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職德育新模式

學識都 人氣:1.89W

論文關鍵詞: 就業導向;高等職業教育;德育模式

淺析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職德育新模式

論文摘要: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職德育新模式,需要做好下列工作:創新高職德育觀念,樹立高職德育的特色觀、人本觀、實踐觀、開放觀;選擇德育內容,把基礎文明教育作為基礎工程,把擇業觀念教育作為特色內容,把職業道德教育和創業教育作為核心內容,把心理素質教育作為重要補充;拓展德育途徑,以課堂為主渠道,以實踐教學網絡為陣地,以企業的要求營造育人環境;豐富德育評價,要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綜合化、評價形式多樣化。

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職德育新模式,是建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探索建立有高職特色的德育新模式、提高高職德育實效性的有益嘗試。

一、以就業為導向創新德育觀念

(一)樹立高職德育的特色觀

以就業為導向,應該注重理想教育、價值觀教育擇業觀教育,尤其要把職業觀放在首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使學生在預演、模仿企業人、職業人、社會人的過程中,為實現充分就業作好非智力方面的思想準備。要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德育特色,還要以就業為導向選擇、設計德育內容,以就業為導向拓展德育的途徑與方法,以就業為導向創新德育評價,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就業導向特色的高職德育模式。

(二)樹立高職德育的人本觀

傳統的高職教育把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單純地理解或定位於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忽視或削弱德育,不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以就業為導向,造就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職教育的基本目標。高職德育必須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為基礎,把德育融人高職教育的全過程。從高職人才培養的角度説,如果德育缺失,培養出的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自制力和意志薄弱,敬業愛崗意識不強,就難以被企業接納而實現就業,即使是暫時就業,也終究會被企業排斥。

(三)樹立高職德育的實踐觀

高職德育的實踐觀是由德育本身的規律所決定的。首先,從道德運行過程來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實效,必須順利實現兩個轉化,即把教師所傳授的品德規範信息內化為學生的品德信念,還要將學生的品德信念外化為具體的品德行為。若要順利實現道德的內化和外化,必須促進學生的道德體驗。實踐是道德體驗的場所及主體性生成的基礎,同時是道德體驗深化、發展的動力。其次,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的本質特徵是實踐性、職業性、社會性,它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時間的比例達到1:l。實踐教學中的實驗、課程實習、模擬實訓、畢業設計、企業見習、實訓和頂崗實習等,既是形成職業技能的主要教學過程,也是進行德育實踐、形成道德品質與行為的德育過程。由此可見,正是由於高職教育的實踐性,才能充分保證學生的實踐體驗,並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積極地自我發展。

(四)樹立高職德育的開放觀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是一種開放的教育,這就要求高職德育也應是一種開放的德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從縱向來看,高職德育培養的目標不只是好學生,更應該是好員工、好公民,應以開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要求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隨着社會進步、社會物質條件的發展變化而不斷髮展的。因而德育內容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對於高職教育而言,不同的專業其德育內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從橫向上看,高職德育絕對不能“閉門造車”,學生從家庭到學校、到工廠(實習基地)、到社會都有廣闊的活動天地,這就決定了其德育素質的形成,除校內影響外,還直接受家庭、工廠、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德育素質的好壞,也會反過來不同程度地影響家庭、工廠、社會的德育狀況與德育建設。

二、以就業為導向選擇德育內容

(一)把基礎文明教育作為高職德育的基礎工程

把學生培養成熱愛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是高職德育的基本任務。具有愛國心、民族責任感,具備現代文明意識,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也是現代人才最起碼的人格品質。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逐步完善,我們應樹立市場經濟的基本意識與規則,強化學生的公平意識、競爭意識、誠信意識、規則意識,使學生牢記在任何職業崗位上,都要始終如一地按市場經濟的規律、規則去做人做事。

(二)把擇業觀念教育作為高職德育的特色內容

以就業為導向,首先就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擇業觀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就業能力上的綜合反映,良好的擇業觀念必須是:順應時代要求;價值取向與社會利益一致;具有寬泛性和可調試性。加強x,l-~生擇業觀的教育,要讓學生明確:職業分類是由社會分工所致,無論什麼職業都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並無高低貴賤之別。無論是何種類型企業,無論是沿海企業還是內地企業,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肌體不可分割的細胞;無論何種就業形式,都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高職德育應當把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教育、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與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結合起來,使之具備更加實際、富有彈性和具有鮮明時代性的擇業意識,適應經濟發展對人才多元化、多層次的需要。"

