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難以治療的原因

學識都 人氣:9.7K

強迫症爲什麼那麼難以治療

強迫症難以治療的原因

強迫症是一種比較難治的心理疾病,它帶給人的痛苦是非親身經歷者難以體會的。在現實中,很多強迫症患者都在選用森田療法來治療自己的強迫症,但治療的效果有時卻是差強人意的,當然這並不是森田療法不好,而是由於沒有正確地理解森田的精神所導致的。這裏我將分析一下除了沒有正確理解森田精神之外的強迫症難治的另外兩點原因。

1、每個人都有強迫傾向

 強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頭腦裏再也不要出現一絲的強迫觀念了。這個想法雖然是美好的,但同時也是危險的,因爲沒有一絲的強迫觀念是完美主義的想法,它會爲你以後從強迫症的旋渦裏走出來埋下一個隱患。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遇到一些挫折、不順和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而這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爲此煩惱,會不斷地在頭腦裏反覆地想該怎麼樣處理這些事情,特別是當我們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有可能這種反覆地想會持續得更久,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反覆地想就是一種強迫,所以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強迫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們在事情解決之後,強迫也就跟着結束了。

所以強迫症患者應該放棄不要一絲的強迫觀念出現的完美主義願望,因爲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這些必然的強迫就會與你的強迫症結合起來加重你的症狀,這也是爲什麼強迫症難以跟除的原因,因爲強迫是根本就無法徹底根除的。

2、強迫很容易泛化

強迫症有個特點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說最開始我們強迫的只有一個觀念,但到後來,強迫的觀念越來越多,一個接着一個地強迫,它們可能是同時強迫,也可能是一個替代一個地強迫。強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由人格說起,一般來說患有強迫症的人都是比較內向的,同時又完美主義、敏感和固執的。而在患上強迫症後,由於症狀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更加敏感,所以產生泛化。當然從行爲主義的角度來說是因爲形成了一種強迫的習慣。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泛化其實就是心理衝突持續得不到解決的一種表現。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來防止強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簡單,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泛化的存在,當出現泛化的時候,不用去理睬這些讓你反覆想的觀念,而應該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那麼泛化就不會影響你。當然有的時候這些泛化的強迫觀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確的,給人的感覺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記住,這是個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麼你就又陷入了強迫的怪圈。

爲了讓大家對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將舉例說明:比如某人他最開始只是反覆地強迫別人是不是覺得他很怪,由於這個強迫的衝突持續得不到解決,於是他又對其他事物產生了強迫,如他在看關於人體科教片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就是我們人要分男人和女人兩種性別,於是他又反覆地思考這個問題,而後,他在出門後又突然想到門是不是沒有鎖好,於是又強迫地思考這個問題,以此類推,強迫的東西就越來越多,而這些其實全是強迫的泛化造成的。倘若事先他就知道強迫會泛化,那麼當他出現泛化的時候就會警覺和認識到原來不是這些問題(人爲什麼分男女兩種性別等)有什麼意義,而是症狀在泛化,這樣他的心裏就有底了,內心的焦慮情緒會減少很多,同時也爲能順其自然,不去在意這些症狀找到了一個理由。

其實強迫症給我們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強迫的觀念或行爲,而是伴隨着這些觀念和行爲出現的焦慮、緊張和不安的情緒。你不訪想一想,如果你的情緒是平靜的,甚至是愉快的,那麼即便是反覆地想問題的症狀依然存在,你還會有以前那麼痛苦嗎?所以要想治療強迫就不要將症狀視爲大敵,而要接受症狀,只有這樣,你纔不會把症狀看得那麼重要,症狀不重要了情緒纔會平靜。

餐前拍美食照是強迫症

面對美食,很多年輕人有拿出手機拍照然後上傳到網上的習慣,或是想炫耀,或是想與網友分享。特別是有了微博和微信,更加助長了餐前拍美食的風氣。然後有心理學家指出,餐前拍美食可能是患有強迫症的表現。

記者查詢發現,一位微博名爲“倫敦同城會”的網友發佈的一篇名爲“吃飯前拍照曬出美食恐患病”的博文,在網絡上迅速躥紅。文中稱:“權威的精神科醫師和女性醫院心理科主任Dr Valerie Taylor認爲,喜歡在網上炫食物的人可能有病。”數據顯示,該微博轉發量已達20000多次,評論達2000多條,不少吃貨表示“中槍”。

