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新思路探討

學識都 人氣:9.45K
開拓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新思路探討
[摘要] 民族地區的旅遊文化事業,不僅是弘揚我國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民族地區經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分析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及目前發展中所存在的題目,針對目前知識經濟時代文化旅遊的契機,對我國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 民族地區 旅遊經濟發展 發展新思路
  
  一、民族地區發展旅遊經濟的重要性
  隨着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返樸回真、親近自然,誇大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確當今社會,民族文化旅遊業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已經越來越得以顯現。
  1.民族文化旅遊符合現代旅遊發展趨勢。隨着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際關係的惡化等社會因素的影響,人們渴看在緊張而繁忙的都市工作之餘,往尋找清淨空寂的環境,以求達到文化觀念、精神上的互補,進而尋找到精神家園。
  2.旅遊開發有利於促進民族經濟的全面發展。旅遊業是一項關聯度較高、帶動性較強的龍頭產業,可以帶動西部民族地區的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對外貿易、城市建設、景觀修建、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工藝特產、文化娛樂、生活服務、廣播宣傳等行業迅速發展,從而促進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
  3.發展旅遊業是民族地區重要的脫貧模式。以四川爲例,四川民族地區2007年旅遊人數實現1743.50萬人,較2002年515.91萬人,增長了3.4倍,年均增長35.6%;旅遊總收進實現112.87億元,較2002年31.26億元,增長了3.6倍,年均增長37.8%。綜合分析四川民族地區各產業“九五”以來的發展情況,旅遊業是民族地區增長最快的產業。預計2010年,旅遊收進可達民族地區GDP的25%以上。
  
  二、目前民族地區發展旅遊經濟碰到的題目
  衆所周知,任何事業的發展都不是孤立進行的,民族文化旅遊的發展也不例外。民族文化旅遊發展程度的高低,不僅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還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以新的視角來看待在發展民族文化旅遊過程中存在的題目。
  1.缺乏科學公道的發展規劃。科學公道的發展規劃是發展民族文化旅遊的條件。一些地方在發展當地民族文化旅遊時,在沒有規劃指導,旅遊基本理念及理論缺乏,治理政策滯後等情況下,盲目上項目,不但難以做到對資源的公道開發、優化利用,而且很輕易造成新的建設性破壞。
  2.基礎設施建設較爲落後。一是表現在交通方面。交通條件的制約始終是阻礙民族文化旅遊發展的最大“瓶頸”。二是表現在通訊方面。民族地區的很多地方尚未開通國際長途直撥電話和圖像傳真業務,通訊服務網點少。三是表現在衛生設施方面。如大多數景區廁所檔次還比較低,景區的髒、亂、差現象較爲常見。
  3.對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力度不夠。隨着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一些民俗文化項目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一些民族文化資源也遭到破壞。如民居建築、衣飾、飲食、歌舞等方面,有的甚至出現了漢化現象,逐漸失往了其原汁原味的異族風情韻味。
  4.對旅遊人才的培養還比較欠缺。由於民族地區教育水平相對落後,旅遊人才的培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再加之培養機制不健全,使得人才相對匱乏,從而導致經營治理效率較低,服務質量不到位。   三、民族地區發展旅遊經濟的新思路
  上述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劣勢,已經成爲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的桎梏。我國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要從長遠目標出發,在黨中心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發展生態旅遊。同時在科學的旅遊事業治理規劃下,謀求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發展的又好又快發展,給民族地區人民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同時使我國的民族地區旅遊文化發揚光大。這就需要我們創新開發和治理理念。
  1.制定西部民族地區旅遊開發總體戰略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旅遊業是相當一部分民族地區突破傳統產業,創造新的經濟格式,注進新的經濟動力的“龍頭”。爲此必須站在戰略高度,採取戰略性的`措施扶植旅遊業,走出一條在充分利用自然風光和文物古蹟的基礎上,以民族風情特色取勝的發展旅遊業的路子來。特色獨具、規模效益、推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態***是民族地區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