(三)把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作為高職德育的核心內容

加強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競爭優勢之所在。首先,要加強愛崗敬業、吃苦耐勞、遵規守時、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等基本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掌握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學會正確處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其次,要依據不同職業崗位羣的要求,分專業進行特殊職業道德訓練,提高職業道德培養的針x,j-性。第三,高職德育應當把培育學生不怕犧牲、敢為人先的精神,熱愛科學、獻身事業和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淡泊名利、敢於戰勝困難的頑強意志,作為必修內容。

(四)把心理素質教育作為高職德育的重要補充

高職生既帶着高考失敗的陰影,又面臨就業競爭的巨大壓力,因此必須加強心理素質教育、磨難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與就業能力。高職德育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能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能面對現實,相信他人、相信組織和社會,遇到困難不退卻,不怨天尤人,始終保持樂觀、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以就業為導向拓展德育途徑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充分發揮“兩課”主渠道的作用。“兩課”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道德培養有着關鍵性的作用。“兩課”教學不能遵循舊的模式,必須徹底摒棄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突出引導和啟發,突出案例教學,在內容上突出職業道德教育、擇業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內容。其次,要充分發揮其他文化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的德育功能,特別是專業課程教學中藴涵了豐富的職業道德的教育資源,真正做到管教管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二)利用實踐教學網絡,強化高職德育實踐

高職教育中課程的實驗、課程實習、校內實訓、畢業設計及企業見習、企業實習等,既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德育實踐的過程與實踐的基地。傳統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論知識的教育、案例的講授,只是在觀念上培養與提高了學生的“德性”與涵養,卻忽視了道德實踐,沒能形成“德行”。高職院校應把豐富的實踐教育資源納入德育課程教學體系,統一規劃、設計、實施和考核,讓學生在德育實踐中形成道德行為。如在學校或企業的實訓基地,引入企業的職業要求,對學生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嚴格的考核制,進行嚴格的規範訓練,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

(三)以企業的要求營造育人環境

首先,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進行對接。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應該具有很強的'職業性,根據聯合辦學或訂單式辦學企業的文化來改造校園文化,在辦學理念上凸顯以就業為導向,在產品定位上滿足企業的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設上引進企業管理的相關理念。其次,第二課堂的開展緊緊圍繞“以就業為導向”這一主題,多開展企業與學校互動的活動,如請企業專家、優秀畢業生來校講座,到企業進行見習參觀,舉辦企業招聘現場會,成立就業指導協會等。"

四、以就業為導向豐富德育評價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以就業為導向的德育空間可以拓展到企業,企業員-1-和指導學生實習的師傅也成為學生德育評價的主體,從而形成了由學校教師(包括班主任、任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管理者等)、企業實習指導師傅、員工、同學、家長及學生本人蔘與的多元評價主體。

(二)評價內容綜合化

德育評價應從認識、實踐、心理3個層面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綜合考查,既要考核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們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既要考核學生的理性認識能力,又要考核他們的實踐表現;既要關心學生的知識、能力,又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既要根據在校期間表現,又要看實習期間的表現,特別是高職德育的評價更要看學生在實踐中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突出其實踐性。

(三)評價形式多樣化

德育考核具體可分為理論與實踐考核兩部分。理論考核可採用開卷考試、作業、小論文、課堂討論、課前演講等形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創新;實踐考核應重在考查學生參與實踐教學中職業道德素養的養成情況、參加社會實踐情況、日常行為表現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心理調節能力等。評價過程中儘可能讓所有的評價主體都能參與,努力把德育教學和學校各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使這些層面相互補充、相互貫通,體現德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統一、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原則。特別是在實習、實訓教學中,應把學生的技能考核與職業道德素養的養成考核結合起來,使實習成績成為技能成績與職業道德考核成績的綜合。

(四)評價功能的拓展

學校的德育評價不是終結性評價,而應該是發展性評價,應充分發揮其導向性、發展性的功能。高職生的德育評價功能應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讓學生在發展性教育評價活動中不斷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另一層面是學校充分利用企業對學生的實習評價、企業招聘學生時的面試評價以及企業對畢業生的反饋評價,準確評價學校德育教育的質量,從而不斷改進德育工作,不斷提高學校的德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