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對策

學識都 人氣:1.78W

內部審計能在公司治理上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公司治理內部審計對策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查看。

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對策

摘 要:文章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系統研究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與完善,分析制約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的因素,提出完善內部審計的對策。

關鍵詞:公司治理 內部審計 因素分析 完善對策

一、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

1.內部審計的定義。1947年,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頒佈的《內部審計人員職責說明》對內部審計定義爲:“內部審計是建立在審查財務、會計和其他經營活動基礎上的獨立評價活動。它爲管理提供保護性和建設性的服務,處理財務與會計問題,有時也涉及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1990年對內部審計的定義爲:“內部審計是一個組織內部爲檢查和評價其活動和爲本組織服務而建立的一種獨立的評價活動,它要提供所檢查的有關活動的分析、評價、建議、諮詢意見和信息,以協助本組織成員有效地履行其責任。”2001年,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內部審計實務框架標準》中對內部審計重新定義爲:“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和諮詢活動,其目的在於爲組織增加價值並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它採取系統化、規範化的方法對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進行評估和改善,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組織實現目標。”這個新定義對內部審計的要求更高。這一定義將內部審計的業務範圍延伸到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指明瞭內部審計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2.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最新發展。IIA於2002年4月向紐約證券交易所提交了題爲《改善公司治理建議》的報告。報告指出,審計是公司治理過程中的獨立觀察者,內部審計師、董事會、高層管理者與獨立審計師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的基石。IIA爲改善公司治理提出以下建議:(1)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公開披露組織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估,這類披露應針對總體的內部控制,而不僅限於記錄和報告財務信息的會計控制;(2)紐約股票交易所、美國股票交易所以及美國全國證券經銷商協會應共同爲公司上市簽發一致的公司治理的諸項原則,且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遵循原則的程度;(3)所有上市公司應建立和保持一個獨立的、具有充分資源、配備勝任人員的內部審計職能機構,爲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提供有關的風險管理過程,以及相應的內部控制系統的不斷評估。

整合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與公司其他機構合作,提供實時、持續的監控,並參與戰略規劃,從而將關注點轉向風險,是內部審計新的發展方向。這一轉變的意義是很大的。它使內部審計注重於現在和將來交易的風險,內部審計成爲組織內部的一種“增值活動”。

二、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監督作用。監督作用是內部審計的最根本作用。監督作用是指通過內部審計,督促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相關經濟活動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公司內部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從而保證會計信息及其反映的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內部審計主要監督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企業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二是對重點單位、重點資金、重點經濟活動進行監督;三是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進行監督。通過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查錯防弊,客觀上形成約束機制,促使董事會、經理層及其領導的各部門依法經營、加強管理,並且彌補監事會的監督不足。隨着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和股權結構及籌資渠道的多元化,公司的會計行爲不但要遵守國家的各項經濟政策和財經制度,還要將財務信息提供給各股東、投資人、債權人及其他利益關係人。因此,通過內部審計的實行,可監督公司的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合規,爲所有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決策和判斷提供合理依據。

2.評價作用。評價作用是內部審計的最基本作用。評價作用是指內部審計機構人員在對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相關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覈實的基礎上,評價被審單位的內部控制系統是否完備有效,經濟活動是否按照決策和目標進行,財務收支是否按照預算執行,經濟效益是否體現了應得盡得,經營管理層是否認真履行了經濟責任等等,並向董事會出具書面評價意見,以作爲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考覈下屬管理層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依據。隨着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和運行,公司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司內部審計將在評價公司計劃、預算方案等方面,在評價公司生產組織、內控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弊端方面發揮出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3.服務作用。服務作用貫穿於內部審計活動的始終,是內部審計的'宗旨作用。服務作用是指內部審計機構或人員在對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相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覈實、評價的基礎上,針對被審單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從而幫助和促進被審單位改善經營狀況,履行經濟責任,提高經濟效益,增進企業價值。內部審計的作用是服務和輔助公司的管理活動和經營活動,並不影響各項決策。應大力發揮內部審計熟悉企業情況的優勢,在其客觀評價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財務活動的基礎上,動態關注企業管理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意見,爲科學地決策提供依據。內部審計服務的對象主要應是公司的決策層,其工作的目標是幫助企業謀求生存和發展。

4.風險管理作用。風險管理作用是指內部審計對風險的實時關注,及時發揮防範風險的作用,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這種風險控制也爲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內部審計更強調確認經營風險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對交易事項和政策遵循的評價,轉變爲對目標、戰略和風險管理程序的關注;內部審計的建議更加強調風險的規避、風險轉移和風險控制,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提高組織整體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三、制約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的因素

