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

學識都 人氣:1.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1

這是我的個人微信公衆號開通後寫的第一篇文章,開通微信公衆號的原因是想借助這個平臺記錄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每日感恩日記(三件事),以便日後供自己回顧。

讀書筆記的寫作模式應該會遵循這樣一個過程:

(職業、技能、工具類書籍)提出問題–挑選書目–閱讀筆記–付諸實踐–總結

(文學類書籍)選擇感興趣的書目–閱讀–寫讀後感–轉述或複述給身邊的人聽

至於感恩日記,發現每天打開公衆號記錄好像筆記麻煩,故而通過手機日曆記載,到週末統一上傳本週的感恩日記集。

9月份讀完了第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此書的目的是爲了掌握一些高效的閱讀方法,糾正自己錯誤的閱讀習慣。具體的說,在閱讀本書之前,關於閱讀方面,有一些困惑和難題。如下:

1、看過的書常常合起書本就忘了內容

2、即便記得內容,想要複述卻很艱難,無法向身邊的人分享

3、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但是好像效果不怎麼好。

4、讀書的時候不夠專注,無法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

帶着解決上述問題的目的,我找到了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期望書中能幫我找到答案。以下是我用百度腦圖做的思維導圖筆記。

不知道圖片清晰不,百度腦圖是經常用,但是第一次保存爲圖片上傳到別的平臺上來。這本書讀了兩遍,總共花了5個多小時,第一遍掃讀花了1個半小時左右,第二遍精讀花了3個多小時。閱讀過程中的筆記都記載在微信讀書APP上,共21條筆記34處劃線。

幾年前讀過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次聽到主題閱讀這個概念,學得之後愛上了這種閱讀方法,常常喜歡就同一主題甚至同一題材同一作者閱讀相關的一系列書。主題閱讀是閱讀方法裏難度最大耗時最長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但是現在要兼顧工作、家庭和休閒,不同於當年上學時一樣有大把的光陰用來消遣,所以才又買了這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籍看看。

這本書針對閱讀方法做了很全面的介紹,語言很平實但很有力道,不僅很詳細的介紹了幾個不同層次的閱讀方法,而且開篇就從讀書的根本意義出發引導讀者要發自內心的正視讀書的意義,重技巧更重態度。用主食、美食、果蔬和零食對書本進行分類,比喻非常貼切!讀書筆記。第二篇介紹閱讀的各種層次,主要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幾種閱讀層次也是許多名人推崇的,只不過說法不同而已。第三章是關於速讀的介紹和相關的訓練方法。第四章介紹的是精讀法,包括如何寫讀書筆記、如何反覆閱讀、如何複述和評論一本書。第五章主要是介紹主題閱讀,第六章介紹了讀和寫的關係,第七章介紹的是讀書的實踐意義,最後一章則介紹了與讀書有關的買書、借書、整理書架、結交書友還有閱讀的三條道路。還有就是後記中有一段作者描述的關於閱讀一本書的經過的文字,寫得很優美,一不小心就把它背下來了哈哈。看得出來作者文字功力很深厚,只是寫這樣一本工具書儘量當然得保持嚴肅負責的文風了。

全書雖然介紹的很詳細,但是看過之後感覺全書結構上有些邏輯不通,比如第二章介紹各層次的閱讀方法時末尾兩節突然開始介紹主食類的主題閱讀法和美食類書籍的分析閱讀法,然後第四、五章又分別介紹了這兩種閱讀方法,讓人讀的有點雲裏霧裏。到第六章關於讀寫關係的描寫時又突然開始介紹不同作品的閱讀方法和如何學以致用,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這些問題出現在我閱讀過程中和讀完全書做思維導圖的時候。不過作者一直都在告誡讀者:盡信書不如無書,求同存異和而不同,閱讀的目的不是一味接受作者的觀點。

總之,該書是作者很用心編寫的一本書,力圖大而全的介紹跟閱讀相關的技巧和知識,如果能一邊讀一邊將書中介紹的閱讀方法立即付諸實踐,作者的目的就達到了,你想提高閱讀水平的願望也一定會實現的!

