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筆記彙編15篇

學識都 人氣:2.0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字經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字經讀書筆記彙編15篇

三字經讀書筆記1

放寒假沒幾天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教我灑掃、應對、進退,幫我學習、尊長、敬幼的書——《三字經》。《三字經》文如其名,以三字爲一句,四句一組,就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唱兒歌,琅琅上口十分的有趣。但是,《三字經》易學不易懂。從大年初二開始我就拿着這本書和《百家講壇》的教授一起讀《三字經》。

我最喜歡的是《三字經》的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爲什麼喜歡這兩句呢?是因爲這兩句能幫助我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意思是說,人初立世之時,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後來,因生活和學習環境變換,不同於當初之時了,差異變的越來越大,就象當今社會上的人,有好有壞。這兩句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書中不僅有這樣的解釋還有另外一種意思,就是講人在剛出生時本性是不善良的。爲什麼能這樣說呢?因爲每個人在嬰幼年時都很不懂事,不是很聽話。既不知道父母親爲家累還是不累,爲自己是生氣還是難過。所以說,人出生時是不善良的。

這兩種解釋我比較認同第一種。因爲,每個人在幼年或少年時不能只看聽不聽話,應在受過教育後再判斷是好是壞。應該往好的方面看,往好的方面去培養。這樣,才能做社會有用的人。

我讀了以後深受啓發,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認真做事,誠實做人。長大後報答父母雙親,報效國家。

三字經讀書筆記2

今年的寒假作業裏有要求誦讀國學經典,我和媽媽在書店裏買了《三字經》。以前也背過其中的幾段,也不是很有興趣,但拿起這本書時,我發現裏面內容豐富,讀起來琅琅上口,還有明確的註釋和小故事,裏面含意無窮,有些故事讓我很感動。

“香九齡,能溫席。”在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小女孩,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她懂得爲父母減輕負擔,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今年也是九歲,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不用幫忙,有時還會對媽媽發點小脾氣,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有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也需要媽媽幫我檢查。雖然有時候也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也是出於好玩……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把大梨讓給哥哥弟弟吃,小的留給自己。這是我們這些獨生子女最缺乏的美德。我們在很多長輩的呵護寵愛下成長,所以養成了唯我的性格,很少懂得謙讓,特別是同學之間。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同學之間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相互關愛,有事情相互謙讓,就會少很多的爭執。

《三字經》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一篇又一篇的寓意能增進我們的知識和見聞;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請和我一起去讀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3

前段時間,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書,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其中有一本帶釋義的《三字經》,這是一部國家啓蒙讀物,內容豐富,含義無窮,讀來朗朗上口,音韻和諧。

我認真地讀了一遍,真的不大懂。我去請教媽媽,媽媽說那是文言文,你看不懂沒關係,你可以一邊看釋義,一邊讀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幾遍,慢慢就理解了。

我又重新讀起來。其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說人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步,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是說東漢的黃香,九歲的時候能替父親暖被窩。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給哥哥吃,而自己拿最小的那一個。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培養自己的愛心,友善他人。

想想自己經常對父母發脾氣,和弟妹爭寵,都覺得臉紅。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做一個好孩子,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和弟妹分享家庭中的天倫之樂。

三字經讀書筆記4

我從小就喜歡讀《三字經》。我也一向徜徉在古文化的海洋裏。因爲它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筆記觸。

“幼不學,老何爲”呢所以我們此刻要勤奮好學,不懂九月不恥下問,讀書務必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這些道路都是透過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而得來的。“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要明白尊敬親人,老師和朋友就務必要敏而好學。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玉器,着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我們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後就不等成大器。

經過讀《三字經》讓我明白了:“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這些人都是因爲明白了這些職責,明職責,負職責纔去爲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就應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爲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祕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期望與奮鬥的結合,那麼我們都會和平相處,讀了歷史書,考試時要按時記載,透過古到今,如果親眼所見者,都會明白學習的敵人其實都是因爲自己的滿足。

讀了《三字經》後,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爲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爲坦白就猶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質,我們要擁有良書,喲工友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人,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能夠去聽見遠方的呼喚。讓你去了解,去親近社會與大自然。

三字經讀書筆記5

《三字經》裏都是在講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一出生心地是善良的,通過讀書、學習,就能出人頭地。《三字經》裏也教導我們一些大自然的現象,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三字經》裏也教導我們一些爲人處世的事情等,通過不斷學習,獲得、探索知識來提高自身修養。

