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筆記(精選8篇)

學識都 人氣:2.3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8篇)

《論語》讀書筆記1

君子自古就是被讚頌的對象,他們主忠信,性如菊,居於竹,周而不比,品格高潔。一本《論語》讀畢,我對君子的理解更加透徹了。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將食、住視爲身外之物,即便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也堅持自己的處事原則,對待他人,以溫、良、恭、儉、讓爲主,親和待人。服事君主,信實無欺,做事周而不比。貧而樂,富而好禮,獨善其身,兼濟天下,這大概是君子的心性品格、對國家的熱忱之心吧。古有陶潛范仲淹,今有魯迅李大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對待敵人橫眉冷對,掀起復興的革命。對待民衆俯首成牛,挽起希望的狂瀾。若君子有所求,必然是爲了大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對於自身的修養是十分看中的,不因利益而迷失,不爲重金而屈服,訥於言,敏於行。巧言令色足恭,爲君子所惡。匿怨而友其人,亦爲君子所惡。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愛憎分明者,豈不爲君子,人而爲仁者,豈非君子耶?仁德爲君子的必需品,也是君子的天性: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爲仁的代名詞,德是君子的暱稱。與之交往,不必饕餮盛宴,只需粗茶淡飯。與之情誼,並不濃如烈酒,只似淡水清湯。君子如天上北辰,衆星願共之。

儒家智慧詮釋君子之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在當今社會,我們要做到言忠信,行篤敬,這樣才能成仁,成德,成君子。

《論語》讀書筆記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開篇的這三句話,可以說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別解釋了。可南懷瑾先生卻是這樣解釋的:做學問,要隨時注意“時”和“習”,要隨時隨地學習。當你有進步時,能不愉悅嗎?你的學問沒有人能夠理解時,有個難得的知己來看你了,能不高興嗎?做學問的人,也可能一輩子沒人能瞭解你,那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這樣的解釋,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層。

南懷瑾先生這樣解釋的原因是,原句第一個字“學”不能僅僅當作狹義的“書本學問”理解,而是要從人生修養上講起才行。也就是說,“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那麼,把“學”字的意義理解的這麼寬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嗎?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現在,一條一條分開印,是宋儒們把它圈斷的。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這倒又是一種新鮮的解讀方式。誰都知道,《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既然是語錄體,就很讓人習慣於把那一條條論述分開來獨立理解。這本來也不算錯,卻容易造成斷章取義。把“學”字理解成狹義的“書本學問”,就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所以,南懷瑾先生說《論語》中所說的“學”,不是僅僅文章寫得好,也不僅僅是知識淵博,它還包括“做人好做事對”,哪怕一個人是文盲,但只要是會做人做事,就是有“學問”。這是南懷瑾把整部《論語》研究完後,用“整體觀”看待《論語》得出的結論。

爲了證明自己把“學”字理解成“人生修養”的“學問”的正確性,南懷瑾先生還列舉了《論語》中子夏的話來證明自己的結論。“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盡全力愛家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放棄私心,對朋友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讀過書,也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句話足以證明“學”不僅僅指“書本學問”。

正因爲南懷瑾先生解讀《論語》與衆不同,他解讀《論語》的著作才命名爲《論語別裁》。

他這個“別裁”不僅僅與現代人對《論語》的一般理解不一樣,而且特別與宋代以來朱熹學派的儒家學者對《論語》的註解不一樣。以朱熹爲代表的宋代儒士們因爲是以對“語錄體”的理解方式來理解《論語》,結果斷章取義,讓後人造成了對孔子思想的極大誤解。比如宋儒們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話時就出現了偏差。他們把“賢賢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馬上跟他學習,連女色都不能親近了”。把“色”字的“態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於近現代人攻擊孔子“違反人性”。他們還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讓近現代人攻擊孔子是“專制思想”,因爲《論語》要人爲皇帝全力服務嘛。孰不知,“君”在此應泛指爲“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應給人辦事的人”。像這樣對孔子思想斷章取義的理解,還有很多處。

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孔家店被人打倒,老闆沒有錯,是店員們搞錯的,這要特別修正的。”現在,是到了真正復原孔子的“仁義”思想的本色的時候了。南懷瑾先生獨特的“經史相參”、“整體看待”式解讀能幫我們吹盡黃沙,淘出真金。

《論語》讀書筆記3

《論語》的編輯者不止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人。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被世人視爲至理。它以極具典範意義的語言。《論語》中所記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其中不少對話場景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論語》成功描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變,顏回的溫雅賢良,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讓我知道了,孔子是個十分守禮節,連顏回死後,他都還守着禮節,不肯把車子賣掉,可見孔子多麼深明大義啊!

《論語》是國學經典,涉及到人們生活諸多方面,如:如何從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與人交往,堪稱中國傳統智慧的源泉和寶庫,千百年來一直指導着人們修身養性,治國安邦。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精論,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展現。

讓我們慢慢的開始背《經典》,從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從世代相傳的經典中,學習到人生的哲理,豐富自己的人生!

