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

學識都 人氣:3.95K

論文摘要:唐代史學家吳兢編纂的《貞觀政要》是值得重視的一部古典文獻。它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太宗作爲傑出的政治家與魏徵等諍臣在貞觀年間的歷史面貌。《貞觀政要》一書中蘊涵着豐富的政治倫理思想,如以仁義爲本的民本觀、求諫兼聽得君道觀、防貪鄙的廉政觀、居安思危的自省觀等在當代仍然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關鍵詞:《貞觀政要》;李世民;魏徵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編纂的一部史學著作,也是一部政治倫理的歷史文獻。全書十卷四十篇,分類編撰了貞觀年間唐太宗與大臣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的政治問答,大臣的諍議和奏疏,以及政治設施等。它系統地總結和全面地介紹了貞觀之治的歷史經驗,具有豐富的政治倫理思想。它不僅把從先秦到唐代以來的政治倫理思想進行了總結,而且在實踐的基礎上,上升到了理論層次,對後世從政者的政治倫理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以仁義爲本的民本觀、求諫兼聽得君道觀、防貪鄙的廉政觀、居安思危的自省觀等方面展開論述,並挖掘其研究價值。

1以仁義爲治的民本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論政體》)(以下凡涉及《貞觀政要》,僅標識具體章節)反映出唐代社會中有識之士的民本思想。這種思想是對中國自先秦以來民本思想的繼承。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曾言:“養民以惠”(《論語·公孫長》),主張執政者博施濟衆,執政者與民衆是魚水關係,“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爲魚也。”(《君臣鑑戒》)。孟子也曾提出執政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盡心下》),即“仁政”,所以,他指出:“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孟子·盡心下》)歷代統治者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首先都需要安定民衆。《貞觀政要》開篇記載了唐太宗對國君與百姓關係的看法,唐太宗說:“爲君之道,必須先存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認爲老百姓是君主和國家賴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礎,如果用損害老百姓的方法滿足君王的一己之私慾,就彷彿割自己大腿上的肉填飽肚子,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正因爲如此,唐太宗認爲,“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不畏懼!”(《教戒太子諸王》)因此,唐太宗君臣明智地看待民衆,把君與民關係理解爲舟水關係。

唐代的統治者們是從“亂世”中奪得政權,他們親眼目睹了民衆的巨大歷史推動力,爲了汲取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唐太宗多次召集臣僚,探討和反思隋朝滅亡原因。唐太宗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徵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火,此皆朕所目見。”(《政體》)他自省道:“隋煬帝富有四海,既驕且逸,一朝而敗,吾亦何得自驕也?言念於此,不覺惕焉震懼!”(《災祥》)魏徵在其上疏中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分析,“昔在有隋,統一寰宇,甲兵強銳,三十餘年,風行萬里,威動殊俗,一旦舉而棄之,盡爲他人之有。彼煬帝豈惡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長久,故行桀虐,以就滅亡哉?”(《君道》)所以,唐太宗君臣在政治統治中繼承和推崇傳統的民本觀,注重民心之所附,把民衆視爲國家的根基。他們認爲只有民衆衣食無憂,君主和國家才能穩固其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