關於讀此書前想解決的三個問題,此書基本給出了答案

1、看過的書常常合起書本就忘了內容

解決辦法:忘了的原因是沒有真正轉化爲自己的知識,最好的方法是好書多讀、多做筆記、多思考回顧、多實踐。

2、即便記得內容,想要複述卻很艱難,無法向身邊的人分享

解決辦法: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亞於理解能力,在做到第一點的同時,多跟身邊的人分享交流。

3、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但是好像效果不怎麼好。

解決辦法:沒效果的原因是,做完之後沒有回顧。好書多翻閱,多回顧,多實踐

4、讀書的時候不夠專注,無法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

解決辦法:不夠專注的原因是總是在喧鬧的環境中閱讀,手機經常干擾閱讀,也有生理上的原因。解決方法是對一些比較難懂的比如專業類的書籍,儘量選擇安靜的環境,保持正確的閱讀姿勢,關掉電子產品,用番茄時間管理方法保證高效的閱讀時長,不必違反生理學強迫自己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2

這本書堪稱讀書者的閱讀聖經。要爲一件看似稀鬆平常的事總結出一套系統化、結構化而且有實際價值的方法論,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容易。閱讀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來門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說一個人只要識字,就能閱讀,但是事實上事情遠非如此,讀同樣一本書,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數家珍,侃侃而談,有人一週讀完,腹中只有些許不成體系的零散碎片。顯然兩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長期堅持某種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異有關。兩位作者均是博覽羣書的飽學之士,其中一位還曾因讀書在美國一度大出風頭,正是在廣泛的、大量的閱讀生活中逐漸洞察並發現了閱讀的祕密,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就是這個祕密的全記錄。

本書自有展開論說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書其實回答了三個問題,閱讀的意義、本質和方法,而且前兩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閱讀的終極意義是什麼?獲取信息?娛樂?答案是增長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統一,有些方面不統一,不統一表現在身體在達到高峯後走下坡路,而心智則可以衝破身體的限制不斷上升,但這是一種潛在和自在,還需要人自覺學習讓它的成長成爲現實。所以閱讀的終極意義就在於幫助心智成長,獲取諮詢和娛樂本身無法幫助心智,但會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這一個洞見來源於閱讀,但已遠遠超越閱讀了!

第二、閱讀的本質是什麼?是交流,是與一位擁有體系化知識的人物談話,所以讀者要能激發起自己的主動性和熱情,要積極思考對方的陳述,要不斷提出問題。記住閱讀就是在交流,要熱切,也要勤思。

第三、閱讀的方法是什麼?閱讀的方法就是前兩者思想統攝下的外化和具體化。簡單說包括基礎、檢視、分析、主題四個層次和大綱整理、詮釋意思、判斷評價三個階段。根據個人讀書經驗,真正有價值的是以下兩點,一是讀書要先摸出作者的寫作框架形成整體觀,再在整體觀下分析作者具體框架內的內容論述。二是看書必須作筆記,寫書評,尤其是隻有寫書評才能幫助自己重新思考作者脈胳,推敲全書邏輯,檢測自己讀書的火候!

總之,本書名字普通,價值不普通!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3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早出版於1940年,在70年後的今天仍然是一本不能錯過的經典讀本。從閱讀的目的,閱讀的層次和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三部分出發,幫助你重新認識什麼爲什麼閱讀,怎樣閱讀。

第一章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閱讀的目的:爲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爲求得理解而讀。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

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越主動,效果越好。

真正的閱讀:沒有藉助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着內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爲止。

爲獲得資訊而閱讀,是讀的懂的東西;爲增進理解而閱讀是必須要讀的東西,讀某樣一開始並不怎麼了解的東西。

我們只能從比我們“更高杆”的人身上學習,我們一定要知道他們是誰,如何跟他們學習。

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的學習,以及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之間的差異。

你學到的知識,如果你運用的只是你的記憶力,其實你除了那些訊息之外一無所獲。你並沒有被啓發。要是能被啓發,除了知道作者所說的話之外,還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爲什麼會這麼說。

蒙田: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要避免這樣的錯誤——以爲讀得多就是讀得好。

思考只是主動閱讀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打算繼續學習與發現,我們就要懂得如何讓書本來教導我們。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4

