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6篇

學識都 人氣:7.53K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6篇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

5.26在讀書會上聽到一個大學生在講這本書。他用了很大的一個篇幅來理清資訊和了解的關係。舉了一個我們聽書的例子,我們聽書但是卻很少按下暫停鍵來思考。這點也是我需要反思的,我每看完一本書,沒有用到實處,也沒有任何的輸出,爲了看書而看書,成爲了知識的奴隸。我應該更多的停下來去思考,去懷疑。

通過主動的閱讀和更多的技巧來讀好它,作者想要傳達的正好被讀者理解到,類似於棒球賽的投手和捕手,閱讀雙方互動的過程,沒有誰是被動的,除了那個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動閱讀的人會提出問題並自己回答問題。提出的問題主要包括:“1、這本書在談什麼?2、作者的論點有哪些?是如何論述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4、這本書和我有關係嗎?”我在想我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是否也可以根據這4各方面來寫呢?

在技巧方面就是記筆記,書中也提到了三種做筆記的方法。在做檢視閱讀的時候可以採用結構筆記。在分析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概念筆記,在做主題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辯證筆記。這三種方法爲我今後的閱讀筆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閱讀的四個境界(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在我們小學階段就已經學會了 ,檢視閱讀是真正進入閱讀的層次。分析閱讀是更深入的更系統化的閱讀,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具體的內容我覺得還是需要再細讀一遍文章後才能對書中的方法有更深的瞭解。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2

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因爲有好多同學老師都推薦這本書,都說是值得反覆看的好書。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這本書在1940年就已經有了第一版,現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樣是越來越受歡迎。

可以說,單單是看譯者和作者的序,就讓我有了閱讀這本書的興趣。那就是他們說出了很多我對閱讀的看法,其中有一點就是大多數人的閱讀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1972年的時候,作者所在的國家已經漸漸地掃除了文盲,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差不多的一個文化普及的狀態,可以說很多人都能看懂書畫字報,可是卻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結構嚴謹的文字,就如一些論文,理論性地文章書籍。不是說字體不認識,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體會。

因爲我就發現小時候自己非常喜歡看書,可以不用家長的陪伴也能自己一個人看圖畫,看拼音,看童話故事,那個時候的閱讀量很大,同時也幫到了我寫作文。可是到了上初中高中之後,我的課外閱讀書籍減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學習上的書本。

如果說你給我一本小說或者故事的文章,我會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讓我看一些解答類的文章,或者大部頭的理論的話,就看幾眼就不耐煩,一點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學會主動去思考,去閱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一本書爲自己所用。

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反覆閱讀的好書,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學習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3

這本書堪稱讀書者的閱讀聖經。要爲一件看似稀鬆平常的事總結出一套系統化、結構化而且有實際價值的方法論,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容易。閱讀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來門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說一個人只要識字,就能閱讀,但是事實上事情遠非如此,讀同樣一本書,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數家珍,侃侃而談,有人一週讀完,腹中只有些許不成體系的零散碎片。顯然兩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長期堅持某種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異有關。兩位作者均是博覽羣書的飽學之士,其中一位還曾因讀書在美國一度大出風頭,正是在廣泛的、大量的閱讀生活中逐漸洞察並發現了閱讀的祕密,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就是這個祕密的全記錄。

本書自有展開論說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書其實回答了三個問題,閱讀的意義、本質和方法,而且前兩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閱讀的終極意義是什麼?獲取信息?娛樂?答案是增長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統一,有些方面不統一,不統一表現在身體在達到高峯後走下坡路,而心智則可以衝破身體的限制不斷上升,但這是一種潛在和自在,還需要人自覺學習讓它的成長成爲現實。所以閱讀的終極意義就在於幫助心智成長,獲取諮詢和娛樂本身無法幫助心智,但會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這一個洞見來源於閱讀,但已遠遠超越閱讀了!

第二、閱讀的本質是什麼?是交流,是與一位擁有體系化知識的人物談話,所以讀者要能激發起自己的主動性和熱情,要積極思考對方的陳述,要不斷提出問題。記住閱讀就是在交流,要熱切,也要勤思。

第三、閱讀的方法是什麼?閱讀的方法就是前兩者思想統攝下的外化和具體化。簡單說包括基礎、檢視、分析、主題四個層次和大綱整理、詮釋意思、判斷評價三個階段。根據個人讀書經驗,真正有價值的是以下兩點,一是讀書要先摸出作者的寫作框架形成整體觀,再在整體觀下分析作者具體框架內的內容論述。二是看書必須作筆記,寫書評,尤其是隻有寫書評才能幫助自己重新思考作者脈胳,推敲全書邏輯,檢測自己讀書的火候!

