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讀書筆記(精選8篇)

學識都 人氣:1.69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理想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理想國》讀書筆記(精選8篇)

《理想國》讀書筆記1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誌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啓發又有異議。

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快、機智的思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辯論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並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國”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爲三等:掌握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大平民。柏拉圖認爲國家權力應掌握在哲學家的手中,哲學家必須是有護衛國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些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只有這樣纔有利於城邦的正義。而代表勇敢的武士應努力維護城邦的安全,並維護統治者的任何決定。同時,他認爲掌權者和被統治者間應保持和諧、團結的關係,被統治者要服從統治者的所有政策,這樣,才做到了節制和正義。柏拉圖描繪的這一理想藍圖,滿懷着憧憬,被後來的空想主義者所向往。

而讀到這部分,我卻覺得很多說法都似曾相識,早在中國的夏商周時期,就有用系統的禮制來約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隸服從統治,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勞動所有,但有義務向君主定期朝貢、納稅,君王號召時要集合軍隊保護君主。而在中國傳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與柏拉圖的許多主張有着相似之處。君主對全國的思想專制、用道德和禮儀約束人民行爲、武力全部收歸中央掌權者所有……

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和思考,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爲了維護封建的專制統治的需要,這一系列的教育灌輸、道德約束、假借神意,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封建統治,愚弄人民。

《理想國》讀書筆記2

《理想國》是一本哲學思想與政治理想交織的煌煌鉅著。無怪乎一次辯論課上,我提到這本書一個學期的時光也讀不完的時候,沈友軍老師補充說這是一輩子也讀不透的大書。它通篇充斥着哲學的智慧,飽含着政治思想的精華,這體現了柏拉圖畢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應爲哲學家,哲學家應爲政治家,政治家應爲哲學王”。

《理想國》一書,討論的熱點是正義哲學的問題。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智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們先後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蘇格拉底一一進行了駁斥,並最終得出了正義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沒有僅僅落在關於個人正義的討論上,柏拉圖其實着眼於城邦的正義。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爲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並將這條正義原則歸結爲:“每個人務必在國家裏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或“每個人都作爲一個人幹他自我份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然,柏拉圖的城邦是不是所謂的衆生平等,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的人人平等的國度。他所謂的城邦是分等級的,也就是城邦分爲統治者、軍人、勞動者。所謂“各守本分,各司其職”乃是統治者、軍人、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時,也有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城邦正義是柏拉圖理想國的準則,城邦沒有正義,理想國也就成爲所謂的空中樓閣了。或許這種“各守本分,各司其職”,與此刻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許還有種專制專職的色彩。但是術業有專攻,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知識,所以只能對自我感興趣的,重點研究的領域有所成就。比如讓愛因斯坦去畫油畫,貝多芬去做發明,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柏拉圖是如何確立“政治家就應爲哲學王”的思想的呢?根據史料,柏拉圖就應是經歷恩師之死後,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敗,才得以萌發政治家就應是“哲學王”想理。在他爲實現理想政體而遊歷的12年中,在遊歷塔侖它木時結識的當地民主政體的領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要代表阿啓泰(Archytus),則爲他的“哲學王”理想,帶給了現實的雛形。阿啓泰本人,既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又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他是許多知識部門的先驅,個性在數學和力學方面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在阿啓泰的領導下,塔侖它木推行着溫和的民主政體,政治上比較穩定,經濟上比較發達,文化上比較進步。塔侖它木的政體和阿啓泰的爲人、學識,都給柏拉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夠說,柏拉圖與阿啓泰的交往和友誼,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哲學王”的信念,堅定了柏拉圖對理想政體執着追求的信心。政治家只有是哲學家,他才能真正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如何讓國家治理的更加協調有序,如何讓人民更好的安居樂業。由哲學王統領的國家,是賢人治國,是德性治國,是知識專政。哲學王所肩負的職責也得到了初步確定,即建立城邦、制定法律和督導教育。一次辯論課上,楊士進談到政治家爲哲學王不可取,我認爲是可取,但是在現實的實際上卻根本上做不到。政治家爲哲學家即“哲學王”,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只是一種唯美的理想。一個國度能有幾個真正好處上的純粹的哲學家,即使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那又有幾個又有真正的政治才能足以匡世救國。

