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8.87K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1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實踐”是《數學課程標準》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本節課在設計時改變了教師“講”知識,學生“用”知識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在實處,使學生學的積極、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

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我注意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經驗背景,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先複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然後讓學生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由舊引新,銜接自如。

充分體現“動手做數學”的理念是這節課的又一亮點。縱觀本節課,處處都充滿了“做”。建構主義認爲:小學生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小學生的數學知識不應該完全被動的吸收課本知識,而應該讓他們在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中“做數學”。

本節課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探索兩個環節,時時處處體現了學生在“做數學”,而教師也真正起到了一個好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使學生在一個輕鬆、和諧、民主的氛圍中探索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加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意識。

縱觀這個教學過程,初步體現了提出問題---大膽猜測---反覆驗證---總結規律---靈活應用這一科學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對科學探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瞭解,體驗到知識的產生都經歷了曲折艱苦的過程,由於學生的活動是獨立自主的,因此面對同樣的問題學生會出現不同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不僅能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同時能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合作中互相啓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2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並能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根據新課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學應該由原來教師單純的教轉變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因此,在教學中我創設實踐操作情境,營造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課堂探索的慾望。在教學中我力求突破傳統教學的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理念,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大膽放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以小組爲單位對三角形的面積進行探索和交流。小組討論交流後,我請各小組代表到黑板前進行彙報並說說他們的想法。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達到一個目的──發現並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

在練習設計中,讓學生觀察、比較兩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否相等,然後把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頂點在平行線上移動,使學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狀不同,但是面積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