而在蕪湖,也有不少年輕“吃貨”確實有飯前拍照的習慣。市民潘小姐告訴記者,她平時喜歡飯前拍照,覺得曬美食很開心。“吃飯前,要是有顏色搭配好看的,看上去有食慾的食物,就會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拍照曬到網上去。”潘小姐說。她認爲把美食曬到網上是爲了讓大家看到自己的開心,分享一下喜悅,也有種被“羨慕嫉妒恨”的得瑟感。市民嵇女士也告訴記者,和朋友去飯店聚餐時,一般都會在就餐前拍上幾張,然後馬上曬到網上寫上幾句話。她說:“現在都流行這個,什麼好的東西都喜歡拍照傳圖片,曬美食是很正常的行爲,再說了也就是一兩分鐘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也有人對此不以爲然。一位姓李的女士告訴記者,她不太喜歡這種行爲,“吃飯本來是件開心事,尤其是上菜的時候很想馬上品嚐,但是總有人必須要先拍照再吃,搞得大家都失去了食慾和興致。”另外,一位姓譚的先生認爲飯前拍照好幼稚,有點自戀的味道。“身邊的女性朋友好多都喜歡飯前拍照,吃飯的時候總是等她們拍完了再吃,我其實早就餓了。”潘先生抱怨道。

對於這個引發熱議的話題,記者採訪了弋磯山醫院心理科的王瑞權醫生。王醫生告訴記者,這種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行爲,一般不歸爲潛在的心理疾病。王醫生說:“現在是個科技發達、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大家在使用網絡的同時也緊隨時代的潮流,所以飯前拍照曬美食作爲一種新興行爲,是青年一代分享喜悅、追求時尚的潮流。”王醫生認爲,這完全是一種個人愛好,在不影響個人工作和他人生活的情況下,不能定性爲心理疾病。但是王醫生也告訴記者,這種喜歡一旦變成迷戀,那就需要注意了。“喜歡拍是自由,但是到了非拍不可或者不拍就不吃飯的情況時,就容易導致強迫症,長期下去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拍照曬美食還是適度爲好。”

古仔深陷微博強迫症 9種生活習慣小心是強迫症

據瞭解,古天樂的微博每條都是長微博!每條都有標題!每條都配三張同系列照片!每條內容都跟照片無關!有網友如此評論,“一個跟不上時代的中年人形象躍然紙上”。而吳奇隆的微博全是#今天長這樣##今天長這樣#…許多網友表示,去了他們的微博看了一圈,大笑而歸!太搞笑了,真是神總結啊!!!

微博網友的各種評論:

verolica:我想說,古仔一直都是這麼認真的人,他只是認真。他的博客和微博都是自己更新的,因爲他覺得這樣是對粉絲負責,而放照片,是滿足粉絲對自己的想念。他可能是跟不上時代,但他擁有的世界,允許他跟不上時代,因爲自然有人會跟着他。

幸福飯小團:剛剛去圍觀了~真心佩服古天樂啊!每天一條長微博,有標題,有配圖,有工作介紹還有生活感想……與其說強迫症不如說是認真、嚴謹、執着……只能說,我很佩服!吶,也很喜歡看他拍的電影~ 加油咯!

女公子JOJO:好可愛,就像在彙報工作。嚴肅的可愛!

採蘑菇的小耳朵:看了古天樂的微博終於懂了什麼叫做強迫症~

網友們的評論五花八門,到底古天樂有沒有患上強迫症,單從他的微博上是很難斷定的。不過,強迫症的發生確實和人的個性特徵脫不了干係,下面小編就爲大家介紹一下。

人的個性特徵與強迫症的關係

人的個性特徵與強迫症的產生有一定關係。有許多學者報告,約有1/3~1/2的強迫症患者的病前個性屬強迫型。有人將強迫型人格分成兩種類型:①多疑慮,缺乏決斷力,遇事猶豫不決,類似輕微的強迫症。②固執、倔強、易激動、脾氣壞,缺乏決斷力。

