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範文

學識都 人氣:2.01W

今天上的“時間的計算”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概念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材設計了兩個例題——例1:2時=()分,簡單的單位換算;例2:7:30到7:45中間經過了多長時間。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範文

對於例1的教學,我是這樣處理的:除了教學教材中的例題,還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單位換算,如:120分=( )時、150秒=()分()秒。這兩道題的出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最後一題,充分給學生討論的時間,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這一系列的活動中,不僅更好的掌握了時間之間的單位換算,而且也培養了能力。

本節課,我還注重將新課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如:對於例2的教學,我將題目變成實際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很快學生便發現了計算中間經過的時間的`方法。還有學生利用我手中的鐘表,發現了用“數大格”的方法計算出經過的時間。對於例2的教學,我並沒有就此停止,而是藉此機會將怎樣計算“從家出發”的時間、怎樣計算咱們這節數學課“下課”的時間。由於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所以,學生們很快就發現了求“開始時刻”、“結束時刻”的計算方法。

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寬知識,本節課我還增設了一道判斷題——體育課上跑400米,小明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誰跑得快?快多少秒?這一題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多數學生也正確解答出了此題。

總之,本節課我覺得上的比較成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教師結合教材將內容進行了拓寬,教學效果也較好,師生配合和諧,是一節成功的數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