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

學識都 人氣:8.7K

【論文關鍵詞】就業 導向 高職  英語教師 學生

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

【論文摘 要】高等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和服務所需要的人才,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順應當今發展的同時,更應該合理處理好高職教育,在教學中做到以就業為導向,特別是高職英語教學。高職英語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高等英語教育,旨在訓練其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交際能力和應對各種涉外局面的語言應用能力。
  
  隨着經濟的發展,高職人才也日益為社會所重視,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對高職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也隨之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管理和服務所需要的人才,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順應當今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應該合理處理好高職教育,在教學中做到以就業為導向,特別是高職英語教學。 英語是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們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必備的語言工具,高職生的英語水平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何做好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是作為高職英語教師需要探索的問題。
  高職英語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高等英語教育,旨在訓練其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應對各種涉外局面的語言應用能力,高職英語強調語言的實用性。高職英語教學要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首先,要改革傳統的應試型英語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學中依然存在未清除的遺留問題:一是還未徹底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二是“式”“灌輸式”教學方式仍然存在;三是實踐的量少、內容死、面窄,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因此,作為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教師需要有很強的創造能力去處理好這些教學問題,在教學中把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使學生在掌握一定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説、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閲讀和翻譯與自身專業有關的英語資料,擴大知識面,提高英語能力,並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中能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激發學習英語的信心及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注重從單向灌輸式和封閉式到多向互動方式轉化,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另外,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創造條件營造現實的和虛擬的英語教學,充分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則,使教學進入視聽化的時代,充分提供具體、動態、有聲且互動性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讓英語教學更富有生命力,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
  然而,要達到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的目的,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積極性的同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還應根據學生的專業拓展英語語境實踐教學。英語課程學習既是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的課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對語言實踐教學更應該加強重視,把傳統的課堂教學逐漸向實踐教學轉移,在教學安排上保證創造學習語境,教師在設計實踐教學內容時,加入語境設計,加強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基礎詞彙及重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加強對英語的文化背景認識,提高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敢於開口、善於開口説英語的習慣,鼓勵學生動中學、用中學、樂中學,從而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
  其次,要達到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應做到因材施教,處理好教學中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
  眾所周知,職業學校就讀的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並不是很理想,學生在英語聽、説、讀、寫等各方面存在較嚴重的問題,因此,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的學習效率和動力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會因材施教,改變教學方法和內容,針對不同情況的班級學生進行相應的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在教學目標、施教方法、練習與作業、測試、輔導等方面分別進行處理,這種新的模式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既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在實際中施展並改正自己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這樣也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能夠保證英語基礎好,有學習動力的同學吃飽,同時又避免了基礎差的同學消化不良,從而能有效地實施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
  另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課程雖然更多是作為基礎課程開設,但在學生面臨就業中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要有效地實施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應具備相應的所教專業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有效地將英語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培養和鍛鍊,使學生能更好更快地走上工作崗,真正達到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
  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做到以就業為導向,對學生的教學要滿足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要,並關注學生的需求,把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從根本上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上,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高職教育的目的,培養出生產管理和服務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語言教學分析.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2]姜大源. 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7(01).
  [3]姜大源職教文章摘編.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2009(03).
  [4]徐小貞. 高職英語與方法. 北京出版社,2004.
  [5]賈方. 關於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遼寧教育研究,2005(1).
  [6]黃克孝. 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思考. 職教論壇,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