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發展與旅遊地文化變遷研究

學識都 人氣:1.82W
旅遊業發展與旅遊地文化變遷研究
摘要: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必然會對目的地的各方面產生影響,旅遊地文化變遷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它的發展方向關係到旅遊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探討了旅遊地文化變遷的原因、表現形式,並提出了使旅遊地文化能夠良性變遷的方法,以期對我國的旅遊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遊地區提供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旅遊業 旅遊地 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是西方人類學理論學派提出的理論,起源於人類學家對欠發達國家或地區與外界文化接觸的研究,是人類學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20世紀70年代以後,對於文化變遷的研究視野不斷擴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展,並應用到了旅遊業上。隨着旅遊的發展,大量的遊客涌入一些交通閉塞的旅遊地,給當地的文化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在旅遊者所帶來的異文化衝擊下,旅遊地文化變遷從物質層面開始,逐漸滲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層面,最後促使整個旅遊地民族文化趨同於現代化城市文化,導致許多傳統文化遺失。而真正吸引遊客眼球的往往就是這些即將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來文化所同化,可能導致當地旅遊業的蕭條甚至停滯。因此,從文化變遷理論出發,研究旅遊地文化變遷的動因和策略選擇,不僅是出於民族文化保護的需要,也是當地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文化變遷與旅遊地文化變遷
  
  人類學家認爲“文化變遷”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過文化內部的整合而出現的有別於過去的文化形態,表現在技術、工藝、食物、服裝等方面,包括價值觀、習慣和社會關係。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則常用“社會變遷”來指代非物質文化的變化,其中包括價值觀、習俗、制度和社會行爲。本文所指的文化變遷側重於指較爲明顯的變遷——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下產生的文化變遷。
  基於以上觀點,本文認爲,旅遊地文化變遷是隨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旅遊者涌入一個文化背景不同的旅遊地,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在多種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過程中,由於文化勢差的客觀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較多地“流向”目的地,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地影響旅遊地文化,使得旅遊地發展成爲新的不同於以往的社會文化形態。文化變遷的核心是價值觀的變遷,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文化變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於暫時的文化變化,當暫時的文化變化逐步改變原有的文化形態,就產生了變遷。
  
  二、旅遊地文化變遷動因分析
  
  在現代社會,旅遊業發展所產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是導致旅遊地文化變遷的最主要動因:
  1.文化傳播、交流中主客雙方接觸的不對等性
  一般情況下,旅遊者與接待地居民的接觸是短暫且有限的。旅遊者在一個接待地的逗留時間是短暫的,與當地居民實際接觸的時間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時間裏,他們所接觸到的多爲旅遊接待人員,雙方分別扮演的是服務與被服務的角色,旅遊者難以通過旅遊企業工作人員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但是對於旅遊地居民來說,他們接觸的不是某個具體的遊客而是旅遊者羣體,是長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遊者羣體的直接或間接接觸。所以說,儘管旅遊文化傳播和交流是雙向的,但卻是不平等的。旅遊者給接待地帶來的影響遠比他們接受接待地的影響大的多。
  2.文化傳播、交流中主客雙方經濟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觀地說,區域間的文化傳播無淪採取哪種傳播形式,都是以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向較後進的地區傳播爲主導的。經濟欠發達國家或地區,在旅遊業發展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來自發達國家或地區遊客所攜帶的強勢文化的衝擊,在文化交流融匯中更多地居於一種被動性的地位。比如,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與當地居民之間,一個在休閒,另一個則爲這個有錢的休閒人忙碌;一個在臺上表演,另一個則在臺下欣賞、拍照、錄像,雙方形成一種明顯的'非對稱性關係。由於經濟上的不對稱,使旅遊活動變得不單單是旅遊經歷的買賣,還會給當地人帶來金錢等觀念的改變,從而使當地人改變自己去迎合遊客,淪爲“被旅遊者”,影響到當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認同,然後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地發生文化變遷。 3.文化傳播、交流中旅遊地文化相融區間的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