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狼圖騰》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3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圖騰》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狼圖騰》讀後感

《狼圖騰》讀後感1

狼在我的記憶中是兇猛殘暴的肉食動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隨了我們的幼年時代。我們漢語的詞彙中關於狼的詞語,全是對狼的抵毀和貶低:狼子野心、狼吞虎嚥、狼心狗肺、狼狽不堪、鬼哭狼嚎、狼狽爲奸……。看來我們的無知和應試教育讓我們對蒙古人崇拜的狼從小就存在着太多的誤解和偏見。

書中幾十個狼的故事有機連貫,一氣呵成。情節曲折緊張,場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馬勇敢鎮定地獨闖狼陣,狼口脫險;有蒙古女人和九歲小孩與狼徒手搏鬥,生擒惡狼;有蒙古獵人坐山觀狼羣設伏黃羊,漁翁得利;有石圈裏的飛狼之謎,驚人推斷;有狼羣與軍馬慘烈的生死決鬥,同歸於盡;有白毛風和蚊蟲的天災人禍,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與狼的殊死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萬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運和悲壯的一生……。

最後作者道出了對小狼的懺悔,對蒙古老人的懺悔,對草原的懺悔。震撼了我們現在已經不會輕意感動的靈魂,讓我們在讀過之後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無盡地思索。 草原上的牛羊強壯了蒙古人的體魄,草原上的狼鍛鍊了蒙古人的品格。計劃生育造就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挫折教育都很差。我們什麼都不缺,只是吃苦耐勞,缺少的是像狼一樣的性格和狼一樣的精神。我多麼希望自己能有一點小狼的精神。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羣的中的友愛親情無不震撼着我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爲兇殘,但狼只有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會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淫慾,物慾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的狡黠與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使它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鬥力。三十六計中除了美人計外,說不定其餘的三十五計都是人跟狼學的。我覺得中華民族就是缺少一點點的狼性,當年幾個日本鬼子就能掃蕩一個縣城,趕着幾千名老百姓滿山跑。

有了狼性的民族纔不會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纔會有千千萬萬個黃繼光,纔會有千千萬萬個董存瑞。 我們理解了狼性,也就會明白爲什麼成吉思汗的鐵蹄能夠掃蕩千軍萬馬橫跨歐亞大陸,就會明白中國近代屈辱的百年曆史。狼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能得以生存,這是每一個有危機感的民族應該思考的問題。中華民族在歷經磨難,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我們每個人都會被迫發出狼一樣的嚎叫。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復興,在這本書裏狼性與人性的碰撞給了我們很多的啓示。 看到最後書中草原環境越來越惡劣,我覺得狼是脆弱的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狼羣消失了,多米諾骨牌就要倒塌,與狼爲敵的草原狗也會從此衰敗。草原上的老鼠成災,草場會迅速退化,馬也變得懶散起來。草原沙漠化了,風吹草低見牛羊就只能變成一種回憶,而牧民也只能從定居放牧改爲圈養牛羊。看那一年比一年兇猛的沙塵暴吧,生態已開始失去了平衡。生物的多樣性已經被打破,打來打去,打盡了“豺狼”最後遭殃的還不是我們人類自己。我真覺得可惜!也爲自己微薄的能力而嘆息!

《狼圖騰》讀後感2

剛剛看到這本書時,我很疑惑什麼是狼圖騰呢?帶着這個疑惑,我走進了小狼的世界。

狼——狗窩裏的小霸王

自從陳陣掏出小狼崽,就把小狼崽放進了狗窩裏,讓他的那隻母狗伊勒來餵它狗奶。只要小狼一進窩,狗窩裏就不得安寧。它並不急於吃奶,而是先把兩排奶都嚐個遍,把那幾只溫順的正在吃奶的小狗崽擠到一邊去了。然後在伊勒的腹部中間挑了一個最大、最鼓出奶量最足的奶頭叼住便不放了。

狼——智慧的精靈

在烈日下,小狼受不了那滾燙的烘烤,就自己給自己刨了一個用來避署的洞。這個洞的方向是由北朝南的,深度到極限了就往寬裏刨,剛好把自己整個兒身體全都放在了這個無論從那個角度都照不到陽光的安樂窩裏。不管天氣再怎麼炎熱,也奈何不了它了。

