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

學識都 人氣:2.88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爲主要內容,以敘事爲主要表達方式。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1

從一個懷揣夢想靠月收入幾百元的打工仔,到一個嶄露頭角擁有40多名工人的企業帶頭人;從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毛頭小子,到一個敢於創新,追求進步的業界精英,平凡的黃文學用十幾年的坎坷經歷成就了非凡的事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詮釋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創業傳奇。

黃文學,男,1967年出生,陝西省城固縣董家營鎮莫爺廟村人,現任大巴山食品廠總經理,先後被評爲致富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十大青年創業者”;他所創建的大巴山食品廠解決了當地40多名青壯年農民的就業問題,爲當地農民工再就業做出了貢獻。

全心全意創事業

“梅花香自苦寒來”,黃文學所走過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相反,他的創業歷程充滿了荊棘,但他憑着頑強的拼搏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打造出發揮自身價值的事業平臺。

一、艱苦的童年生活磨礪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黃文學的創業故事和他貧窮、艱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開的。黃文學1983年學習畢業後,擔任莫爺

廟公社農村電影放映員,多年來勤勤懇懇工作,頂風雨冒嚴寒,爬山涉水,走村串鄉,把文化娛樂送到千家萬戶,2007年電影走向滑坡,黃文學前往上海無線電二廠打工,他總想自己幹出一番個人的事業,2008年返鄉,2009年看準了食品加工項目,用打工掙的錢,又向親友借款、貸款創辦了大巴山食品廠。

一個人要有真本事,就應該闖一闖。2008年,黃文學滿懷着創業激情回到了家鄉,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擺在黃文學面前的問題數不勝數:廠房選址沒有着落、頭期資金還沒有落實、技術員工沒有到位……在衆多的困難面前,黃文學沒有膽怯,回鄉後的黃文學,幹事業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怕、高人一籌。初期由於資金不足,尋找了一所廢棄的小學,購買了部分生產設備、設施,他看準了市場前景,於是堅定不移地做起了食品生產、銷售工作。他帶領着自己的技術骨幹們,加班加點的研發樣品,8月份的天氣異常炎熱,但憑着他們的創業激情和拼搏精神,僅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開發完成了好幾個樣品,並於當年9月份將產品正式推向市場,令人驚喜的是,該系列產品一上市就異常火爆,供不應求,實現了產銷兩旺的目標,黃文學的創業之路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創業環境爲工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創業環境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縣政府

爲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刺激創業和就業,不斷改善創業環境,爲創業大軍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黃文學感受到地方政府營造的良好創業環境,在各職能部門的關心和扶持下,黃文學帶領着大巴山食品廠的全體職工努力奮進,拉開了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序幕。

爲了生產出質量一流、美味的食品,黃文學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生產設備,並在員工隊伍中普及了操作技術,這樣,一個高素質、高產量、高環保的食品生產廠家在董家營鎮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站穩了腳跟。

飲水思源勇擔當

在黃文學看來,做企業也要飲水思源,財富取之於社會,就要用之於社會,幾年來,黃文學積極服務青年就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爲政府解決城鎮人口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實現農民工本地就業,減少留守老人、兒童數量。董家營鎮的老百姓僅靠種地很難維持生活,村裏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會選擇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顧年幼的兒童,因此,平時在村子裏很難看到青壯年,村裏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擁有着艱難的童年記憶的黃文學建廠一件事,就是招收村裏的青壯年剩餘勞動力,實現村民的就近就業,這樣,村民既能兼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推薦村民就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黃文學知道,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決全部村民的就業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極力聯繫兄弟企業,推薦村民們就業,併爲無技術、無經驗的村民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村民就業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文學的努力下,2010年,村裏大部分剩餘勞動力得到了合理的運用,僅大巴山食品廠就招收了40多名農民工,並計劃進一步擴大工廠規模,解決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精心管理建隊伍

