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程序性知識與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論文

學識都 人氣:8.22K

現代認知心理學依據知識的不同表現方式,將知識分爲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其中程序性知識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較爲明顯。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是具有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學科。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而自然環境方面的內容側重於程序性知識,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方面的內容側重於陳述性知識。我國現行的中學教材中,初中地理以星球版教材爲例,七年級上冊側重自然環境的學習,下冊側重世界區域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的介紹;八年級上冊側重對中國的自然、經濟、文化環境的認知,下冊側重對中國地理環境差異的認識。高中地理以魯教版教材爲例,必修一主要學習地球的自然環境;必修二以人文地理爲主;必修三以世界區域地理爲主。整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逐漸由要素學習轉向綜合分析。從整個中學的地理教材來看,程序性知識主要集中在七年級上冊和高中必修一教材,即主要集中在學生地理啓蒙學習階段,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地理程序性知識與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論文

一、突破定式思維能力的培養

定式思維是指個體在解決某一特定問題時的思維習慣,具有心理學上的“類化”特點。定式思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同類知識和解決同類問題,而當新的問題或情況出現時,以原有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新的問題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思維定式顯然成爲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障礙,因而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破除思維定式。程序性地理知識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多角度空間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程序性地理知識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的定式思維突破能力。以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爲例,其知識框架爲:第一章地區;第二章地圖;第三章海洋和陸地;第四章天氣和氣候;第五章世界的居民。從目錄中可以看出,教材的編排是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按知識生成的程序進行的。學習程序性地理知識有利於學生打破在日常生活中未經科學審視而形成的思維定式,例如七年級上冊在學習有關地球形狀和大小內容時,課文通過講述哥倫布的環球航行來證實地球是圓的,通過實測數據講述地球是中間略鼓兩極稍扁的橢球體。在科學事實面前學生很容易就能突破“天圓地方”這一思維定式。久而久之,對於類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識的學習,學生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真理需要科學的證實。

二、優化發散和集中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是構成創造性思維的兩個重要方面,其中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由於程序性地理知識具有研究範圍廣、過程複雜、結構煩瑣等特點,因此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素養要求較高。如在學習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黃赤交角”知識點時,需要學生依據之前所學的有關地球自轉、公轉以及地球的形狀、運動、質地、特性等知識,利用發散性思維思考地球的這些特性與黃赤交角的關係,此時再引入黃赤交角的知識,接着探究黃赤交角存在的意義,引導學生綜合利用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來思考和學習。總而言之,學習類似的程序性地理知識時,發揮集中思維思考問題的同時應依據相應的科學線索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調動、運用並優化學生的發散和集中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於達到認識地理環境和地理現象的教學目標。

三、探索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程序性地理知識相對於陳述性地理知識而言有較強的可操性作和實證性,有利於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自己創造性的知識觀點,並且能夠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自己所持觀點的正確性與價值。學習程序性地理知識,對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現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探索、發現能力的培養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養成以科學事實爲依據去認識事物的習慣。如我國現行的中學地理教材對地理知識進行了模塊化編排,這些模塊的完成需要運用學生的探索、發現能力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其中以七年級上冊和高中必修一爲主的程序性地理知識最具實踐性、探索性和呈現性。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二節,在講地球上的海陸變遷前,先是介紹了對喜馬拉雅山和浙江海下的科考成果,科考發現了喜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浙江海下有大量的生活設施,通過發現的.結果可以得出“滄海桑田”的結論。這裏就涉及探索能力及發現能力。此外中學地理教材還設置了諸多活動和探究,目的是引導學生探索實踐中的地理問題,如山教版高一地理在地球公轉的內容中設計了“陽光花園”的探究,通過對房屋採光的探索,得出了地球公轉和黃赤交角的地理知識。學生對大量程序性地理知識的掌握、內化,爲他們進行新的探索發現奠定了知識基礎。

四、形成獨立觀點能力的培養

創造是個別性而不是一般性,因此形成自己獨立於一般的觀點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而獨立觀點是學習程序性地理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程序性地理知識的特性決定了它的認識過程具有漫長性和不完整性,如海陸變遷———宏觀講述各個板塊的運動,微觀涉及各種地形地貌的變遷。地理學家或地理學者雖然提出一些地理觀點和理論,但仍有部分認識是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如板塊的運動是岩漿在運動還是板塊在運動等等,這些地理現象和知識的不完整性爲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形成自己獨立觀點提供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