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業管理論文5000字

學識都 人氣:1.9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工商企業管理論文5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5000字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篇1

摘要:

要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使其獲得較高效益,需要充分發揮工商管理機構的行政作用。因此,在本文中,分析了工商管理工作執行期間存在的問題,併爲其提出有效策略,以達到經濟推動的作用。

關鍵詞:

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的職能體現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市場經濟也在快速的發展,我國現有的工商管理機構所具有的職能也更加的多元化,不僅僅侷限於管理方面。工商管理是對社會秩序和經濟調節的主要方式,確保經濟環境的健康和市場的良性運作。工商管理具有的職能如下:第一,對現有的市場環境和氛圍進行建設。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成熟,也對現有的經濟理念和經濟行爲進行更新,在更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規範的行爲,嚴重擾亂了市場的良性運作,破壞了市場環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工商管理機構藉助行政方式,對經濟主體的行爲進行規範化和制度化。在工商管理機構的規章制度下,才能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保持和諧健康的市場氛圍。第二,成熟的市場管理運作職能。市場經濟變化速度及其快,但是,現有的經濟管理操作無法應對市場的變化,只有藉助工商管理機構所具有的職能,對市場經濟管理進行把控,有效的對其進行管理。

二、工商管理是經濟發展的產物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衍生出了工商管理機構,爲市場經濟進行掌握,但是,工商管理機構並不是新型的行業,早在我國古代就存在。工商管理是對社會秩序和經濟調節的主要方式,確保經濟環境的健康和市場的良性運作。但工商管理自身發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基於此,現對工商管理的經濟推動策略進行了探討。因此,對工商企業管理機構出現的原因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之後,主要的原因如下:第一,私有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二,私有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對其進行保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創建一種機制來對市場經濟的活動進行控制,並且對市場體系進行完善。所以說,工商管理專業的建立就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兩者共同進行發展。

三、工商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市場經濟也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這樣對工商管理機構的需求也更加的多元化。但工商管理自身發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比如,缺乏健全的人才激勵制度、缺乏完善的考覈制度,使得工商管理機構工作效率無法提高。因此,需要對工商管理機構的機制和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創新,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對員工進行鼓勵,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建立考覈制度,對工作人員進行全方面的考察,充分發揮員工的職能。企業建立一系列激勵制度,鼓勵員工自主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點。

四、工商管理的經濟推動策略

1.以經濟方法提高工商管理機制的合理性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滲透企業的人才管理方式和戰略方式,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提高工作效率。企業需要對現有的政策法律、發展方向、戰略目標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並且制定合理的計劃,幫助企業進行有效的發展。企業在進行戰略目標的實施過程中,需要考慮一些幾方面的風險:第一,策略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風險;第二,策略在實際使用中遇到的風險。雖然,企業都會制定備用方案或者備用計劃,但是,也會因爲一些不穩定的因素而遭受挫折,無法實現預定的戰略目標,最終會導致企業的破產。因此,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發展情況來制定發展目標,並且對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比如市場環境、政策法規、股票等因素,確定企業發展的的核心點,從而對其進行周密的安排。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對內部和外部因素進行充分的認識,確定企業發展的前景。並且,積極的蒐集企業外部信息,積極瞭解國家的政策法規,從多元化的角度來制定發展計劃,對潛在的客戶進行發掘,這樣才能制定長期發展的戰略計劃,確保企業利益。

2.以經濟方法實現工商管理財務的高效性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企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爲了更好的進行發展,需要對現有的財務制定進行改革和優化,制定長期發展的戰略計劃。我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對現有的財務制定進行優化,並且形成了成熟的管理體系,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金融信息系統,給企業提供豐富多彩的財務信息;第二,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對企業的成本、資產以及風險進行管理。在傳統的企業管理過程中,在財務管理方面自己的投入和產出不協調,無法獲得高額的利潤。由於市場環境中存在不確定因素,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並且決定了企業的發展。由於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融資的部分,企業需要藉助自己的優勢特點來提高利益,並且藉助其他利益來擴大企業的投資利益,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在此過程中,才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化的收入,實現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