這兩種類型都具善良、注重細節、求準確、愛整潔的共同點。第一種人做事緩慢,遲疑不決。後一種人固執求全。強迫人格的形成除與遺傳有一定關係外,家庭教育與社會環境的影響也起重要作用。特別是具有強迫個性的父母對患者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兒童的教育不當,如過分苛求,對生活制度的過於刻板化要求,使他們形成遇事謹小慎微、遇事憂柔寡斷,過分瑣碎細緻。務求一絲不苟,十全十美,事前反覆推敲,事後後悔自責。在與人交往中過分嚴肅、古板、固執。在生活上過分強求有規律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一切均要求井井有條,甚至書櫥內的書,抽屜內物品,衣櫃裏的衣服都要求排列整齊有淨,乾乾淨淨。看上去做事認真、心細。爲此經常需花費時間整理,而影響其他工作的完成和個人的休息。

患者病前個性特徵與治療效果也顯著相關。凡病前人格良好,無強迫人格特點者,治療效果較佳。而病前具有強迫人格特點者則治療難度相對大。

強迫症易找上什麼樣的人羣?

1、就職業特點而言

專家稱,從事某種職業時間長了,工作中有些潛移默化的習慣可能成爲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甚至發展成爲強迫症狀。也就是說,強迫症的發病也具有職業特點。例如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就是強迫症的高發羣體之一,經常和數字打交道的財務人員也可能出現反覆檢查、反覆覈對等強迫症狀,另外,工作壓力特別大的職業也可導致強迫症的高發。

2、年齡、性別等也能提示哪些人易患強迫症

調查顯示,強迫症通常於青壯年期起病,而且,女性患病率略高於男性。儘管在兒童強迫症中男孩患病率爲女孩的3倍。在兒童期發病的情況是強迫行爲多於強迫觀念,且年齡越小這種傾向越明顯,不過矯正起來相對容易。

9種生活習慣提防你被強迫症纏上

美國焦慮症協會在美國《網絡醫生》網站上提出強迫症症狀提示和警告,以下九種情況對照着自己看看,你是不是有強迫症的跡象吧:

1、持續非理性的恐懼或者疑慮,通常總是感到要生病或者身上很髒。

2、着迷於一種按秩序或以某種特定方式安排事物。

3、總擔心您的想法或者行爲會損害自己或者別人。

4、無意義地囤積物體。

5、非理性地懷疑或者擔心你會傷害到別人。

6、反覆清洗自己的身體或打掃房間。

7、反覆檢查東西,如門是否鎖緊等。

8、不斷地說同樣的話或者不停地計數。

9、習慣反覆說一句話或同一個名字,或者在同一地點以同一方式反覆散步。

強迫症,我不怕你!

強迫症,又被稱爲強迫性神經症,它是一種神經官能症,焦慮症的一種。患有此病的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在生活中會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爲,自尋煩惱。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但卻無法擺脫。如何從這樣的狀態中走出來,讓生活變得輕鬆愉快呢?治療強迫症,心理專家總結了三大點,即不怕它、不理它、不刻意注意它。

一、不怕它

很多人總“怕”強迫症的出現。其實,這在正常人身上偶爾也會出現的,只不過當事人不在意罷了。而強迫症患者由於怕這種思維的再現,於是,越怕就越會出現,越出現就越緊張,並不斷把這種意識強化和鞏固下來。

爲什麼一般人不會形成病態,而強迫症患者則會形成病態呢?究其原因,是個性缺陷在作祟。因此,對於強迫症,患者首先要改變思路,即大家都有過這些思維,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樣正常。這樣一來,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此依靠,就能在強迫症這隻“紙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進行戰鬥,並且戰勝它。

二、不理它

爲什麼很多患者與其鬥爭多年,卻一直無法戰勝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順其自然”。舉例說明,強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樣,皮球跳動代表着病態思維。那麼,怎樣才能使球靜止下來,即症狀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會靜止下來。

對待強迫症也是如此,患者只有忽視它的存在,症狀纔會慢慢消失。

三、不刻意注意它

有的患者經過初步治療後,強迫症症狀會大大減輕甚至很久不出現,這時,他可能會想症狀好久沒出現了,會不會再出現?這麼一想,強迫症症狀果真就出現了,而且帶來新一輪恐懼強迫思維的“浪潮”。這種反覆是正常的。

我們提倡的態度是,愛來不來!來了我也不怕你!每出現一次反覆,就用上述“三不”策略對待它,逐步摸清它的“脾氣”,從而掌握對待它的有效辦法。

強迫症偏愛的對象是誰

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日久成就了強迫症的產生,那麼生活中哪些人是強迫症的偏愛對象呢?面對強迫症我們該怎麼做呢?