狼——獵殺的高手

張繼原抓了一隻老兔子,給小狼當食吃。這是小狼第一次吃活物,它咬一口吃一口,生吞活剝,毫無章法的在老兔身上胡亂摸索獵殺方法。最後小狼終於把老兔子的要害——肚子給咬開了。把腸、肚、心、肝、肺和腎統統吞到了它的肚子裏。

狼——團結合作的榜樣

牧民們把羊圈用石頭蓋得很高也很結實,連人也翻不過去,於是牧民們都安心睡覺去了。可沒想到第二天早上一看,羊死了一大片,血灘了有二指厚。他們仔細察看了羊圈才發現,原來是昨天晚上有幾隻狼在一隻頭狼的帶領下襲擊了羊圈。有頭最大的狼在牆外站起來,後爪蹬地,前爪撐牆,用自己的身子給狼羣當跳板。然後,讓一條餓狼從幾十米以外的方向衝過來,蹬上大狼的背,就“飛”到了羊圈裏。等這隻狼吃飽了以後就會再當跳板,把裏面吃飽了的狼再送出來。最後一隻吃完的狼,它硬是叼來死羊一隻只都摞起來,搭成羊梯。“噌”的一聲也就順利“飛”走了。

狼——天下第一兵家

母狼一般都是晚上捕獵,黎明時回窩喂狼崽。陳陣他們想掏一窩狼崽,就想利用母狼回窩的時候跟着它去掏狼崽。沒想到,他們的行蹤被母狼發現了。母狼臨時改變了路線,把陳陣他們騙到了一個空窩裏。還像真的是護狼崽一樣跟狗拼命,要不是楊克炸了它三炮,說不定母狼會跟他們熬到晚上呢!

當他們最後找到真正的狼窩時,卻只能大失所望。因爲它們狼窩的洞口越往前就越窄,而且那個卡口後面是緩緩向上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防禦工程,爲了防止它們唯一的天敵——人進狼洞內,所以洞口越來越小,只容得下母狼縮着身子進出。而且它們把窩建在通道的上面還可以預防人往窩裏灌水,以免被嗆死。

草原人活着學狼,死了還要喂狼,並把狼認爲是騰格里(天上)派下來保護草原的神。所以他們把狼作爲他們的圖騰來崇拜它。

在我的印象裏,狼就是個大壞蛋,就像成語“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裏的比喻一樣。但是在這本書裏,我又重新認識了狼。姜戎叔叔筆下所涌現出的狼是如此的狡黠和智慧。它那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狼圖騰》讀後感3

《狼圖騰小狼小狼 》是姜戎寫的,講述了大學生陳陣在蒙古草原養了一隻蒙古草原狼的故事。

以前,我一直認爲狼是最壞的動物。因爲人們常常把最惡毒的人說成“狼心狗肺”;把最貪心的人說成是有“狼子野心”,就連大人嚇唬小孩都說“狼來了”。

但是,讀完這本書,我的看法卻徹底改變了。在書中,狼的自由獨立、狼的強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與才能、狼不屈不撓的高貴的品質、狼堅不可摧的團隊精神、狼之間的親情與友情等等,一次又一次地帶給我心靈的震撼與很多的感動。我愛不釋手,如飢似渴地讀着。我看到了狼身上智慧、團結、勇敢、忠貞、頑強等的優秀品質。

蒙古人有一句話,說“熊可牽,虎可牽,獅可牽,豹可牽,大象也可牽。蒙古草原狼,不可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熊、虎、獅、豹、大象等動物都可能被人類馴服,但是蒙古草原狼卻不可能被人類所馴服。可見,這一句蒙古人的俗語就一語中的的表現出了草原狼的頑強與不屈。

蒙古草原就像是戰場。只有那些最強壯、最聰明、最能吃能打的狼,才能頑強地活下來。狼打仗其實就是鬥體力、鬥精力、鬥智鬥勇。三十六計除了美人計使不上,什麼計策都使用。而且,他們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他們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極有章法。狼會打近戰、夜戰、奔襲戰、游擊戰、迂迴戰、運動戰,甚至連地道戰、青紗帳戰也能打。可以說,狼簡直是“天下第一兵家”。

而且,狼的團隊精神也令人震驚。草原狼的集體觀念特別強,特抱團,絕不會讓弟兄和家人吃虧。最後走的那匹狼,一定是最有本事也最有勁的頭狼。最著名的故事就是那個“飛狼傳說”。有一次,蒙古遊民爲了防止狼來偷羊吃,就用石頭建了一人多高的羊圈,然後安心睡覺去了。到了夜裏,狼羣來進攻。首先,由一隻大狼蹲在地上,另一隻狼踩着它的肩膀跳進羊圈。等它吃飽了,再跳出來,換掉先前的那隻大狼。等大狼吃飽了,再跳出來,讓另一隻狼跳進羊圈吃羊。就這樣,重複輪流吃羊。等狼羣的狼全部吃飽了,羊圈裏的羊也出不多全被殺光了,羊圈裏的血也出不多有兩指厚。可見,狼是多麼的抱團,集體意識真強啊!

