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筆記(彙編15篇)

學識都 人氣:3.0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字經讀書筆記(彙編15篇)

三字經讀書筆記1

朗朗乾坤,得萬古之氣,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曠世之奇書,《三字經》橫空出世!《三字經》傳承下來已有七百多年了,歷史十分悠久。這本書承載着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今《三字經》的內容已被我們椒江人民印畫在了文化牆上,大大增強了我們椒江的文化氣息。

來,現在就讓我和大家一起走讀椒江文化牆上的《三字經》。

來到文化牆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烏黑髮亮的《三字經》裏的文字和生動的配圖。看得出來,這麼多文字和畫都是聰明勤勞的人們精心書畫寫上去的。顏色豔麗,字跡工整,栩栩如生,美麗動人!我從左往右讀,“教之道,貴以專……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看着這些圖文並茂的文字,我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等句子中體會到黃香小小年紀都懂得孝順父親,值得學習、發揚!“融四歲,能讓梨。”作爲弟弟的孔融對自己同輩都能懂得謙讓與寬容。我比起孔融,可真是相差太遠了!生活中,哥哥不管吃的玩的總讓着我這個做妹妹,而我卻一而再,再而三,得寸進尺,不懂得半點謙讓。現在看到這裏,讓我感到十分愧疚。我回家後,馬上真誠地對哥哥說聲“對不起!”表示我的歉意。“養不教,父之惰。教不嚴,師之惰。”它告訴我們做父母都有教育孩子的義務,父母要及時指正孩子的錯誤。老師教育學生不嚴格,那是老師的過錯,會誤人子弟。我慶幸自己有負責、嚴格教育我們的好老師!“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我們作爲小孩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段機杼。”孟子的母親曾經三次搬家,都是爲了孟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孟子後來能成爲著名的大家,是和他母親的良好教育是分不開的。是呀,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啊!我慶幸自己在百年名校——人民小學,在區優秀班級——四(5)班,熱情高昂地學習。我相信同學們都會珍惜這美好的一切,讓我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字經》凝結着古人的智慧,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它更多地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小故事,大道理!

走讀《三字經》文化牆後,你們有什麼感想呢?願與我一起分享嗎?

三字經讀書筆記2

每次讀到這裏,我的眼眶都是溼潤的,因爲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也想到了我對爸爸媽媽的一點一滴。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絞盡腦汁換着花樣給我做好吃的;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無論下雨下雪都等在學校門口接我回家;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上了一天班還不知疲倦地陪我學習陪我玩耍……我小時候很黏人,一離開媽媽的懷抱就哭鬧,媽媽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極了,就坐在那裏睡覺!一次我高燒近40度,爸爸一會兒一會兒地給我擦酒精,幫我降溫,竟一夜沒有閤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爲值日,走出教室的時候天都黑了,但是媽媽一直在校門口等。看着雪人一樣的媽媽,捂着媽媽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淚啪啪直掉!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很愛很愛我,而我,卻不知道關心爸爸媽媽。好吃的東西我總是搶着吃,很少主動幫爸爸媽媽幹家務活,學習累了還好發脾氣,媽媽總是給我洗腳而我從沒給媽媽洗過一次……想到這些,想到黃香,我覺得好慚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學習、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自然,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學習,什麼是愛!我愛這本書,喜歡書裏的智慧和精神。我更會在享受愛的時候,像黃香那樣,真摯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每一個人!讓《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愛與我同行!

三字經讀書筆記3

樂樂同學讀《三字經》,看到“孟子者,七篇止”這幾個字後,馬上指着孟子這兩個字說,媽媽我知道這個人,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他媽媽就搬家了,還不好好學習,他媽媽就把織布機摔了,說他要再不好好學習,就得使勁懲罰他,象打織布機一樣”。

樂樂同學的理解雖然淺顯,但現在看孟母的教育方法也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女差不多:擇鄰處和擇校大同小異,都是人爲的干預孩子的生長環境,只不過孟母連鄰居都要重新選擇,比我們更加嚴格。斷機杼嘛,就和樂樂不願意多練琴,我憤而折斷她的鉛筆異曲同工。

三字經讀書筆記4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三字經》。我想大家對這本書都不陌生吧!這本書是我兩歲的時候,媽媽給我買的。那時候的我也只能說會背,還不能理解每個故事的意義。現在重新認真的讀了一遍,真是受益匪淺。

這本書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書中的故事讓我知道古人是如何尊師重道,知錯能改,勤儉節約的。

我最喜歡李白的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杵幹什麼呀”?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爲了大詩人。

故事雖短意義卻很深刻,我堅信通過我的努力學習,我會比古人做的更出色。

三字經讀書筆記5

雖然有時候不是很懂他們的做法,但也會細心地觀察。還有最讓我崇拜的是裏面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爲了小孩子的學習環境不怕麻煩,不怕辛苦,搬了三次家,直到最後搬到適合她小孩學習的地方,才安心居住下來。她的用心實在偉大!