《論語》讀書筆記4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或許在現代漢語中它含有一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說的中庸,或者說我這裏所說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金山詞霸?高級漢語大詞典)。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爲: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該說,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爲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

所以,我主張這樣讀論語:僅僅把它當作一部書,不帶歷史偏見地來讀。

這樣讀一讀,我覺得,《論語》本身並不是框框條條道德規範。它是鮮活的生活。

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角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所以顯得十分自然。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爲,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爲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衆,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普通民衆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論語》讀書筆記5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首先由讀友對這句的背景做簡單介紹,孔子去曹適宋遇小人惡勢力,身危情險之下說了這句話。在讀各家註釋的過程中,問題主要集中在“德”字如何理解,孔子爲何說這句話的討論上。鄭玄注認爲德爲聖性,天欲使孔子製作法度。朱子注認爲孔子說天賦我如是德,桓魋必不能違天害己。劉寶楠認爲德爲天所命,德合天地,吉無不利。戴望註解釋爲孔子受天命製作禮樂,將孔子視爲素王。康有爲注則從上天授予孔子改制換新使命的角度來闡發。

讀友們同時針對“德”字是指天佑之德的一種自信還是孔子本身具備的一種聖人之德展開了討論。趙老師認爲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孔子代表正義自然不能懼怕邪惡,道是“體”,德是“用”,這裏說“天生德於予”而未說是“道”,也體現了孔子作爲賢聖對天道的敬畏和對自我認知限度的自覺。王老師闡發到,古語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這裏的德也可能表達這方面意思。老師們也提到,這裏也表達了孔子的一種天命觀。從字面意思理解,“德”字是一種聖性。更深層次理解,它是一種天命、使命。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玆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一節發生的背景是孔子在外被誤認爲惡人陽虎而被匡地人圍困,在此境況下,孔子說出了文未喪,匡人終必不害我的話。讀友們主要針對“文”字的理解以及孔子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展開了研讀和討論。鄭玄注主要解釋了孔子對天未喪文故我必不爲害的論證。朱子注中“文”的解釋爲道之顯者蓋禮樂制度之謂,其餘與鄭玄注並無太大差別。劉逢祿《論語述何》中解釋禮樂制度爲三代損益,乃文王之法也。宋翔鳳則認爲此章言“五始”之在王也。皇侃中“文”解釋爲文章的意思。康有爲解釋文爲文明之道統。

讀友們展開了精彩的討論,有同學提出了“文”和“知”的區別和聯繫,有同學提到,被人誤解而身臨險境時,當“內文明而外柔順”,採取柔順的手段去化解。最後,由李明老師爲大家做一個跑步健身,陽光鍛鍊的活動宣傳。

李明老師講到,跑步健身運動和讀書一樣,在一個團體裏,大家熱愛並堅持下去,是多麼美妙快樂的事,最後受益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健康的飲食,合理的讀書和運動,心靈的成長。“沒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這是李明老師的體會和感悟。讀書,運動,乃至於做任何有意義的事都是如此。趙海燕老師最後說到:“分享是種美,堅持更是美。”

《論語》讀書筆記6

朋友,不知給你上過課的老師們有誰?是班主任?普通老師?優秀老師?代課老師?實習老師?年過半百的“老教師”?那些啊,和我比起來,可都不如我厲害,你可知道,咱們北京東路小學的孫校長親自來爲咱們五(1)班的同學們上了一節公開課!

今天,我們北小五(1)班的同學們穿着整齊地上了車子,前往目的地——東南大學禮堂,爲全國各地的語文老師們展示了一堂生動精彩的語文課。

一進大禮堂,可把我嚇壞了,那麼多的語文老師注視着我們。爲了使咱們放鬆心情,孫校長一開始和我們玩起了“猜名字”遊戲,大家頓時輕鬆起來。不久後,我盼望已久的語文公開課在孫校長那響亮的“上課”聲中開始了。這次的內容是“走近《論語》”,《論語》我們在晨讀中早就讀過了,但正如孫校長說,溫故才能知新。我們大家在他的帶領下又讀了六條論語,每一條論語,那孔子所說的經典語句,在孫校長那一個個幽默生動的小故事裏,都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不同於以往的體會。不愧是北小的校長啊,上課就是不一樣!我暗暗讚歎道。

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還有些不習慣,手心裏全是汗,也不怎麼敢舉手,但後來,我在校長那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下,敢發言了,有自信了,有感悟了,膽子大起來了,自己手心裏的汗也少了許多,輕鬆多了。這應該就是孫校長上課的魅力所在吧。

學習了這節課,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句聖人之言;我還有個小小的心願:希望孫校長能再次爲我們五(1)班上一堂精彩生動的課。

《論語》讀書筆記7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

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我們都說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系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敦厚之美。《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審美理想的化身。

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爲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信念的人。

宋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說話嗎?”《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就是“仁”。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論語》讀書筆記8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第十一)

上面是一段常被人們引用作爲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意過其中體現出來的孔子對矛盾的處理方法嗎?冉有遇事猶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公治長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動能頂幾個人)都是偏向了極端。所以孔子對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問給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當然是讓他們回到矛盾的平衡點上去。

說到這裏,岔開說幾句。因爲孔子教導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對弟子所說的某句話往往是針對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說的,我們不能將某一兩句話抓住看作是孔子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甚至抓住幾章中孔子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說法得出“《論語》是矛盾的”的結論,而應該聯繫整體,聯繫生活地把握。我們應該相信,整部《論語》應該是統一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節,更不應該斷章取義地作訓詁學上的文章。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羣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羣。這裏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爲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後毀謗的人和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準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準。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觀上也有體現。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子路)我們要儘可能地與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這畢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現實中我們既要結交激進者,也要結交狷介者,優勢互補。這樣,我們就可避免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