黃文學自擔任大巴山食品廠總經理以來,深深地知道,要想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員工的素質一定要不斷提高,於是,他抓管理、抓業務、抓隊伍,開創了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謀發展。大巴山食品廠招收的員工大多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而且和黃文學是鄉親,員工素質不高,紀律意識不強,爲了提升員工的紀律意識,黃文學通過精心組織,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並選配了最優秀的管理人才加入進來,爲了說服鄉親們遵守規章制度,黃文學以身作則,並經常與員工溝通交流,最終建成了一支紀律性強的員工隊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抓業務,身先士卒求發展。工廠的銷售市場發展是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黃文學帶領全體員工共同分析市場,劃分區域客戶,分區分片逐個進行營銷,他克服重重困難,身先士卒,各個商場進行攻堅,爲工廠產品銷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帶出了一批優秀的業務高手。

三、抓隊伍,提升素質共發展。創業中的黃文學認識到,萬事以人爲本,人的基礎打不好,事業就很難發展,於是,他制定了“一小時學習制”,每天抽出一小時,組織員工開展業務培訓與交流,並在工廠內部設立了讀書角,鼓勵員工工作之餘不忘學習,另外,他還經常派員工走出去學習,回來後與其他員工共同交流,在不斷的培訓交流和學習中,員工的整體業務素質、綜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黃文學的不斷努力下,2011年,大巴山食品廠年銷售額達到了320萬元,並定下了2012年突破450萬元的目標。“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黃文學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後的生產經營中,他一定會高舉“青春創業”的旗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爲家鄉農民工再就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2

郭敬佩:大學生3000元開自行車租車行賺60萬元

投資3000元開自行車租車行盈利60萬元,湖北工業大學的郭敬佩儼然成爲大學生創業“神話”,畢業季啓幕,校園裏的每一場創業分享會都不想錯過他。主管學院創業工作的譚蔚老師笑言“他已是聲名遠揚”。實現200倍收益的創業故事在大學校園裏的確夠“傳奇”,只因在人海中多關注了一眼“單車”,郭敬佩的大學4年就打上了“單車迷”烙印——2012年開自行車租車行,2014年轉向創辦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相比擁有自行車固定資產的租車行,創辦網站簡直“燒錢”——從線上研發、線下活動到公司大小事宜、員工薪水,流水的花銷,一旦不成功都將化爲烏有的風險讓郭敬佩“沒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歷經艱辛,郭敬佩更願意說,“這一次,才終於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

3000元起步的創業神話

郭敬佩出生於河北衡水一個商人之家,父親開了一家當地最大的麪粉廠。從小耳濡目染,郭敬佩一直心懷創業夢,跨入大學校園,他暗暗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首先要順利畢業,其次是在大學裏開家公司,畢業前開上一輛比亞迪“F0”。這款車當時的售價是2.99萬元,“不想依靠家裏,爲了湊足這筆錢我總得乾點什麼”。

學習藝術設計的郭敬佩最早也動過開家廣告公司或裝修公司的念頭,但思前想後,“有太多類似的公司了,打開市場太不容易”。

對創業的關注讓他把握了先機。大一到安徽黃山寫生時,喜歡戶外騎行的他注意到一個現象:當地提供自行車租賃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漢,郭敬佩開始在學校周邊轉悠,“高校密集的武漢有廣闊的自行車租賃市場,卻缺少好的租車服務公司”,他爲自己的發現欣喜不已。

“我們開一家租車行吧。”郭敬佩在寢室“臥談會”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們紛紛叫好,可最後敢於籌錢實幹的只有郭敬佩一個人。他從家裏借了3000元,買了10輛普通自行車,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店面,通過張貼小廣告吸引顧客前來,每輛車每天租金15元。最初,他每天早上6點鐘就匆忙趕去車行,晚上小店關門再回宿舍往往已經到了門禁時間。就這樣,僅僅一個月時間,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掙了回來。

“這個生意可做!”摸到門道的郭敬佩開始僱同學幫忙,除去工資和房租,他把其他的錢全部用來擴大車行規模。處於上升期的市場給了郭敬佩一個成長的空間。自行車數量從20輛到100輛,再到300輛,檔次也從最初的一兩百元一輛提高到後來幾千元一輛的都有。