《三字經》教會我們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知識,才能出人投地。想想他們,我感覺我們真幸福,有這麼好的條件來學習。

三字經讀書筆記6

我喜歡中國經典讀物——《三字經》,這本讀物不論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都讓我受益匪淺。它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經典讀物。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美醜,什麼是對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讓我知道了許多人生哲理,知道了應該珍惜時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字經》中“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講的是西漢人路溫舒用蒲草編成席子用來抄書;公孫弘自己製作竹簡用來抄書。他們的生活很清貧沒錢買書,但是卻知道勤奮自勉、刻苦學習。“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講的是漢代的孫敬爲了防止讀書時打瞌睡,把頭髮吊在房樑上;戰國時的蘇秦讀書睏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們雖然沒有父母、老師的督促、教訓卻能自覺的刻苦讀書。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學習條件非常優越,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但是我們還不好好學習,整天就知道玩電腦,一想到什麼事情就等明天,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想想古人,他們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仍然堅持學習,和我們相比,我們難道不慚愧嗎?

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我們要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效祖國。讓《三字經》在學習上,不斷地鞭策自己,讓我們離成功更進一步!

三字經讀書筆記7

假期裏,我認認真真地看完了國學叢書之一的《三字經》,這本書介紹了很多歷史人物生活和學習的典故,這些故事都用三字詩歌編成,讀起來琅琅上口,也便於我們記憶。

書中介紹有孟母三遷、孔融讓梨、四面楚歌等故事,我最爲感動的幾句是:”批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它講的是西漢路溫舒刻苦學習的故事。他家裏很窮,買不起書,時常借別人的書來讀,一天,路溫舒在放羊的時候看到蒲草的`葉子很寬大,就想到要用蒲草的葉子來編成席子,在上面抄書、寫字,於是他就趁放羊的時候到處割草、編席,然後再把借來的書抄在上面,他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讀了很多的書,成爲一名大文學家。

看了這個故事我很有啓發,首先就是做事情要有毅力,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獲得成功。其次,做事情要突破現有條件的束縛,自己去創造機會。最後,和路溫舒當時相比,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真是好太多了,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三字經讀書筆記8

讀了《新三字經》後,我懂得了:講文明,不說髒話,學習用禮貌用語和別人交談。

其中有幾句話,給我的印象最深:“真善美,是三金”是告訴我們:真誠、善良、有美麗的心靈,是人生種的三大金塊。它給我們快樂、健康。“背後語,莫全信”的意思就是:聽別人在背後言論任何一個人,千萬不要相信,這只是別人說得再嚴重,也要親自去認識這個人,得到的結論纔是真實的。還有:站如鬆,坐如鐘“,它告訴我們:站立要像松樹一樣直立,挺拔;坐着就要像鍾一樣紋絲不動。

讀了這本書,那麼多讓人深思的話使我受益。不論是對待家人,還是對待朋友,哪怕是初次見面的人,給別人一個好的印象很重要。我們應該做到:要禮貌待人,舉止文明,談吐文雅,遠離粗俗,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辨美醜。

我真的建議大家也來認真讀一讀《新三字經》,我相信你也會收穫很多。

三字經讀書筆記9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啓蒙讀物《三字經》爲代表的作品最爲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爲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時,獲得並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心世界。人之初,性本善。這兩句放在《三字經》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爲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爲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裏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於受到後天外來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後天環境”做出了評價,認爲導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直沿用至今。

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於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鍾,因爲人性格的養成是要受到後天教育的影響,對於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打遊戲、逃學、說髒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這纔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爲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書筆記10