寫寫自己對本書的一些感悟吧。什麼是好的閱讀?讀完本書,我明白了好的閱讀也是主動的閱讀。讀書越主動,則閱讀的效果越好。

主動的閱讀就需要帶着問題去閱讀,作者在本書開始就提出了讀者在閱讀時需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1這本書整體上說了什麼?2作者細說部分說了什麼,是怎麼說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4這本書與我有什麼聯繫?作者總結的這四個問題感覺在閱讀過程中很有必要。

作者將閱讀分爲了由淺到深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也對每個層次閱讀的內涵以及讀者可以遵循的一些規則都做了說明。看完之後,感覺還是很受啓發的。

另外,作者還對不同的書該怎樣更好地閱讀也做了說明。雖然基本的道理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書閱讀的規則還是有所差異的。這裏我也想補充一下自己的一點感悟,不同的書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同一本書的不同部分也可以有不同的閱讀速度。讀一本好書或者一本書中的重要部分,應該細讀,慢讀,精讀。同時,讀書的話也應該多讀一些超出自己閱讀舒適區的書籍,這樣纔能有助於思考和理解的增進。

最後,借用作者書中的一句話,閱讀可以幫助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長。我以後要做一名主動的閱讀者。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5

言歸正傳。《如何閱讀一本書》不用俺說,這本書的名氣已經如雷貫耳,它太久遠(初版1940年)又太經典,記得有一次在北大圖書館,看到他們的年度閱讀排行榜,這本書穩穩位居第一。

懷着膜拜的心情捧起這本書的,怎麼說呢,可能是自己已經多多少少學到悟到了一些讀書的方法,所以,並沒有太過驚豔,不過這本書驗證了我一些讀書方法和觀點的合理性,還是很開心的。簡單捋幾條印象深刻也比較重要的點。

一、一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一點尤爲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常識,您覺得應該怎麼開始閱讀一本書呢?您可能要笑了,那當然是直接拿出來書翻開第一頁正文就開讀嘍。如果您真的這樣認爲,而且一直是這樣做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別想擡槓,就問你是不是讀完一本書,常常有列不出提綱,畫不出重點,拎不出主線的毛病?別不承認,有就對了,這一步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的。

那麼,究竟怎樣纔是打開一本書的正確方式呢?首先把華麗的封皮撕掉扔垃圾桶(本人做法,謹慎仿效),看看封皮和封底,有的會有字,比如這本書,就有一段短小精悍概括整本書內容和價值的特別經典的一段話,非常重要。

(這段話附在這裏: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爲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着骨頭,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着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開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爲那是你瞭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後面不寫了,有機會你們自己看吧。

其次是,讀作者簡介、序言、以及後面的附錄等,這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而這恰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序言,裏面一般會交代作者寫作的目的、書的框架,以及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還有作者對讀這本書的建議等。

再次便是目錄,目錄一定要認真用心讀,而且我認爲要讀上幾遍,從章節標題到章內每節的標題,彼此之間的邏輯關係,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直到合上書自己能說出來這本書的大致邏輯和主要內容。一般來說,一本好書,作者的邏輯都是比較清晰,目錄設定就很順。反過來,如果目錄不咋地比較混亂,這本書的質量也可見一斑,目錄是衡量一本書優劣的很重要的標準。

接下來便是正文了。

二、閱讀的四個層次

整本書四個篇章,其中三章寫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另一章專門寫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順便提一句,上文中小編說的讀目錄,然後在心中形成自己的目錄,可以不是書的目錄,能理解能吸收最重要。

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級別逐次提高,難度逐次升級,從方法和程序上,後者包括前者。

簡單說,基礎閱讀就是掃清障礙,做好閱讀的準備,主要是語言上的。比如你英語不咋地,如果想要讀全英版《資本論》,就要先把語言關過了。

檢視閱讀,分兩種,一種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一種是粗淺的閱讀。略讀適用於你到了書店瀏覽書,花上10—15分鐘時間,利用前面第一條寫的打開一本書的正確方式,完成了前幾步,掌握了書的骨架,然後在正文中,從某章你感興趣的看1—2頁,或是隨便挑上幾段讀一下,這就夠了。這樣,你會形成一個基本認識,明白這本書在說什麼,是怎麼說的,這本書的水平如何,是否值得買。粗淺的閱讀,主要是針對大部頭或者比較深奧難讀的書,仔細啃很慢而且會逐漸喪失興趣,所以第一遍應該粗淺的閱讀,最緊要的,就是要忽略掉一切細節,比如這一段晦澀難懂,就可以跳過,跨節、跨章都無所謂,不要在乎一個概念、幾頁文字,讀下去!讀完!這是最重要的!哪怕只獲取30%—50%,也是值得的。等你過段時間具備了更高的能力,就可以更深一步了。

