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縣生態農業旅遊開發初探

學識都 人氣:7.85K
城市郊縣生態農業旅遊開發初探
【摘要】文章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郊縣馬山縣爲研究對象在闡述生態農業旅遊內涵,在分析了馬山生態農業旅遊開發的現狀、條件和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郊縣發展生態農業旅遊應注意的問題與對策、發展措施等。  【關鍵詞】城市郊縣;生態農業旅遊;開發研究
   
  一、生態農業旅遊的內涵
  
  生態農業旅遊(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20世紀首先在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旅遊方式,這種旅遊以農業爲基礎,以農業旅遊資源爲主要旅遊吸引物,包括農業生產過程、農村風貌、農民勞動生活場景等主要旅遊吸引物,是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互滲透的產物。我國的生態農業旅遊自古有之,古代文人墨客的郊區旅遊和田園休閒活動就屬於其中,但是現代生態農業旅遊在我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後期深圳首先開辦的荔枝節可作爲我國生態農業旅遊開端,此後我國生態農業旅遊蓬勃發展,1998年國家旅遊局推出的“華夏城鄉遊”主題旅遊,以“住農家店,吃農家飯,幹農家活,看農家景,享農家樂”爲口號,把生態農業旅遊推到了一個新的頂點。
  這種旅遊形式對城市居民爲主體的遊客羣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生態農業旅遊在許多城市化率高的發達國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在我國的一些地區特別是一些大城市的郊區也出現了生態農業旅遊的項目,並得到了旅客的好評,顯示了其強大的發展勢頭。
  
  二、馬山生態農業旅遊開發現狀及發展的條件和優勢
  
  (一)生態農業旅遊開發現狀
  生態農業旅遊資源是指能吸引旅遊者前來進行旅遊活動,爲旅遊業所利用,並能產生經濟、社會、生態等綜合效益的鄉村景觀客體。作爲生態農業旅遊資源的鄉村景觀應該同時具有吸引功能和綜合效益功能,應該是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的、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旅遊活動客體。馬山生態農業旅遊資源分佈不均,主要呈面狀與點狀相結合分佈在古寨鄉、裏當鄉、古零鄉、加方等鄉,除個別景點已經開發外,其它的旅遊資源都呈未開發狀態,發展潛力巨大。
  
  (二)區位條件和優勢
  臨近大城市,市場區位優勢明顯。大城市是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是重要的旅遊客源地。生態農業旅遊主要是吸引城市居民利用節假日、休息日與朋友一起到近郊在另外一種氛圍裏、另外一種情調中輕鬆身心,釋放壓力。南寧市城區人口150.06萬,馬山位於南寧北距南寧96千米,成爲南寧最近便捷的週末、節假日和休息日休閒首選之地。
  馬山縣交通區位優越,但縣域內部交通落後,可進入性較差。馬山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外部交通優勢,210國道、大化至柳州直達公路在縣城白山鎮交匯,紅水河水運可達柳州、梧州等地,西南出海大通道水南高等級公路貫穿全縣的4個鄉鎮。南距首府南寧市96千米,北距河池市180千米,東距柳州市230千米,西距平果縣80千米,是“四市六縣”的結合部。但馬山是一個石山地區,但縣境內部交通仍比較滯後,許多地方的道路等級不高,交通不便捷對馬山旅遊的開發明顯是一個制約因素。
  
  (三)資源條件和優勢
  馬山縣特色農業突出、特色農業品種多,知名度高。已進行註冊商標的黑山羊、裏當土雞、金銀花、旱藕和桑蠶稱爲馬山五寶,在全區甚至國內外都很有名,2004年中國特色之鄉推薦評定委員會授予馬山縣“中國黑山羊之鄉”的稱號,喬利鄉成爲“南寧市12個食品供應基地”之一,區域內蔬菜、水果等綠色食品資源豐富。
  生態農業旅遊資源的少數民族文化背景濃郁,生態農業旅遊資源與其它旅遊資源組合分佈,相得益彰。馬山縣的主要民族是壯族,境內的瑤族主要是過山瑤,在馬山境內仍保留着許多獨具特色的壯族、瑤族的傳統風俗,如壯族的三聲部民歌、打扁擔、打榔、壯族會鼓、歌圩等。此外,壯族、瑤族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添丁節、花朝節、祭掃節、敬牛節、達旺節、達努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