1.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不高且獨立性比較差。內部審計和其他職能部門一樣,一般都在管理層領導下工作,不可避免地會受領導意志所左右,加上內部政策的壓力、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地位不明確等,使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受到了許多限制。有的企業把審計機構和監察機構合併,有的在財會部門內設審計人員,有的則不設審計機構和人員。大多數公司的審計機構與其他職能部門處於平行的地位,導致內部審計只限於形式,缺乏自身應該有的地位和威信。   2.內部審計重點不明確,職能尚未轉變。雖然《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將內部審計工作目標由財務目標轉向包含經濟管理目標的綜合目標,使內部審計職能得到提升,但是大多數公司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範圍仍是傳統的“經濟監督”審計,且職能未得到轉變,無法達到應有的功效。

3.傳統的內部審計方法已不適應公司治理的發展要求。傳統的內部審計基本上停留在財務收支審計等方面,管理審計在大部分內審人員心目中還缺乏應有的關注。而且。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審計方法也基本上停留在對會計憑證的逐筆審查和對財務收支狀況方面的審查,找出問題和建議也主要是會計處理方面的問題和建議,缺乏高屋建瓴,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發現公司治理上的一些漏洞和缺陷、分析其治理過程中的偏差與失誤、決策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從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解決的措施。

4.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很多企業裏的內部審計人員來之於財務部門或者其他部門,專業人員少,缺乏審計專業知識和技巧,電算化審計技術掌握得不夠;內部審計人員爲維護自身的利益,往往對不正當的企業行爲採取默許的態度,利用手中的權利送人情,甚至謀私,降低了內部審計人員的威信。

5.公司內部控制審覈缺乏規範。在境內上市的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缺乏內部控制標準,根據相關公司治理準則要求,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應儘快制定有關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認定書的製作標準,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應儘快修訂有關公司內部控制審覈準則,爲內外部審計師進行內部控制審覈提供指引,從而全面規範公司內部控制審覈,達到公司治理目標。

四、基於公司治理的完善內部審計的對策

1.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是審計人員能夠客觀公正地進行調查與報告的基本保證,而這一點與機構設置模式狀況有很大關係。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從根本上決定了內部審計工作存在意義,一般來說,所處的組織地位越高,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越強,所能發揮的作用就越大。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隸屬關係有以下五種形式:一是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財會部門;二是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總經理(總裁);三是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監事會;四是隸屬於董事會;五是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受審計委員會領導。

審計的獨立性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受外來或內在因素的干擾或影響。具體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處於超脫地位,不參與被審計者的經營活動;審計機關的經濟利益與被審計者經濟活動的成敗不關係;審計人員應當與被審計者及主要負責人在經濟上沒有利害、親密關係。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亦是如此,就其獨立性而言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如何,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不能隸屬於任何其他職能部門或與其他職能部門合併設置,而應該直接對單位中具有足夠領導權力的領導人負責。審計機構對管理部門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審計,向總經理負責並報告工作,但審計機構的機構設置、人員安排、業務開展、審計結論等重要事宜均接受審計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這種審計模式的權威性和獨立性都很強,能夠建立起內部審計部門和董事會的直接信息交流。同時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有權出席、參加高級管理層舉行的與內部審計職責有關的會議。這樣使得內部審計部門能及時準確地對管理部門進行審計,並避開其他方面的干擾因素,迅速報告董事會,爲董事會的及時決策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第二,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只能專職,而決不能由其他部門人員兼職。企業應當向審計人員適當授權,以便審計人員能在規定的權限內獨立行使職權。

這樣可以使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業務關係上超脫,不帶偏見,不爲部門利害關係所左右,能夠從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恰當的審計建議,客觀、公正的行使審計監督權。另外,內部審計人員應迴避自己曾參與過的管理活動的審計。內部審計人員作爲獨立部門成員不能參與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只承擔對其進行評價和建議的審計責任。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存在內部審計人員被臨時抽調擔任一些非審計工作任務,以一個管理人員的身份參與執行管理工作,或出現臨時調入、調出內部審計人員情況。此時,則不應委派這些人員參與審查自己曾負責的經營管理活動,以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再者,長期負責對一個部門的審計工作有可能會使審計雙方產生私人感情,或者由於過於熟悉業務而產生疏忽和懈怠,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審計人員獨立、客觀、公正的執行審計任務。針對上述情況,定期輪換審計人員崗位,並作爲制度予以執行,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審計人員保持其精神、行爲上的相對獨立。第三,企業內部審計業務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就是實行專職審計監督和服務,不能經辦企業的採購、生產、銷售、財務等業務,只能以獨立的第三者身份進行審計監督和服務。第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當能夠獨立地制定審計計劃,執行審計程序,取得審計證據,能夠獨立地出具審計報告並在報告中揭露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受任何個人或其他職能部門的指使和干擾,始終獨立、客觀、公正的進行工作。