話又說回來,哲學家又是比較心性高傲,不能容世之濁物的,在政治的環境中能不能先生存下來,然後再加以改造又是一個問題。再者,即使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真的就能夠選舉產生得了嗎?此刻的民主狀況尚且不能讓我們滿意,何況又是推舉出一個哲學王出來,老百姓會買帳嗎?他們能夠理解嗎?理想總是美妙的,但是一到實際上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但是一個人一個國家又不可能沒有真正追求的理想,否則小至一個人大至一個國家會失去奮進的方向。因此,一個國家只有懷揣這種夢想上路,纔有可能不停滯不前,失去奮鬥的航向了!

柏拉圖的《理想國》問世雖已有千載,卻仍然是人們討論的焦點。它引領了一股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國家的思想潮流,可謂功莫大焉!

《理想國》讀書筆記3

伯羅奔尼撒戰爭,遍地兵燹,雅典城邦衰落,疫癘流行,那一位系出名門的偉人,深思自省,於是,有了《理想國》,從此,西方有了一顆堪與《聖經》爭輝的明星,震古爍今。 這位眼眸與思想都深邃得如同歷史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在這一部鉅著中,談及了道德問題、教育問題、專政問題、民主問題、獨裁問題、共產問題、文藝問題、宗教問題以及男女參軍、男女參政、男女平權等等問題,涉面之廣、言論之精、思慮之深,無不令人拍掌、起敬。

他借蘇格拉底之口,以探討正義爲由,創制了一個極盡他心中之美好的理想國度,其中包括國家的組成、成員的分工、管理者的職責、青少年的教育、男女平等、哲人爲王以及哲學王的標準和培養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同時還穿插着他一些諸如洞穴比喻和理念論的哲學思想。《理想國》一書,燃燒着改造世界的熱情,以兩千年來的哲學史爲註腳,“不僅是哲學家的宣言書,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寫的治國計劃綱要”。

在《理想國》中,對於國家與各個階層,柏拉圖認爲,理想的國家即正義的國家,是智慧、勇敢、節制三者的和諧有序的結合,三種品質的載體相應的就是社會上的三個階層。爲數甚少的有用智慧的知識階層,叫做統治者;處在中間階層的是擁有勇敢品質的人,叫做護國者,處在最底下的階層的是那些無知、不能做自己主人的人,在政治上必須由統治者統治。只要各個階層實踐了與自身相適宜的美德,正義的國家就實現了。初讀不免被其的大膽構建所吸引與感動,然細讀之,會發現,在那華麗的語言、縝密的邏輯、豐富的想象、精彩的闡述背後,是唯心主義的對人性的違背,這,使得他的國家,註定只會也只能成爲,理想國。 對於教育,柏拉圖認爲,教育和培養是當政者應注意的一件大事。理想國的建立和保持,賴於教育,一個人得到的培養如果不合適,那麼最好的天賦所得到的結果甚至會比最差的天賦還要壞。理想國中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兒童的教育從音樂和講故事開始,歌詞、曲調和故事內容都要經過嚴格審查,禁止不健康的東西。10歲時所有男女孩子都被送到鄉下去受教育,除識字、閱讀。道德教育外,學習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理論。20歲時,進行第一次篩選,考察其有無辯證法的天賦。30歲時,根據第一次被挑選出的人的綜合表現,做第二次篩選並進行考試。被選出的人用五年的時間專心致志地學習辯證法,35歲時再放到實際工作中鍛鍊。撇開教育方法與教育內容不談,這本西方思想史上最富智慧與影響力的著作的教育理念,對於今天我們充分認識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將教育視爲與經濟、科技有同等地位的國家進步的重要生產力,有重大幫助。教育能使人們對於秩序有更好的瞭解與理解,從而使秩序的到完善與發展,最後得到最好最穩定的政制。

對於哲學,柏拉圖認爲,哲學家是真理的追求者和知識的擁有者,他們能夠引領人們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世界的存在本身。他們不熱愛權力,但是出於對城邦的責任,在統治者請求的條件下,他們可以出馬爲新城邦的建立出謀劃策。也只有他們才能按照善的理念本身在人間製造出善的複製品——正義的國家,簡而言之,哲學家作爲統治者,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這便是“哲學王”的政治主張。《理想國》的哲學觀,充分體現了柏拉圖作爲哲學家的自負以及完美主義情結,也正是這種完美的苛求,使得它在政治實踐中很難行得通,甚至,顯得荒唐。

