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因素差異

學識都 人氣:4.37K
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因素差異
    摘要:在現實經濟社會中,存在着這樣的問題:爲什麼說擁有更爲優越的經濟發展初始條件的區域,其經濟發展狀況竟然不如經濟發展初始條件相對較差的區域呢?從文化角度探討文化因素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因爲將區域文化納入區域經濟發展體系中進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落後國家或地區從不發達狀態向發達狀態演進的原始動力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
  關鍵詞:江西省;浙江省;區域文化;經濟發展
  
  1江西省與浙江省經濟發展及相關條件分析
  
  1.1地理位置及自然資源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其與東南沿海各港口和江北重鎮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間,古稱江西爲“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江西地貌大致可以劃分爲:贛西北中低山與丘陵區;鄱陽湖湖積衝擊平原區,區內有廣闊的河湖沖積淤積平原,外沿則多爲低緩崗地,盛產稻米和魚蝦;贛東北中低山丘陵區,區內宜於發展經濟林木,婺源茶蜚聲中外,河谷兩岸和盆地則適宜於耕作業;贛撫中游河谷階地與丘陵區,由於有大量荒地可供墾殖,本區農業生產發展潛力相當巨大;贛西中低山區,森林和水利資源十分豐富;贛中南中低山與丘陵區,森林、礦產和水利資源豐富,有利於耕作業發展,若能較好控制水土流失,各業發展均有相當潛力。
  1.2民營企業存量差別(我國區域經濟差距解釋之一)
  一個地區民營企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和發展速度是呈正相關關係的,即一個地區民營企業發展的越快,該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就越快,因此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最終可以體現爲區域民營企業數量的差別。根據《2003年中國(非公經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02年在2933家成長型中小企業中,僅浙江一省就集中了914家,佔到全國成長型企業總數的31.16%,在500家最佳成長型中小企業中,浙江省以佔有108家(佔全國的21.6%)而名列第一;江西省的數據則分別是11家,佔全國的0.38%和4家,佔全國的0.8%。而在2005年的報告中,江西省的中小企業情況則幾乎沒有被提到,浙江省則依然保持着自己一枝獨秀的狀態。
  1.3人力資源存量差別(我國區域經濟差距解釋之二)
  
  從以上資料不難看出,江西省的自然資源優於浙江省,人口受教育水平也在浙江省之上,顯然兩省間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兩方面的差異無法解釋其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可見區域經濟差距是建立在民營企業存量差別的基礎之上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兩區域間的企業存量差別如此之大呢?僅僅從教育水平存量方面看似乎難以找出合理的解釋,其實我們可以從文化角度找到原因:在現代社會,傳統文化影響經濟發展的途徑是傳統文化通過其長期積習而成的觀念,對生活在本區域內的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稟賦的人羣,而這些具有不同文化稟賦的人羣其生成企業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這也就決定了各經濟區域創新能力是不一樣的,根據熊比特的創新理論得知資源使用方式的進步即創新是經濟發展的真諦,而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進而最終決定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和水平。
  
  2江西省與浙江省的區域文化分析
  
  (1)江西文化(簡稱贛文化)形成的背景。
  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位於中國的東南部,在水路交通極爲重要的年代是貫穿南北、東西的樞紐,溝通了與全國各地的血脈聯繫。而且江西自然資源豐富,素有“物華天寶”稱譽,再加上其北臨長江天險,三面高山阻隔使它顯現出一種特有的安全感,廣闊的沿河平原與濱湖平原又形成一種內部迴旋餘地相當開闊的環境,因此常常成爲戰亂中大量北方人口的避難所。北方移民洪水般地涌入既爲江西的開發帶來了大批勞動人手,更將相對發達的中原文化及宗族制度帶到了江西,並促成了中古以來江西家族的發達和“耕讀治家”生產生活方式的形成,這種生產生活方式與江西的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使得江西人進可入仕取得功名、退可家居溫飽無憂。
TAGS: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