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創新人才培養戰略和目標體系比較

學識都 人氣:1.89W
中美創新人才培養戰略和目標體系比較
內容摘要:如今,綜合國力的競爭,本質上是一場科技競爭,而歸根結底是創新人才的競爭。與此同時,人才在企業競爭和市場競爭中也日益凸現出重要的作用。面對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形勢,制定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資源戰略、培養和營造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優化創新工作的程序是我國亟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比較研究了中美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以及戰略體系的實施,以期爲我國創新人才培養提供理論上的依據和操作上的指導。  關鍵詞:創新人才 戰略 實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重要動力,是經濟發展的源泉。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地創新。歷史上,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曾以大量的創造發明和輝煌的歷史文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21世紀,我國需要大量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需要能夠培育人才、發展人才、吸引人才的社會環境。目前應該對我國人才培養戰略和教育體系進行全面反思與調整,制定具體的制度以及法律條款來有效的保護人才與創新。
  
  美國人才培訓戰略分析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許多國家爲了保護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採取各種方式控制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但是其中最難控制的就是人才。爲此,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相繼變革了人才資源的開發戰略,積極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吸引和爭奪人才特別是高技術人才。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高科技人才隊伍,這確保了其經濟、科技的領先地位,並使美國成爲富有創新精神的國家。在近代經濟發展中,當許多發展中國家爲尋找和引進資金而竭盡全力的時候,美國卻把人才作爲最重要的經濟資源,積極培養,大量引入,收穫人才所創造的巨大經濟效益。這反映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對人才問題理念層次上的差異。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學習與借鑑美國人才戰略的成功要素可以更快、更有效的開拓自己的創新人才之路。
  美國的人才戰略包括本土人才的培養和國外優秀人才的吸納兩大部分。爲了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美國國會通過了《2000年目標的教育美國》的方案,明確提出:在大學教育方面,使各學科的大學生成爲能力強、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人才。目前,美國有3600多所高等院校,可以爲50%左右的成年人提供各種受教育的機會,重點培養面向高科技產業、面向未來的人才。美國大學始終堅持“一箇中心,三個結合”的原則,即以學生爲中心,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值得我國認真學習和借鑑。
  大量吸引美國以外的優秀人才是美國人才戰略的另一個重要部分。美國一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中,外裔人數佔據一半左右。除了優越的物質待遇和科研環境外,民主、寬容、開放的良好學術環境,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相結合的有效機制也使得那些創新人才能夠耐得住寂寞,經過長期的研究取得創新成果。此外,市場引導下的合理的人才資源配置、成熟的創新人才服務機構也使得人才能夠合理流動,形成良性競爭,這也是美國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中美人才培養的差異分析
  
  大學是創新人才培養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培養創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永恆的話題。
  (一)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
  在美國,“以學生爲中心的研究型大學”是大多數高校辦學的指導思想。給學生以充分學習自由的學分制,美國大學開設的課程面廣且量多,學生選擇的餘地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學,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開設了6000多門本科課程,平均每個學生可以單獨享有一門課程。因此,學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學業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權、主動權,可以充分發揮潛力與特長,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相比之下,我國的本科教育與實踐脫節嚴重,很多課程設置陳舊、單調。有些課程的知識遠遠落後於時代,一些生活中已經被棄置不用的應用程序仍然是課堂上的主要內容,很多學生難以找到感興趣的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喪失,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