對於法制,柏拉圖認爲,治國靠人治,法律的條款固然能限制國民的行動使其不向陰暗面發展,然而人類自身的貪慾是任何制度都難以根除的,故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人類應該從人性善惡的本源入手,控制人自身的貪慾,致力於建立一個有節制的城邦。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西方,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物質的影響力遍佈精神領域,競爭的殘酷與激烈,導致人們產生人性本惡的觀念,在此情況下,雖然柏拉圖的觀念是烏托邦式的理想,但對於現今的法制建設,仍有相當的參考和指導價值。

然而,到了晚年,他在《法律篇》中指出——在世界上未能找到一個哲學王,看來對人的本性即貪婪、慾望與自私是沒有辦法的。亞里士多德認爲,人性的本質即貪婪可惡決定了法律的必要性;衆人的智慧優於一人的智慧;衆人之治優於一人之治。從此奠定了西方的人性論基石。因此西方認爲刑罰的目的是矯治,不同於中國的改造,前者注重生理與自然,而後者注重社會與教化。西方認爲不能一人獨大、一權獨大,而私法的契約自由、意思自治,就是旨在防範國家隊私權的侵犯,主張小政府大社會,主張罪刑法定、無罪推定。因此,近現代西方法制的發展與完善,柏拉圖對於法制的認識過程,功不可沒,影響甚遠。

《理想國》,作爲正義的源頭,學者與政治家的必備書,儘管它的評價史上譭譽參半,其歷史地位始終不容動搖。不管它的部分觀點在今看來如同空中樓閣,虛幻、站不住腳;不管它的理念有悖人性,荒唐、難以實行,其中深湛的智慧與哲思,強勁的生命力與感染力,終究抵過一個個世紀的遺忘,傳承至今。

我相信,正如拉斐爾的傳世名作《雅典學院》所繪,以手指天的柏拉圖與以掌向地的亞里士多德,構成了西方哲學的兩大支柱,那麼,作爲支柱之思想精華的《理想國》,定當與它的作者一併,長存人間。

《理想國》讀書筆記4

柏拉圖是古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他師從蘇格拉底,有人稱 “精神戀愛”爲“柏拉圖式的愛情”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僅此而已。前幾天,剛剛讀了《理想國》的內容粗略的看完了全書。由於柏拉圖所處時代與現今大不相同,該書中又充滿了理性的玄冥、邏輯的曲折和言辭的詭祕,說徹底讀懂了這本書談不上,只是有一些雜亂的讀後感想。

《理想國》用辯論對話體裁寫成,是柏拉圖成熟期的代表作,書中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流暢明晰,論證嚴實細緻,內容深刻豐富,達到了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邏輯修辭學的高度統一,此書是西方文藝、政治、民主理論的奠基之作,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部政治學鉅作,對西方政治學有着深遠的影響。 《理想國》論述的是城邦正義與個人正義之間的關係,書的開篇就討論正義以及政府的公正,後篇寫城邦的文化、法律、教育,國家的是個準則,國家的氣質,女子在國家中及哲學家治國,哲學家用彼岸治國,靈魂上升到哲學境界的三種方法,論四種國家制度,論極權、快樂和理想的公民,靈魂不死論及天上的絕對理念共計十部分,今天我就主要解讀一下書中的正義問題。

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究竟什麼是正義?柏拉圖首先詢問了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說:正義就是欠債要還。還有的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第一卷裏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人先後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從第二捲起柏拉圖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並認爲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制。“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裏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其城邦的三個階層統治者、守衛者和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時候這個城邦才具備了“正義”的美德。然後他從城邦的正義類比地推出個人的正義認爲那是“大”與“小”或“外”與“內”的關係。個人的正義就是“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裏的各個部分互相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同時“在掙錢、照料身體方面”或“在某種政治事務或私人事務方面”保持符合協調的和諧狀態的行爲就是正義的好的行爲。正義的人是快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柏拉圖認爲的理想國,是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爲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爲哲學家。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衆。而這些所要體現的東西在他的《理想國》開始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他是利用了正義二字逐漸將其拓展並且引申出來的。

