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培養與中小學德育

學識都 人氣:6.43K
創新人才培養與中小學德育 如何培養創新人才?不少文章大多從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討論。本文重點探索德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的關係,通過改革德育模式來爲實現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作出貢獻。

一、創新與創新人才

創新人才培養與中小學德育

所謂創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經發現或發明的成果的基礎上,能夠做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夠時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創造性的運用。創新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發現式創新,即經過探索和研究從而認識以前客觀存在,但來被前人或他人認識的趨勢、規律、本質或重要事實等,這種創新屬於認識世界的範疇;另一種是發明式創新,即創造出以前不曾存在,並經實踐驗證可以應用的新事物、新技術、新工藝、新理論或新方法等,這種發明式創新屬於改革世界的範疇。兩者的共同特點都是爲了創造新的世界。創新最本質的特徵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只有“冠軍”沒有“亞軍”。它追求的是“新異”、“獨特”、“最佳”、“強勢”,並必須有益於人關的幸福、社會的進步。具有這種發現式創新成發明式創新能力的人就是創新人才,他們是人類社會中最富有創造性的部分,是新的生產力的封喇者和代表者。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複雜的、高級的心智活動,但這次不是高深莫測、高不可攀,僅屬於少數人物的“專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人人是創造之人,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創新能力是人類普遍具有的素質,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創新的稟賦,都可以通過學習、訓練得到開發、強化和提高,都有可能成爲創新人才。

那麼,能創新就是創新人才嗎?朗加明認爲,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品德性、才智高、膽魄大和毅力強的素質,富有創新意識,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夠以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去認識世界或改革世界,對人類的和平幸福和社會的繁榮進步做出一定貢獻的人。

根據這一定義,創新人才的素質應該由兩個因素組成: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它反映的是創新人才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完美統一。它要求創新人才不但要知道如何創造,還需要知道爲什麼去創造,前者屬於創造技能的問題,後者屬於價值判斷的問題。只有這兩者有機結合纔是一個真正的創新人才,能夠創新但不符合人類進步普遍價值標準的人不能算作創新人才。

二、培養創新人才對德育的挑戰

既然創新人才是由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組成的,那麼,學校教育就應該爲兩個方面因素的形成作出努力。一般地,我們把學校教育分爲德育、智育、體育等三個主要的方面。在學校教育中,智育重在時人的智力開發,這是培養創新人才才智機構的主要方面,而智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的,爲此,學校總是把“教學”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這種“教學崇拜”還有不斷加強的趨勢,使學生才智因素的培養有觀念和行動上的保障。在此情況下,對學生非才智因素培養的任務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德育是完成這方面任務的.重要手段。創新人才的培養對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戰:

1.人的發展意義上的德育應取代社會發展意義上的德育。應該說,我們國家對學校德育是非常重視的,曾一度被提到“德育首位”的地步,但在實踐中常常是“嘴上說起來重要,實施環節上次要,一忙起來都不要”。德育不放廣爲接納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種德育是一種社會發展意義上的德育,即這種德育不顧學生個體的發展,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社會意志甚至黨派意志,從而使這種德育打上了重重的政治色彩,德育已經成爲“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詞,德育工作實際上是作爲思想工作或政治工作來做的。雖然也承認德育包括道德品質的教育,但實際上也是圍繞“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進行品質培養的。德育在我們國家包括政治教育是無可指責的,但進行完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則有泛化傾向,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德育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強調它的地位本無可指責,但這種政治性的德育完全忽視了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忽視了人的發展的內在需要,顯然是不合適的。在培養創新人才的過程中,德育應該由以社會意義爲主轉爲以促進個體發展爲主,擔負起發展學生非才智性因素的重任,只有這樣,德育才能獲得新生,才能具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