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2.98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

《分數的初步認識》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併且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從而知道將分數應用到生活中。但是由於分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只根據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因而這堂課我以“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紙片爲道具,結合白板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去發現數學知識。

通過6個新課的學習和4個練習課結束了本單元的學習。從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1、由於分數概念的抽象性,因而我通過讓學生在分蘋果過程中導出“一半”,從而順利解說“二分之一”的寫法以及讀法。這樣學生不僅能理解“二分之一”,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爲接下來學習的幾分之幾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比較同分子分數大小和同分母分數大小時,暴露出問題,學生無法區分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關係,出現概念混淆的現象。我藉助數形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但是離開圖後,學生概念模糊,經常張冠李戴,錯誤率較高。

2、由於班級中有些學生不是很活躍,因而我在“說寫分數”、“比大小”、“智力衝刺”等環節讓學生在組內交流,這樣學生就不會怕出糗而“保持沉默”。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但是合作學習的過程也出現小插曲。有些問題一個組內沒有一位同學可以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法。

3、課堂效果雖然不錯,但是課後效果並不理想,導致新知識沒有一個良好的消化過程,所以加大了課堂的容量,加長了學習的時間。

從以上的.問題中,我思考到:學習一定要有一定的過程,要讓學生學會在做中學,所以後階段也爲學生準備一些相對應的複習資料,保證每天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2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爲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節新課,往往是從舊知識引入,關鍵是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回答“把 4 塊月餅分給 2 名同學應該怎樣分才公平,每人分幾塊?”學生很快的答到“平均分”每人分 2 塊,很公平。接着我又提出了“把 2 塊月餅分給 2 名同學應該怎樣分才公平,每人分幾塊?”學生也很快答出了“平均分”每人分 1 塊。接着我又趁熱打鐵問“把 1 塊月餅分給 2 名同學應該怎樣分才公平,每人分幾塊?” 讓學生感受 當所分物品的個數是非整數時,就可以用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 從而引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個人得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這塊月餅的二分之一。從而引出新課“分數” 。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地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讓學生感受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正方形的二分之一;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讓學生親身經歷了分數的形成過程,把原本複雜、抽象的東西變得到簡單、直觀易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學習是主動的,感悟是深刻的。當我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時,學生的發言是那麼積極、那麼準確、那麼精彩 , 令我都不禁爲他們鼓掌叫絕。再讓學生學具上表示分數時,學生興趣盎然,水到渠成,有的學生甚至表示出了 1/7 、 1/12 、 1/24 ……而且對分數的意義理解很不錯。

爲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 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能有所提升, 我設計的練習都是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在分數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與在平均分的基礎上如何用分數表示, 用來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認識。練習的設計顧及了面向全體學生,也考慮到個別能力強的學生,所以安排了拓展練習,以促其思維發展,採用旋轉、推理等數學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爲自主探索、獲得成功體驗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