自行車被盜的現象在高校校園裏屢見不鮮,更何況是幾千元一輛的高檔自行車。“再好的防盜措施也擋不住偷車賊的惦記。”郭敬佩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我把所有自行車的鎖都下掉了,這樣做不僅節約了給自行車安防盜鎖的成本,而且因爲沒有鎖,租車人就會做到車不離人,也防止了被盜現象。”從此,郭敬佩再也沒有丟過一輛車。

爲了提高租車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積極和各高校的社團開展合作,爲社團的戶外活動免費提供自行車。郭敬佩的業務漸漸越做越大,還增添了露營設備租賃等業務,除去人力成本和車輛維修清洗費用等,他不僅還清了家裏支持的費用,還擁有了一批固定資產。在譚蔚老師眼中,這是校園裏一位難得的“眼界開闊者”,“他和其他學生創業者不同的是,他不是爲了玩玩票,賺點零花錢換個蘋果手機,是把創業當作事業在做。”

單純的租車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漸顯露,易被複制的租車模式讓郭敬佩開始思考後續的發展。後來,他嘗試向更專業的戶外騎行業務發展,提供帳篷等露營設備租賃,把盈利重心放到專業愛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擁有了150輛山地車,附帶出租的帳篷等露營設備達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餘所高校設立了租車點,2013年租賃業務帶來的銷售收入超過30萬元。

長途騎行帶來的創意與釋放

張騰是郭敬佩的班長,也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在張騰眼裏,郭敬佩積極向上、具有掌控能力。實際上,創業的每一天,郭敬佩都身處高壓狀態,但無論如何他總能給身邊人帶來“積極、樂觀、好脾氣”的印象。

掌控情緒,郭敬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來一段長途騎行,一路上靜到只能和自己對話”。每逢不堪重負時,他都會投入一段長途騎行,在釋放壓力中思考未來。從武漢到咸寧、宜昌、長沙甚至老家河北,他在一路的騎行中迸發了關鍵的創意。比如在單車租賃之外增加露營的項目,還有,就是創辦“單車迷”網站。

武漢的租車市場漸漸趨於飽和,租車行生意如何發展成爲困擾在郭敬佩心裏的一道難題。2014年春節,郭敬佩選擇從武漢騎行回幾百公里之外的河北老家。在路上,他想起從武漢騎行到長沙的經歷,那是他第一次騎長途,帶了很多東西,但等到車胎爆了的時候才發現,真正需要的東西都沒有準備。創建一個平臺,打造服務於“單車迷”的網絡之家的想法隨之催生。

受互聯網汽車營銷平臺“汽車之家”的啓發,他發現目前國內還沒有供單車愛好者交流的專業平臺,於是他決定辦一家專業的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郭敬佩說,在普通人眼裏,自行車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騎行愛好者眼中,自行車從品牌到配件,從保養到維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話題,單車迷們“迷”的就是這些。“比如有人打算從武漢騎車到拉薩,他需要準備備胎、打氣筒等備用工具,還要提前計劃好路線和露營地點,如果把相關的整車、配件銷售植入進來,就能達到宣傳和推廣的目的。”

通過在北京風投公司工作的姐姐,郭敬佩認識了一位同樣愛好騎行的天使投資人,遞交商業策劃書,幾輪交流下來,他獲得了200萬元的風投資金。

有了這200萬元,加上個人投資的60多萬元,郭敬佩心裏有底了。他和計算機學院的朋友馮文傑認真研究“汽車之家”的商業模式,通過分析自行車用戶羣體興趣熱點,規劃網站構架及調試更新後,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單車迷”網站正式上線,網站定位是提供買車、用車、養車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全程服務的營銷平臺。

只要堅持,辦法總比困難多

早在高中階段,爲了自己的藝術夢,郭敬佩曾三度高考,仍與八大美院失之交臂。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筆頭功夫”。至今,他的出租房裏一直放着畫板,沒事兒的時候最喜歡“塗塗畫畫”。

