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建設論文

學識都 人氣:1.11W

論文關鍵詞: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體系;就業導向

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建設論文

論文摘要:該文在分析會計人才市場需求情況、會計人才市場對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素質要求的基礎上,闡明瞭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以及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和職業能力;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的設想,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體系構建、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應措施,為指導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研究工作、培養我國高級技能型會計人才提供了思路。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大部分源自普通本科院校的專科專業教學體系和中專學校的專業教學體系,不符合高職教育的教育教學目標和教育特點,更不符合高職的辦學指導思想。高職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方向”。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上手快,素質全面”的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因此,筆者在研究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和有關人才需求信息的基礎上,對現行高職會計專業建設提出了改革設想。

一、會計人才市場的需求分析

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這對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傳統的會計理論和實踐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知識經濟的發展使人的因素在經濟發展中佔據了重要位置,人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上述因素都要求會計人才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更強的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有必要對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幫助高職院校建立正確的會計人才教育模式。

(一)會計人才需求單位的分析

會計人員需求單位的分佈領域非常廣泛,覆蓋了企事業單位、各級行政機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社會中介機構,等等。根據筆者的研究和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宣國萍等老師的調查,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主要是工商企業,大部分學生從事的是一般性的會計實務工作;少部分學生就業於銀行、行政機關等單位,或自己獨立開設企業實體。

(二)會計人才需求層次的分析

目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規模的不同,所以我國會計人才的需求具有明顯的層次性特徵。

1.大企業、大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由於企業規模大、公司業務複雜,所以要求會計人員要有高深的會計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會計實務經驗,要有很強的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這些企業通常需要從事會計、財務管理工作的中高級會計人才。

2.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的中小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促進管理的規範化和標準化,通常需要具有一定會計理論知識、有較強會計實務處理能力的會計人員從事會計業務的處理和企業管理工作。同時,中小企業,特別是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由於規模小、資本實力不夠雄厚,所以給與會計人員的報酬不高。因此,這些企業通常偏好聘請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

3.社會中介機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或者註冊税務師事務所等,通常需要有一定執業資格條件的財會人員。這些會計人員除了要具有註冊會計師等執業資格,而且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工作能力,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等。

4.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主要需要從事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研究開發工作的人員。因此,需要選聘的是具備深厚的會計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的專家、教授等學術型專業人員。

5.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單位,主要需要具有一定會計知識背景的會計人員。

通過上述分析,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在為中小企業培養具有一定會計理論知識和較強會計實務處理能力的“上手快,素質全面”的會計人員上。

(三)會計人才供需關係的分析

從目前國內會計人才供求關係來看,存在“高級會計人才供不應求”與“初級會計人才供過於求”的矛盾,而介於高、初級之間的應用型、技能型的會計專業人才則相對短缺。所以,高職院校應致力於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高級會計實務人才,以彌補當前我國會計人才的缺口。

(四)會計人才工作崗位的分析

從國內會計人才就業崗位的現狀來看,會計人才的就業崗位分佈較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崗位:一是財務會計和出納工作;二是統計工作;三是市場營銷工作;四是企業管理工作;五是行政文祕工作;六是會計教育與研究工作;七是其他工作。高職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前5類工作崗位上就業。

二、會計人才市場對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素質要求的分析

從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情況看,會計專業人才應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較強的工作技能,要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

(一)會計專業畢業生需要具備的理論知識

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要求其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但並不需要在專業知識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因此,在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上,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以能夠滿足崗位工作需要的理論知識為基準,適當加深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幫助高職畢業生提高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根據宣國萍老師的調查,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認為最有實用意義的理論知識依次是:財務會計知識,基礎會計知識,會計電算化知識,税收知識,成本會計知識,財務管理知識,審計知識。

(二)會計專業畢業生需要具備的工作技能

根據筆者的研究分析,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3個方面的能力。

1.基本素質和能力,具體包括政治素質,法制觀念,職業道德;身心素質;文化素質,再學習能力,溝通及表現能力,自我特長能力;創業能力等。

2.基本應職能力,具體包括閲讀、撰寫財經報告的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財經情報檢索、處理能力;點鈔、開票、真假幣鑑別能力;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分析能力等。

3.會計職業能力,具體包括出納技能;記賬、報賬、建賬能力;會計核算能力;財務管理和分析能力;單位內審和社會審計能力;會計電算化操作、系統維護及管理;市場營銷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資產評估能力;納税申報能力等。

根據宣國萍老師的調查,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認為最有用的實踐技能依次是:計算機操作技能,特別是woRD、EXCEL軟件應用技能;會計操作技能,具體包括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編寫報告等技能;會計電算化應用技能;税務處理與納税申報技能等。

三、高職會計專業建設的設想

(一)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與研究生、大學本科、中專的會計專業教育是不同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通過學校的專業理論與技能教育,將學生培養成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會計專業領域實際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適應會計第一線崗位需要的身心健康的高級技能型應用人才。

(二)師資隊伍建設

俗話説:“名師出高徒。”建設一支會計專業理論紮實、會計實踐技能豐富的“雙師型”優秀教師團隊,是實現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主要來源於本科院校的畢業生,他們雖然具有一定的會計專業理論水平,但在會計實踐技能方面存在欠缺。有的教師自己不能處理會計實務。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在教師培養與引進方面進行改革,構建“內培外聘”的教師隊伍建設體系。

1.積極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走出校門,深入生產一線,通過自修、頂崗培訓等方式,學習會計實踐技能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實踐知識,掌握新的知識、觀點和理念;增強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

2.積極引導會計專業的教師關注專業理論知識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財税、法律等政策的變化,做到與時俱進,提高會計理論水平。

3.積極引進“外智”,聘請高等院校知名的專家、教授作為教學顧問;同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和税務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註冊税務師,或者企業裏會計工作經驗豐富的會計師等,到學校從事會計教育工作。

(三)會計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

為了實現高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設計一個完整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訓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和素質。

1.基本素質和能力,主要通過下列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進行培養。(1)通過形勢政治課、法律課程、體育課程等,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法制觀念、道德觀念、職業道德以及身心素質;(2)通過數學、英語、演講與口才、寫作、公關禮儀等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以及辯論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人際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專業特長和個人特長。

2.基本應職能力,主要通過財經應用文寫作、計算機應用、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實訓進行培養。

3.會計職業能力,主要通過會計核算、財務管理與財務分析、審計與資產評估、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人事管理等專業課程以及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實訓進行培養。

此外,在設計會計專業教學體系時,重點加強了實踐實訓教學體系的建設(見表1和表2),規定會計實訓課程的學時總數佔總學時數的40~50。

(四)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的改革

1.改革課堂教學。以往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主要採用“滿堂灌、填鴨式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這使學生養成了學習的依賴性。因此,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應提倡採用討論式、案例分析式、模擬會計工作式等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豐富學習資源的獲取方式。除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補充的知識以外,以往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主要依賴於教材。隨着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向學生提供網絡資源,指導學生在互聯網上學習會計實務和理論方法方面的知識。例如,學生可以在北京市地方税務局網站上學習納税申報等方面的知識。

3.改革考試模式。以往會計專業的考試多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核,而忽略了會計實務知識的考核。針對這一問題,會計專業的考試模式應由‘只重視通過筆試考核理論知識轉變為通過筆試考核理論知識與通過實際操作考核會計實務技能相結合。例如,增加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報表編制等實際操作的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