分析閱讀,這種閱讀,一是要能提煉出書的大綱。二是能讀書聯繫自身,思考出這本書跟自己的關係,也就是我能從這本書中獲取到什麼,知識還是啓發還是什麼?三是能寫出書評,對這本書作出你的評價,好在哪裏,不足在哪裏等。讀書一定要聯繫自身,要讀書爲自己所用,若非如此,讀再多的書也無益。這一點也是我從讀這本書學到的最有用的一條!讀書、讀報、讀人、讀事,概括說就是但凡輸入,都要聯想一下自身,時刻想着問自己,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所以讀書筆記,就可以這麼做,哪句話自己特別有感觸,就可以順勢把感觸啓發記錄在側。評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尊重作者,尊重不是指不能批評,而是要客觀,一定要懷着空的心態跟着作者的邏輯去充分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意思,然後再客觀地予以評價。讀書切記帶着偏見或帶着觀點讀,甚至是帶着挑毛病的心理。不要爲反對而反對,成了情緒化的好辯者。要知道讀書難道不是爲了豐富自己的認知,而是要打壓作者一番顯得自己更牛麼?

主題閱讀,這是閱讀的最高階,也是最難的,包括了前面三個步驟。所謂主題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閱讀,可能需要讀好幾本書,讀不同作者的書,讀同一作者不同的書,就是爲了弄清一個問題,理清一個脈絡,這樣寫出來的書評旁徵博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是比較牛的。

至於書中寫的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小編採用了檢視閱讀的方式,沒有太多啓發,這裏就不羅列了。

再補充一點小編的心得。第一,不是讀書就一定好,書一定要篩選,讀書讀經典讀好書,歪門邪道快餐垃圾不如不讀。比如,影響自己的50本書,你讀出來了嗎?第二,不是逐字逐句從頭到尾才叫讀書,讀書可以有各種層次,不同的書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讀法,同一本書不同的遍數不同的讀法,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讀法,即使是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也不是同一速度逐字逐句讀下來,不太重要的細節可以略讀快讀,重要的概念理論、說明重要問題的地方要細細閱讀,還要反覆對比品讀等,要以效率質量爲目的,搞靈活。第三,要養成邊讀邊給自己提問題的習慣,如,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什麼,作者的觀點是什麼,他是怎麼闡述的,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等等。

總之,通過這些記錄,希望大家可以對如何讀一本書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從而更加高效地開始自己以後的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6

閱讀可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讀得懂的東西。如報紙雜誌,容易讀懂,能增加資訊量,但不能增進理解力。因爲在那之前水平已經相當了。一種是必須要讀的東西。一開始水平就比讀者高一截,能給予更高層次的啓發,增進讀者的理解力。相對而言,後者更值得做。讀者追求的不同目標「爲了消遣or增進理解力」,會決定不同的閱讀方式。任何一本可以增進你理解力的書,也能達到消遣的效果,但倒過來很難成立。

閱讀分爲四個層次。

第一,基礎閱讀。能認字,擺脫文盲狀態的層次,小學時期就能做到。

第二,檢視閱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從表面觀察一本書,如15分鐘讀完一本書,但它並不是指簡單隨意瀏覽。因爲資訊氾濫,太多的資訊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對理解力的阻礙。所以檢視閱讀很有價值的,因爲有些書完全不用孜孜不倦的從頭讀到尾。

第三,分析閱讀。是一種「專注」的活動,咀嚼消化一本書。

第四,主題閱讀。閱讀很多相關類的書籍,而不是一本書。列舉這些書的相關之處。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7