2.調整審計範圍和重點,轉變內部審計職能。面對現代內部審計的發展變化,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要想在現代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就應調整內部審計的範圍和重點。第一,改傳統的單一財務收支爲涵蓋企業經營管理各個方面和環節的全面審計。第二,實現傳統內部審計重點的轉移。企業內部審計應堅持以經濟效益審計爲中心,積極開展內控制度評審和風險控制,將內部審計的重心前移,開展事前、事中的控制,把內部審計的業務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實現對內控制度的再控制,加強管理服務的職能。內部審計的職能應由“監督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轉變,爲公司治理提供服務。隨着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監督導向型”內部審計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內部審計要走出困境,就必須轉變觀念。由“監督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轉變並與國際接軌。現代內部審計更注重於“服務”功能,內部審計部門除了及時、準確地向管理者報告有關查錯防弊和資產保護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針對管理和控制的漏洞,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改進措施,協助管理者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項經營活動,合理使用資源,以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內部審計只有爲公司提供增加價值的服務,才能體現出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價值,也才能在公司中生存和發展。   3.改革傳統審計方法,推行風險管理審計。現代內部審計除了關注傳統的財務收支之外,更應關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觀念下,年度審計計劃與公司最高層的風險戰略連接在一起,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當前的風險分析確保其審計計劃與經營計劃相一致,用風險管理原則改變審覈過程。風險管理成爲組織中最關鍵的流程,促使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不再是測試控制、審查財務收支,而是確認風險及測試管理風險的方法,在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確認、揭示關鍵性的經營風險,纔是內部審計的焦點。

4.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搞好內部審計人員配備。內部審計人員是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必備條件。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整體素質是提高公司治理中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發揮企業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根本保證,是實現企業內部審計爲公司治理服務的基本前提。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取決於內部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內部審計人員結構。爲提高公司治理中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整體素質,應從以下方面努力。

企業內部審計要在公司治理中充分地發揮作用,內部審計的作業範圍不但會突破財務領域進入到供、產、銷、人、財、物等領域,還會進入到衍生資本擴張、資本運營、管理層的道德品質和企業文化等領域。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是財務會計審計專業出身,單一的知識很難完成對上述領域的審計工作。爲了使現有的內部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以達到爲公司治理服務的要求,應從以下方面努力:(1)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後續教育。內部審計人員的後續教育是內部審計人員保持專業技術勝任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後續教育流於形式。建議企業每年規定一定的時期讓內部審計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更新知識,並要形成一種企業制度。(2)完善內部審計人員激勵制度。(3)完善內部審計人員業績考覈制度。對內部審計人員業績進行考覈,既是對審計人員工作成果的認可,又是促使內部審計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壓力。建議企業定期對內部審計人員開展業績考覈,考覈內容包括:審計工作的時間、審計的次數、審計發現的違規金額、促進增收節支的金額、促進內部控制完善的建議、提高經營效率的建議、高層管理者對他所提建議的評價、被審計者對他溝通協調能力的評價等等。

5.完善公司內部控制標準,規範公司內部控制審覈。我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爲適應外部治理的要求,已按照SOBX法案404條款的規定,根據COSO風險管理框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標準,並承諾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由外部審計師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覈,向社會公衆披露內部控制審覈報告。財政部正在爲在境內上市的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制定內部控制標準。根據相關公司治理準則要求,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應儘快制定有關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認定書的製作標準,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應儘快修訂有關公司內部控制審覈準則,爲內外部審計師進行內部控制審覈提供指引,從而全面規範公司內部控制審覈,實現公司治理目標。

五、結論

實踐證明,內部審計能在公司治理上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是確保內部受託責任有效運行的手段,它能保證受託責任的落實。內部審計通過計量評價其他各項控制的有效性來發揮作用。它在財務審計的基礎上,致力於經營審計、管理審計的發展。內部審計師們也正以積極開拓進取的精神,建立起新的業務體系,幫助企業實現其組織目標,促進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光遠等譯.內部審計思想[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2.陳豔利,劉英明.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審計研究,2004(5)

3.郎鹹平.公司治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4.李平.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下的內部審計監督[M].審計理論與實踐,2003(6)

5.廖洪,張娟.加強內部審計完善公司治理[J].財會通訊,2004(5)

6.吳敬璉.現代公司與企業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7.李維安.公司治理理論與實務前沿.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8.牛麗文,李紅.論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內部審計.審計理論與實踐,2003(12)

9.王光遠,劉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內部控制與審計.中國註冊會計師,2003(2)

10.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11.楊樹林,王曉明,宋良.委託—代理制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實證分析.管理現代化,2004(1)

12.李維安.公司治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13.勞倫斯·索耶.現代內部審計實務(上).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

14.陳豔利,劉英明.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審計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