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才能避免在招聘中看走眼

學識都 人氣:1.43W

識人鑑別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職場上HR如何才能避免在招聘中看走眼?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HR如何才能避免在招聘中看走眼

“評論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如何,要看其用人水平。”當然,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不信你可以查查。都說用人重要,很多牛x閃閃的CEO,都極會用人。但會用人的前提首先得是會識人,不識人,怎麼能談得上會用人?

識得人,就知道手下人擅長什麼,好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識得人,就能緊緊把握客戶的痛點並贏得訂單;識得人,就能準確預測競爭對手的行動,從而決定自己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識人比戰略戰術重要

博弈論上把田忌賽馬當作很經典的案例來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這是一種策略上的勝利。

但武哥不這麼看待,與其說田忌賽馬是策略的勝利,還不如說是不守規則者的勝利,說白一點,就是不守規則的一方打敗了守規則的一方,這就好比安排不同公斤級的拳手同場較量,這樣的規則本身就有失公平。

當然,真實的戰場,畢竟不是賽場,本就沒有多少公平可言。“兵者,詭道也”。換句話說,你怎麼能用規則打敗一個不守規則的人呢?如果你非要這麼幹,還說一通大道理,那就是教條了。

所以,有人說:“對待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式”。跟不守規則的人打交道,就要用不守規則的方式。否則,你怎麼可能打敗他?下面是一個在歷史上發生的真實案例。

話說朱元璋當年攻佔了南京,卻三面環敵: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北有蒙元,每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從戰略態勢上來看,朱元璋所處的形勢最爲不利。那麼,想謀得下一步發展,朱元璋的軍隊面臨的.問題集中到是“先打陳友諒還是先打張士誠?”手下的人爲這個爭執不下,但絕大多數人傾向於支持先打張士誠,認爲張士誠相對弱小,先打弱小的,這是“常識”。但朱元璋決定:先打陳友諒。爲什麼呢?朱元璋是這麼說的:“張士誠器小,陳友諒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打陳友諒,張士誠必不救,打張士誠,陳友諒必動全國之力來救。”

精彩,實在太精彩了!所以,後面的決策也都順理成章了,誰都知道,朱元璋做了大明的開國皇帝。

因此,武哥認爲:研究對手,不是研究對手用的什麼方法和策略,而是研究對手尤其是決策者的心胸、格局和思維模式,乃至他是什麼性格?有什麼偏好?這個才最爲關鍵。任何思維、方法、工具,再流弊,都是靜態的,都是死的,關鍵在於使用他的人是否靈活。

同理,爲什麼有很多公司有很好的戰略構想和商業模型,最後卻執行不下去呢?答案就就在人,沒有合適的去人執行,再好的戰略構想和商業模型都是空中樓閣。

怎麼識人?識什麼?

那麼,作爲CEO,或者HR,應該怎麼識人呢?可能有人認爲,所謂識人,不就是招聘面試嗎?其實遠非如此簡單,面試勉強算是一個“相馬”的過程。“試玉需要三日滿,辨才需待七年期”,識得一個人,遠非一兩次面試就可以確定,而是要經過多次工作接觸,瞭解了他做的一些事情之後才能作出綜合判斷,看出其真實水平乃至人品。

所以,除了正式面試、工作考覈與考察之外,還要注意觀察一個人平時的行爲舉止。武哥以前的公司就有這麼一個人,這個人做銷售,業績還不錯,公司待他不薄,給他發過很多獎勵,並且很器重他,作爲重點對象培養。這個人呢,表面上很擁護公司的一些決定,可私底下卻總有滿腹牢騷和不滿,時常做一些小動作,自己打算跳槽不說,還到處鼓動其他銷售人員跳槽,挖公司的牆角。這種行爲暴露了其人的真實品質,幸虧也走了,否則將對公司造成更大的破壞。

因此,識人不是僅僅看一個人的經驗和能力,更要看他的人品,人品雖然難以觀察,但是隻要有心,總能找到一些端倪。至少,以下兩點應作爲除能力之外的考察重點:

第一,是否以公司利益爲重。一個組織能否成功,不是依靠某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而是依靠一羣人。國民政府失去天下,真的是沒有人才嗎?當然不是,比起共產黨,國民政府人才只多不少,軍事上的人才,光一個“小諸葛”白崇禧,就與林彪不分高下;別說比“小諸葛”還會打仗的陳濟棠、孫立人了,國民政府不是輸在軍事上。當然,國民政府也不缺遠見卓識的人物,比如楊永泰,他甚至提前預估到連紅軍自己都沒想到的北上路線。但是國民政府的致命缺陷就是各打各的小算盤,根本沒有集體利益爲上的觀念,也就無法形成合力,乃至一敗塗地,讓人大跌眼鏡。

第二,是否有職業精神。辦事要盡心盡力,也可以濃縮爲一句話:就是要有職業精神。你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可以跳槽、換換環境,但一定不要中傷原來的東家,無論老東家做過什麼,只要沒有觸犯到法律和道德問題,你都要維護好老東家的品牌,這也是對自身品牌的維護。HR面試的時候,可以讓應聘者發表如何看待老東家的看法,用來作爲面試的參考依據。除此之外,在幹部選拔上也要特別注意人品,除了考察其管理潛力、知識和技能以外,一定要對其人品進行考察,最好進行360度的調查和考評,或許就能發現一些平時忽略掉的東西,大大降低任用幹部的風險。

識人應該注意些什麼

能否識人,關鍵要看能否以開放的心胸容納人,所以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避免成見和偏見。商鞅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商鞅原本在魏國,公叔痤向魏王極力舉薦衛鞅爲相,可惜魏王以商鞅出身低微、官職小,沒什麼大才爲由,根本不用他。

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爲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公叔座召鞅謝曰:“今者王問可以爲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許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謂王即弗用鞅,當殺之。王許我。汝可疾去矣,且見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節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其實魏國一直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吳起、商鞅、孫臏、張儀……哪一個不是對中國歷史進程有着影響力的人物?可惜都因爲沒有識得或者沒有用好,最後都流失了。

出身可以作爲參考,但絕對不能以出身論英雄。類似出身一樣,很多服務性強的崗位,其實不需要很高的學歷,而是看這個人是不是這塊料,有沒有體現出這方面的才能,千萬不能教條,一棍子把低學歷的人打死,否則就會與優秀的人才失之交臂。

第二、避免憑個人喜好識人。爲什麼有的人能夠慧眼識珠?而有的人對身邊的人才卻選擇忽視?很大程度上,是用人者被自己的心智模式矇蔽。人總是喜歡跟自己同樣類型的人一起共事,對於不喜歡的人,常常“看不順眼”。人皆有長短,關鍵是要挖掘和使用他的長處,用人所長必容人縮短,這個道理似乎誰都懂得,但是一旦到自己身上,就需要克服很多弱點,尤其是心理上的障礙,多數人其實過不了這一關,也就很難找到中意的人了。

避免憑自己的喜好識人,就要避免從自我出發,而是從戰略需要出發,看對方到底擅長什麼,能否實現戰略,這個纔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