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學識都 人氣:2.77W
談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人,也就是要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而有沒有質疑能力,則是衡量學生是否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思想的一個重要標準。古人云:"學貴有疑。"著名哲學家陸九淵也說過:"爲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張載說得則更爲直接:"於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由此可見,質疑對學習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而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我覺得,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去訓練。對於處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而言,應該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先天優勢,利用好語文課堂教學和我們手中的語文課本,對學生進行質疑能力的培養,以此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精神的目的,這本身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我們知道,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對現成的認識或權威的觀點提出質疑,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雖說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發言很離譜,或者荒誕,但作爲教師,不要輕易否定或打壓,只要學生提了,或說了,至少可以證明學生確實讀了,而且讀進去了、思考了,僅此一點,教師就應該給予充分的鼓勵,至於學生的發言離譜也好,荒誕也罷,我覺得,結果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學生能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自圓其說,只要學生能夠自圓其說,作爲教師,就應該肯定,重要的是學生思考了,這比什麼都重要。
        而現實的狀況不容樂觀,也許是學生學習科目太多,作業太多,也許是缺少課外閱讀,缺少體驗和感悟,也許是對課文學習沒興趣,也許還有其他原因,總之,學生的質疑能力在課堂上表現得極度缺乏。讀書欠思考,欠體驗,很少提問題,即使提問題了,有時提的還不少,但所提的問題大多也是比較膚淺,很難提出一兩個有分量、有價值的問題,更談不上主動質疑問題了。
        現實如此,那麼,我們如何通過文本教學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我認爲,空談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行爲,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還得放在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放在最基本的文本或課本上。首先應該對文本有個基本的認識。對於文本,對於課文,我個人認爲,教師要做課文的駕馭者,而不是簡單的講述者;學生要做課文的主人,而不是隻爲課文作註解,做課文的奴隸。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我們的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一定要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體驗,敢於質疑、大膽質疑,敢於發表自己對課文的不同見解。
        當然了,質疑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也需要培養和鍛鍊,而要培養質疑能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和課堂主導作用,具體到文本教學,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嘗試一下:      首先,新課講授之前,要求學生反覆閱讀課文,充分閱讀課文。讀,是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前提。沒有充分地閱讀,學生就不可能有所感悟,沒有感悟,就談不上質疑問題。只有讓學生充分地閱讀,充分地熟悉課文,才能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去不斷感悟,不斷思索,增強理解,進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其次,充分展開課堂交流和探討,通過交流、探討,啓發學生質疑問題。平靜的課堂是一潭死水,只有活躍的課堂,學生的思維纔可以被激活。交流、探討是課堂的生命,也是課堂的活力和激情所在。課堂需要交流,思維需要碰撞,也只有在交流和碰撞中,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進而提高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再者,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不斷涉獵新知識,不斷開闊自己的知識面。知識和底蘊是培養質疑精神的客觀要求,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源泉,也是活水。一定程度上講,沒有課外閱讀,就沒有語文;沒有課外閱讀,就沒有語文能力的培養。質疑能力的培養需要豐富的`知識,因爲只有知識量增加了,視野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纔會變得敏捷,思維敏捷了,自由了,才能不斷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最後,充分發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想方設法啓發、點撥學生,通過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鼓勵學生勇於質疑,敢於質疑。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點,不容否認,但缺失了教師的課堂,容易流於散漫。教師的點撥和指導,對鍛鍊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對我們語文教師而言,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教學重心放在如何啓發、點撥學生思考上,循循善誘,力求避免教師個人一言堂,忽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質疑,不是困惑,而是另一種方式的學習。記得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要重要。的確,相對於解決問題,提出問題,需要付出更多的腦力勞動,而要提出問題,尤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沒有質疑精神,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沒有質疑,就沒有發現;沒有發現,一切學習都是徒勞。因此,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質疑精神,作爲教師,任重而道遠,也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