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政治與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構

學識都 人氣:2.22W
儒家倫理政治與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構
儒家倫理政治與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構 提要:本文認爲 ,中國傳統的政治模式是保守的政治模式。這一模式來源於早期儒家對於倫理政治的設計。這一模式的基點有三 :推崇傳統 ,以傳統作爲倫理政治的原型 ;道法自然 ,以宗法血緣的自然秩序建構倫理政治秩序 ;以精英和大衆分割形成的維護穩定的二元社會結構。

對早期儒家倫理政治建構來說 ,在一種以保守宗法制的制度安排和價值觀衆氛圍中生活的思想家們 ,自然具有“先天的”保守傾向。同時 ,以對夏商周的消逝歷史追溯、以對傳說時代的神話的歷史轉化來建構其倫理政治體系的思想家來講 ,保守傾向只會被強化。加之這種倫理政治的構思 ,原則上是以對倫理修爲的外推感召的推崇爲核心的 ,倫理政治設計 ,儘管都承認“應天革命”的正當性 ,但在一般的社會主張方面 ,則都對現存社會秩序進行改良式的加固。並以傳統優位、倫理感化爲社會導向 ,由此還凸現出倫理政治要求的精英社會特質。

(一 )推崇傳統 :以消逝歷史的挖掘組成倫理政治的原型

孔孟荀董四位早期儒家思想家來講 ,倫理政治的建構 ,並不是一個純粹思辨的理論創造活動 ,而是他們對歷史的一種理解方式。從孔子以仁說禮的關涉結構去理解歷史與社會開始 ,到董仲舒以介入漢代政治史謀求倫理政治的實踐可能上 ,四人都是站在軸心時代歷史的需要上面 ,去反觀理想政治的歷史型態 ,並從中獲得理想政治建構的精神資源的。對於他們來講 ,堯舜禹傳說時代的歷史重組 ,與夏商周三代歷史的再次挖掘 ,是一種以歷史思倫理、以歷史思政治的必須。在此情形中 ,倫理政治必須以歷史已提供的原型 ,去證明它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傳統 ,成爲最豐厚的合法性憑據。在孔子 ,對傳說時代的關注 ,對夏商周史的辨析 ,是其理論致思的興奮點之一。對孔子來講 ,由傳說時代到周代歷史 ,已被歷史證明爲合理的東西 ,也就具有現實合理性的品格。在這方面致思 ,體現爲三點。其一 ,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作爲政治活動的楷模 ,以及抒發政治胸臆的憑藉。前者如《堯曰》篇對堯舜言論的認同、對商湯王的引用、對周武王的讚賞 ,以及“大哉堯之爲君也”。① “禹 ,吾無間然矣” ,“吾老矣 ,吾不復夢見周公矣”② 等等 ;後者如孔子在誇張地表達仁之爲政的理想之高妙時所說的 ,“必也聖乎 ,堯舜其猶病諸。”其二 ,以周文即周的禮樂制度爲政治制度的典範 ,如其一再表白對周的禮樂的讚賞和尊崇 ,“鬱郁乎文哉 ,吾從周” ,“吾其爲東周乎” ,③而且 ,以《鄉黨》全篇來看 ,孔子期望的政治治理方式 ,也確實是以周禮爲原型的。其三 ,孔子在政治哲學的層面上 ,是以對“先王之道”的追溯 ,來表達和構想理想政治的基本原則的。如對禮的一般功用規定“和” ,孔子便認爲“先王之道 ,斯爲美”。

孟荀董堅持了孔子以傳統作爲統治合法性根據之一的思路 ,並從立場的清晰性、取法的方式上、法古的依託上 ,強化了孔子立場和深化了孔子論說。孟子的思維方式特點 ,就其基本表現上 ,曾被人總結爲“孟子道性善 ,言必稱堯舜”。④ 言必稱堯舜 ,對理解孟子思想 ,有三方面的啓發作用 :其一 ,這意味着孟子是以堯舜之道爲思考問題的基本設準的 ;其二 ,這意味着孟子是以堯舜的古典至世爲理想依託的 ;其三 ,這表明孟子是以堯舜爲言述背景的。前者 ,以孟子稱堯舜禹的相禪而謂“分人以財謂之惠 ,教人以善謂之忠 ,爲天下得人者謂之仁”爲代表。居中一點 ,則以孟子所說的“堯舜之道 ,不以仁政 ,不能平治天下”爲典型。後一點 ,孟子所說的 ,“堯舜既沒 ,聖人之道衰” ,以及相反映襯的“及紂之身 ,天下又大亂”爲證明。但整個來看 ,則如孟子對“先王之道”的誇獎 ,“堯舜 ,性者也 ;湯武 ,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 ,盛德之至也。”⑤ 由此可見 ,孟子是以往古歷史的明君爲政治理念、制度敷設、治世之道的典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