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的擴散效應研究

學識都 人氣:1.73W
    摘要:增長極的發展能夠帶來擴散效應。擴散效應的發生主要通過區域內產業關聯的帶動和經濟環境改善的推動。“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在短期內產生的擴散效應並不明顯,長期內將會帶來較強的擴散效應。大力發展外圍地區農牧產品加工工業,加快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開拓渠道促進人才流動,建立有效的融資體系可以促進“哈大齊工業走廊”產生的擴散效應。
  關鍵詞:擴散效應;增長極;哈大齊工業走廊
  
  增長極理論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地區紛紛制定了經濟發展規劃,力圖打造區域增長極來帶動經濟發展。學術界對極化效應的著述較爲豐富,對擴散效應的研究則較少。雖然打造區域增長極能夠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也會帶來地區間發展差距擴大的問題,從而對區域經濟的整體協調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一、擴散效應的發生機制
  
  (一)增長極概述
  根據法國經濟學家佩魯的理論,由主導產業中的.創新企業在某些大城市進行聚集而形成的產業之間密切協作關係是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這些企業通常是位於城市中心,具有生產、貿易、金融、信息、運輸、服務和決策等多種功能,就像一個“磁極”,能夠對周圍地區的生產要素產生吸引作用,同時也能將自己的生產要素擴散到周圍地區,從而既促進自身的經濟增長,又推動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佩魯將這樣的“磁極”成爲增長極。增長極包含了兩方面內涵:一是作爲經濟空間上的某種推動型工業;二是作爲地理空間上的產生集聚的城鎮,即增長中心。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分別指增長極對周圍區域生產要素的吸引作用和擴散作用。前者容易造成核心地區與周圍區域的經濟發展差距擴大,後者使得增長極的發展能夠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2]。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是同時並存的複合過程。在經濟開始起飛的初級階段,極化效應占主導。當經濟發展進入成熟階段,擴散效應占主導。關於生產要素,筆者認爲,不應僅包括資本、勞動力和科學技術,還應包括信息、制度和文化習俗等更廣義的範圍,它們共同作爲擴散效應的載體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擴散效應的發生機制
  擴散效應的發生主要可以概括爲在中心地區影響下以外圍區域生產要素量的聚集和質的優化等方式,實現外圍區域經濟的增長。本文中筆者從產業帶動和區域環境改善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產業關聯帶動擴散效應的發生。產業關聯是指產業間以各種投入品和產出品爲連接紐帶的技術經濟聯繫。產業關聯的方式主要有產品勞務聯繫、生產技術聯繫、價格聯繫、勞動就業聯繫和投資聯繫。當中心區的產業經濟處於發展時期,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擴大,但由於運輸成本的問題生產企業只利用當地的生產要素進行生產,對周邊地區產業的前向關聯效應很弱。另外,創新企業獲得的高額壟斷利潤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造成了周邊區域內資本和勞動力的淨流出,進一步延緩了當地的經濟增長速度。可以看出,這一階段整個區域內極化效應占主導,擴散效應不明顯。
  當中心地區產業經濟發展處於成熟階段,衆多廠商的進入使得市場競爭性增強,新產品的生產趨於標準化,中心區的生產要素價格上漲。爲進一步獲得競爭優勢,廠商增加了對外圍區農業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需求,甚至將生產線轉移到外圍區,使得中心地區產業對當地產業的前向關聯效應增強。前向關聯效應的增強又進一步帶動了資本和勞動力從中心區向外圍區的迴流,促進了外圍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可以看出,在這一階段整個區域內的擴散效應不斷增強。
  2.區域環境的改善促進擴散效應的發生。這裏的環境包括自然地理條件和人文經濟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包括地形、水源、礦產、氣候等等。人文經濟條件包括人口、能源、法制、行政效率等等。不同要素稟賦的地區受擴散效應波及的程度和方向都不同。擴散效應具有選擇性。從擴散效應的空間方向來說,擴散效應的強弱和距離成反比,並且通常沿着鐵路、公路等交通線輸送,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從擴散效應的波及程度方面來說,擴散效應受到外圍區不同的產業結構、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政策措施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區域經濟環境擁有較高的市場效率和投入產出水平,使得擴散效應迴流的生產要素能夠在當地得到更優的配置,從而帶來區域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而這樣的地區往往成爲新的增長極。總而言之,一個地區受擴散效應的影響與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綜合經濟環境相關,與前者成反比,與後者成正比。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區域經濟發展的擴散效應研究

TAGS: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