝突,有些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個別學生甚至產生一定程度的畏難情緒。這就迫使我們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處理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差異性與相融性,各種藝術形式在什麼層面上需要“合”,在什麼層面上需要“分”。我們認爲,在具體的技能訓練方面還是要適當的“分”,在較高層面上要“合”。只有承認不同藝術的“差異性”,才能在尊重各種藝術形式基本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綜合,只有充分承認不同藝術門類間的差異性,並在合理“分”的`基礎上“合”,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諧與融洽。

二、藝術教育專業課程羣的基本構成

藝術教育專業課程羣的構建的重點在於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品位和藝術鑑賞能力,注重開發學生的藝術創新精神和藝術實踐能力,提高藝術綜合審美能力和全面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高等教育對象的大衆化,並不是對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降低,而是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藝術課程羣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以及專業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學校如何設置課程羣才能真正地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發掘學生的潛在悟性,彌補學生的文化素質方面的欠缺成爲學校教學的根本目標。學校應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課程羣結構,更新教學內容,以綜合藝術專業能力培養爲目標,利用各門藝術創作基本規律與傳播過程共通性的特徵,開設出具有新技術內容的課程羣。課程羣的結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大的類別:專業技能類、專業理論類、專業文化素養類和藝術創作研究類四類,按照專業必修、專業限選、專業選修和專業拓展四個模塊開設課程羣。高等學校既要結合本校的實際,又要努力創造條件,開設各種藝術類選修和限定性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要重視和加強高校藝術教育教學的管理和研究,逐步使藝術課程精品化和教學規範化,狠抓常規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出一批特色鮮明的藝術課程。

(一)專業技能類課程羣

作爲藝術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是必須的,教師技能的高水準示範是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的直接誘因。以音樂舞蹈方向爲例:聲樂、鋼琴、彈唱、舞蹈創編等是專業技能課程羣的框架,這類課程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藝術的獨特表現方式(比如聽覺、視覺、形態等),使受衆直觀地感受藝術的魅力所在。當然,我們並不是把幾種藝術學科的主要技能課程簡單地疊加,因爲技能的學習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簡單的疊加只會使學生疲於應付,學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而只會適得其反。以一種藝術門類的技能課程爲基點,在實際課程教學環節中,融入相關的其他藝術表現手法,使藝術作品更具表現力和審美情趣。技能課程羣的建構科學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培養目標能否實現。

(二)專業理論課程羣

專業理論的學習是學生是否從匠人成爲專家的關鍵所在。學生對基礎理論、藝術概論、專業鑑賞等方面的理論以及中外藝術史、中外藝術教育發展都應有所瞭解。理論教學同專業技能課一樣,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或各種實踐活動中,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加深學生對中外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是十分有益的。當下,有些院校對藝術理論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教學中存在重技能學習輕綜合能力培養的現象。學生對於本學科所處的環境與發展缺乏瞭解,缺少分析研究能力,知識面狹窄,不懂相關藝術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造成技術表現單一、僵化,只有形式沒有內容。

(三)專業文化素養課程羣

藝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打破傳統的單科教學模式,以某一藝術學科爲主,同時瞭解姊妹藝術學科和本學科的普遍聯繫,爲藝術表現和藝術創新積累必要的相關專業知識和元素,這是關鍵所在。通過課程羣的相關課程的開設,能讓學生逐漸感知藝術表現殊途同歸,藝術的審美特徵是一致的,認知的提高能激發其創造與表現的激情和能力。

(四)藝術創造和研究課程羣

長期以來,我國的本科生的創造和研究能力一直處於低位,藝術生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在於忽略了創造性課程的開設,有的只是一些簡單的實踐類課程,本科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少之又少。藝術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充分重視創造性和研究性課程的開設,使學生在課題研究中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找到藝術創造的靈感。

(五)藝術教育專業的課程羣

具體課程可以分爲以下幾大類別:1.音樂基礎理論類課程。包括:基本樂理、基礎和聲、視唱練耳等。2.音樂史論與欣賞類課程。包括: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中外音樂作品欣賞等。3.技術理論類課程。包括:和聲、曲式、小樂隊配器等。4.聲樂與合唱指揮類課程。包括:聲樂語言知識、歌唱發聲、聲樂作品演唱與舞臺表演、合唱指揮以及合唱指揮的技術等。5.音樂編創與鋼琴演奏類課程。包括:旋律即興寫作、給歌詞配旋律、鋼琴即興演奏、鋼琴作品演奏。6.舞蹈編導與表演類課程。包括:芭蕾舞基礎訓練、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民族民間舞蹈、現代舞、中國古典舞表演類舞蹈、國際標準舞、舞蹈編導理論與技法等。7.美術類課程。包括:素描、國畫、油畫、色彩、藝術設計、中外美術史、中外美術作品欣賞等。8.藝術教育類課程。包括:中外音樂教學理論體系、中外美術教學理論體系、音樂教材教法、美術教材教法、音樂課件製作、美術課件製作、藝術課程標準解讀。9.文學戲劇類課程。包括:戲劇表演與編導、中外戲劇簡史與作品欣賞、詩歌賞析等。10.藝術實踐類課程。包括:教育實踐、美術實踐、音樂實踐、舞蹈實踐、外出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