此外,狼很有智慧,很懂得道理,做事很有章法,其中有許多做法難以置信。比如,在第一次掏狼窩時,陳陣和楊克帶着鐵叉、蒙古刀和二踢腳等工具。陳陣計劃好先讓自己的獵狗黃黃和二郎進洞引狼。等母狼出洞,陳陣再從洞口採用關門打狗之計,把小狼捉出來。但是,黃黃和二郎雖然成功的把公狼引出來了,但是,誰曾想到,母狼早就帶着小狼崽們從一個洞口跑掉了。陳陣和楊克百白忙活了一場。顯而易見,這個洞是狼一家早就準備好了的。可見,狼是多麼的有計劃、有計謀!就像那句俗語所說的,未雨綢繆,真有智慧啊!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應該改變以前對於狼的錯誤的偏見與認識。我應該向狼學習。學習它的勇敢和堅強不屈的精神。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遇到困難,面對挫折或者失敗時,我都應該不氣餒、不退縮,而是知難而進,運用智慧,想方設法,努力去解決問題。

如果有機會,你也買一本《小狼小狼》,快樂地閱讀吧!

《狼圖騰》讀後感4

《狼圖騰》向我們展示了曾經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艱難而又新奇的生活。作者十幾年的知青生活,使得這些故事娓娓動人,躍然紙上。爲此,我感觸甚深。

各種生物都擺脫不了吃與被吃的命運,身處草原,就會置身與這個巨大的食物鏈之中。要想處於食物鏈中的有利位置,就必須在殘酷的事實中磨練自己的神經,造就卓越的品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是草原殘酷的生存狀態,"弱肉強食"就是它的生存法則。

幾千年過去了,草原狼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靠的就是那股血性。當狼逃生時,它可以咬斷傷腿,刮骨療毒是治傷,而狼是自傷,頗有壯士斷腕的壯烈。當狼襲擊馬羣時,它可以選擇最殘忍的自殺式打法。當搬遷時,小狼寧願被勒死也不屈服,讓人不禁感慨狼的桀驁不馴的精神。只有在不斷地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鬥爭中,人才能進步,才能體會與社會共成長的快樂。

《狼圖騰》最精彩的地方就在於草原狼豐富多彩的殺敵方法。每次戰役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鍾,但作戰前狼羣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緻的觀察,營造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緊張而又亢奮的氛圍,而作戰是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棄還有戰鬥力的獵物而擊期於獵物的指揮,有些卑鄙卻極其實用能夠的捕獵物的絕招,又讓我們拍案叫絕,讚歎不已,這動靜之間,卻淋漓盡致地把草原狼的指揮、韌性、組織性和紀律性表現出來。狼羣屢戰屢勝的原因是狼羣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自然和人爲的條件,居然成了狼制勝的法寶。

草原狼的進攻,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我們可以從狼身上借鑑很多東西:如張三丰在教張無忌太極拳的時候,強調的是重意不重形,無招勝有招。學習狼但也不能拘泥於具體的戰術,而是要鍛鍊自身勤于思考、善於應用策略的能力。

草原狼是在幾千年的與人、與天、與草原的鬥爭中成長的,我們也必須在實際中磨練自己。光有滿腔熱情和買好的想法是不夠的,紙上談兵更是行不通的。實踐才能出真知。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有絲毫的放鬆就會被社會淘汰,很像狼羣生活的大草原,公平有殘忍。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利的形式更能激發人的潛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現代社會既是競爭社會也是合作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事情做好的。我們也應具有狼一樣的團隊精神,充分信任自己的夥伴,各執其職又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共同生存。

社會是平等的,機會只給予強者。只有拿出狼滿懷信心而又不自傲,熱情主動而又不自卑的血性,纔可以頑強地打拼,倔強地生存。

《狼圖騰》的結局有些感傷,美麗的草原消失了,草原精靈狼羣也遠去了,草原的人們落寞了。若我們的社會是草原的話,且我們都能尊重社會規律,不讓類似的悲劇重演,這樣我們就能像狼一樣在草原上自由地馳騁。