3.以經濟方法提高工商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的擴大,市場環境也愈發的激烈,企業受到自身和外界雙重的壓力,需要對自己現有的管理水平進行提高,這樣纔能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的的大力發展需要採用廉價的成本和對產品進行積極的創新態度,以及具有高素質的人才和技術才能快速的發展起來。企業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水平。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人才,人才的培養是企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企業如果缺乏優秀的人才的支持,無法健康有序的進行發展。現如今,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也逐漸重視人才的培養,企業將人才的培養看作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因此,企業想要發展需要對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取一席之地。從這個方面來講,必須藉助經濟手段來進行管理,企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薪資待遇,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果。並且,需要對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根據員工的實際表現,藉助經濟手段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對奮鬥在一線的員工進行一定的補助,也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興趣。經濟手段不僅僅是薪資待遇的調整,而且還包含一系列的福利制度,鼓勵員工自主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點。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工商管理機構的職能角度進行分析,如何在當今社會發展的形勢下,對現有的工商管理機構職能進行完善,發揮其職能,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工商管理是對社會秩序和經濟調節的主要方式,確保經濟環境的健康和市場的良性運作。並且,企業需要在市場活動中,充分運用工商管理機構的手段,對現有的市場經濟管理進行完善,讓工商管理機構與市場發展相統一,從而維護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篇2

摘要:

自2006年始,文化創意產業猶如橫空出世,在我國受到了極度的追捧與關注。本文試圖在概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意義的基礎上針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及現存的問題提出一些對策措施和思索,以求能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良性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

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鏈,營銷,政策,人才

一、化創意產業的作用

(一)促進經濟發展

傳統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資源依賴基礎上的,是以犧牲勞動者的人口紅利和自然資源環境爲代價且邊際效益遞減的發展道路。而文化創意產業是以知識資源的開發利用爲主,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收益的朝陽產業,可以形成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持久競爭力,實現“邊際效益遞增”的發展。據統計,各項創意產業的增長率都是傳統服務產業的兩倍,是傳統制造業的4倍。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的價值達220億美元,並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是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是因爲文化產業所佔的比重較大,不包括計算機、旅遊在內,僅文化產業自身的價值佔GDP的比重就達到10%-12%,較之傳統產業而言,更有效促進了就業率的提高,拉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樹立國家形象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面孔,一個國家的形象,首先是依靠文化來展示的。文化創意產業以文化形象的魅力塑造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形象,從而影響世界的眼光和評價,對提升一國的國家形象具有積極的作用。韓國充分利用影視文化產業樹立了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充滿活力和歡樂、講究倫理道德的國家形象。好萊塢《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傳》等電影,不僅賺得盆盈鉢滿,更傳遞了自由、平等、奮進的“美國夢”。日本民族被很多中國人認爲是一個不恥的民族,卻通過親和力、滲透力極強的文化產品的海外銷售,極大地改善了戰後日本的國家形象,在由美國《時代》週刊公佈的全球最新民意調查中排名第一。我國國家形象的樹立亦有賴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壯大。

(三)保護文化資源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積累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然而,文化的生命力在於發展和創新,如果不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有所創意,其中很多文化就會如同沉湎於地底的石油一樣,不會帶來任何現實的強勁動力,甚至被世人遺忘乃至滅亡。文化創意產業將創意與文化結合,在彰顯原有文化元素的基礎上,賦予其鮮明的時代感,可以有效的保護、弘揚我們的文化資源。

從宣科的納西古樂到楊麗萍的“雲南映像”再到最近的“藏謎”,近年來,這些把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與時代流行元素相結合的文化創意產品,不但爲我們提供了“原生態”的視聽體驗,更使少數民族文化在開發中得到保護與傳承。納西古樂本來已經瀕臨失傳,當宣科把它變成有利可圖的產業時,麗江古城一下子就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一二十個納西古樂演奏團體,過去只有寥寥數十人識得這種古譜,而現在會演奏納西古樂的麗江人已經難以計數,沒有人再會爲它的傳承和保護擔憂。對民族文化的產業化開發,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能驅使更多的人去研習、傳承這種文化,使這種文化在傳承中得到保護。

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創意不足

中國電視劇年產量達到1萬4千部集,居世界第一;電影年產量達到402部,居世界第三;動畫年產量10萬分鍾,也在世界靠前;而電視節目的數量更是全球任何國家難以企及;即便舞臺新劇,估計也能居世界前列。從這些意義上說,中國絕對已經是文化產品生產的大國。但是,中國如此衆多的產品,卻不僅缺乏世界影響,甚至也缺乏國內影響。究其實質,創意的缺乏已經成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持續化發展的最大瓶頸。我國的影視劇僅僅停留在戲劇創作的人物情感世界中,忽視了知識資源和產業資源,沒有深入挖掘文化創意的元素符號。以四大名著爲例,《水滸傳》中蘊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西遊記》充滿一系列的神話符號結構,《三國演義》富有歷史人文內容,《紅樓夢》更是聚集了中國的近古建築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醫藥文化、儀式文化、圖騰文化、婚俗文化、宗教文化、裝幀文化、詩學文化、農耕文化、村社文化等一系列人類學的文化符號,然而電視劇的拍攝卻停留在文學文本語言藝術的審美闡釋的人情戲與情節戲上,戲劇情節的闡發與文化書寫中,沒有挖掘其中的文化創意元素,使內容蒼白而又空動,不僅在傳播中國文化上失去轟動效應,甚至經濟效益亦遠遠不夠。

