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1.14W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

本節課有以下幾個方面比較突出:

1、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從想半個月餅可用哪一個數來表示到想1/2以外的分數,在讓學生自己猜測、自己想象的基礎上得出揭示了課題、得到了1/3、1/4、1/5等不同的分數。讓學生由1/2的意義推廣到1/3、1/4等分數的意義,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了分數的意義,又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2、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節課兩次讓學生動手操作,第一次是在分完蘋果和三角形的1/2以後,讓學生動手塗出長方形的1/2;第二次是在明白幾分之一所表示的意思之後動手塗出圓或長方形的幾分之一;通過學生所塗的分數進行大小比較,讓學生形象的理解了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小的道理。

3、充分聯繫生活中的事例。分數的意義對於三年級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本課藉助分蘋果的例子,說透1/2所表示的意思,進而讓學生自己舉出1/2的事例,學生說出了分梨子、橘子、長方形、正方形等。在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後,又讓學生看圖聯想分數,如看到花,想到一個花瓣大約是花的1/6、看到傘想到每份是傘的1/8、看到桌子想到1/2、1/3或1/6等等,並且將知識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到生活中的物體中尋找分數。

不足之處:

1、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知識點設計太多,幾分之一的含義、幾分之一的大小比較、幾分之幾的認識都設計到了,但幾分之一的比較和幾分之幾的認識,講得不深不透,學生理解得並不是很清楚,如果將幾分之幾的認識放到第二課時學習,這樣安排也許更好。

教學環節不夠緊湊,在讓學生動手塗分數時,應有時間限制,學生準備的圓如果是同樣大的,在比較大小時就不會出現找不到比較的圖形的現象了。正因爲在兩次動手操作時,時間沒把握好,以至後續的兩個思維性較強的填分數的題沒有完成。

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2

一、教學設計:做到“目中有人”

“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應凸顯“以人爲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學生。《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設計,我關注了學習者的“初始狀態”,對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式的選擇都以適合學生的“初始狀態”爲原則。

上課伊始,我以學生喜歡看《西遊記》的故事導入:唐僧師傅給悟空和八戒分月餅,怎樣分才讓悟空和八戒沒意見,引出“平均分”。4個月餅好分,2個月餅也好分,1個月餅怎樣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勢表示。在學生“山窮水盡”時,點燃探究的慾望,引發學生思維。

二、教學方法:做到:“樸實有效”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我進行了多次的試講,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在認識二分之一時,我利用了月餅實物圖片在黑板上進行了現場操作,加上老師的體態語和手勢語以及有效的提問,讓學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義,再讓學生動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並說“二分之一”的含義,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義。學生由“不會”到“會”的效果非常明顯。我認爲課件取代了教師的演示,課件取代了學生的操作,這樣的課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師的主導性: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

教師在課堂中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和共同學習的角色。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是由原來的“保姆式”變成“放羊式”。我認爲教師還是要適時地點撥、講解和有效的提問,因爲教師有組織、調控的責任和義務。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停步不前時,我們教師該出手時要出手。這樣,我們的教學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紮實有效的數學課堂需要教師苦練數學教學基本功。用樸實的教學,在真實的課堂中,一樣能開出鮮豔的“花朵”。

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3

我的一節數學課《分數的初步認識》,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去說、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思維與創造能力。

講課中,我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對摺,再用陰影畫出一部分,說出這是幾分之幾,又讓他們貼在黑板上。孩子們折呀、畫呀,說出了許多。貼的時候個子小,夠不着,我把孩子一個個抱起來讓他們貼。每發現有孩子說出一個新分數,我都要誇獎一番:“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雖是一聲很平常的讚語,但卻極大地激勵了孩子的自信心。

講分數各部分名稱時,我不是膚淺、生硬地去講分數線、分子、分母。而是生動地打比方:我們開頭把一個大圓月餅從中間切開,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橫表示,咱把它叫分數線。平均分成兩份的“2”寫在下面叫“分母”。這一半月餅是兩份中的一份,就寫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關係密切,該起個什麼名呢?學生天真地說:“叫分兒。”“叫分女。”我微笑着告訴孩子:“你們想象得很好,等你們長大了也許會創造出新的數學公式,命名爲‘分兒’‘分女’,咱們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嗎?”我感到:這不是無足輕重的兒戲之舉,它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點燃的是智慧與創造的點點火花。

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纏着我再講一會兒,不願讓老師下課。在依依不捨地停止了授課後,孩子們一個個爭着告訴我:“老師,你的教材好。”“老師,我愛您!”這充滿稚氣又帶着真摯情感的童言,打動了我的心。樸素的感情是最美的,它是孩子對老師的最高獎賞。我激動地說:“孩子們,我也愛你們。”我相信,這羣孩子會把我永遠銘記在心,終生難忘。

什麼是師生平等、民主討論,什麼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學習興趣最佳方式,從這節課裏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誠地愛學生,尊重學生,一切爲了孩子獲取知識,設法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興趣。愛心是敬業的根本,博學是付出的源泉。把講臺讓給學生,把學習、思維的更大空間留給學生,這樣,也就把成功,把美好未來交給了學生。

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分數的初步認識,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內容看起來簡單,但因爲是新知識,所以同學們學起來有點困難。

我在設計教學是先從一個小判斷入手,意圖是引起同學對平均分的注意。另一個意圖是創設矛盾引起同學們的思考,從而導入課題——分數。

在教學過程中同學們的掌握情況是不錯的,課堂練習也不錯,但是當質疑、釋疑時,一個同學提出一個有代表性的問題時,而我認爲簡單,也是因爲準備不充分,沒有及時抓住這一閃光點兒給與鼓勵,並及時發動同學們開動腦筋幫助她,忽視了團隊精神的發揚教育,這是我的失誤。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全力準備,做好預設,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全面的估計,從而上好每一節課。

小學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5

1、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

分數對於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爲學生自身的知識,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從而引入一的新的數1/2來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教具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出示幾個相同圓形的幾分之一,並用分數表示出來,在比較分數大小時,我用分月餅的過程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得份數越多每一分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

3、重視概念的運用,發揮概念的作用。理解概念的目的在於運用,正確、靈活地運用概念,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正確、靈活地運用概念組成判斷,進行推理、計算、作圖等,能運用概念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初步認識分數後,我要求學生照樣子說幾個分數,並完成一些有關的練習,其目的就在於要求學生能夠正確、靈活地運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