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職業教育問題與革新綜述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6W

一、樹立育人爲本的教育理念

存在主義職業教育問題與革新綜述論文

從存在主義出發探索職業教育理念,就是要喚醒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意識,培養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能力,提升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價值,使職業教育回到人的存在這一本真。“生存教育”需要重視,活下去是人需要解決的首要任務,但“存在教育”也必不可少,因爲培養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始終是職業教育無法推卸的責任,這也是職業教育的最終使命。這就要求職業學校剔除教育過程中的功利主義以及工具主義思想,樹立育人爲本的教育理念。要明確職業教育不是爲了應付檢查評比,不是爲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也不僅僅是爲了學生更好地生存,而是爲了回到人本身,爲了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職業學校要做到不唯理性主義是論,要看到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主觀性和差異性,尊重職校生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權利,肯定職校生創造自我價值的能力;要強化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尊嚴,提高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智慧,提升職校生作爲人的存在的意義,引導職校生對人的存在進行積極的思考“。

二、明確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標

總的來說,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形成獨有的生活方式,也即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哲學家喬治F奈勒所說的“讓教育教會個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樣的自發而真誠的生活”[2]。

在強化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一是要培養學生自由選擇的意識。向學生展示未來種種的可能性以及人的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從而引導學生做出自己的決定。

二是要培養學生選擇過程中的責任意識。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其生活,生活是他自己的,他要對他哪怕是漫不經心的選擇承擔所有的責任。同時,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在選擇過程中產生的焦慮、苦惱以及恐懼等情緒,讓學生意識到產生這些情緒是因爲其心中有了“責任”二字。要通過對死亡話題的呈現和探討來使學生關注個人存在的短暫性,喚起他們的緊迫感,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選擇來創造、實現自身的價值。三是要引導學生養成真誠的個性品質。要使學生既不隨波逐流,同時又不自欺欺人,而是遵從內心的意願做出真實的選擇。要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真誠可能帶來的孤獨,堅守自己的信念,避免喪失自我價值。職業學校要堅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目標,在成人的基礎上引導職校生成才。

三、選擇靈活適切的教育方式

存在主義強調人的主觀性,不僅僅是強調學生的主觀性,同時也包括教師的主觀性。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有所爲有所不爲,既要看到學生作爲人的存在,同時也要看到自己作爲人的存在。教師首先要意識到自己作爲人的存在,其次纔是一個教師,這樣才能保持教育活動中真實的自我,進而才能更好地理解學生作爲人的存在,才能知道如何把學生培養成人而不是功能的集合體。教師要看到學生的獨特性,不從智商、學習成績等角度對學生進行分類,避免抹殺學生的個性。同時,教師要看到學生的主觀性,不以權威和專家的身份迫使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避免課堂個人專制。既然存在主義肯定了人的存在的主觀性以及選擇的重要性,教育就不能像傳統的學科教育那樣死板和生硬,更不能灌輸和“填鴨”,而是要富於情境性和變化性。教師要意識到自己作爲人的存在的主觀性和能動性,自己不是教學的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不必嚴格恪守教材,而是要根據教學的目的結合自己的理解對內容和教法加以選擇,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知識可以複製,但是對知識的理解和選擇不可複製,所以教師不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和做決定。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確定知識的範圍,而不是盲從既有的所謂客觀的知識體系。要隨着教育內容、學生體驗的變化來確定教育的過程,而不是拘泥於某一固定的`程式,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而不是“複製”的過程。要在教育過程中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以及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即給學生“留白”,而不能把教育變成教師個人的“獨白”。

四、構建積極和諧的師生關係

根據存在主義的觀點,師生之間要從“功能性關係”轉向“存在性關係”,即師生之間的首要關係不是“教師”和“學生”的關係,而是“作爲教師的人”與“作爲學生的人”的關係。在功能性關係中,師生之間是不平等的,教師作爲權威以專家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而在存在性關係中,由於師生面臨着共同的作爲人的存在問題,彼此間的差異被消減了,雙方處於對等的地位,因此可以進行真誠的溝通與交流。存在性關係包括“對話”關係以及“我與你”(I-You)的關係。所謂對話關係,是對傳統“傳授”關係的一種顛覆,即從“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單向命令”轉變爲師生之間的“雙向溝通”,也即從垂直關係變爲平行關係。師生雙方各自從自身的角色背後走出來,展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話。再者就是要建立“我與你”的關係,即教師不把學生當作一個可以隨意塑造、任意施加影響的“物”,而學生亦不把教師當作是試圖征服自己、壓制自己毫無情感的教育機器。要建立這樣的存在關係,教師就要充分信任學生,並以自己作爲“人的存在”而不是“教師的存在”去感染學生,這樣學生纔會信任教師,才能真正展開“人與人”的溝通。建立存在性師生關係是順利開展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教育不是說教,不是灌輸,而是人與人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只有師生雙方從各自扮演的角色裏走出來,從人的存在出發,彼此纔會真正欣賞、歡迎和肯定,教師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師,從而推動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