《三字經》中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一句,有個故事:戰國時期,田稷曾出任齊國的丞相。有一天,一位下級官吏爲討好田稷,送給他一大筆黃金。田稷推辭再三,礙着情面還是收下了。他把黃金交給母親,請母親存放起來。田母是個正直而又心細的人,她暗自思討:兒子當丞相已三年了,還沒有一次交過這麼多的黃金給她保存呢,莫不是……想到這裏,老人就問兒子:“這筆錢財是從哪兒來的?”田稷是個孝子,從小受到田母的嚴教,向母親講實話已成了他的習慣。於是,他就毫不隱瞞地講了實情。……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因爲以前我常常對別人說謊話。想起來真有點後悔。故事中有一句話讓我深受教育:做人應該注重品德上的修養。我以後要誠心誠信,不能說謊。

三字經讀書筆記11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精心品讀回味一番,確實收穫很大,受益匪淺。

三字經內容豐富,用典多,知識性強,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裏面還有很多哲學故事,這些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古人認爲教育孩子要禮儀孝悌,端正孩子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強調訓導孩子要從小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教育應從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裏面的許多道理都生動而有教育意義,告訴我們很多深刻的道理,受益無窮。同時也讓我瞭解了中國的歷史,以及人倫的次第與綱常。

通過學習,是我認識到了三字經的博大深識,也燃起了對華夏先祖的崇敬之情。

三字經讀書筆記12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三字經》內容很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也有人生哲理。它會教我們知識,也會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三字經》開篇就講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很清楚,每個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小時候,這種天性人人都很相近,但長大後,受環境和教育的不同影響,人的性情纔有了差別。我覺得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在和諧社會環境,良好的教育氛圍,做一個善良的人。“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先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是多見識天下事理,懂得計算、計量,這纔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覺得這句話告訴我要做一個尊老愛幼,懂禮數的好孩子。

讀完《三字經》,讓我想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書筆記13

從一年級開始,爸爸就讓我朗讀《三字經》了。雖然我那時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是讀起來依依呀呀的倒是別有一番韻味,朗朗上口。在不知不覺中,我已能將其背得滾瓜爛熟。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從中悟出了些道理,也慢慢明白了爸爸一向鼓勵我背《三字經》的一片苦心。

《三字經》中有很多讓人感人的故事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曾子殺豬傳千古”。有一日,曾子和他夫人要一塊去趕集,曾子的兒子死活不讓自己母親走,母親就哄孩子說:“回來給你吃豬肉!好不好!”。兒子聽了母親的話,就鬆開了拉着母親的手。趕集回來後,曾子磨刀霍霍,準備殺豬。其妻望見了說:“我是哄孩子的!”“哄孩子?以後孩子長大了哄你、我,怎樣辦?如何了得!”說完曾子一刀便把豬殺了。曾子是《大學》的作者,也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言而有信,即使是對一個小小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讓我感悟甚深的是這一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塊玉在工匠的雕琢下,才能盡現它的光彩,成爲一塊稀世美玉。人也一樣,不經歷磨練,很難成才。所以呢,從小就要刻苦讀書,長大才能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

“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我從這段話中明白了自己做爲兒女的要孝順和敬愛長輩,儘自己的潛力。所以我此刻已經開始爲媽媽分擔家務活了:擦席子、擦傢俱、拖地,晚上睡前給媽媽敲腿,按摩肩膀。讓媽媽睡得香香的,我纔開心。

《三字經》是古代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值得我們讀一讀的國學經典。一個人要多讀書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那就趕快行動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14

寒假中,我讀了《三字經。百家姓》中的一則小故事,名叫孟母三遷。講的是孟子母親小時候三次搬家,給孟子找到好的成長環境的故事。這則故事首先說明了一個好的環境對於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就連孟子這樣的大學問家也需要孟母三遷,找到適合他的環境,否則他就不是歷史上的那個孟子了。其次故事說明有孟母這樣的良師是關鍵,有了孟母的引導,孟子才找到適合他的環境。所以,我們在成長中也需要負責任的父母或師長等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的成長才能事半功倍。

看了這個故事,我還覺得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特點,如果找到適合他的環境,就會激發他的潛質,有所成就。如果孟子有的是做生意的頭腦,那孟子搬到學校旁邊也成不了學問家。所以家長、老師的應材施教是必要的,社會需要大學問家,也需要商人、藝術家等各類人才。

三字經讀書筆記15

從我上一年級時,學校就要求背誦《三字經》現在我都能背下來了,我從中能悟出了一些道理。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意思是“人出生時,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爲後天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中,人的性情纔有很大的差別,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得到改變,所以從小關心教育兒童非常重要。”還有“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爲。”是說“子女不用心學習是不應該的,年紀小不努力,長大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沒有知識,還有什麼用。古代人都知道這些道理,我做爲一個小學生更要發奮學習文化知識,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