《狼圖騰》讀後感5

自古以來,狼一直扮演着一個兇惡狡詐的角色,什麼狼狽爲奸、狼心狗肺,好像只有狼這個字眼才能更好的詮釋“壞”的含義。而《狼圖騰》卻不一樣,它沒有通過人們長期形成的偏見來看待狼,而是描繪了一個獨有魅力,一個雖聰明但不狡猾,一個神奇讓人驚歎的草原精靈。

首先封皮上的那雙幽幽的眼睛,深深地震撼住了:那是一雙多麼冷的眼睛,綠瑩瑩的,射出來的目光像錐子一樣,讓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我彷彿從其中看到了草原深處的祕密,和它那種天生的深不可測和強者的威力。封面的黑色彷彿給它蓋上了一層迷霧,但那雙眼睛卻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那麼讓人感到一種壓迫感······

一個年輕的漢族知青——陳陣,當他看見老練的狼王帶領身經百戰的狼羣,彈無虛發的狩獲大量的獵物時,他被狼羣的超羣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羣種種奇怪的舉動所迷惑;當他看見狼羣陷入一個個艱難的窘境,卻絲毫不膽怯、不退縮,反而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他又爲狼羣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而讚歎。狼是一種多麼神祕的動物!它的智慧無人能比,它的組織能力超於尋常,它無與倫比的軍事天賦彷彿與身俱來!它並非人類所想的那麼壞,其實,在蒙古族人的眼裏,它是毅力、勇敢、智慧、團結等衆多品德的化身。

陳陣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領悟到,狼圖騰是一個強大、神祕、極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圖騰,它能在冥迷之中影響着一個人的信仰,讓狼——這個並不兇惡反而能讓人癡迷的靈魂鑄進人的心。

爲什麼成吉思汗只有區區幾萬大軍,卻能夠橫掃東亞,建立一個強大而神祕的王國?許多蒙古族人都毋庸置疑地認爲:這是因爲成吉思汗是草原人。一個草原人,是必須與狼打交道到的,而與狼打交道,不知不覺中,狼的智慧就慢慢融入了成吉思汗的思維中。無論是狼訓練的方式,還是狼打仗的計謀,或者是狼的毅力、勇敢、思維方式,都將給成吉思汗帶來不可小看的威力。

這就是狼啊!雖然狼會偷食人類的牲畜,但這絲毫不能掩飾狼的非凡的威力,它捉食草原上的鼠類,使草原的鼠災得到大大的緩解;它運籌帷幄,使人類學到了大量的計謀;它堅強現實,不白日做夢,只爲目標而奮鬥,比起這一點,我們人類遜色了很多。可許多人類不肯正確的面對狼的優點和缺點,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絕不可能絕對,如果只死拽着狼的缺點,瘋狂的消滅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將是我們人類的末日了。

人類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種生物來掠奪他的財產,而目光短淺的他不知道,在他殘忍地殘害了一個生靈的同時,大自然都將給他記上一筆永遠不能抹去的賬,而這筆賬,在未來,將放大無數的威力,慢慢的償還給他。陳陣懵懵懂懂的領悟了。

人類向在他們心中罪深惡極的生物,一次次舉起了屠刀······在這本書的結尾,講述了一個如噩夢般的悲慘結局:由於狼遭到了大量的捕殺,曾經美麗的額侖草原已經是一個山不再綠,水不再清,草不再肥,生靈不再豐富,鼠災嚴重的地方。再度來到這裏的陳陣,心裏充滿了無法發泄的悲痛和失望。

在大自然面前,每個生物都是平等的,而人類卻愚蠢的認爲自己是這個星球的主宰,即使剝奪了,但總有一天,還是會還的。人類啊,醒醒吧。

《狼圖騰》讀後感6

狼圖騰,草原魂,草原民族自由剛毅之魂。——題記

我小時候非常淘氣,每天晚上都不願意按時睡覺,媽媽常常嚇唬我:“快睡,再不聽話就會有‘大灰狼’來吃掉你”,我總是笑着跳着,朝媽媽做個鬼臉,說:“現在的狼都在動物園裏關着呢,跑不出來!”反正我是不怕狼的。

