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

學識都 人氣:2.02W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1

這節課學習的“認識除法”這部分內容的直接基礎是乘法的含義以及剛剛學習的平均分的含義,重點是讓學生學會聯繫平均分的含義並根據具體的問題情境列出除法算式。在建立表象的基礎上,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認識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掌握除法算式的讀寫方法。

二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動是他們的天性,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認知的特點。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數學的知識。

在今天的課上,我讓學生準備了小棒,但並不要求一定要用小棒操作,因爲大部分的學生通過前幾天的學習,平均分已經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識除法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後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主要基礎。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本課的知識,我首先出示情境圖:6個小朋友坐纜車,每輛車坐2人,要坐( )輛。讓學生觀察圖,瞭解圖中的數學信息,然後讓學生思考:怎樣知道要坐幾輛車呢?學生用六根小棒代表6個小朋友,兩根放入一輛纜車,放了3輛正好放完,這樣很形象,學生也很容易理解,能清楚的看出來了要坐3輛車。這時,教師引導:6個小朋友,每輛車坐2人,問要坐幾輛車。我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從而自然引出本課課題:認識除法。接着通過兩道例題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已知物體總數,每幾個一份,

求可以分成幾份或已知物體總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在動手分一分,畫一畫,最後在列式算一算,這樣做我覺得更能讓學生從動手中感悟平均分豐富的表象,並從動手操作中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繫,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學概括,只有讓學生體會和了解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纔有利於學生最終去理解除法的含義。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2

認識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以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學習,所以這節課顯然很重要。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後,再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並讓學生經歷這一抽象過程,從中體會並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後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主要基礎,因此我在講授時注意以下幾點:

1、通過認真觀察幻燈片和圖畫,要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本課上完後,雖然學生能正確地列出算式,但有相當部分的學生不理解其含義。

2、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並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多次給學生積級的情感支持,讓學生體驗到掌握一種新方法的快樂。

3、充分利用學生已學的知識,鼓勵學生進行使用除法的活動和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強化練習。

4、運用所學的有關除法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深理解和鞏固除法知識,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興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有針對性地強化練習,以利以後的學習,爲今後理一步學習有關除法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的學生,喜歡動手是他們的天性。本節課,我們在“分一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注重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本節課教師不僅教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更注重了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每一節課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必需長期進行的。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 複習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複習了平均分與除法的聯繫。

2. 學生在平均分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認識思考的習慣。

3. 學生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與同學合作學習、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看圖寫一道乘法和兩道除法,並能說出各個算式的含義

教學設想:

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除法後的單元練習課,教材通過練習,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練習四里的實際問題,大致分兩個層次編排。第一層次是第1~5題,每道題裏都有兩小題,分別是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在理解題意,操作學具或者從圖畫裏獲得問題的答案之後,寫出除法算式。這些題讓學生反覆體會平均分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除法是解決平均分的問題的一種運算。第2~4題配合圖畫的三句話,描述了圖中的數量關係,揭示了平均分的實質。第5題只有圖畫,讓學生應用前幾題的方式理解並講述圖意,再寫除法算式。第二層次是第7~10題,分別從三個角度分析圖畫裏的數量關係,靈活應用“認識乘法”和“認識除法”這兩個單元裏的知識,初步體會乘法與除法是有聯繫的,從而進一步理解除法。同時,也爲用乘法口訣求商作些鋪墊。第7~9題各設計了三小題,配合圖畫的文字敘述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理解圖意。教學可以分兩步進行: 先是邊讀文字邊看圖畫,逐一列出算式;然後是隻看圖畫,不讀文字,反思剛纔是怎樣理解圖意的,根據圖畫裏的哪些條件,提出了什麼問題,是怎樣解答的。這樣,教學第10題時,就有了看圖提出問題的能力。根據圖意,這道題可以列出許多算式,教材用“你能說出哪幾道算式”鼓勵學生髮散思維。在獨立列算式和相互交流後,可以適當進行整理。如看了圖畫裏的黃瓜能說哪些算式?辣椒呢?培養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因此,擬定了以下的教學設想:

充實教學情景的創設,是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第一課時我根據教材題1~題6的設計意圖,用課件呈現秋天來了,小動物們忙於收穫的情景圖。讓學生們通過幫助小動物的媽媽解決難題,重溫除法的特性——“平均分”;在寫算式、說圖意的過程中加深對“除法”的認識;在對兩道除法算式的比較中,深刻理解除法的含義,同時回憶起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稱。第二課時我依據教材題7~題10的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帶領學生參觀了動物王國的西瓜園、芒果園、荔枝園等等,通過說理和列式,進一步瞭解乘除之間的關係。

總之,這兩節課練習課力求在充分運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前期的學習現狀,作適當的補充、調整和改變:情景的設計和遊戲添加是爲了讓學生有更高的參與熱情,改變題目的呈現方式是爲了激發學生更多的思維動力和思維空間,最終實現“在回憶中整理,在練習中鞏固,在運用中發展”的整體目標。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4

