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英語聽力教學及聽力訓練

學識都 人氣:2.47W
淺談中學英語聽力教學及聽力訓練
        一、 聽力教學的重要性
        聽,作爲人們進行語言交際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爲廣泛。據美國外語教學家Wilgam·Rivers的統計,人們在語言交際活動中,45%的時間用於聽,說佔30%,讀佔16%,寫佔9%。聽他人說話、收聽廣播、聽報告、聽電話、聽音樂等無一不與聽有密切關係。從英語教學角度來說,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聽力材料及聽的活動,是擴大學生語言輸入量的好途徑,反過來又有助於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培養他們的語感。很多研究語言學習的專家都對外語教學中聽力教學的重要性作過精闢的闡述。如:
        Krashen曾說:“當你教人說話時,不必教他如何說,而只要給他可理解的輸入。”他在論述輸入假設時指出:“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在語言習得中,頭等重要的是聽力理解。”
        James曾說:“若確有理解的優勢,那麼較早地將聽力引入學習過程中會促發學習者的動機,使他們獲得成功。”Long也認爲:“當學生的聽力能力得以發展時,他們才能對其語言充滿自信。”
        由此可見,聽力無論在語言習得方面,還是在促發學習動機和調動情感因素方面都佔有重要的地位。英語教學中,加強聽力教學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也是由英語教學規律決定的。
        二、 英語聽力技能訓練
        因爲聽的能力是由一系列技能技巧構成的,而這些技能技巧運用的熟練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訓練的方式方法。所以,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往往是訓練這一系列的技能技巧的過程。聽力的技能技巧的訓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聽音辨音能力的訓練
        聽音辨音能力也就是辨別音素等語言特徵的能力。教學中學生通過聽來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掌握正確的意羣、連讀、弱讀、同化、不完全爆破、口語縮略等現象以及重音、節奏和語調等。這是基礎階段的首要任務,旨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聽音和讀音聯繫,模仿聲音和口形,識別其語言特徵,聽男女老少的各種音色和美、英、澳等地區的不同語音,接受自然速度的'言語。在初中階段,爲了減輕學生壓力,可以對所聽材料進行適當加工處理,如通過拉長語段間、句內的正常速度。在整個聽音活動中,教師應該提醒學生可結合拼寫建立音形關係,配合朗讀讓學生知道自己缺什麼。以聽帶讀,養成良好的聽音讀音習慣。
        2. 預測聯想能力的訓練
        預測聯想可分爲聽前活動和聽時活動。聽前活動是在聽言語材料前進行的,旨在啓發誘導學生根據自身知識經驗,積極思維,有效地預測聯想所要聽的內容。這是整個聽前活動關鍵的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無聽前活動是區分積極聽音和消極聽音的主要標誌。在進行聽錄音材料前,教師有必要先將標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根據標題分組討論,並猜測該材料所述的大概內容及事情發展的過程及結果,使學生在心理上處於一種聽錄音前的心理準備狀態。如果學生通過對標題的預猜能猜出說話者要說的話,他(她)就能更好地理解材料。這種預猜就是學生根據自己學過的語言知識和思維邏輯對所聽材料進行預測的能力,培養這種能力是聽力前必不可少的一步。
聽時活動是學生把預測、聯想的內容與所聽言語相吻合而進行的思維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利用預測、聯想機制積極思維言語,獲取情景線索、詞語結構和詞義線索,聲音線索及副語言特徵(聲音、面部表情和體態語言表示喜怒哀樂、肯定、否定等等)也可幫助理解。在感知聯想過程中,若聽到“dentist”會聯想到“toothache”,“medicine”,但不會聯想到“flowers”或“arts”。完善推測聯想機制及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機制,大大有助於預測聯想技能的培養。
        3. 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
        旨在培養學生演繹推理技能和識辨言語結構技能。要求學生具有理性思維能力,掌握話語各部分的邏輯聯繫。邏輯推理能力分三種:一種是推斷說話者觀點和態度的能力。一個有經驗的聽者會根據語調和語言形式來推斷說話者的觀點和態度。在說話者態度觀點不明確時,這種能力更爲重要。另一種是推理詞義,即猜詞能力。當聽到不懂的詞時,可根據上下文內容或構詞法知識猜測生詞或多義詞。如:interest, interested, interesting, uninterested, uninteresting. 但在“They are selfish. Their assistance has never been disinterested”句中,只有根據上下文的意思纔可猜出“disinterested”是“無私”的意思。第三種是辨認主題句與其它各句間的邏輯關係、段落間的語篇層次關係的能力。這一能力要求層次較高,比較複雜,是一種深刻的理解,一般只能在高年級中進行訓練。 
        4. 獲取特定信息及抓中心大意能力的訓練
        獲取特定信息即避開無關內容、集中感興趣的信息,諸如特定的人物、數字、顏色、時間、場合、事件等。聽對話時,要求學生關注答句。因爲大多數對話材料中,絕大部分內容都由後說話者以回答的形式予以表達。如:
        Speaker A: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Speaker B: I’d like to have a cool drink, please.
        Speaker A的談話多以疑問句或敘述句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或引出問題;而Speaker B則對Speaker A的話題做出回答或解釋,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因此在對話中Speaker B的話通常是對話的主要內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