總之,本書名字普通,價值不普通!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4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早出版於1940年,在70年後的今天仍然是一本不能錯過的經典讀本。從閱讀的目的,閱讀的層次和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三部分出發,幫助你重新認識什麼爲什麼閱讀,怎樣閱讀。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閱讀的目的:爲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爲求得理解而讀。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

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越主動,效果越好。

真正的閱讀:沒有藉助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着內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爲止。

爲獲得資訊而閱讀,是讀的懂的東西;爲增進理解而閱讀是必須要讀的東西,讀某樣一開始並不怎麼了解的東西。

我們只能從比我們“更高杆”的人身上學習,我們一定要知道他們是誰,如何跟他們學習。

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的學習,以及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之間的差異。

你學到的知識,如果你運用的只是你的記憶力,其實你除了那些訊息之外一無所獲。你並沒有被啓發。要是能被啓發,除了知道作者所說的話之外,還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爲什麼會這麼說。

蒙田: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要避免這樣的錯誤——以爲讀得多就是讀得好。

思考只是主動閱讀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打算繼續學習與發現,我們就要懂得如何讓書本來教導我們。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5

寫寫自己對本書的一些感悟吧。什麼是好的閱讀?讀完本書,我明白了好的閱讀也是主動的閱讀。讀書越主動,則閱讀的效果越好。

主動的閱讀就需要帶着問題去閱讀,作者在本書開始就提出了讀者在閱讀時需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1這本書整體上說了什麼?2作者細說部分說了什麼,是怎麼說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4這本書與我有什麼聯繫?作者總結的這四個問題感覺在閱讀過程中很有必要。

作者將閱讀分爲了由淺到深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也對每個層次閱讀的內涵以及讀者可以遵循的一些規則都做了說明。看完之後,感覺還是很受啓發的。

另外,作者還對不同的`書該怎樣更好地閱讀也做了說明。雖然基本的道理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書閱讀的規則還是有所差異的。這裏我也想補充一下自己的一點感悟,不同的書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同一本書的不同部分也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讀一本好書或者一本書中的重要部分,應該細讀,慢讀,精讀。同時,讀書的話也應該多讀一些超出自己閱讀舒適區的書籍,這樣纔能有助於思考和理解的增進。

最後,借用作者書中的一句話,閱讀可以幫助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長。我以後要做一名主動的閱讀者。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6

本書是一本閱讀指南,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曾是美國暢銷書的榜首。

本書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基本上讀完小學五年紀就可以達到的層次,可惜的是太多數人一直在這個層次。作者說,主要的原因是從小學以後,再沒有人教過人如何閱讀,而這本書就是彌補這個空白。在這個層次的人,基本上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能熟練閱讀報紙和填寫表格。

檢視閱讀分爲速讀和粗讀。

速讀是瀏覽一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研究下目錄,如果有索引,也檢閱一下,如果有出版者介紹,也讀下,然後從目錄中找到你想了解的內容讀一下,最後讀一下書的最後三頁。通過速讀,就會了解這本書是否值得你花更多的時間深讀。

如果覺得可以花點時間來閱讀的話,可以通過粗讀來繼續瞭解這本書。粗讀也是快速閱讀,但是大多數人閱讀是一種“半出聲”來閱讀,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閱讀速讀。作者給出了一個好建議,指讀法。方法是這樣的: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併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動作移動。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動時,你就能讀到那些字句了。繼續練習下去,繼續增快手的動作,等到你發覺以前,你的速度已經可以比以前快兩三倍了。通過粗讀,可以瞭解全書內容,也可以爲分析分析作準備。

分析閱讀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你要問幾個問題,一是你閱讀的書是什麼類型的書,二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描述整本書說了什麼並列出本書的大綱,三是本書的作者想說明或解決什麼問題。

第二個階段其實就是列出細綱。找到作者的關鍵字,找到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的論述,找出作者已經解決的問題答案。

第三階段是如何客觀公正評價一本書。通過上面二個階段後,不管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爲,首先你要說的是你瞭解作者的觀點。不用急着證明作者的觀點是對還是錯,在做也出評論之前,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作者知識不足或知識錯誤,或證明作者的邏輯錯誤,或證明作者分析或者理由不充分。如果你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你必須同意作者的觀點,不要肆意評論。

主題閱讀是帶着特定主題,閱讀相關領域中的書箱。主題閱讀分爲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帶着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實驗性的書單,瀏覽書單上的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第二階段是確定想關書的最相關的章節,然後用你自己的語言,把各個作者的相關觀點詮釋下。列出一系列問題,查看各作者的回答,分析這些回答,把通用的答案放在最前面。

總結:

任何事情背後都有其道理,連閱讀也是這樣的。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閱讀原來是分層次的。個人認爲第一層次比較窠到達的原因是,一直有人給我們反饋,不管是父母,老師還是其它人。而第二,第三和第四層次很難有其它人給你反饋,如果能輸出出來,有人反饋也許能幫我們到達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