5。26在讀書會上聽到一個大學生在講這本書。他用了很大的一個篇幅來理清資訊和了解的關係。舉了一個我們聽書的例子,我們聽書但是卻很少按下暫停鍵來思考。這點也是我需要反思的,我每看完一本書,沒有用到實處,也沒有任何的輸出,爲了看書而看書,成爲了知識的奴隸。我應該更多的停下來去思考,去懷疑。

通過主動的閱讀和更多的技巧來讀好它,作者想要傳達的正好被讀者理解到,類似於棒球賽的投手和捕手,閱讀雙方互動的過程,沒有誰是被動的,除了那個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動閱讀的人會提出問題並自己回答問題。提出的問題主要包括:“1、這本書在談什麼?2、作者的論點有哪些?是如何論述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4、這本書和我有關係嗎?”我在想我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是否也可以根據這4各方面來寫呢?

在技巧方面就是記筆記,書中也提到了三種做筆記的方法。在做檢視閱讀的時候可以採用結構筆記。在分析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概念筆記,在做主題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辯證筆記。這三種方法爲我今後的閱讀筆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閱讀的四個境界(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在我們小學階段就已經學會了,檢視閱讀是真正進入閱讀的層次。分析閱讀是更深入的更系統化的閱讀,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具體的內容我覺得還是需要再細讀一遍文章後才能對書中的方法有更深的瞭解。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8

最近讀了不少關於閱讀的書,發現之前的讀書方法有些問題,所以就決定”從頭再來“。之前在閱讀中瞭解到了主題閱讀的這個概念,準備先讀一部分關於閱讀主題方面的書。

今天就讀到了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幾天利用碎片時間,在網上也讀了不少關於讀書方法的文章。發現很多內容都出自於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

可以說很多關於閱讀方面的書,多多少少都有這本書的影子。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就是因爲這本書出的夠早,不過裏面介紹的閱讀方法,到現在看來也是很實用的。

書中把閱讀分爲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拆閱讀,主題閱讀。

第一層次就是基礎閱讀。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基本上能識字讀書的人都在這個層次,只要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在這個層次。

第二層次就是檢視閱讀。這個相當通讀或者略讀,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先了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通過書名、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對書的主旨有個大致的瞭解。

然後根據自己對書主旨的瞭解,挑選幾個跟主旨息息相關的章節來讀。遇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可以放慢速度讀一下,就這樣快速的提取書中的精華部分。

當然我的理解是也可以整本書快遞的閱讀,一目十行,遇到自己喜歡的部分在慢下來閱讀。現在很多書大部分內容都是引經據典,一個章節精華部分也就是開頭的引題,和最後的總結,中間全部都是舉例說明。按照這個方法閱讀,一般200頁左右的書,幾十分鐘就能讀完了。

第三個層次就是分析閱讀。很多朋友都會疑問:像上面這麼快速的讀一本書能記住嗎?分析閱讀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說白了這個章節就是教大家怎麼做讀書筆記的:

第一,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第二,整本書在談的是什麼?

第三,作者是藉着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通過讀書筆記的方式,把以上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肯定還會重新回頭去翻書,這就相當於又通讀了一遍。當然,這些讀書筆記也要拿出來經常看看,加深印象,這樣才能把作者的論述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第四層次就是主題閱讀。這個概念我開頭的時候提過,這裏詳細說一下。可能讀了一本書之後,我們的部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可以通過讀這本書同一主題類型的書來解決問題。

主題閱讀首先就是先確定書單,大家可以通過書名、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對一本書進行大致的瞭解,看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書,最後確定一個書單。

在讀書單裏面的這些書的時候,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些書有哪些論點是類似的?有哪些論點是相悖的?爲什麼會相悖,哪個更有道理?