強迫症偏愛的對象

1、通常內心追求完美、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更易患上強迫症。因爲這些人總對自己不滿意,會習慣性地反省自己,甚至苛刻地檢查自己的言行,放大缺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通過重複某一行爲或觀點,修正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形成習慣,牛角尖越鑽越深,最終讓自己陷入不反覆做就焦慮,越做越焦慮的惡性循環之中。

2、除了性格特徵,某些職業的特定要求也容易導致從業者形成強迫症。在臨牀上見得最多的是會計。這些人每天面對的都是精確的數字,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反覆校對成了他們對工作負責任的一種體現。與此相似的還有教師,她們的工作雖然不像會計那樣精細,但一個稱職的老師,需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需要細心對待孩子的功課。所有這些工作上的優點,一旦無限放大,就像是給強迫症的入侵打開了一扇門。

其實,無論是先天的性格造就,還是後天的工作使然,強迫症患者都有一個統一的特點:他們對自己期望過高,即使不斷努力,仍難達到目標,於是引發骨子裏的自卑。也正因如此,在強迫症的治療方法中,纔會有增強自信一項。

內心追求完美及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是強迫症偏愛的對象,同時那些從事要求很細心很嚴格的職業的人也容易患上此疾病。

強迫性神經症的治療方法

一、強迫性神經症的概念

強迫性神經症,其實就是強迫症,強迫症是強迫性神經症的簡稱。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爲所操控,比如反覆想同一個問題,或者重複做同一件事。

儘管他們明知這些想法和行爲沒有必要,卻無法停止。當這些想法和行爲影響到一個人的正常生活時,他就可能罹患一種嚴重但可以治療的疾病,精神醫學家稱之爲強迫症,或強迫性神經症,英文縮寫爲OCD。

強迫性神經症的治療方法

 二、強迫性神經症案例分析

強迫性神經症,患病已有十年,社會功能喪失極度自卑不願與人交流,特別是男性不能與人對視吃過幾盒帕羅西汀片,但藥物反應太大沒什麼效果,中醫可以治療嗎?

專家解答:建議最好採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滌痰、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疾病反覆發作的原因就是沒有治療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達到根治。主要採用森田療法。對於這例強迫症患者,心理醫生認爲在治療取得一定效果後仍應較長時間地進行追蹤治療,以使治療效果進一步鞏固。

三、強迫性神經症治癒的成功案例分享

優秀學子患上強迫性神經症:齊某,男,二十一歲,某政法大學刑偵系學生。 齊某的父親是某市政府祕書處的一般幹部,母親是農村民辦教師,有一個姐姐在鄉鎮企業裏當會計。他自小體弱,性格內向,常常喜歡自己一人遐想冥思,自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他承認自己心胸比較狹小,而且比較多疑,任何人的'一句無傷大雅的玩笑都可能使他感到受辱而偷偷流淚。

1、強迫症發病前兆

齊某高中二年級時,讀了美國醫學驚險小說家羅賓科克的《昏迷》和《發燒》,便懷疑自己腦子裏也長了腫瘤,好長一段時間終日忐忑不安,總怕自己得了絕症。有一次他的媽媽不在家,由哥哥臨時做了一頓飯,吃飯時,齊某突然產生疑心?這飯裏會不會放了毒藥。那以後,他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思飲食、夜不安枕。總是抑鬱不安,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越。後來父親把他從縣中學校轉到了市裏的中學,他才擺脫了心中的陰雲,情緒比較好。讀高三時,有一次回家收高梁,心裏突然冒出一個奇怪而可伯的念頭,覺得鐮刀割的不是高梁,而是一顆顆人頭。他就改用手捋,可是總覺得是在把一個個小孩的頭掐了下來。當時嚇得渾身冷汗。以後每次想起這件事,仍感心驚膽顫。

2、強迫症症狀惡化

高考時,他以全市文科第一考取了政法大學。複習應考期間,他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心理狀態良好,但在進大學後,卻又出現了心理問題,總覺得周圍的人都很古怪神祕,即使是熟悉的人也覺得很陌生。他還常常感到心煩意亂,人多的時候覺得煩躁,一個人的時候又覺得孤寂。曾去醫院就診,被診斷爲腦神經衰弱,服了一些藥,感覺稍爲好了一點。大學一二年級,腦子裏再沒有出現怪異的觀念和可怕的形象,但情緒波動仍很大,經常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心煩意亂,並且每隔一段時間便覺得心煩,幹什麼也提不起興趣,晚上經常睡不着覺,一睡着便作噩夢,且睡着前眼前常常出現許多恐怖的現象,但第二天醒來便忘卻了,所以當時也沒在意這件事。

