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育下計算機教學改革論述

學識都 人氣:2.85W

計算機應用領域非常寬泛,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畢業論文範文,歡迎閱讀,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網絡教育下計算機教學改革論述

摘要:當前計算機應用領域之寬泛,全球進入了網絡信息化的時代,生活的各個領域都不能離開網絡和計算機,在高校教育工作中也不例外。在全球網絡信息化教育大力推廣的背景下,我國高校網絡教育也正在迅速的發展着,通過實踐摸索出一些有建設作用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本文就當前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背景下對計算機教育改革進行闡述,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性倡議。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網絡;改革

在上個世紀末期,計算機以及互聯網在社會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國際上的教育領域已經開展了遠程教育。其優勢在於:首先,遠程教育能夠化解高校教育中師資不足的理由,或者能夠解決教學資源匹配不均衡的理由;其次,遠程教育能夠避開空間的限制,通過創新形式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在北美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中早就開始了遠程教學。我們國家也不甘落後,在上個世紀末期大力發展遠程教育。高校是計算機教育的主要承擔單位之一,在進行計算機教育的時候要跟隨形式改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網絡教學模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觀點。

一、網絡教學的主題特徵以及教學主要內容

網絡課程的發展前提就是網絡教學所需要的資源,在設計網絡課程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在學習之前一定要保持充足的教學資源,這是學者在保證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也是保證教學主體知識、輔助資料、拓展領域具有充足的'準備。將知識的主體設定爲核心課程,將核心內容的點評以及相關背景介紹等內容作爲輔助內容,將測驗、分組討論以及課外指導等內容列爲拓展項目。在上述基礎上,還可以提供專業教師開設的專業知識諮詢服務,爲學者提供相關專業領域的最新消息以及學科動態。學者通過網絡平臺,能夠掌握更爲專業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能夠共享電子書籍、論文庫等教學資源,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一個良好的交流、學習的平臺。在管理過程中,重視數據庫的運用,提高教學的高效性。

二、計算機教學在網絡教學中的教學模式

(一)互助式的教學模式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交流,之間互相協作以便充分理解所學計算機知識,這就是互助式的教學模式。這個模式包含四個部分:小組合作、組成的成員、協作學習環境及教師輔助。在這個模式中,教師的作用是監督整個網絡學習的過程,最重要考覈學習的效果,以便達到合格的教學目標。協作的學習環境可以簡單的理解成爲組織環境、空間環境、資源以及硬件環境的綜合,他們之間要加強協調協作,才能達到實現最好教學目標狀態,缺一不可,並且通過協作,提高學生團隊意識,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二)討論式的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有着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假如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在線發出聞訊,得到更多的人蔘與尋找答案的討論中,並且實現同步。我們提出兩個概念:同步討論和異步討論。通過網絡平臺,同步討論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採取實時交流,採用計算機終端進行信息的傳遞,教師從中加以點撥,指導學習的大方向,如果討論中出現錯誤的觀點,教師也能夠及時糾正,並且通過一對一的形式進行錯誤糾正,能夠維護學生自尊心,不會出現打擊學生的現象。討論結束後教師予以點評,對效果好的學生提出表揚,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那麼我們分析異步討論的概念,它區別於同步討論,這要求教師首先給出一個討論的話題,通過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組建討論組,每個組討論的主要思想和進度不同,這類似於頭腦風暴法,教師爲了指導或者引導,要不時的參與到各組中,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深入討論。不管哪種討論的策略,教師只是引導或者監督的角色,起到制約大體方向就夠了。

(三)單獨輔導網絡教學模式

通過網絡平臺,老師與學生可以進行單獨溝通,網絡能夠實現一對一和一對多的溝通,老師利用教學軟件有針對性的進行每個人個性化的輔導,發揮計算機教學的優勢,或者通過網絡社交方式跟進學生學習情況,打破傳統教學的侷限。

三、網絡教育下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

(一)網絡教育模式的計算機教育要以學生爲主體地位

在我國教育史上,老師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在課堂上,老師不厭其煩的講解,學生被動填鴨式接收知識。通過網絡教學的新形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被動變主動,從從屬地位變成主導地位,參與性強,通過網絡進行計算機知識等訓練,並且可以利用業餘時間,能夠實踐理論結合,學習更紮實。

(二)教師在網絡模式下的引導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導地位明顯,在網絡教學模式中,由於模式的多樣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時而從屬,時而平等,緊密溝通並且與計算機網絡設備緊密相聯,形成師生、生生、人機間的完善教學系統,通過電腦終端實現遠程直接對話和及時溝通,並且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進行實時監控。通過多種有效的互動方式,利用剛落平臺推動學習氣氛的和諧環境,提高學習效果。

(三)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