每當我讀着《三字經》時,總會聯想到,那是的兒女十分孝順,並不是像現在的子女一樣,長大後出國留學,在國外定居,對家鄉的親人不理不睬。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好好讀書,成天泡在網吧裏,還有些人因爲不想去上學,而逃課去玩。讓我們來比一比現在的人和古代的人有什麼區別,現在的人做什麼事都要佔些便宜,而古代的人——比如《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自幼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四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的詩賦,並懂得禮節,父母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孔融的父親買了一些梨,讓孔融選一個,孔融選了一個最小的一個梨,父親問他爲什麼要小梨子?他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就讓給哥哥吧!連孔融都可以把梨讓給哥哥,而現在的人不管是誰都要佔些便宜,可見現在的人和古人真是一個對比。

《三字經》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本文學瑰寶。《三字經》影響着我們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6

從爺爺的書架上,從爸爸的箱子裏,從學校的書堆裏,我都能發現一本書,那就是——《蒙學經典》。其中有《弟子規》,有《千字文》,有《百家姓》。我最喜歡其中的《三字經》了,因爲它讀起來簡單,上口,還能輕易讀懂其中的意思。所以我愛讀。

記得《三字經》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它的意思是: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蘇秦的學生,他讀書時爲了防止打瞌睡而把頭髮吊在房樑上,睏倦時便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他的家裏很貧窮,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或停頓過學習。這種做法我覺得有些不合道理,但是這種精神卻影響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從歷史學家到政治學家再到科學家的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想自己,我學得十分慚愧,和他們相比我可差遠了,今後我要學習古人們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我記得還有一段對我記憶猶深: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它的意思是:漢代的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我們從小就應該知道的。從孔融讓梨裏我受到啓示: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尊敬兄長開始,培養我們的愛心,要友善對待他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纔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纔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我們要懂得謙讓,我覺得謙讓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它可以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美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和諧。作爲小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懂得謙讓,不能爲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人與人之間應和諧共處,這樣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三字經》不僅僅是一本書,它還是文化的寶藏,是智慧的結晶,是永不褪色的經典,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必將源遠流長。

三字經讀書筆記7

書是我們的朋友,書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同時又能讓我們學到無窮的知識。沒錯!一本書就好比智慧的金庫,你擁有了它,就擁有了財富。

《三字經》是一本國學經典,它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富有豐富的哲學道理。

當我讀了部分內容後被深深吸引了,它具有韻律之美,淺顯簡潔,對照比較,我爲以前做的有些事感到慚愧。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不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讓我懂得了小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纔能有所作爲;對上要盡力輔佐,對下要竭力幫助;當我們功成名就才能讓父母感到榮光。有件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次,我期末考試數學考了一百分,語文也考了九十五分,當成績公佈下來後,全年級的`同學相互轉告。消息一傳開,很多家長在爸爸媽媽面前都誇獎我,爲此爸爸媽媽是多麼的高興啊!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現在努力學習,將來有個好工作,讓爸爸媽媽享享福,讓他們的幸福延續!

當我讀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再次讓我警醒,年少時不好好學習,到了老的時候,只留下了一頭白髮,又能得到什麼呢?我們每個人都好比一個玉,如果能好好雕琢,能忍受被雕琢時的痛苦,我想必成大器,相反,那只是成爲一個普通的石頭。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現在的學習機會,好好學習。

這只是我讀了《三字經》的一小部分所明白的道理,我想,這本好書將陪我左右,伴我成長,因爲冰心奶奶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誦讀《三字經》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8

每次讀到這裏,我的眼眶都是溼潤的,因爲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也想到了我對爸爸媽媽的一點一滴。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絞盡腦汁換着花樣給我做好吃的;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無論下雨下雪都等在學校門口接我回家;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上了一天班還不知疲倦地陪我學習陪我玩耍……我小時候很黏人,一離開媽媽的懷抱就哭鬧,媽媽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極了,就坐在那裏睡覺!一次我高燒近40度,爸爸一會兒一會兒地給我擦酒精,幫我降溫,竟一夜沒有閤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爲值日,走出教室的時候天都黑了,但是媽媽一直在校門口等。看着雪人一樣的媽媽,捂着媽媽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淚啪啪直掉!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很愛很愛我,而我,卻不知道關心爸爸媽媽。好吃的東西我總是搶着吃,很少主動幫爸爸媽媽幹家務活,學習累了還好發脾氣,媽媽總是給我洗腳而我從沒給媽媽洗過一次……想到這些,想到黃香,我覺得好慚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學習、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自然,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學習,什麼是愛!我愛這本書,喜歡書裏的智慧和精神。我更會在享受愛的時候,像黃香那樣,真摯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每一個人!讓《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愛與我同行!

