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

學識都 人氣:2.15W
論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對學習者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與有限的聽力教學之間的矛盾,利用在新生當中進行的有關聽力方面的調查結果,歸納並分析討論了EFL學習者在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指出EFL學習者在提高聽力理解方面存在着諸多需要教師幫助解決的問題,並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聽力障礙;教學模式;聽力技能
  
  一、引言
  
  聽力理解一直是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方面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隨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聽力理解題目在大學英語測試中所佔的比例已達到35%。然而學生的聽力課時仍然極其有限,通常平均每週爲1-2節。無疑,教師面臨着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進行有效的聽力教學的嚴峻挑戰。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中,教師很少去教學生怎樣聽,而更多的只是將大量的視聽材料“灌”給學生,認爲學生在接觸過大量的聽力內容之後便會自然而然地獲得聽力方面的技能,無需向學生講授如何去聽。教學中,多數教師遵循着同一種固定的模式 ——打開課本,講解生詞,播放磁帶或光盤,提問/回答問題,給出答案。長此以往,學生會發現這種教學模式遠遠沒有解決自己聽力上的問題,進而對這種單調的教學模式失去興趣,而學習者學習興趣的喪失便成爲了英語聽力學習中最大的障礙。因此,作爲教師很有必要在如何講授聽力課程方面尋找新的思路。
  
  二、英語學習者的聽力障礙
  
  在學生中多次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聽力理解成爲學習者的頭痛問題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的障礙:
  1. 聽力理解過程的認識
  對於聽力理解過程的認識多數學習者只停留在“聽一段材料,然後能夠知道材料裏說的是什麼,並能回答設置的相關題目”這一層面上,對於聽力理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過程其實並不清楚。Howatt and Dakin 指出聽力理解要求聽者能夠在接受說話者的語音、理解其語言中的詞彙、語法的基礎上判斷和領會其所說的內容[1]。要實現這一過程,聽者需要具備一系列的聽力技能,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微技能。聽力微技能包括:
  (1)預想說話者會說什麼;
  (2)迅速猜測生詞;
  (3)利用已有的相關知識幫助理解聽力內容;
  (4)識別並抓住相關信息,忽略無關信息;
  (5)記憶相關信息(做筆記或簡述);
  (6)識別話語標記,如:well, oh, another thing is,now, finally等;
  (7)識別連接手段,如:such as,which等,也包括系動詞、代詞等 ;
  (8)通過說話者使用的不同語調和重讀方式判斷說話者的意味和對話情景;
  (9)推斷相關信息,如:說話者的態度或意圖等[2]。
  總之,聽力理解的目的在於測定學習者接受、理解、記憶音響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習者邊聽邊理解,換句話說,就是要邊聽邊預想、邊捕捉信息邊對其篩選、邊閱讀題目邊猜測又邊抉擇,這幾“邊”幾乎是同時發生。因此,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一種複雜的、要求想象、積極而相互作用的過程[3]。
  2. 聽力材料的特點
  聽力材料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聽力的難度:
  (1)屬於音響材料,在聽者耳邊稍縱即逝,不同於閱讀材料,閱讀者可以隨時回頭閱讀;
  (2)其內容涉及生活各個領域,包括街頭閒聊、俗語諺語、新人新事以及不爲學習者所熟知的情形,並且同一個對話中說話者時常改變話題;
  (3)有的內容,比如新聞報道、採訪、日常對話等缺乏條理性,聽者無法預測說話者下一步將會說什麼;
  (4)連讀、失爆的語音特徵使得聽者難以辨別語流中的單個詞彙,儘管若其躍然紙上再熟之不過;
  (5)日常對話性質的材料中會出現大量口語化的詞彙和表達,比如,用stuff來表示material ,guy表示man 的含義等等,有時還會出現俚語或不符合語法規範的表達,比如句子成分殘缺或累贅,這些對於主要接觸正式的書面語表達的學習者來說自然是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