與影視產品相比,我國動漫產業的創意不足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版《花木蘭》使我國的長城、烽火、戰馬、皇室等文化元素流行世界,《功夫熊貓》更是將中國的功夫、廟會、斗笠、蓑衣、傳統手推車、鍼灸、爆竹、店小二、麪條等中國文化元素以及“氣定神閒,海納百川”、“珍惜當下”等中國式的傳統哲理表達得淋漓盡致。反躬自問,我們守着如此多的文化資源,爲什麼生生讓別人拿去做了創意?有資料顯示,在中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動漫佔60%,歐美動漫佔29%,而中國原創動漫包括港臺地區的比例只有11%,將近9成的市場被歐美和日本動畫片佔據。日前更有調查顯示,僅有14.2%的人愛看國產動畫片,81.9%公衆認爲國產動畫片缺乏創意,情節老套。在2008年上海舉辦的第四屆動漫遊戲博覽會中,一位自稱是資深漫迷的觀衆直言,年年必辦的動漫展越來越缺乏特色,甚至出現了展出作品落後於市面流行的現象。

(二)營銷乏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文化產品多如過江之鯽的今天,甚至可以說,文化創意產品“成也營銷,敗也營銷”。惡評如潮的《英雄》、《十面埋伏》因營銷運作而創造了票房過億的神話,異常叫座的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卻由於營銷手段的單一和策略的失誤而“賠本賺吆喝”。然而,更爲不幸的是,《激情燃燒的歲月》的悲劇並非個案,而是恰恰在深層次上折射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在營銷上的薄弱。

美國電影作爲一種“純粹”的商品形式,建立了一套系統完備的市場營銷機制:從影片的選題、編劇到拍攝、製作,乃至映前宣傳、映後市場跟蹤,製片方成立的營銷小組會通過市場調研、觀衆心理測定和影片市場預測,確定媒體傳播計劃,製造口碑,引起關注,來完成影片市場營銷策劃的整個步驟。反觀我國的影視創意產品,要麼是像《英雄》、《十面埋伏》等所謂大片一般走上了“掠奪營銷”的不歸路,要麼是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不是主要演員的花邊新聞和醜聞,就是導演帶着一幫明星走四方,營銷手段單一,遠遠沒有雪的整合營銷的皮毛,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手機短信等多種媒體,通過新聞發佈會、製作專題等方式進行多側面、全方位的立體傳播,並與企業合作進行聯合營銷等。

(三)產業鏈封閉

產業化更重要的標誌是產業鏈條的延伸。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完整鏈條包括資源、內容創作、生產、集成包裝、發行和展示等衆多環節,無論是《哈利·波特》還是《米老鼠與唐老鴨》,這些優秀的創意作品之所以能創造上千億的市場價值,都是依賴完整而強大的產業鏈,從小說、遊戲到電影、卡通玩具,再到主題公園,不斷挖掘利潤增值點,創造財富。相比之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整合程度尚處在起始階段。

譬如,2007年,全球動漫產業的衍生品市場達58億美元,而中國僅爲0.8億美元。美國每年有70億美元的國內票房收入,其份額僅佔美國電影產業的27%,“電影后”收入佔73%。

中國的電影票房在8億元左右,佔電影業收入的90%-95%,而衍生品僅爲5%-10%,以致國外一位知名製片人看到中國影市場時說:“它不是一座金礦,簡直是一座未開發的鑽石礦。”雖然自2002年《英雄》在國產電影衍生產品開發上首開先河之後,我國電影衍生產品的開發開始呈現迅速蔓延之勢,但時至今日,衍生產品開發的市場尚未真正培育起來,沒有一家專門從事真正意義上電影衍生產品開發的企業,甚至片商自己也對衍生品開發後知後覺,造成《長江七號》火爆上映、盜版“七仔”被瘋狂搶購後方匆匆尋找“七仔”系列衍生品授權企業的尷尬。