再大一些,我在好多地方的動物園裏都看到過狼,那裏的狼從一出生就呆在鐵籠裏,吃被人類加工過的食物,被人類觀賞。百科書中對狼的描寫:兇惡、狡詐、勇敢、團結等這樣的詞語在我心中彷彿只是個虛影,根本不能把它們與動物園裏大狗一樣的狼聯繫在一起。但是,在我讀完《狼圖騰》後,我的心被書中蒙古草原狼所表現出的精神深深的震撼:兇猛進取、威武不屈、追求自由、剛毅堅強……這樣的精神一直支撐着蒙古草原狼走過無數個世紀,存活了幾百年,也是因爲這種精神,使狼成爲了蒙古人古往今來的圖騰。

蒙古人對狼又愛又恨。 他們視打死狼的人爲勇士,卻又抱着以肉還肉的心態將自己死後的身體奉獻給狼。他們常常殺狼,卻將狼看爲真神騰格里最忠實的夥伴。在他們看來,草原母親最愛的孩子不是馬,不是羊,而是草原狼,她賦予了狼完美的體型、尖利的爪牙、厚實的皮毛、敏銳的嗅覺…… 蒙古人的忍耐是狼教的。 草原狼能忍,它們可以在零下30多度的時候,在冰天雪地裏圍獵黃羊,整整兩天兩夜不動聲色,在黃羊羣吃得很飽,跑不快的時候猛衝上去,幾乎每隻狼都能抓到羊。 蒙古人的責任感是狼教的。

草原狼從不獨吞獵物,總是與家族的每一匹狼分享,它們會承擔狼崽和老狼的撫養,它們對家族有着不可磨滅的責任感。

蒙古人的冷靜是狼教的。 草原狼不管在多麼危急的時候,都能冷靜的“調兵遣將”殺出重圍,頭狼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一頭老狼的鎮定,足以挽救整個狼羣。

蒙古人的寧死不屈是狼教的。 草原狼是無法馴服的,自由是它們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它們寧意戰死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也不肯在鐵鏈下安穩度過一生。

蒙古人是狼的徒弟,狼是蒙古人的精神圖騰。 在蒙古人心中,狼、草、人、畜是一個整體,狼吃黃羊和黃鼠,使草原不受破壞,人才能在草原活下來,牲畜吃草,狼吃牲畜,爲了控制狼的數量,人又要殺狼。這是大自然千古流傳的草原鐵律。

但這一切都在人類開始想要征服自然時改變了。 獵人大量捕殺狼,漸漸的,狼在草原上銷聲匿跡了。人們肆意養殖牛羊,將草原變成了麥田、菜園……

讀完《狼圖騰》,我的心情很沉重!!! 在草原狼被捕殺殆盡的今天,在野生動物日漸稀少的今天,在人類的野心開始膨脹到幻想要徹底征服大自然的今天,我們大量砍伐樹木,我們不顧草原的負荷圈養牛羊,肆意毀壞草原…… 大自然懲罰了我們:森林變成荒野,草原變成沙漠,生物種類滅絕速度增快…… 我們是否應該檢討,我們是否應該明白,只有像蒙古人對待狼一樣對待大自然,像蒙古人敬畏狼一樣敬畏大自然,才能夠長久的在地球上存活下去?初二:霏雨微微

《狼圖騰》讀後感7

草原上空沒有一絲風,空氣乾冷。失魂落魄的陳陣望着再也無法狼吞虎嚥的那條老狼,心中劇烈的疼痛久久不能散去。他和狼的眼神都充滿着絕望,空曠死寂的草原上,一個無助地抽泣,一個拼命地喘息。最後,他用鐵桿朝它的後腦狠狠地砸了下去,它沒有發出一絲聲音,軟軟地倒在了地上。那一剎那整個草原沒有了羊羣的叫聲,沒有了獵手的槍聲,沒有了狼羣的嚎叫。浪濃重血腥氣向空氣中飄去,寒風淒厲的呼嘯、哀號,向着這隻即將魂歸騰格里的野狼長久致哀。“小狼”的最後一次心跳就像落入了無底的深谷,倒下去……。

這原是額侖草原上狼羣中最幸福的一條狼。它在殘酷的草原上,從未爲獵食而奔波,不會受到寒風暴雪的侵襲。它唯一要做的,只需要坐在地上,等待着按時送來吃的食物以及它最鍾愛的黑夜。它是如此的強悍,在茫茫黑夜中露出讓人膽寒的目光。

