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認識四邊形》的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1.26W

《認識四邊形》一課是一節概念課,同時這又是一節操作性很強的課,學生通過操作能進一步理解、鞏固概念。這一教學內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

小學數學《認識四邊形》的教學反思

一、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以及比較的過程,讓學生從衆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和四個角。

二、讓學生通過觀察、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等數學活動把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瞭解。

在這節課中,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1、關注生活經驗,提供感性材料。

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數學中的“空間與圖形”有關,生活經驗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過很多圖形,對四邊形也不陌生。因此,本節課以學生熟悉的校園場景爲教學素材,目的就是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四邊形。既使學生感覺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和親切感。

2.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

小組合作的優點之一就是學生之間能互相啓發,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在認識了四邊形後,我安排的教學環節是小組討論,讓他們將圖形分分類。在這裏,學生的思維被充分的展開了,出現了許多情況:有根據角分的、有根據邊分的、有根據是否是對稱圖形分的、還有根據對邊是否相等來分的。尤其是有根據是否是對稱圖形分的情況,學生能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進行聯繫,這雖然是一位同學的想法,卻給了更多同學一啓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還培養了說的能力和聽的能力,一舉多得。

針對課堂上學生的實際反應,我覺得存在着以下幾點不足,需要自己不斷努力:

1、在這次教學中,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去獲取知識,但是在分類這一環節中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發表自己看法的空間,過多地牽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得有幾種不錯的分類方法沒能在課堂上得到展示。

2、面對學生的生成,課堂的應對能力還不強。整節課學生的交流、發言都比較積極,可是在分類這一環節中,出現了學生與教師一對一的局面。當學生的分類方法正是我所期望時,似乎這個學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是不是學生之間也相互聽懂了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整堂課下來,最大的感受是本節課是在學生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是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四邊形的,學生對分、畫、拼四邊形都非常有興趣,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但是“四邊形的分類”這一教學環節的處理還不夠理想,學生能直觀的進行分類,但用語言表達分類的標準比較困難,在幾次的教學中,學生都說的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