這背後,是他對自己“夢想”的堅持追求。

因爲創業,郭敬佩成了大學課堂的稀客,每個月僅在月初和月末才現身課堂,但平時他會準時上交作業,他也沒忘記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創業中運用藝術設計的知識”。

在租車行的時候,他利用專業優勢,設計了一份“點車菜單”,學生們可以根據菜單選擇車型和時間。後來,在“單車迷”的發展過程中,公司名片、網站廣告、宣傳廣告等各方面,郭敬佩都發揮優勢,“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

創辦網站之初,缺乏市場考察與技術能力的郭敬佩一度將網站外包給專業公司,卻常遇到後臺維護難題。最終他下決心把網站收回來自己做,重新組建技術團隊,因爲資金問題聘請以學生爲主的技術團隊,又讓網站摸黑走了一陣子。他說:“學生沒經驗,流動性大,對網站的技術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後期聘請專業人員,又因爲公司規模等原因,很多人面試完就走了。”

面對“單車迷”一路走來的彎路,郭敬佩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創業的風險與艱辛。技術遭遇難關、網站至今未達投資標準、技術人才難以招募……每一樣都牽動着郭敬佩的心。

爲了留住難得的技術人才,郭敬佩爲每個技術員工分了公司的虛擬股份,他覺得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擰成一股繩。現在,公司擁有一支14人的隊伍,每個人各司其職、加班加點護着“單車迷”一路成長。“讓‘單車迷’網站發展爲中國的‘單車之家’”是郭敬佩目前最大的心願。

等完成上線修正和抗壓測試後,郭敬佩會重新開始尋找新一輪的投資,一個利好的消息是,“單車迷”在各大搜索引擎同類網站搜索中排名第一,“環保是一種趨勢,單車的普及與網站的發展也是必然的,我不會退縮,相信‘單車迷’可以迎來春天”。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3

嚴磊:85後小夥製作福州油紙傘創業

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第二天,在福建展位上,一位年輕帥小夥製作的古香古色的福州油紙傘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小夥子1986年出生,學的是電子工程專業,卻做着如此“古典”的事。

簡單的夢想需要不斷的努力

小夥叫嚴磊,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福州油紙傘。“民宿剛流行的時候,有朋友託我在福州買油紙傘來裝飾他們的民宿,他們說在網上看到福州油紙傘有名、質量又好,但我在市場上卻買不到,好不容易纔從父輩那裏打聽到製作油紙傘的師傅。”嚴磊說,朋友提出定做傘,並提出相應的想法。於是嚴磊和制傘師傅打成了一片,師傅說你要求那麼多,你自己學好了。

之後,嚴磊真的開始學習制傘,他說,“常有年輕人到師傅那裏學,但最終剩下的就我一個人。”

學了三年的嚴磊出師了,相比於制傘,嚴磊更加頭痛的是銷路。

他在2010年開了一個“坊巷書生”油紙傘工作室,在南后街有了一個攤點。製作的方法是遵循100多年的老工藝,棉線得一圈一圈的上,桐油得一遍一遍地刷,一批200個油紙傘要花上20多天,天氣不好還得更長一些,“這活急不得,你得慢慢來。”

發朋友圈推廣油紙傘

嚴磊說,85後這代福州人都聽說過“福州三寶”,牛角梳、脫胎漆器這兩件不會錯,但第三件通常會說成壽山石。油紙傘史料記載是王審知入閩時帶過來的,有着上千年的歷史,“我想讓福州人遺忘的油紙傘重新迴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不僅是一件伴手禮,試想一下,到了每年三四月,雨季來了,路人打着油紙傘,那是何等風景!”