兩道例題都是計算平均分的問題,由於學生已經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因此具有有意義接受除法的基礎,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安排自己的教學環節的: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除法運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模型,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從與之聯繫緊密的數學知識入手,遵循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一個吸納新知的過程,利用動手操作後的結果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從而充分認識除法的意義。在教學時,我改編了一下教材,將例1,例2合併到一起,創設分巧克力的情境,引入新知,然後對兩道算式進行比較,歸納得出總數相同,分的要求不一樣,所列算式也不一樣。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學概括,只有讓學生體會和了解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纔有利於學生最終去理解除法的含義。並讓學生經歷這一抽象過程,從中初步理解並體會除法的含義,學生能有序地、有條理、完整地表述除法的含義,這正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完善的過程。這樣的改編同時分解了後面想想做做的難點。

二、有效突破重、難點,層次分明。

課堂上努力做到扶放有度,上的比較紮實,教學實效強。整節課緊緊圍繞“讓學生學會聯繫平均分的含義並根據具體的問題情境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這個重點,從例題分巧克力、再到分蘋果、搬磚頭、運南瓜、拍皮球,都讓學生清晰的初步認識到:按每幾個一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把一些物體按指定分成幾份的要求進行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我在每給出一個算式後,都聯繫實際問題情境,讓學生說出算式中每個數的含義,加深了學生對除法含義的理解,理解了數量形成關係。

三、爲學生提供動手做,用嘴說的空間

二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動是他們的天性,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認知的特點。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數學的知識。在今天的課上,我讓學生分巧克力、分小棒,分圓片。實踐證明,兒童的智慧確實出在他的手指尖上。學具正是抓住了兒童形象思維的特點和好動的天性,物化了那些抽象、概括的數學概念,在應用中學生的手動了起來,課堂的氣氛活躍了起來,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和探索也就隨之而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二年級學生年齡小,還不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事物的本質特徵,他們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們對除法的含義提升到一個概括的、抽象的認識,有一定難度。所以,讓他們說是非常好的方法,在說的過程中慢慢總結提升,同時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

要引起學生的興趣不僅僅是題目素材選自生活就可以了,而是要選擇切合學生利益的內容。在整節課的教學我還多用些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更加喜歡參與到數學課中來。

整節課下來,感覺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掌握的還比較好,但也有許多感想,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整節課都做到精神飽滿,思維活躍,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上我還要不斷努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5

“認識除法”是學生在認識了“平均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除法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建立除法表象的重要環節。本節課我結合平均分的包含情況進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教學,教材以平均分的事例設計“除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除法。

以動手操作和語言表述爲基礎理解除法的含義,我出示問題後,讓學生思考分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在分的過程中用語言描述平均分的過程,重點說清楚分什麼、怎麼分、分的結果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手段不斷加深平均分活動在學生頭腦中的相應表象,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在教學中,我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對應關係,理解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含義。如學生按要求平均分物品後,讓學生思考:“剛纔的操作活動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用什麼算式表示?”。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強化平均分的意識,幫助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幾個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寫出算式後再讓學生完整的說出除法算式的`含義,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對應關係。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6

數學課堂中,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結果固然很重要,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讓學生說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對學生理解不正確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據學生錯誤所在,通過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學生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認識除法,學生表達不完整時,我應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從而獲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進行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又培養了學生各種能力,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得到有效發展,互動課堂學程導航理念才能得到發展。

從操作中解決實際問題。今天的教學內容是《認識除法》,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平均分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從中體會並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後解決出發實際問題的基礎。讓學生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學時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用圓片分一分)——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動,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繫,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學概括,體會到什麼情況下用除法計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並讓學生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伊始,通過創設生活中坐纜車的情境,以自主學習菜單來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出問題,並及時引導學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動,再把平均分的活動抽象爲除法,建立數學模型,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結合,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師只是發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認識除法的意義。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數——總數,每份的個數——每份數,平均分成的份數——份數;以及總數、份數、每份數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求總數——乘法(幾個幾相加),求份數、每份數——除法(平均分的兩種分法)。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用學具分一分或者畫一畫,理解除法的意義。同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知道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明確該用什麼方法。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除法》教學反思7

《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曾一度陷入了誤區:過份地注重了學生的主動發揮,任何知識都千方百計地引導,一定要讓知識從學生的口中說出來。如第一次我在二9班教學這一課時,引出“÷”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大家能不能創造一個符號表示平均分呢?學生由於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基本上是用“猜”的,他們說出了×、+等各種符號,我都一一否定了,最後才汪廣溪同學終於猜出了是“÷”,整個過程花了3分鐘左右。課後我進行了思考:這樣的創造是真的創造嗎?歸根到底,這個知識還是教師“擠牙膏”似地從學生地方擠出來的,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也並不見得學生體驗到了“創造”的喜悅。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在二10班教學時又進行這樣的嘗試:同學們,平均分在我們數學上還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板書÷)這個符號你認識嗎?(學生紛紛說是除號),再請他們觀察除號有什麼特點。與第一次的教學相比,這一次直截了當地出現÷,不僅節約了教學時間,而且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加深了對除號的認識,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通過這一環節的對比教學,我對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又有了新的認識:在角色的定位中教師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探索性固然要突出,但必要的時侯,教師也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適時地介入學生的學習。這也需要我們站在課改的潮流中常常進行冷靜的思考和實踐,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少一些浮躁,多一份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