三字經讀書筆記9

有一本書,它深深影響了我,讓我從一個懵懂的小孩轉變成一名有知識、有思想的小學生。那本書就是——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別看這就短短的幾句話,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的意思是:人剛生下來都很善良,天賦也相近,只是後來個人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纔會使習性的差距變大,如果對孩子不嚴加管教,孩子就會不再善良了。媽媽就曾經給我講過與這個有關的故事。

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個孩子,長得很可愛,媽媽總喜歡把他抱到鄰居家去玩。有一次,他無意中把鄰居家的一根繡花針帶回了自家。媽媽看了,說:“孩子,你真聰明,還知道把這個拿回來”孩子聽了,很高興。於是,他就養成了拿別人東西的習慣。長大後他成了一個小偷,還犯了大案,要被處死。在執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見母親一面,母親淚流滿面地跑過來,小偷說要親一下母親,母親同意了。小偷湊上去,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母親罵她不孝,他卻說:“媽媽,當我第一次拿別人家裏繡花針的時候,你能告訴我那樣做是不對的,今天,我就不會走到這個地步。媽媽,我恨你!”

我們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接受家長和老師好的引導,就有可能走上歪路,變成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這就是三字經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同學們要謹記啊!

三字經讀書筆記10

中國古代的文化歷史悠久。這個文明古國有着許多充滿着文化的詩文,就像《三字經》、《論語》等。歷史像一條韌帶一樣,穿着一顆顆文化的珍珠。讓歷史的文明古國璀璨奪目。這幾天,學校讓我們接近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讓大家背誦《三字經》。這是我們班級的第一次接觸。同學們興致大發,我們在文學的海洋中遨遊着。看完了三字經,我有許多的感觸,我的感觸是:三字經似兒歌又似歌謠,讀起來琅琅上口。它是每三字一句,每四句一組而且每句表達的意思都不同。這些簡潔明瞭的詞語竟保存着中國千古年來璀璨的歷史文化,含意深刻,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細看三字經的時候,我被三字經那種博大精深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住了,三字經啓迪了我們的心智,使我們輕鬆的進入了三字經的深刻含義。《三字經》的知識也是多方面的,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等,三字經還可以勸學、提高品德方面、教做人的方面等等。一句話就被分成了幾組,簡潔明瞭,我們一讀就懂,而且含義十分深刻,使我們受益匪淺。它讓我們懂得了人生哲理,講文明,懂禮貌。讓我們少年時代走上正確的成長道路。還使我們的知識面又擴大了。三字經的句子裏包含着深刻的的意義,讓我們受益匪淺。文中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孔融讓梨等。我來講講古人好學的故事吧: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免。意思是路漫把文字抄在蒲草上,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片上。他們買不起書,還勤奮的學習。想想我們在明亮的教室裏讀書,還有老師來領進人生的道路,古代沒有錢上學,他們還擠時間看書,想法抄書。我們的條件優越,爲什麼不好好學習呢?三字經還教我們一些典故。我還知道了,一個人在少年時代要奮發圖強才能長大成才,報效國家。

三字經是我們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的瑰寶。現在也是一本啓迪我們的好書。是我們學到了許多做人之道,這將是陪伴我們一生的好書。

三字經讀書筆記11

三字經,一本傳統知識的教育重點;一本歷來備受推崇,稱之爲”袖裏通鑑綱目“ , ”千古一奇書“;一本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啓蒙教材。

三字經的每一句當中,即便於記誦,又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有幾句使我心曠神怡。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就是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想想如今,有的小學不好好上,到外面瞎混,一上了初中,學校都不要他,他只能出去打工。可他長大了一事無成,看看別的同學都有了自己家的公司,他到現在才後悔已經晚了。

還有一句,就是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意思就是當時君王和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女子之間要相親相愛,夫妻之間要和順相處。想想如今,夫妻如果過不下去就要離婚,還談什麼和順,要不就是因爲一件小事而吵架。真是不應該呀!