它也是狼羣中最可悲的狼。睜開眼看見的第一種生物就是人類。。上蒼註定它的一生只能與人爲伍,與狗爲羣。這都無所謂,可悲的是它被枷鎖鎖住了一生,它被可愛可恨的敵人也是恩人的陳陣剝奪了它應有的一切。它失去了白山,失去了它最銳利最兇狠的也是唯一的武器——狼牙。它可以生存,但從此沒有了以殺爲天的兇殘,勇敢,狂妄,野心,機敏等等一切的品性,統統歸於了零。

“小狼”沒有了牙,也就泯滅了它的天性。它再也不能獵殺它最喜歡的大牲口,再也不能防衛獵狗的攻擊,再也不能撕咬切割,大口吃肉喝血。它在草原上所有的驕傲,它在狼羣中的地位和同類的尊敬,將統統化爲烏有,它只能苟延殘喘的活着,有口無牙的活着。

陳陣和畢力格老人都是與狼共舞的漢子。一個是漢人,一個是蒙古人;一個是愛上蒼賜給狼的品性,一個是崇敬他心中永遠的圖騰。

畢力格老人是一個騎兵,一個獵人,與狼戰鬥一生的鬥士。他對狼的感情只有愛與恨,他崇拜着狼道和狼的軍事才能。在他的心中的戰神只有成吉思汗和狼。

陳陣是一個與狼戰鬥過,纏綿過的知青。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他和親手所養的小狼一起遊牧,共患難,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從漢文化中灑脫出來,拋開太多對狼的誤解和偏見。他沉迷於狼的一切。

讀過這本書了人都知道,陳陣就是姜戎先生,一位深入研究狼30餘年的學者。他嘔心瀝血爲蒙古人也爲卓絕的蒙古狼羣轉折了這部鴻篇。我不是一口氣讀完此書的,而是一氣呵成了解了狼,愛上了狼的一切,尤其是那條被陳陣親手所養也是親手所殺的那條“小狼”。

故事裏的每一個人、每一條狼、每一匹馬、每一隻狗都是悲劇,我爲每一個結局都落了淚。更爲那些外來戶而感到悲哀,也很同情烏力吉老人和那失去了狼羣的額侖草原。

我希望那漫天飛舞的黃沙不會肆虐太久,大草原會復活,狼羣會重生,那狼圖騰的美麗傳說也會永遠流傳下去。

《狼圖騰》讀後感8

朦朧的月光灑在廣闊的草原上,一聲悠遠的長吼劃破深邃的夜空。這是草原上的精靈用歌聲對着月亮祈禱,奔跑、速度、跳躍、力量、團結,我無時無刻不感到書中的文字在我的腦海中激盪。這是一部描寫狼的曠世奇書,讓我對這個草原上的精靈有了重新的認識。

故事是以陳陣、楊克等赴蒙知青爲線索展開的,主人公陳陣,通過一位老練、智慧的獵手——畢力格老人,對狼瞭解日益深入,在與狼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漸漸迷上了這讓蒙古人既恨又敬草原上的精靈,作爲一個漢人,他卻及其渴望與狼爲伍,在草原上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過,也與狼纏綿過,在此過程中,狼的積極、主動、堅忍、剋制、勇敢、頑強、沉着、冷靜、自信、執著、果決、專注、熱忱、機智、靈活、目標明確、嚴明紀律、團結更是讓人驚歎。