其實父輩並不贊同嚴磊做油紙傘的生意,他們會問嚴磊,“你確定賺得了錢?你確定每個人都需要嗎?”嚴磊說,“我的合夥人如今都退出了,第一年一直在虧本,他們頂不住來自家庭的壓力,只有我堅持下來,接下來的日子開始慢慢賺錢了,比起我的那些在電子廠流水線上上班的同學,我覺得我做的事有趣和有意義多了。”

如果你在南后街那排銅像附件,看到一個油紙傘展示的攤位,那就是嚴磊的,遊人可以免費與油紙傘合影。嚴磊說,“我沒做任何廣告推廣,他們會將最美的笑容和福州最有特色的油紙傘一起發到他們的朋友圈,這便是最好的推廣。”

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事蹟材料4

我叫孫強,33歲,1992年7月畢業於遼河石油學校油田應用化學專業,現任鑽井工程技術公司泥漿工藝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鑽井液研究與現場技術服務工作,努力學習鑽井液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通過不懈地努力,逐漸成爲一名能獨立從事現場技術服務和技術研究的科技人員。

多年來,我先後參加了七項局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先後發表了八篇學術論文,其中《可循環泡沫鑽井液完井液研究與應用》一文被SPE採用。目前已能夠獨立準確的完成鑽井液工程設計、鑽井液對策策劃、鑽井液技術施工,並對一些特殊地層井有着良好的現場施工經驗,如煤層、跨塌層(山前構造)、易漏層、高壓層、鹽膏層等。通過幾年來的刻苦鑽研,掌握了諸如油基泥漿、油基解卡劑、水基解卡劑、穿漏堵漏技術等一些特殊鑽井液技術與施工工藝。

一、科學研究攻難關,技術創新增效益

參加工作以來,憑着對鑽井泥漿事業的執着追求,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從一名普通的職工成長爲一名科技工作者。特別是近幾年來,通過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研究,攻克了多項現場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先後參加並完成了多口重點井、深井、複雜井和泡沫泥漿井的技術施工,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降本增效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科研攻關及現場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1992年我參與了國家“八.五”重點科研攻關項目--《水平井鑽井液技術研究和現場應用》,先後參加承擔了草20-平3井、草20-平4井、草20-平5井、草南試平1井和國內第一口三維繞障水平井單2-平1井的施工任務。先後解決了水平井鑽井施工中存在的攜巖洗井、井眼防塌、潤滑防卡等技術難題,保證了鑽進、電測、下套管等作業順利進行。1996年6月我參加了勝利油田超深井--郝科1井的施工,以優質穩定的泥漿性能改善了井下摩阻扭矩大的複雜情況,確保了鑽井工程安全施工,滿足了地質錄井的需要。爲今後的超深井鑽探的泥漿技術研究和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1996年以來參加了《可循環泡沫鑽井液完井液研究與應用》和《可循環泡沫鑽井液完井液推廣應用》兩項課題的研究。在項目的研究階段進行了現場5口井的試驗應用,撰寫了推廣課題的鑑定報告。在項目的推廣應用過程中,通過室內配方的改進以及處理劑材料的配製,並在各種類型井上進行了推廣試驗,探索出了技術現場應用的工藝流程,並完善了可循環泡沫鑽井液的最佳方案,使得該技術在直井、大斜度井、水平井、欠平衡壓力鑽井、側鑽水平井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並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配套技術。到2000年,共在68口不同類型的低壓易漏井上應用了這一技術。應用可循環泡沫鑽井液完井液技術不僅解決了長期以來古潛山及火成岩地層易漏的難題,更重要的是使長期難以動用的儲量得到了有效開發。可循環泡沫鑽井液完井液項目研究課題於1998年獲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推廣課題於2000年獲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可循環泡沫鑽井液完井液項目連續三年爲研究所創產值累計1500多萬元。2001年4月份,氯化鈣-聚合醇鑽井液體系首次於史136井應用。由於鈣醇體系是新型鑽井液體系,我認真查找資料並積極參與室內試驗,初步掌握了該新型鑽井液體系的特性。現場施工中,我密切觀察,及時做各種小型試驗,逐步摸索出成熟的施工工藝。隨着井深的增加,每鑽進100m,做一次鑽井液濾液濁點,以便能及時調節濾液濁點,滿足施工要求。通過精心施工,圓滿的完成了史136井的技術服務,達到了高密度井低密度鑽進的技術要求。解決了該區塊沙二、沙三段易垮塌,電測困難等難題,鑽井週期明顯縮短,全井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二、大漠深處勇展風采,打造勝利泥漿品牌