3、強迫症病情嚴重

二年級結束的暑假回到家後,又一次“舊病復發”。回家是使他高興的事,心情十分愉快,沒想到第二天當他看到母親用菜刀切西瓜時,突然感到自己的脖子有一種怪異的感覺。從那以後,就老覺得各種利器都會弄傷自己,腦子被這個念頭一直包圍,一想起母親切瓜的情景便出一身冷汗,想控制住不去胡思亂想卻不能成功,索性就用睡覺來排除這個念頭。但一醒來,腦子裏第一個浮現的仍是這個情景。發展到後來,一看見剪刀、斧頭、刀子甚至一根小繩子、一個鉛筆頭都產生害怕的感覺。以後越來越不能控制自己,有時甚至是下意識地促使自己去想一些恐怖的念頭。比如走進寢室時,便想象自己是在走進墳墓的入口;夜晚看見宿舍大樓窗口掛着的衣服,就想象上吊者;有時和兒童單獨在一起,競會冒出:“我會不會害死他?的念頭;有時甚至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虛無飄渺的空間,周圍的人都是行屍走肉。他常常懷疑自己的神經出了毛病,擔心自己會發瘋。現在,他對未來失去了信心,缺乏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實和迎接末來的生活。

4、心理專家診斷治療

第一次會見重點是瞭解病史,作臨牀評估。瞭解病情發生發展過程。並向宿舍同學、好友和患者家庭瞭解他的各方面情況。瞭解到患者第一二年學習成績較好,二年級暑假前還獲得二等獎學金,與家庭、同學關係均較好,只是情緒波動起伏較大,近期則陷入壓抑、憂愁中,沒有信心和勇氣面對現實,極度悲傷。

病情分析:

這是一例比較複雜的心理病案。齊某的症狀表現複雜多樣,如有明顯的疑病傾向,對刀狀物的極端恐怖,神經衰弱、抑鬱焦慮、幻覺、妄想、強迫症狀等,且病程較長,可追溯到小學低年級。這給診斷帶來了一定困難。根據齊某自知力強,對自己的症狀深感痛苦,求治心切,主動諮詢,態度配合等首先排除了精神病的可能性。在充發瞭解其心理特徵和成長過程的基礎上,採用卡格爾十六種人格因素及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分析,診斷爲強迫性神經症。該患者的強迫症狀主要表現爲強迫性疑慮及強迫性聯想。其強迫性疑慮主要表現爲疑病和懷疑他人會傷害自己,例如,懷疑自己長腦瘤、懷疑哥哥做飯放毒藥等。其強迫性聯想主要表現爲一看到某種刀狀物就反覆聯想到可怕的情景,如用鐮刀割高梁和見到菜刀切西瓜就聯想到殺人。

強迫性神經症治療實施方案:

擬將治療諮詢分成四個階段,主要採用森田療法。對於這例強迫症患者,心理醫生認爲在治療取得一定效果後仍應較長時間地進行追蹤治療,以使治療效果進一步鞏固。

首先對患者予以開導,樹立其信心,要他與醫生相互配合(向他說明他的病情,要求他以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心理疾病,不要過多地注意症狀或勉強剋制症狀,以免增加焦慮和緊張。同時指導他把學習和生活安排得緊湊而有規律)。治療之前先進行心理測試(“16PF”及“MMPI”測試)以獲得科學數據,瞭解來詢者個性、性格各方面狀態進行第一階段的治療。這階段要求患者每隔兩天就必須來一次。