(四)人才缺乏

人才是創意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能否擁有大量的創意產業人才,將成爲奪取創意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定因素。從根本上說,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創意人才的缺乏。資料顯示,在紐約,文化創意人才佔勞動力人口總數的12%,倫敦是14%,東京是15%,而我國還不到2%。在廣州、北京、上海這幾個地方,創意人才缺口達74%。我國目前創意人才不僅在數量上偏少,而且在層次和結構上也很有待改善,創意的、策劃的、經營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和高端人才極爲欠缺,會創意的人才不懂經營管理,懂經營管理的人才又不會創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三、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做好宏觀調控,根據各省市的產業現狀和發展空間在國家層次上進行文化創意產業的總體規劃,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城市發展、產業整合以及科技、教育發展協調起來,仿製在開發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地域衝動”、“政績衝動”。

2、完善政策框架。西方學者賈斯廷·奧康納在《歐洲的文化產業和文化政策》中說道:“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產業觀念是受牽涉其中的政策框架驅動的”。我國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必須在法律、金融、產業發展等方面制定完善合理的政策。

3、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小政府,大社會”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通過創意中介服務機構這一非政府性的公共服務平臺整合社會資源,搭配相關產業鏈,推動創意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二)重視創意人才的培養。

1、改革教育機制。從根本上說,創意的缺乏源於我國傳統的教育機制,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孩子的想象力一步步被扼殺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中。創意的培養應從娃娃抓起,從整個教育機制的徹底改革中入手,落實素質教育,注重人文社科知識的學習。

2、完善專業人才培訓體系。充分發揮高校的綜合資源優勢,着力加強對創意人才、營銷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複合型高端人才的教育與培養。加強產學研合作,縮短學用落差。構建系統的社會培訓體系,進行資格認證考覈。

(三)保護知識產權

文化創意產業是源於個人創造性、技能與才幹,通過開發和運用知識產權,具有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開發與運用知識產權是創意轉換、形成產業鏈的關鍵。創意產品極意被侵害,因此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加大對版權的保護力度,因爲版權的市場價值體現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唯一盈利途徑。在中國,產權問題越來越嚴重,模仿隨處可見,盜版屢見不鮮,既削弱了創意人員的研發動力,不利於創意羣體的形成,又阻礙了創意衍生產品的開發和產業鏈的完善,嚴重製約着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爲此,應實行如下措施:

1、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加強專利法、版權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立法,提高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知識產權犯罪。

2、提高知識產權的服務能力。通過增加知識產權審查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加強信息檢索能力、改進工作流程、建設政府上網工程等方式,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能力和信息提供能力。

3、培養公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4、加強國際合作,共享數據資源,聯合打擊盜版。

21世紀是“創意經濟”的時代,能否佔領文化創意產業的制高點,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正確認識我國文化創意家產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爲其發展掃除障礙,才能真正走上“中華崛起”之路。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篇3

[摘要]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併爲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爲規範和準則的總和(schein,1984),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爲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終極作用,在於使企業在認識自身、人性和事務演變的客觀規律基礎上,系統思考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從而實現企業長期存在。簡單地講,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考慮如何成爲一個百年老店、如何獲得尊敬時面臨的課題。

[關鍵詞]

企業文化;文化管理;經濟效益;企業持續發展

引言

文化管理階段隨着企業文化的興起到來,但時至今日,由於國內衆多企業家和理論家仍然對企業文化存在認上的模糊,無法有效利用文化管理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從而導致衆多企業面臨無法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困境。本文擬就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經濟法的功能問題,談一些看法。本文擬就企業文化的認識等一系列問題,談一些看法。

一、正確的判定與認識企業文化

1.文化——廣義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它是一種歷史現象,每個社會都有與之相適應的文化,並隨着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作爲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社會政治與經濟。

2.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獨立覈算的經濟單位。

3.企業文化——或稱公司文化,我國有時稱企業精神,一般指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爲規範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衆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爲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其內容大體分爲:①勞動文化(主體是勞動者);②生產文化(主體是管理人員);③經營文化(主體是決策層)。