1997--2003年我多次遠赴新疆塔里木油田進行技術服務,在現場施工中我兢兢業業、認真負責,與井隊密切配合,及時分析地層巖性,瞭解井身結構、鑽具組合,熟悉各種鑽進參數,有針對性地確定鑽井液體系,優化鑽井液性能參數,優選泥漿配方,做到既節約泥漿成本,又滿足井下施工安全。在施工過程中曾遇到如鹽層、石膏層、鹽水層、煤層等複雜地層,每次在困難面前,我都認真分析井下情況,借閱鄰井資料,及時與鑽井監督結合溝通,制訂出詳細的施工方案,爲泥漿公司在塔里木市場贏得了聲譽。七年中共承擔了塔中168井、輪古1井、和參1井、塔中16-10井等十幾口井的技術服務,爲公司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塔里木地質構造特殊,所鑽探的井大多都在5000米以上,地層複雜多變,鑽井技術難度大,對泥漿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塔里木彙集了國內外多家泥漿技術服務公司,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和信譽。在牙哈地區和哈得地區長裸眼水平井的技術服務中,我採用聚合醇防塌潤滑泥漿體系,解決了裸眼段長達5200米的井眼穩定和油氣層保護問題,提高了鑽井速度,縮短了鑽井週期,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新的泥漿體系在超長裸眼水平井的成功應用,是泥漿技術的一個突破,爲塔里木的油層開發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河南油田的寶302井還引入了公司的可循環泡沫泥漿技術,並且可循環泡沫泥漿在深井、煤層的成功應用,拓展了可循環泡沫泥漿的應用範圍。

由於長年奮戰在氣候惡劣的戈壁大漠,我不到30歲就落下了關節炎的毛病,每次上新疆都要帶上大包的藥,1999年冬季在克拉205井施工期間,正在井下出鹽水的關鍵時刻,我關節炎老毛病又犯了,我每走一步都疼痛難忍,但我還是在零下30多度的寒風中堅持在循環罐上進行壓鹽水及鑽井液的處理,通過一天一夜的緊張奮戰,井下恢復了正常,而我卻腿疼的怎麼也下不了循環罐,幾名井隊職工只好把我擡回住井房。

三、舍小家顧大業,無怨無悔獻青春

2000年8月,在我妻子懷孕七個月時,由於生產任務重,人員緊張,研究所領導考慮再三決定委派我,前往中原油田參加胡5-平1井的技術服務工作。胡5平1井是中原油田鑽井三公司施工的第一口水平井,也是整個中原油田施工的第二口水平井,雖然我已獨立完成了多口水平井,但中原油田對該井非常重視,因此我感覺壓力很大,在施工中克服了地層不熟、處理劑不熟、A靶前不準混油等諸多困難,與井隊職工一同努力,順利完成了該井的施工任務,受到了施工單位的高度讚揚。當時妻子一人在家,身體多病,多次打電話催我回來,可是當時井上情況複雜,爲了完成任務,我又繼續堅持了兩個月。當我回家後才知道,由於妻子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使得胎兒胎死腹中。

2004年,我參加了中石化重點探井河壩1井的鑽井施工,在服務中我認真分析地層狀況,優選泥漿體系,優化各性能參數,順利的壓井成功,有效地解決了河壩1井“漏涌同層”、“上涌下漏”的複雜情況。在河壩1井的出色表現贏得了甲方和油田領導的高度評價,同時也爲公司在川東複雜區塊鑽探,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和豐富的經驗。從河壩1井回來後,在家休息了不到一個星期,我又遠征塔里木油田,再次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就這樣,在工作中我時時刻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紮根一線,立志爲鑽井泥漿事業的發展竭盡全力,爲祖國的石油事業奉獻自己的滿腔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