從二月八日到二月二十四日共諮詢四次,作了兩種測驗。目的是調整他的思維方式,先請他追敘所有最可怕的古怪念頭,達到“宣泄”的目的,三次分析使他追述到了幼兒園老師自殺的表象情景,追憶到二歲時的情景。經過宣泄,他的情緒穩定了一些,但仍懷疑自己患有絕症。緊接着的兩次諮詢、重點採用了認知領悟療法。讓齊某與醫生一起分析他所產生那些古怪念頭的原因(社會因素及其現實中的可能存在性),幫助他認識自己的想法,醫生還佈置一些必要的作業讓他完成,如每天堅持早操和課間操,經常找同學一起打球玩,在宿舍裏爲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並告訴他,古怪念頭人人都會偶爾冒出來,但一般人都不會多想、多慮;溫夢情況別人也常會有,而大多數人都不會對此介意。要他不要多疑,應設法排除自己的妄想,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分心。向他指出:“你並沒有生理疾病,而是‘疑心生暗鬼’造成的幻覺和虛妄。你要正確認識人生道路,要能夠控制自己。可以暗示自己不去想悲觀、悲慘的情景。爲此,你的生活要規律化,注意勞逸結合。”進一步諮詢時,詳細檢查他的生活計劃執行情況,如作早操、課間鍛鍊了沒有?想什麼了?學習精力是否集中?他的回答是:“有時還出現怪異念頭,有時學習精力不集中且胡思亂想,有時有噩夢……”心理醫生針對這種情況,又指導他掌握“守竅”練習以及心理調節(放鬆練習)術。過了一個寒假後,他感覺已有好轉,自述寒假開始能控制自己,能找有意義的事情做。

第二階段治療,每週一次諮詢,連續八次。每次都督促他認真作“守竅”練習,要求他有目標有計劃地學習和經常爲大家服務等,還檢查他日常思考什麼、懷疑什麼、計劃執行情況和情緒狀態等。在實施認知領悟療法、行爲療法的同時運用森田療法施治:要他在出現怪念頭或每次作完放鬆練習時暗示自己:“順其自然吧”,“不去想它了”,“沒有什麼想的了”,“不想、不想”。使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個性特徵,認識到是由於自己的想法不對頭(思維方式不對)和過分焦慮造成了心理疾病。告訴他不要把病看得過分嚴重,應該順其自然,不要把注意力總放在懷疑身體有沒有病上。在治療中也有意讓他自己感覺並認識到“既然沒有病,就應當把精力放到學習上,應當有目標、有計劃地生活”。堅持治療兩個月後,他的情緒比較開朗了,能積極的配合治療和排除雜念,主觀感覺也好多了。於是便對他又作了一次16PF測驗,結果發現指標沒有明顯轉變。

第三階段治療: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要求他寫下考試、考研、英語過級複習計劃,繼續作好行爲療法,體育療法,心理調節術與森田療法等,矯正其獨自多思多疑的毛病;中間加上每週—次催眠術,幫助他更快地轉移注意力在他認爲自己已經完全好了時,有意識問他看見刺刀什麼感覺,看見鋼筆什麼感覺,回家願不願意幫助媽媽用刀切菜。並採用厭惡療法,強化方式幫助他去掉心理印痕。這樣的諮詢堅持二個多月。再作一次16PF測驗,結果多項指標有了明顯好轉。

一年後,齊某又來到心理門診,說自己把期末考試、過級考試及研究生考試的關口勉強闖過去了,但現在又有好幾次出現了以前的那些症狀。心理醫生於是對他又進行了二次治療,讓他立即放下緊張的學習,注意勞逸結合,運用醫生以前教給他的行爲療法、心理調節術進行自我調適,並一定要堅持作這些練習。約三四天後自感症狀消除了。這以後心理醫生特別向其輔導員老師打招呼,要他們注意觀察他的情況,使心理醫生能及時瞭解其心理狀況,對他進行追蹤治療。

5、強迫性神經症治療經驗與總結

強迫症患者通常是一些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的人。對自身出現違背自己已有觀念的想法與行爲十分敏感,刻意進行自我剋制,卻總是認爲自己未能做好而不斷重複剋制的意念和行爲。於是,越是意識到不應這樣做,越不能控制自己不去做,做完又自責,這種惡性循環使強迫症狀越發嚴重,使患者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之中,從而影響其正常工作、生活與人際交往。

心理諮詢中宜採用宣泄療法、音樂療法、認知療法,循序漸進地幫助患者解除由強迫症引起的焦慮,改變患者的行爲方式,以逐步消除強迫症的症狀。強迫症是必須要較長時間耐心治療纔可能根治的。

心理網建議:強迫性神經症在發病的初期,如果適當加以引導,比較好治療。如果任由神經症的加強,或者治療方法不恰當的話,很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建議各位朋友發現身邊有人出現強迫症症狀時,一定要去正規的心理諮詢中心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TAGS: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