通過《狼圖騰》,我們知道了正是狼讓草原民族有了強悍的體魄與精神,同時不得不猜想,曾經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爲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諾大的漢王朝怎麼被小小的遊牧民族統治了近一個世紀?答案呼之欲出,強大的蒙古騎兵可能正是被這神祕的草原精靈造就的,古老而悠久的華夏文明起源於狼性十足的草原遊牧民族部落。隨着農耕文明的興起,再加上儒家思想的教化,人類精神內核中的狼性逐漸被羊性所取代。華夏農耕民族創造的是中華民族的腦和手,而遊牧精神和遊牧性格創造的是脊樑,在這強悍進取的狼性中,深深蘊涵着民族復興的偉大潛力。掩蓋沉思,我們進步的慢是因爲我們的身體被注入了太多的“羊血”,直到今天還在不斷地灌輸着,殊不知我們靈魂中僅有的一點狼性也將泯滅,綿羊是低等與愚昧的,當狼咬翻那隻大羊的時候,立即引起周圍幾十只大羊的恐慌,四處奔跑。但不一會兒,羊羣就恢復平靜,甚至還有幾隻綿羊,戰戰兢兢地跺着蹄子,湊近狼跟前去看狼吃羊,像是在抗議,又像是在看熱鬧,接着又有十幾只羊跺着蹄子去圍觀。最後上百隻綿羊,竟然把狼和血羊圍成一個三米直徑的密集圈子,前擁後擠,伸長脖子看個過隱,那副嘴臉彷彿在說:“狼咬你,關我什麼事!”或是說:“你死了,我就不用死啦!”羊羣的恐懼與幸災樂禍,與現代某些中國人是何其相似,當今中國存在的精神和民族性格日漸頹廢雌化的`現狀。國家的競爭,最根本還是民族性格競爭。而民族性格的形成是“百年大計,教育爲本”諸多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精髓濃縮歷練出來的,去僞存真,迎接挑戰,世世代代,自強不息,永不滿足。爲此,《狼圖騰》所揭示的是華夏性格角度找到了中國落後的根源。開拓進取的精神,呼喚偉大強悍狼文化的迴歸,無疑爲我們民族振興多提供了一條道路。

同時,通過草原民族對騰格里的崇拜、畢力格阿爸對陳陣所說的草原大命以及故事結尾人們對狼大量屠殺和草原荒漠化,我們當代青年應該有一種民族信仰以及大局觀,並具備草原狼的狼性,若如此,民族何愁不興,大國何談不強!

《狼圖騰》讀後感9

清冷的月光,孤單的身影。寂寞的草原上,迴盪着一聲聲淒涼的嗥叫,如鬼哭神泣,灌進人們的耳朵,直抵人心……

《狼圖騰》,一本讓我難以忘記的書。一個叫陳陣的北京知青在內蒙古的額侖草原插隊,抓一隻小狼崽來研究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終於有一天,他與另外三個北京知青抓到了七隻小狼崽,五隻當場死亡,一隻被帶走,他成爲了最後一隻小狼的主人。從此爲養這隻小狼,陳陣嘔心瀝血,一路遭到了牧民的反對。但陳陣保護着小狼,與它一起成長,直到野性十足的小狼轟然倒地。書本最後給出了一個黯然的結局:狼被殺完了,黃沙代替了一切。

當狼羣成爲傳說,草原成爲回憶,而遊牧文明也將徹底終結。一切都被黃沙淹沒了,草原欲哭無淚。

一個千瘡百孔的草原在我眼中突然放大了,變成了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無論是草原、是狼還是沙土,都是整個世界的縮影,當草原沒落時,整個世界也在沒落。

陳陣爲小狼付出了許多,直到最後他才明白,小狼真正需要的是草原上自由馳騁時的血液奔騰,是廝殺獵物時的酣暢淋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它來說只是對草原勇士的侮辱。只有那月下冰冷的嗥叫才能帶給它靈魂的衝擊。就如作者的感嘆:“華夏民族有龍圖騰,要是再有個狼圖騰就好了!”是呀,漢人崇尚的是龍的力量,而草原牧民敬畏的是狼的精神。狼圖騰是草原魂,剛毅、不屈、勇猛、堅強讓蒙古的草原狼無所畏懼。

生命就是這樣,簡單而複雜,明瞭而深奧。

狼的自由獨立、狼的強悍卓越、狼的不屈不撓、狼超常的智慧與才能、堅不可摧的團隊意識、狼的親情與友情、狼與萬物的關係……無不給人靈魂強烈的震撼與感動。在狼看來,狗是敗類。同是灰狼的後代,只有那些極其懦弱的狼纔會去搖尾乞憐,低下高貴的靈魂。在牧民看來,狼是他們的老師。拒絕服從,拒絕被養,是一條狼生存的原則。

然而,它們卻敵不過自私貪婪的人類。

隨着華麗的狼皮入市,草原狼死於一場場圍獵。狼瞪大了眼睛也看不出這背後的陰謀是錢。夜空下,淒涼的狼嗥深深地扎進了牧民的心裏,但他們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漢人的涌入。人類玷污了神靈,破壞了草原,此刻我忽然明白了,那些殺過狼的草原人民爲什麼要把死去的狼拋向天空,把狼皮捲成筒,套在竹竿上。此刻,狼落下的是軀殼,上升的卻是靈魂,竹竿上的狼皮像一面飛揚的戰旗,是牧民對草原與草原狼的敬畏。然而無知的人們切斷了人與草原的血脈情,用狼血與黃沙抹上了血腥的一頁。若我是草原人,我寧願失去光明,這樣纔不會看到草原的枯黃破敗。萬年草原的沒落比千年王朝的覆滅更難以讓人接受。

