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題預測及範文(2)

學識都 人氣:1.29W

篇三:

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題預測及範文(2)

根據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日本西大寺古茶園素負盛名,但從不收門票,更不收小費。一次,遊客的造訪竟意外遭到了委婉而又斷然的拒絕。理由是什麼呢?居然是:今天沒有下雨。遊客沉思半晌才若有所悟:怕是隻有在雨濛濛、溼漉漉之中,古茶園神韻方能完美呈現;寺裏和尚不願意讓遊客帶着不夠完美的觀感遺憾而返,纔會拒絕。

遊客誠懇請求參觀,因爲他實在不可能等到下雨再來。和尚終於答應,但是,必須在兩個小時以後。也許和尚要午休,也許和尚要做功課——遊客也不清楚。兩個小時以後,遊客如約而至。等踏入茶園,一切都明白了——和尚利用這兩個小時時間用清水把整個茶園細緻地灑了一遍,眼前的茶園儼然是雨後初晴美景。

  勿忘初心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題記

生活中的我們想爬上更高的山,想走出更遠的路,都要保持自然,退回內心,平靜修行,自然會悠閒自在,但同時也不應該忘記自己內心的風景。

勿忘初心,即使失敗。李清照的那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讚揚了項羽,可我卻不這麼認爲。儘管失去了江山那又如何?大不了重頭再來,何必爲了這一次的失敗而否定了全部,甚至到死的地步。當年不也是一點一點把江山打下來的?大不了帶領着一些英雄好漢再把失去的江山重新奪取回來。失敗又不是什麼可怕的事。他能夠自刎烏江,在我看來就是害怕失敗,就是沒臉見當年的百姓,就是忘記了他做事情的初心。

項羽的失敗,表明了他忘了自己內心的風景。他想到的只是爬上更高的山,走更遠的路,但他卻遺失了最重要的一點,退回內心、平靜修行。

勿忘初心,即使富貴。天下不論是多麼富貴的人再向上數三代都是貧困的老百姓。富貴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朱元璋曾經是個乞丐,有時甚至連一碗飯都吃不上。他當上皇帝以後,極力爲百姓謀福利。因爲他知道百姓生活的好纔是國家最重要的事。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的國家就不能稱之爲國家,國家就更不可能繁榮昌盛。因爲他曾經貧窮過,所以現在富貴的他知道什麼最重要。同時也是因爲他沒有忘記他的初心。

朱元璋的成功,表明了他沒有忘記自己內心的風景。在他爬上更高的山,走出更遠的路之後,他仍然能夠保持自然,退回內心,平靜修行。

勿忘初心,即使殘疾。史鐵生的事例一直激勵着我不斷前進。即使他殘疾了,但他仍然可以保持自然,退回內心,平靜修行。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因爲他沒有忘記自己內心的風景,所以即使殘疾可他最終還是勝利了。他時刻都沒有忘記那個風景。

最初的那個夢想一定會實現。只要不忘自己內心的風景,不忘初心。保持自然,退回內心,平靜修行,勿忘初心。

【名師點睛】

本題學生可從這些方面立意:

(1)從古茶園的角度:茶園之所以能夠從古走到今依然享有盛名,是因爲它一直秉承的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以由這個角度來談談產品如何才能暢銷不衰,品牌怎樣才能建立,企業如何才能生存,國家如何才能強盛等問題。

(2)從和尚的角度:標準不能隨便改變,追求始終如一,做事力求完美,絕不敷衍,執着盡力。

(3)從古茶園不收門票、小費角度:不功利,不爲利,保持初心,做事應守,不爲俗世改變。

(4)從看待日本國的角度:日本民族的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引發我們的思考。要防止日本的各種侵略,就必須以更認真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事,克服我們民族中不可忽視的敷衍、投機、急功近利的劣根性,這纔是真正的愛國。

但是在做題時,如果沒有認真的讀懂材料,很可能在以下兩個方面偏、離題:1.中國和尚與外國和尚的對比:中國和尚(例釋永信之流)開公司,外國和尚不收錢。2.遊客堅持到底,終於得以看到美景。

篇四: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遊客們來到山腳下,這裏流水潺潺,鳥語花香,遊客問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嗎?有人答沒有,有人答有。於是有人留在山腳賞景,有人繼續爬山,來到山腰,這裏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問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嗎?有人答沒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於是有人在山腰流連,有人繼續攀登。來到山頂,只見雲海茫茫,羣山隱約。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標題自擬。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美目盼兮滿眼春

一羣人上山遊玩,在山下的時候,碰到山上旅行團下來,問山上風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羣下來的遊客,有人說風景好,有人說不好。最後他們上到山頂,只見雲海茫茫,他們有的人覺得風景好,有的覺得不好。在這裏,我們無須爭辯,誰說出的是關於風景美或者不美的真理,因爲美根植於我們每個審美者的心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宋朝大詞人辛棄疾應該是眼見江山多嬌的情種。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辛棄疾感知能夠和青山相互欣賞、相互憐惜,正是他一雙深情的眼睛看到這世界除了人心的醜惡之外,還有山水無言之美。但這只是關於山和人之間移情感通方面的和諧審美,而世界呈現在你我的面前,美或者不美,正取決於你我的眼睛,或者耳朵,或者其他審美的感官。馬克思說,“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正是感知美的前提。現實生活的芸芸衆生中,既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也有大量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這種差異決定了只有審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美,只有音樂感的耳朵,才能欣賞天籟之音。因此,我們無須去爭論眼見雲海茫茫,有的人覺得風景好,有的覺得不好,他們到底誰對誰錯。美根植於我們每個審美者的心中。你快樂,世界充滿了快樂;你絕望,世界同樣灰暗低沉。對於枝頭唧唧喳喳的鳥兒,因爲心境不同,快樂的詩人看見的是“紅杏枝頭春意鬧”,慵倦的春怨者則要因鳥兒驚夢而惱怒了:“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爲什麼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而你我卻無動於衷呢?那是因爲杜甫有杜甫的心頭之痛,你我有你我的皮裏春秋。爲什麼李白可以“兩看相不厭,唯有敬亭山”,而你我卻漫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那是因爲李白的最愛與你我凡俗之愛,有着天地之隔的差別。有人說,美不美家鄉水,確實如此。哪怕是渾濁的泥塘,哪怕是尺水淺溝,比起那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澎湃洪流,它們依然要纏繞故鄉人的夢魂,這是因爲美滲透着審美者的情緒。中國人說:情人眼裏出西施。西方人說,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就說出了同樣是山頂的雲海茫茫,有的人覺得風景好,有的覺得不好的真理。“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那麼,同樣的山頂,美或者不美,不僅關乎着審美者的眼睛,更關乎着審美者的胸襟。同樣是山頂的雲海茫茫,有的人覺得風景好,有的覺得不好,只要有一雙審美的眼睛,一定會是:美目盼兮滿眼春!

【文題解析】這是一則材料作文,且比較務實,強調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題目貼近生活,學生在立意、擇體、選材、構架等方面都不會有太大的障礙或困難。對於材料作文,考生寫作時應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總結出材料的主旨,緊扣材料,從材料的主旨出發,選好角度,確立一個具有相當新意、深意的觀點,才能勝出。在平時複習中要注意積累各類型材料作文的特點及審題立意的方法,熟練掌握並使用“主旨領悟法”“關鍵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細節切入法”“多向發散法”等審題立意、提煉觀點的技巧。本題可以用“由果溯因法”“多向發散法”來審題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