主題閱讀不僅能拓展我們的視野,還能讓我們思考起來,在思考的同時,也是我們內化的過程。

當然,主題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輸出。我們通過一系列的主題閱讀,不斷的內化。形成一個我們自己的一套理論,能夠把這套理論寫出來,或者是教給其他人。這個時候我們纔算是真正的吃透這些書,達到我們讀書的目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9

剛拿到這本書,有種捧着刺蝟的感覺,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後來,我從目錄瀏覽了一下,耐下性子從頭開始看起來。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原來閱讀還分這麼多種。

首先,閱讀分爲四個層次。一是基礎閱讀,二是檢視閱讀,三是分析閱讀,四是主題閱讀。我現在接觸的大部分都是前兩個層次,基礎閱讀與檢視閱讀。基礎閱讀主要將針對孩子的,每天我們都要讀幾個故事,對於不識字的孩子來說,這個閱讀過程主要將由家長主導的。孩子聽的是這個故事,同時我們也會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或者通過這本我們知道需要注意的事情。例如,我在給孩子講《白雪公主》這個故事時,我會讓孩子先說說,故事的內容有什麼?然後我們從這個故事學到了什麼?通過這樣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通過這些故事,讓孩子瞭解在這個階段他所需要了解的安全知識或是生活常識。這就是我所認爲基礎閱讀,現在我們所做的只是一個基礎,真的等他到可以獨立閱讀時,這個階段纔算告一段落。檢視閱讀,我的理解是粗有系統的粗讀。針對一本書,通過索引或目錄的方式,找到其中所需要的內容或是適合自己閱讀的內容。這種閱讀方式通常將在比較專業的書籍中。例如,我在一本關於PHOTO的書中,找到製作火焰字的內容,我只針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至於其他的內容我暫時就沒有再進行閱讀。

其次,分析閱讀主要是將書籍的種類與主題進行分類,用最簡潔的語言將納出整本書在談什麼,按照順序列出最重要的部人,找出作者想要說明或解決的關鍵問題。說到分析閱讀,到現在還真正用到的次數還太少。有時可能通過一本或兩本以上的書才能將作者所表達的問題搞清楚。記得在讀《八次危機》時,只是知道知青下鄉,但是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時代背景、經濟形勢都不清楚。如果將我自己想將要這個問題搞清楚,需要從當時的國情、經濟、時代背景等多方面去閱讀書籍,從而才能瞭解這件事情的緣由。但因爲自己沒有這個閱讀分析能力,只有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明白。

最後,主題閱讀其實是所閱讀的書籍無關,而跟閱讀的主題有關。先找到跟這個主題相關的書籍,根據這些書籍詮釋你這個主題的詞彙。找到宗旨然後進行分析討論。這個流程很像我們在準備辯論時的流程吧。根據辯論主題找到相關的資料,然後根據辯論宗旨進行論證,最後得出結論。如果這樣來看,主題閱讀好像也沒有那麼難,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試試。

用本書的一句話做總結:好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活力與成長。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十篇】10

今天的閱讀內容爲主題閱讀、閱讀與心智的成長兩個板塊。

閱讀的第四個階段:主題閱讀。其實主題閱讀挺像我們在寫論文的過程,通過不同書籍的閱讀,截取相關性的東西來完成整個閱讀過程。

主題閱讀也分爲兩個階段:一爲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裏,我們需要針對研究的主題,參考圖書館目錄、相關專家意見列出一系列書目,並通過對書目上的書進行瀏覽,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對你的主題確定清除的概念。

二爲閱讀階段,在這個階段大致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爲:檢視閱讀所有書籍,並找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章節。

第二步驟爲:根據主題創立一套中性的詞彙,帶引作者與你形成共識。

第三步驟爲:根據主題建立一箇中性的主旨,並就此主旨列出相關問題,並在書籍中尋求解答。

第四步驟爲:界定主要議題及次要議題,然後將作者對各個議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議題之旁,形成不同作者間的討論。

第五步驟爲:分析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凸顯主題,並將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清楚的界定出來。

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詞彙表達作者的意見,但形成議題的觀點時儘量用作者的原句,避免自我設限,更爲客觀。

在閱讀與心智成長這一塊,作者強調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成爲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任何書任何文章都讀,你必須有所揀選,對你所讀的書要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超過你的能力才行,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心智其實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而主動的閱讀,思考對於心智就是一種運用,雖然社交媒體發展迅猛,我們看似動動手指就可以找到我們想要的任何信息,可是那些信息並不是來自於我們,往往會看過就忘了,並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成長。

所以,今天起開始閱讀吧,拿起你手邊的書,去主動閱讀,取主動思考,去讓每一本書帶領你邁向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