桀驁不屈的小狼讓我看穿了草原的奧祕。書中的小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現實的狼,也是歷史的狼,是生命的狼,是精神的狼,是一篇讚歌,也是一曲輓歌。

小狼離我們並不遙遠,只是一觸即發的記憶。

狼深沉、豪放、憂鬱而綿遠的長調與草原的幽怨、孤獨,固執與親情呼喚的仰天哭嚎,都是悲壯的草原勇士面對蒼天如歌的表達;是獻給草原最美的感情,最動人的詩篇。面對這曲狼的悲歌,我們應當用靈魂迴應靈魂。我們自以爲懂得很多東西,卻連最簡單的都無法把握。

狼煙、狼夢、狼嚎、狼影、狼魂,一切如夢一般纏繞着我的靈魂。

《狼圖騰》讀後感10

蒙古草原狼可以讓我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用我稚嫩的文筆來寫《狼圖騰》的讀後感很難寫出草原狼的那種粗獷與滄桑。正如騰格爾說的:“它讓我讀出了深沉、豪放、憂鬱而綿長的蒙古長調與草原蒼狼幽怨、孤獨、固執於情親呼喚的仰天哭嗥。”

這本書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纔將它讀完,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草原,對狼,對遊牧生活的回憶和難忘,開篇首先將觀察狼和蒙古老人給他講狼開始,一步步把讀者帶入那歷史悠久的內蒙草原,使讀者感受到草原的遼闊,草原生活的惡略環境,草原人的勤奮,草原人與動物與大自然的戰鬥中,然後將幾個知青在草原的生活工作,詳細的寫在了裏面,並使人們更清楚的更近距離的瞭解狼,瞭解了狼的團隊精神狼對生活的積極拼搏,及對草原生態平衡的作用,瞭解狼的桀驁不馴,追求自由的精神,並寫出了他們養小狼,觀察小狼,對小狼的感情,草原遊牧民族對狼的崇敬,對狼圖騰的嚮往,最後,講述了草原動物的減少,直至銷聲匿跡,人對草原的過度使用,對動物的過度捕殺,使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當幾十年後幾個知青再回到草原,草原已經面目全非,沒有了當年的美景,沒有豐美的草場,沒有執掌草原的狼,沒有了旱獺,沒有了天鵝湖,沒有了馬羣,沒有了蒙古包,沒有了遊牧生活;增多的是摩托,汽車,圈起來的草場,固定的住所,人口和過度放養的牛羊,沙化了的草場。作者也在文章中討論了人性,並闡述了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區別,民族的性格特點。書中更多的是寫草原環境的變化,人性的弱點,狼的精神,也將遊牧人民和農耕人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遊牧人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信仰,他們信仰狼圖騰,更加崇拜騰格里,將騰格里視爲上帝,而狼就是上帝的手下,配合上帝來管理這篇草原,遊牧人名的智慧完全符合生態的發展規律。然而農耕人民只知道掠奪,狼吃羊,就把狼認爲是十惡不赦的,將狼趕盡殺絕,爲了自己的前途與發展不斷的向草原索取,拼命的殺狼取狼皮來討好上司,一副冠冕堂皇的樣子。遊牧人民將狼視爲老師,是狼教會了他們堅強,更教會了他們該如何在生存,逆境才能出人才。

從知青的時代跳轉到現在,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只要你有絲毫的放鬆,就可能會被社會淘汰,這很像狼羣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殘忍。所以我們也得有狼的危機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給自己加壓,正如張瑞敏所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往往不利的形勢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正是這個道理。社會如戰場,危機四伏,如果沒有應對困難的勇氣,你就很難生存下去。有了勇氣,還要有狼一樣的血性,積極的主動的去迎接挑戰。只有在不斷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鬥爭中,人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說到這裏,我確實佩服姜戎先生,敢與狼搏鬥,同時也敢在衆人的反對下養小狼,對小狼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的,不斷觀察,不斷學習,來研究小狼的習性。不管如何苦如何累,也從來都不哭喊一句,可是他在看到小狼將死之際,看到草原將毀之時,他哭了,觸摸到真正屬於他自己內心的狼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