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關係分析

學識都 人氣:2.28W

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概念2003年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的《內部審計基本準則》中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關係分析

摘要:現代企業的運行越來越規範,內部審計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的經營和所有權一般都是分離狀態,公司的治理和內部審計的關係需要制衡。本文闡述了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提出如何強化內部審計來完善公司的經營和管理。

 關鍵詞:內部審計;公司治理;問題;對策

近年來,經濟不斷髮展,社會中也不斷出現了財務醜聞,諸如挪用公款這種財務犯罪。外部審計對於公司內部的約束力不大,所以企業漸漸把目光投向了公司內部審計管理中。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機構的核心部分,本文從內部審計的效用進行研究,進而提出適合公司內部管理的對策。

一、內部審計和公司治理的關係

我國的審計機構都是在我國的審計政策下才建立起來的。現在審計的機構設立和人員配備也是按照國家規定安排的。內部審計代表了一個企業的監督機制,這是一個單位代表管理層對其他部門進行監督的一個部門,但是現在公司治理中限制了內部審計發揮作用。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層,就是爲了讓公司的負責人將利益最大化,實現公司的附加價值。公司內部和外部各方面相互監督和制約形成的一個完整規程。公司治理是將公司內部的機構達到一種互相制衡的狀態;而內部審計是公司內部存在的獨立的機構,是幫助其他部門完善公司治理的一個部門,它們既相互聯繫又相互有差別。

二、公司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審計部門地位低

大多數公司對於內部審計的認識不高,很多上市公司都沒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只有立法規定公司一定要設定內部審計部門,公司纔會按照規定設定。一般公司對於內部審計缺乏認識,我國的大環境也沒有內部審計的氛圍,讓內部審計的地位低於其他部門,獨立性比較差[1]。

2.審計工作不規範

審計工作的靈活性比較大,一般企業內部審計都是依靠法規,大多數根據企業運行狀況制定的。現在企業一般都不在意內部審計工作,所以多年來管理比較鬆散,也讓內部審計人員陷入兩難的工作狀態,一邊是審計工作沒有監督人員,另一邊內部審計沒有細化的規定,出現問題也沒有可以依據的法規,造成審計工作一直沒有效率和質量。

3.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內部審計人員普遍素質比較低。現在的審計人員大多數都是從財務部門調過來的,內部審計人員需要比較高的素質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審計人員大多是財務、工程或者計算機專業的人員,根本不能適應工作。企業也不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一般的審計人員只是會簡單地對賬和查賬,並沒有全局把握的眼光和預測能力。企業的內部審計一般不能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評判公司內部的財政狀況,總是有一些偏袒的狀況出現。

三、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1.公司沒有制衡機制

我國的很多公司雖然有董事會、理事會等機構,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運行起來,一般都是董事長一個人擔任決策者,不能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設立的其他部門根本沒有實際權力。2.模糊的內部審計定位現今我國在實際公司治理中還存在審計定位較爲模糊的狀況。對於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而言均存在盈利能力與籌資規模較爲失衡的.實際狀況,同時其具有缺陷性的信息披露也引起了大衆以及監管部門的關注,而該種狀況的產生均與審計定位較爲模糊具有緊密的內在關係。

3.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關係分離

公司治理部門中沒有和內部審計工作相結合。公司內部一般都是關注內部審計的職能變化和職能範圍,但是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卻一直沒有變化,所以長久以來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關係是分離的。

四、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審計工作的建議

1.改變公司機構,轉變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觀念

我國企業現在對內部審計認識有限,要從觀念上轉變,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工作作爲重點內容來建設。內部審計工作一般貫穿於工作運營的整個過程中,對每一個環節做到監督,及時得到信息的反饋。讓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內部審計的重點監督對象一般就是企業的高級管理層,高層領導重視審計工作也能從根本上改變內部審計工作在公司中地位比較低的現象,將公司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威望提升。讓內部審計部門有獨立的自主權,才能更好地爲公司治理提供服務[2]。

2.規範審計工作細則,完善內部審計行爲

現在內部審計部門和公司治理之間的管理是比較割裂,一定要讓內部審計的組織擁有法律和法規來支撐。保持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客觀是內部審計部門的靈魂所在,保證審計部門的工作公正和公開也是審計部門一直追求的。企業內部審計可以保證企業的業務每一筆都是真實的,確保經營信息能夠在一些財務信息上準確顯示。通過內部監督和檢查,幫助企業各部門守法運轉、提高經濟效益,給企業爭取一些服務,幫助企業進入良性環境中生長。

3.提高審計人員的個人素質

招聘上選取一些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最好是學歷較高、個人素質較好的。一般一個公司可能只招聘兩個人做爲審計人員,這樣不足以完成工作,因此要擴大招聘,選擇那些綜合能力強的應聘者。內部審計人員要有全局觀念,掌控事情發展,並且能夠從容的分析和解決突發事件。公司內部進行審計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在意識上和業務上都有新的認識和發現,讓審計人員不僅有財務和賬目的知識,還要有經濟、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拓展個人的知識面[3]。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活動,對於企業的發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發展審計,爲我國未來的經濟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燕.淺析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S2):240.

[2]曹永坤.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2):83-85.

[3]黃銳.我國股份制銀行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的角色衝突及對策[J].南方金融,2014,(8):38-40.

TAGS:治理 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