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導向的交通運輸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9W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推動交通運輸產業的迅猛發展。交通運輸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產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的產生,對交通運輸經濟學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了有交通運輸基礎知識爲背景經濟分析能力的綜合性人才。2006年,教育部頒佈了《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提出,要“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宏觀上,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改革。同時,在中觀的課程方案和微觀的教學方式等也需要進行改革。實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能力爲主線的`培養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性和創造性以適應交通運輸產業和經濟社會需要的高層次人才。

行動導向的交通運輸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一、交通運輸經濟學教學面臨問題

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交通經濟學面臨傳統教學方式轉變的問題之外,由於學科的交叉性,又使交通運輸經濟學面臨一些特有問題。

(一)理論爲中心,缺少實踐

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對理論知識進行分析或概括,忽視專業理論知識與交通運輸實際的聯繫,以及利用實踐演練這個感性認知的途徑來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接觸的都是理論知識和專業名詞術語,缺少對事物感性認識和實踐的聯繫,感受到的是深奧而空洞。

(二)靜態的教學過程,學生被動式接受

靜態的教學主要體現在授課過程靜態性,教師採用“粉筆+黑板”或者“PPT+粉筆+黑板”的教學方式,教師掌握教學的主動權,學生只能被動適應,喪失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交通運輸作爲感觀性很強的產業,單純地採用灌輸式教學,很難讓學生全方位理解交通運輸經濟,更談不上學生興趣提升和創新性思維提高。

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認爲這種教學方式:將學生變成了由教師填裝的容器,他越是填裝得完全徹底,就越是一個好教師。這些容器越是溫順地接受填裝,他們就越是好學生。教師與學生不是交流,而是發佈公報和存儲,學生則被動地接收、一記憶和重複。

二、行動導向的交通運輸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

以行動爲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理念,形成以教學內容改革爲核心,結合高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教學改革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過程中,以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相結合,理論爲主,突出實踐。這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一方面做好理論備課。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做好一些相應的實踐案例,結合理論分析,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爲了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充分與社會接軌,可以引入“三進”,即企業家進課堂、科研項目進案例、學生進企業實習。學生充分接觸社會的先進經營管理理念,交通運輸經濟前沿動態,還可以瞭解到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模式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

(二)教學方法設計

改變傳統的教師爲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灌鴨式”教學。建立以學生爲中心,行動爲導向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學方法應以培養學生創新性、創造性等綜合能力爲目標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如: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頭腦風暴教學法等。

“法無定法,但在得法”,交通運輸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不一定所有行動導向教學法都適應,應注重各種教學方法的靈活利用,合理結合。

(三)教學方式設計

隨着教學條件的不斷提高,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也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應隨着教學條件的提高不斷改進,尋找適合交通運輸經濟學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現代技術手段與傳統方式相結合。做到靜態講解與動態演示相結合,理論分析與軟件模擬互相補充。引入場景模擬,軟件模擬,實現感受、觀看、模擬一體化。

三、行動導向的交通運輸經濟學課程教學教改對策

(一)政策支持

一方面對課程教學改革的政策支持,針對交通運輸經濟課程教學的一系列教學設計,學校學院應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另一方面,由於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場景模擬,軟件模擬等需要在資金上給予支持,切實保障實施。

(二)加強師資培養

實施行動導向教學要求交通運輸經濟學教師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有實際操作能力,必須對教師進行培訓l培養,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初期,對於實戰操作和場景模擬等問題,通過邀請企業家進課堂講實戰、講案例。場景模擬通過帶領學生進企業,瞭解企業流程,企業場景。

(三)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採用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和同行評價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對行動導向教學的效果進行監控。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爲目標,特別關注動態的活動評價、教學過程的情景評價、個體差異的客觀評價和對活動學習成果的評價,對評價結果分析並改善教學中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