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新時期私營經濟和勞動價值的科學關係

學識都 人氣:1.24W

論文關鍵字:私營企業經濟管理,價值分析

論析新時期私營經濟和勞動價值的科學關係

論文摘要:文章從私營經濟的經營管理是在創造勞動價值,它是市場活躍的因素,將私營經濟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與公有制經濟並存具有合理性,文章列舉了浙江的部分民營企業的成功例子,強調“尊重一切勞動”中包含着對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私營經濟實現了投資人與創業者的勞動價值,成爲社會主義公有制有益的補充,在20(拼年浙江統計的私營經濟100強中,多數是發達於20世紀90年代,剛剛趕上國有企業向市轉軌。典型代表有萬向集團、浙江001電子集團、星星集團、奧康集團與榮化纖集團等他們活躍市場,也在當地創造大量的就崗位與稅收,實現了巨大的勞動價值。

一、私營經濟的經營管理是創造價值

如果我們承認私營企業家的勞動是複雜勞動、熟練勞動的話,那麼,必須承認,剩餘價值部分中,有相當的部分是業主自己創造的。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或新經濟下,在科技含量高的民私營企業,業主的收人中絕大部分是他們自己的複雜勞動所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管理是第二生產力。它們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應當給以高度的重視和評價。在如今的私營業主中,所有的資本所有者都是從事複雜勞動的業主。他們的素質未必都很高,但他們差不多都是兢兢業業,沒日沒夜地工作,全身心地投人,也沒有星期天、休息日,想各種辦法把企業搞好。有一些甚至是懂技術、會經營管理的專家學者。例如:浙江萬象集團的魯冠球在1988年就以1500萬元向寧圍鎮買斷萬向節股權,1990年成立萬象集團,而1969年起家20餘年,他們創造的價值中,除了工資以外,利潤分紅雖是按資分配,但其中也有他們自己創造的價值。

私營企業家,包括兩種身份的人:出資者,即所有者,在現實的企業治理結構中,主要指的是董事和董事長,包括股票持有者;另一部分爲私營企業的廠長、經理。前者我們過去在教科書中稱爲資本家,後者稱爲資方代理人,經營者。實際上二者不完全一樣:前者是僱主,後者是高級打工者。只是在我國現實中,由於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所以兩種身份又往往是合一的。只是從長遠的觀點看,兩權應當分離,才能過渡爲現代企業制度

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隨着信用制度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本身已經使那種完全同資本所有權分離的指揮勞動比比皆是。”因此,他們的收入是不一樣的。如果出資者是業主自己,他又從事經營管理,那麼他就是二重身份,他獲得工資,是熟練勞動的報酬,經營管理的回報;而他獲得的利潤,則是剩餘價值。如果他僅僅是經營者,那麼,他則獲得管理和監督勞動工資。董事、監事的報酬,來源於剩餘價值的分割。這是私營經濟中最基本的經濟關係,在研究其性質時應當有所區別。但這些都已經是常識了。我在這裏所以要講這些,無非是要強調,私營企業家的勞動,是比一般工人的勞動能創造更多價值的複雜勞動,熟練勞動。而過去,我們對這一點是很不重視的,一提及資本家,往往把這個稱謂同剝削者等同起來。這是不對的,企業家作爲投資者,作爲管理者,其創造價值享受收益的同時,也作爲出資方,有風險的存在。

私營經濟的發展,學術屆重新審定和研究私營經濟僱主的收人分配性質和來源。有一種觀點,試圖用生產要素分配論的觀點,來說明私營經濟僱主的分配關係,認爲僱主的收人是物化勞動資本帶來的收人,進而否定私營經濟存在僱傭剝削關係。在理論上論證,私營經濟僱主管理企業的勞動是生產性的勞動,還是非生產性的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指出:只有生產性勞動纔是創造價值的源泉,非生產性的`勞動不創造價值,他們的收入來源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馬克思關於這一問題的分析方法,對我們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私營經濟僱主的管理勞動是否是生產性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