4.企業文化的認識

業文化溶於企業管理之中,具有目標的一致性。人們對於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認識的深化,既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又是以經濟力量的競爭、抗衡、較量的變化爲背景。然而,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從唯理性定義向非理性定義發展的產物。所以說,對“企業文化”定義的表述就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思考企業文化,就是思考在未來發展中如何實現企業自身的有效循環和代謝,以及與環境的良性互動。通過思考企業文化,持續審視企業所處的環境、擁有的資源、對事物的假設、所採用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在客觀環境發生變化之前,因應調整對相關事務的判斷假設,謹慎地選擇並轉換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使企業文化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二、企業文化的特點

企業文化一般都具有以下共性:

1.獨特性

企業文化產生於不同企業,每個企業有他獨特的文化氛圍,企業精神,經營理念,有自己企業裏形成的價值觀,因此他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點。

2.目的性

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緊緊圍繞企業自身爲其終極目標服務。惟此,別無其他選擇。這是因爲,其一,企業文化與該企業生存發展同生死、共存亡;其二,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實踐的主體是該企業的員工,其中決策者的主導性意見佔有很高的地位,員工的切身利益與企業盈利性程度息息相關,不利於企業發展的文化在企業無立椎之地,縱使外來文化的干擾影響,也沒有太多的市場

3.難交易性

企業文化是爲該企業內部成員所認同的並用來教育新成員的一套價值體系(包括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爲規範和準則等。)甲企業優秀的企業文化,是能被甲企業成員認同的一套價值體系,能極大的促進甲企業的發展,但不一定能被乙企業成員認同,也不一定能適合乙企業,對乙企業未必能起到促進作用。

3.區域性

文化活躍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針對的是文化的創造者和被實施者,文

化的使用範圍指的是該種文化的“區域性”。就像民族文化以種族不同爲界定,企業文化,則有自己的專指性,即那種產生於企業,與企業相互依存,雖然與社會有廣泛聯繫但僅能生存和使用於企業這個活動區間的文化。企業文化所包含的所有內容都離不開企業這個主體。

現代企業文化的發展又促使市場產生了現代企業文化所特有的一些新特性

1.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就是要讓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深刻理解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理念和“窮則變,變則通,

通則久”的遊戲規則。從制定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市場定位、年度營銷計劃、人力資源規劃到具體實施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有創新意識,制定和選擇多套應變方案。

2.混合文化

現代企業競爭模式從過去的惡性競爭逐步轉向既競爭又合作的新型“競合”關係,要求企業必須不斷融合多元文化。這種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業能夠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場空間和社會結構,實現優勢互補的資源重組,做到“雙贏”乃至“多贏”。

3.虛擬文化

虛擬文化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在企業的各種資源中,無形資產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於有形資產。虛擬文化使得企業的運作具有法律保障和靈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應、高效輸出等特點,併爲企業帶來大量的有形資產。

三、企業文化的作用

1.約束作用

企業文化爲企業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對那些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不該做、不能做的行爲,常常發揮一種“軟約束”的作用,爲企業提供“免疫”功能。約束作用能夠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使員工明確工作意義和方法,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1995年lg電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門內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協作均無現成的模式,在生產及經營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問題。公司各部門僅按自己的業務範圍制定規章制度,各輔助部門對生產支援工作缺乏積極主動的意識,員工對經營理念、生產及品質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針對這種情況,公司開展了“生產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動。這一活動爲實現公司管理水平、生產效率、產品品質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導向作用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它對全體員工有一種內在的號召力能引導全體員工把個人的目標和理想拴在企業同一的目標和信念上,朝着一共同的方向努力。例如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0年保持行業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其內在原因是企業持久的創新能力。該集團提出並實施了“觀念比資金更重要”的模式,認爲觀念是產生生產力和利潤的源泉;隨着市場的變化發展,該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確立並有效貫徹了重視危機憂患的“末日觀念”,以人爲本的“人力與人才觀念”,以消費者認可爲目標的“市場與競爭”觀念。

3.激勵作用

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各部門和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經營能力,企業文化增強了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讓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的聲譽,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爲企業工作。

4.凝聚作用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粘合劑,可以把員工緊緊地粘合、團結在一起,使他們目的明確、協調一致。企業員工隊伍凝聚力的基礎是企業的根本目標。企業的根本目標選擇正確,就能夠把企業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否則的話,企業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種幻想。

四、企業文化的開展與實施

企業文化規劃是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前提。企業文化建設可從以下四個階段展開實施。

第一階段:提案階段:建立組織機構——―組織落實

(1)成立公司企業文化工程委員會,由公司一把手任委員會主任。

(2)下設公司企業文化工程工作小組,各職能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班子。

(3)外聘企業文化專家組指導公司的企業文化工程。

第二階段:提案准備——思想落實

(1)實施企業文化的原因分析:

(2)實施企業文化的背景分析:

(3)實施企業文化的宗旨和目的分析:

第三階段:實施階段

(1)具體措施:以深入淺出的形式介紹企業文化和學習型組織的有關知識,開展公司發展總體目標與個人前途的大討論。

(2)確立企業文化和學習型組織導入的推行方針。

(3)企業文化工程和學習型組織導入的方法:把實施企業文化和各層次的思想溝通結合起來。

第四階段:檢查實施階段和查漏

(1)制定企業文化工程的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提升公司的資產質量、競爭能力、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形象和企業美譽。

(2)檢查實施企業文化導入的期待成果的完成情況:用企業理念和企業行爲來理清思路、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3)起草提案書作爲兩手冊備用資料;

(4)作業安排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制定下一階段的作業項目與進度;對調查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對企業營運實態與形象現狀作綜合評估。

五、我國企業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看法

(1)我國企業文化中的問題

1.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

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根據企業文化權威愛得加.沙因所劃分的層次,位於企業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設,其次是價值層面,再次是行爲規範和行爲方式層面,位於最表層的纔是企業文化的各種表現方式,包括各種符號、英雄、活動等。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活動和企業ci形象設計都是企業文化表層的表現方式。

2.將企業文化視爲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直接運用

這種觀點認爲企業文化就是用文化來管理企業,如有些企業家認爲應該用儒家學說來管理企業,還有些企業家認爲應該用老子學說來管理企業。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思想中充滿了哲理與思辯,可謂左右逢源,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用傳統文化來把握當代人的心理,來把握迅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來調整對中國員工的工作激勵,這需要找到適當的切入點,找準其中許多具體的聯繫。要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不能簡單而爲之。企業文化不是對社會文化的玩賞,而是用文化的氛圍和文化價值去管理企業,爲企業、爲社會創造價值。

3.將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精神,使企業文化脫離企業管理

有些企業家認爲,企業文化就是要塑造企業精神或企業的聖經,而與企業管理沒有多大關係。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的,並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的,因此不能脫離企業管理。

(2)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要求:

1.企業文化建設應與社會的兩個文明建設相適應,不能脫離實際亂提口號。企業生存於社會大環境之中,承受着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的積極影響。任何企業經營理念、發展目標、保障體系都不能超越大環境而獨立生存。企業文化只能在獨立給定的表演舞臺中顯示自己的才華。

2.企業文化建設要注意羣衆性,吸引廣大員工參與,決不是少數人的事。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員工共同價值觀的形成與導致的統一行爲,因此它的成果必須是全體員工在實踐中共同創造。它來自員工羣體,普遍受這個羣體的歡迎和接納。

3..抓住企業文化的核心,處理好國家、企業、員工的利益關係,任何唯精神或物質刺激的傾向都有缺陷。企業與企業員工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在於說理工式的正確引導,決不是簡單說教而能奏效。員工思想水平、價值觀念隨着個人文化素質、經歷閱歷、社會影響的不同,存在明顯的層次差導性。因此,不同層次的價值觀在企業內客觀存在。

4.要正確處理好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企業在塑造自己企業文化、確定企業經營理念時,一定要把握社會文化變化的趨勢,在產品的目標定位、企業的經營策略、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方向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使產品、經營和社會文化之間產生協調與相容,在此基礎上,企業爲社會提供的就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且是一種文化。

5.企業文化的組織實施,關鍵在於組織領導,在於實施過程中,重點不在於研究部署,而在於具體去做不定時地檢查督促。現有企業文化活動,成功的例子不少,他們事先有計劃(主要是具體方案)、有部署,按計劃進行活動,更重要的是督察活動的全過程,在實踐中不斷加以總結提高。也有相當部分企業,其效果不明顯。問題不在於他們有沒有研究和部署,關鍵恰恰在於領導把這方面工作的精力僅僅放在研究和部署上,到此結束而沒有下文。看上去像抓,其實並沒有抓,或者抓而不緊。

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有些物質資源也許會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一種潛在的生產力,無形的資產和財富。企業文化會極大的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只要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兩者同步運行,建設出一套優秀的企業文化來,一定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馳,《當代企業文化導論》,湖南出版社

2.陳春花,《企業文化管理》,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3.郭梓林,《隱規則:企業中的真實對局》,朝華出版社

4.李海,《傳承與創新》,企業管理出版社

5.張雲紅,《最佳企業文化》,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