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裏卻另一套

學識都 人氣:1.57W

你在日常交往的過程中,會遇到表面一套背地裏卻另一套的人嗎?下面爲何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裏卻另一套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爲何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裏卻另一套

  

被動型攻擊是什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要和具有“被動型攻擊(passive-aggressive)”行爲的人相處,這是一個讓人爲難的問題。本文將帶你瞭解這種令人惱火的人格特質,以及如何處理這種隱晦、間接的被動型攻擊行爲。

與具有被動型攻擊行爲的人相處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社交情景。這一行爲有許多種表現形式,其中有一些人的表現形式相當隱晦、微妙,讓人難以捉摸。

被動型攻擊是一種通過典型性靜默,表面上無動於衷卻間接地表達敵意的消極行爲。具體的表現從日常社交和工作任務消極的抵抗(例如:不積極、拖延、故意降低效率、故意忘記事情等)到倔強、怨恨的表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行爲舉止(例如:表面上很熱心,但卻有意的添亂),你能在各種情形下感受到它,我們都很熟悉這種感覺。

美國心理學會(APA)已經不再將被動型攻擊人格視爲一種正式的人格障礙來看待,但無論是發生在我們身上,還是我們如此對待別人,這種行爲依然是我們生活中的麻煩。儘管我們不會將每一種使我們不舒適、威脅或惱怒的行爲都當作病態表現來看,但當被動型攻擊發生時我們還是要有能力認清它,並嘗試以最有效的方式應對它。

重新認識被動型攻擊行爲

美國心理學會認爲,滿足下面四點或更多即可被認作是被動型攻擊行爲:

1)對正常社交與工作安排產生消極抵抗

2)總是抱怨被人誤解、不被大家欣賞

3)總是繃着臉,帶着和人爭辯的情緒基礎

4)頻繁地、無理由地批評權威

5)嫉妒、怨恨那些顯然比自己更幸運的人

6)過分誇大、固執地抱怨自己的不幸

7)在充滿敵意的蔑視與懊悔間切換

另外,被動型攻擊人格與病態自戀者的表現有相似之處。包括過度的自我價值感覺,缺乏對衝動行爲的控制,共情無能,自以爲是。

人格成因和風險因素

被動型攻擊人格的形成尚未明確,但是它很可能是社會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2001年,一項對學齡期雙胞胎的研究結果表明,被動型攻擊在雙胞胎間的同時出現比率約爲50%,這體現了遺傳的作用(此結論極受爭議)。因爲它很可能與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比如虐待孩子,嚴苛麻木的教養方式,以及對孩子的冷暴力。反直覺的一點在於,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也可能成長在備受關愛但要求苛刻的家庭中。

美國猶他大學神經心理研究協會的Dr. Lorna Benjamin,對這一問題的成因是這麼解釋的:

長子是家庭中最容易出現這種狀況的人。當更年幼的兄弟姐妹出生之後,作爲年長的孩子突然被期望去承擔更多的責任,甚至超出Ta的能力範圍。由於不敢違背父母的意願,在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對父母的要求產生恨意。

這種帶有恨意的共處,是被動型攻擊產生的核心所在,在他成年以後,當老闆、老師或伴侶對其有所期望的時候,這種模式就繼承到面對這些權威的情形之中。這些帶有被動型攻擊行爲的人,他們的內心充滿不被自己認可的`衝突,飽含憤怒的善意,帶有蔑視的順從,還有精心掩飾下的行動方式。

就風險因素而言,被動型攻擊人格可能會增加抑鬱、焦慮障礙、藥物濫用等風險。

它與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具有相同的特徵,有趣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被認爲與恐懼、決策過程相關。這兩種人格都具有逃避特徵。自戀型人格的逃避源於對負面、消極的自我經驗的恐懼;而被動型攻擊的逃避源於爲了避免直接衝突所採取的敵意行爲。

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上,這可能是發生在杏仁核中的問題。杏仁核是大腦中負責探測情緒喚起和相關刺激的控制區域。這一過程可能還與前額葉有關,而額葉是負責控制我們以社會接納的方式去行動的區域。大腦生理性的變化或受損可能會導致各樣的社會行爲模式。

如何應對具有被動型攻擊的人

Signe Whitson認爲,七個原因促使人們採取被動攻擊:

1)發怒往往會受到輿論的譴責

2)經過掩飾的敵意就不會引起注意

3)採取被動型攻擊遠比培養自信容易得多,當然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4)被動型攻擊行爲總能找到合理化的藉口

5)用作報復手段簡單易行:它既難以被當場揭露,又無法通過人事條例界定,使之成爲工作關係中完美的侵害手段。

6)被動型攻擊不需通過肢體打鬥就能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

7)被動型攻擊有明顯效果,通過目標對象的反應使施害者的憤怒和沮喪得到宣泄。

與具有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共同生活,工作或是打交道,都絕非易事。萬幸的是,身處這種境況時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應對。

首先要及時辨認被動型攻擊人格。由於它本質上具有間接性,所以很難直接的通過行爲判斷。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表現包括:極力避免爭吵和衝突,自我代入“不可能成功”的境況,總是取悅別人來避免衝突,總是絮絮叨叨地抱怨“沒人想知道我的感受”或“能不能理解我一下”等等。

其次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並謹慎應對針對自己的被動攻擊行爲。評估自己是否有意無意地引起衝突,以及判斷哪些行爲會升級或緩解這種衝突尤爲重要。

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 Human Development)的研究認爲衝突後的感受可以作爲判定採取策略的效果:如果感到無力,無助,憤怒或迷惘,就意味着應對機制存在問題。相反,如果自身感到平靜,同時也使被動攻擊者恢復理智並能夠有所心得,甚至有所改善,那麼這樣的處理就卓有成效。這樣就可以不斷篩選出有效的方法來。

另外,心平氣和地面對挑釁,不要意氣用事,更不能用被動攻擊去還擊。做些健康有益的事情有助於控制情緒。有可能的話,用誠懇的態度使他們放下戒備,將話題轉移到重要事情上去。正如Trulia, Mallory Carra在博客中所寫,應當馬上開誠佈公地溝通,而非憤然甩手或以牙還牙。她引用婚姻和家庭理療師Lisa Bahar的話說,通常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給你的感受中隱含他試圖溝通的信息,但千萬不要因此陷入對言外之意的過度解讀。交流的重點放在事情上,自信,就事論事,避免傳遞出打探,冷淡,輕蔑和浮誇等負面信號。

有時直截了當地溝通,告訴對方無論何時遇到情況都可以坦誠交流是最好的方法。留便條或隱晦的暗示並不能起到預期效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