三字經,一本被人稱之爲”若能句句詮解,子史經書一貫通。“它洋溢着儒學教育的氣息,全篇以孺子思想貫之。

三字經讀書筆記12

今年暑假,爸爸給我買了許多課外書,我最喜歡一本書名爲《三字經故事》的課外書。爸爸對我講《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啓蒙學教材,流傳近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戶曉,現在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三字經》全文僅一千一百多字,內容卻包羅萬象,天文地理、社會家庭、歷代興衰、文化變遷,應有盡有;其中更包含了傳統倫理道德的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全文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懂易記。

這本《三字經故事》將原文分段作註釋、翻譯,還配合文句精心選編了七十一則相關故事。這些故事有的講述典故淵源,有的闡述人生哲理,有的表現傳統美德,大都意蘊深遠。書中的經典原文大字注音,以便於誦讀;註釋、譯文簡潔明瞭,可幫助理解;故事則情節生動、圖文並茂。

我一接觸這本書,就使我有一種走進神聖的經典殿堂,不但積累了知識、豐富了語言、增長了智慧,而且獲得了許多有益的啓迪。同時,吸引我兩天內一口氣把它看完,至今我對它還愛不釋手,經常翻出來看其一、二則故事。

三字經讀書筆記13

在祖國浩瀚歷史的長河中, 一部部經典猶如一窖烈酒,經歷了數千年的沉積,迸發出縷縷幽香! 而在這些經典中,“善”如一株婉約的清荷,在永恆地綻放。

翻開泛黃的經典,《三字經》的“人之初,性本善”,告訴我們人本善自具,要喚醒內心的善。《易經》 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告誡我們要積德行善。《道德經》 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 ,則規勸我們與人爲善……

是的,善良是掛在心底裏的一輪澄澈的明月,它照亮的是一個人精神的天空。

善念是一粒種子,善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實。沒有誰不需要善良,沒有誰,不被善良感化!

記得我看過一部4分鐘的微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穿着破鞋的小男孩,在車站看到另一個孩子不小心掉落在站臺上的一隻新鞋。這種情況下,有的人會漠不關心,有的人會佔爲己有。但小男孩沒有這麼做,他奮力追趕火車,爲那個孩子送鞋。當追不上火車時,他很沮喪。這時,那個丟鞋的孩子也做了一件事,就是站在車門處,將腳上的另一隻新鞋扔給了他。

全程沒有一句臺詞,卻感人無數。因爲這兩個孩子的舉動告訴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纔會看到心裏本能的善良有多美。善良,是世界上最美的成全。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不經意扔掉很多東西,扔掉天真無邪,丟掉簡單——但無論如何,請帶着善良!一念之間的善良,一望無際的溫暖!

三字經讀書筆記14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教育的主要記載。所以我爲了瞭解歷史,也要勤奮起來讀三字經了。

《三字經》裏的內容很多,但是我喜歡的有這幾個。如: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和黃香的故事。孔融讓梨和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一定知道。但是,同學們知道黃香的故事嗎?不知道就趕緊聽我講吧!黃香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從小他就和父親相依爲命。爲了不讓父親太辛苦,黃香把家務事全包了,別的孩子在開心的玩耍時,他就在家劈柴做飯。夏天,父親睡覺的時候黃香就我父親扇扇子。到了冬天,他總是先把被窩捂熱之後,才讓父親上牀睡覺。後來黃香當了官,但他仍然很孝順父親。正應了一句名言: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燒。

這黃香的故事就講完了,你有什麼感受嗎?如果沒有,就來聽聽我對孔融和黃香的故事的感受吧!孔融他從小懂得謙讓,而黃香從小懂得孝敬父親。同學們,他們兩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使三字經裏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人,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15

《三字經》人人都會背,可大家背了而做到了嗎?而我就承認我只做到了一點,而另一大半都沒有做到。

就像《三字經》裏寫的“惜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樣一句話,可同學做到了嗎?沒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樣一句話講的是孟子的母親孟母第一次把家安在了墓地附近,孟子學人掘土築墳;孟母第二次把家遷到離屠宰場不遠的地方,孟子學人殺豬宰羊;第三次把家遷到了學宮旁邊,孟子纔開始好好學習。沒想到有一天孟子覺得學不進去了,就逃學回家,孟母看見孟子逃學回來,就拿把剪刀剪斷了織布機上的線,孟母告訴了孟子一些道理,孟子領悟了母親的教會,就發奮篤志勤奮學習,最終成爲了一位傑出的思想家。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大人們和老師是多麼不容易,我們不要在和大人們鬥嘴,我們要認真聽取他們的勸告,認真學習,不讓他們生氣,認真對待你做過的每一件事,當然,我們做事之前,先考慮大人們會不會同意,這件事會不會給特人帶來損失,如果有什麼對自己他人都不好就千萬不要去做,現在,我們好好學習就很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