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美食特產>

東興的特產有哪些

學識都 人氣:1.41W

導語:東興市是廣西的一個縣級市,這裏有獨特的氣候和地形,可能是因爲這樣,這裏纔有了好多特產。下面是小編爲你準備的東興的特產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東興的特產有哪些

皇帝果

皇帝果,被稱爲“柑桔之王”,來源於“南豐蜜桔”,經過培育後又與“南豐蜜桔”略有不同,經過近年的發展,廣西東興市已經成爲其主產地之一。皇帝果是柑桔類的名優品種,其味香甜,鮮美,口感好,老少皆宜,實屬果中極品,是送親朋好友之佳品。其形狀酷似沙糖桔,果實扁圓形,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裹壁薄,易剝離。剝離時刻,香味撲鼻,芳香四溢,誘人食慾。單果一般重62-86克,除皮和核外可直接食用,果皮有藥用。其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後沁心潤喉。

黃皮

江平鎮是黃皮果的主要產地,而鎮內江龍大隊的種植面積最廣,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少則一兩棵,多達幾十棵。每年的七、八月,是黃皮果的成熟季節,黃澄澄的果實掛滿枝頭,實在是果未入口口水先流了……

黃皮果,又名“黃皮”,“黃枇”,“黃彈子”,“王罈子”。果色澤金黃、光潔耀目,根據性味,可分甜、酸兩個系統,有些品種甜酸適口、汁液豐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可與荔枝並稱。葉、根皮及果核均供藥用。民間諺語雲:“飢食荔枝,飽食黃皮”,說明黃皮可幫助消化。

"黃皮果的植株外觀及果實大小、顏色等,都和龍眼十分相似,然而花朵構造卻與龍眼大不相同,因爲它是橘子、柚子的表親,和龍眼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它是芸香科常綠性的小喬木或大灌木,羽狀複葉,春季開白色的圓錐花序,花朵數量龐大,但形體微小香氣並不明顯。

黃皮果原產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熱帶地區,它喜歡高溫多溼的氣候,南臺灣各地都很適合栽培,臺東地區有果農作少量栽培。花期在3~4月,花朵凋謝後立即結果,幼果形狀橢圓,顏色深綠,逐漸長大之後,才慢慢變圓、變黃。黃皮果的果實是典型的漿果,果肉半透明,多汁多漿,含有高量的維他命,看起來像龍眼,吃起來卻有點柚子的味道,甜中帶酸的滋味,是非常討人喜歡的水果。" 本市江平鎮盛產此果。

東興“紅姑娘”紅薯

東興 “紅姑娘”紅薯是東興市特色優勢農產品,在當地種植有200多年,最早歷史記載是《欽州志·農業志》(當時東興隸屬欽州市管轄)第248頁記述:“民國時期的主要品種有‘六十日’、姑娘薯、五里香、金瓜薯等。”這裏所講的“姑娘薯”即是東興紅姑娘紅薯,由於該紅薯表皮鮮紅,形態修長,肉色乳白像純潔美麗的少女,因而得名“紅姑娘”紅薯。鮮薯粗蛋白含量2.32%,粗纖維含量0.59%,澱粉含量27.04%,可溶性糖含量4.63%,粗纖維含量相對較高,新收穫薯塊煮熟口感香、粉、甜,有板栗香味,貯藏後薯塊煮熟口感外層甜軟,內層鬆粉,有蜂蜜香味,口感良好。

東興“紅姑娘”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質和亞油酸,以及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維生素E等等,其味甘、性平,具有寬腸通便、補脾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經常食用有利於身體健康、益壽延年。

歷年來,東興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東興“紅姑娘”紅薯產業發展,把東興“紅姑娘”紅薯列入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結合防城港市創建“紅色品牌”系列決策,東興“紅姑娘”紅薯得到長足發展,面積從2004年的0.8萬畝,增至現在的1.8萬畝,單產從每畝75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每畝1620公斤,總產值從過去的1200萬元,增至現在的11250萬元,一年兩熟,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冬季收穫,產品遠銷區內外,甚至在國外也深受消費者青睞。

近年東興“紅姑娘”紅薯品牌創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紅姑娘”紅薯節成爲全區“十佳休閒農業名節”,河洲村成爲全區優秀“一村一品”村鎮並被命名爲廣西紅姑娘紅薯村,東興“紅姑娘”紅薯先後通過了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無公害認證、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屬地理標誌產品。侖河牌“紅姑娘”紅薯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證書。

廣西肉桂

又名玉桂、牡桂、亞熱帶常綠喬木樟科植物,是廣西亞熱帶芳香藥料植物中的“三寶”之一。肉桂樹的皮、枝、葉用途很廣。可作藥用,可制香料和提煉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蠱、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區、上思縣等地一般年產桂皮200萬公斤以上,最高年產達350萬公斤。桂皮是傳統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遠銷歐洲,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譽。

“廣西肉桂”系中國廣西省南部亞熱帶地區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該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條件,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的生產農藝和加工工藝,形成了廣西肉桂皮厚、色澤光潤、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藥用和調香料用兼優等特點。.肉桂(CinamomumCassiaPresl),屬樟科樟屬,是亞熱帶特有的經濟樹種,具有生長迅速、收益快、經濟價值高的特點,造林後5-6年即可剝取桂皮和採葉蒸油,桂皮和桂油是中國的傳統出口商品。

據史料記載,在秦漢時期就有人工種植肉桂。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0把發展亞熱帶優勢水果和經濟林木作爲“奔小康工程”來實施,肉桂被列爲重點項目來發展。廣西桂東南、桂西南適宜發展肉桂種植的縣市,掀起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大規模營造肉桂林地,從而廣西肉桂生產創了歷史新的篇章,出現了一批批肉桂種植千畝村、萬畝村鄉(鎮),10萬畝以上的縣市,展現出連片開發、連片造林,建大基地的新格局。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末廣西肉桂有林面積還只是50萬畝左右,但到1996年總面積已達176萬畝,六十年時間面積增加了3倍多。到2000年廣西肉桂林地面積已突破200萬畝大關,達到250萬畝以上。其中肉桂林地面積在30-40萬畝的縣市有平南、防城、岑溪、藤縣;20萬畝以上有容縣、蒼梧,10萬畝以上有上思縣。廣西肉桂建成了我國最大的肉桂生產基地。年產桂皮3萬噸以上、桂油約1000噸,種植面積和桂皮產量佔全國的50%以上。桂皮出口和桂油的加工出口量均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

2008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審覈通過,決定對廣西肉桂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TAGS:特產 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