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傷仲永》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W

《傷仲永》讀後感:在大千世界中,擁有超高天賦的人畢竟是少數,即便有也並非全都成爲最終的成功者。

看《傷仲永》讀後感

讀傷仲永有感(一)

在十一長假中,讀了王荊公的佳作《傷仲永》,我頗有感觸。

傷仲永,顧名思義,即爲仲永之事而哀傷。此文短小精悍,言簡意賅,記述了神童方仲永由於後天學習不足,結果一事無成。

讀罷此文,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某位偉人說的一句明言: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在大千世界中,擁有超高天賦的人畢竟是少數,即便有也並非全都成爲最終的成功者。方仲永就實際最好的例子:他幼年時才思敏捷,脫口成詩,他的`父親因爲有利可圖沒有讓小仲永繼續學習上進,結果落了個“泯然衆人已”.由此讓人們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敏而好學,才能不斷進取;天資聰慧卻不好好學習,必然會導致才智枯竭,最終只能沒落在平庸的人羣中。

學習亦是如此。縱觀現在的高中的新版教科書,側重點已明顯有死記硬背向自主探究發展。不少同學仍然用小學生的學習方式——憑藉小聰明去讀書。或許他們在開始階段還能適應,但隨着知識的深入,就會感到壓力越來越重,最終只能吞下“名落孫山”的苦果。單說天賦,這些同學不比常人遜色,甚至是高人一籌;但不去學習,不去探究,也只會一事無成。再說說努力學習。縱使你才智平庸,卻肯下苦功,就一定會有回報。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歷史上的暴君商紂王天資聰慧,力大過人,能單手擒虎,卻不肯學習,不理朝政,沉迷酒色,結果國破人亡;金庸筆下的大俠郭靖愚笨出奇,卻憨厚老實,刻苦練武,成爲一代武林宗師。

不想曇花一現逞一時之美,但願笨鳥先飛留長久之名。忘記自己的百分之一,腳踏實地,勇攀高峯。

讀傷仲永有感(二)

《傷仲永》是宋代着名文學家王安石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五歲就能作詩的神童——方仲永由於沒有經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而成爲一個平庸的人的故事。

我認爲方仲永之所以會從神童變得平庸,一是因爲他父親爲了蠅頭小利,天天帶着他去拜訪鄉親而不讓他學習;二是因爲方仲永自己也沒有主動要求學習,從而成爲一事無成的凡夫俗子。

讀了《傷仲永》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天才都能成爲人才,不努力學習的天才只會變得平庸。人能不能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成功來源於耐心和勤奮。要取得進步,就應該勤奮地學習。如果一個天才不接受後天的教育,就只能是原地踏步;而別人卻都在努力奮鬥,不斷進步,最終肯定會超過他。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哪一個不是經歷勤奮的學習纔得到成就,纔得到世人的讚揚和敬佩的呢?天才比普通人要優秀很多,只要好好教育、學習,就能成爲人才。而生爲普通人也沒必要自卑,通過後天的努力,也一樣可以成爲有用的人才。

勤學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努力、勤奮地學習,爭取成爲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