在我看來,《理想國》首先開啓了對理想國家加以描述的先河。

在該著中,柏拉圖本來是要論述個人正義,爲了說明個人正義,用城邦正義作爲鋪墊和比方,但,柏拉圖實際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論證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圖的這種證明方式給了後人一個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個人正義之外,還存在着城邦正義,或者說,還存在着國家制度的正義。 後來人們在思考國家正義、法律正義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對人類文明發生重大影響的思想成果。而我國古代沒有關於國家正義問題的思考。我國古代雖然有對個人正義的思考,但這種思考主要涉及個人義務、行爲,基本不涉及國家制度的正義問題,所以,其思考的深度遠不能同西方的正義思考相比。傳統中國政治法律思想史認爲,君主制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可改變。如果沒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們現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專制制度中。想到現今的社會,正義一直都是受人們褒揚的話題,正義的事情永遠都是被人們所稱頌的。然而什麼是正義,我想很多人都是無法給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給出了也是摸棱兩可,一個簡單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圖式的反駁推翻掉。社會現象紛繁複雜,人們的思想各色各樣,在此處正義的事情,放到彼處馬上就變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極其不正義的事情。單純的眼光去判斷事情總是片面的,多慮的思想去思考事情總是無法清晰的,生活中只能適事而行。

《理想國》裏面不僅有着他對理想國的闡述,也包含着一種樸素的辨證主義觀點和應變的思想,他自始至終沒有明確給出正義的定義,也暗示着人們,這裏沒有什麼正確的定義,還需要繼續的探索研究,只不過他的想法是讓人們去利用這個探索研究構造他那種柏拉圖式的理想國。 “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我們也纔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裏還是將來在我們剛纔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結尾如是說。 正義的哲學家做了王,也許,這是柏拉圖對國家的完美定義。

作爲西方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一生立著無數,而《理想國》無疑是其中最能表現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對於正義的解讀也一直爲後人稱道。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這個城邦是歷史上大大小小“烏托邦”的開山鼻祖。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理想國》中給我們啓示的地方有很多,其中蘊含的寶藏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

《理想國》讀書筆記5

與前面一樣,讀到這裏,我又有了一些和柏拉圖相左的見解。柏拉圖覺得:爲加強思想統治,應該不惜控制所有藝人,阻止他們不論在繪畫或雕刻作品裏,還是建築或任何藝術作品裏描繪邪惡、放蕩、卑鄙、齷齪的壞精神,“哪個藝人不肯服從,就不讓他在城邦中存在下去”。但是,我認爲:世界上善與惡、美與醜、正義與邪惡,都是相對應而存在的。因爲有惡,人們纔可以感受到善;因爲有醜,人們才能體會到美;因爲邪惡的存在,人們才追求正義。摒棄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極端只會適得其反。無論是藝術還是思想,都只有豐富、全面、博大精深時纔是最有利於人才培養、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所以,或許不應該過分去追求社會思想的.統一和單調,人的思想是不可能長期永遠的被壓制的。

《理想國》詮釋了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爲理念社會和現實社會構成我們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會真實存在而且處於永恆不變的狀態之中,但人類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會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實。人們感受到的世界由現象組成,時刻在時間、空間的作用下不斷變化。以這個理論爲基礎,柏拉圖提出了與衆不同的一種認識論,囊括理念論和認識論,以此來指導他的哲學教程。柏拉圖作爲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書寫並流傳了豐富的哲學著作,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對後世哲學影響尤甚。《理想國》幾乎是一部“哲學大全”,大部分由對話體寫成,文體之優美,思維縝密。柏拉圖認爲我們我們生活的世界分爲可感世界與理念世界,只有有知識的人才能將具體事物與理念事物準確區分開,因爲他們能真正認識到美。柏拉圖覺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作爲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始終覺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聯繫的處於發展變化之中,人能主觀能動的認識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認識會受立場、知識、世界觀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雖然我和柏拉圖的世界觀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善、對於美,我們都是心懷感恩並敏銳感受着的,對於它們的歌頌我們有一顆同樣的心。

看這本書,不僅能瞭解古希臘的政治制度、經濟狀況、風俗人文等,還能跟着蘇格拉底的辯論培養一些哲學思維,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對待生命的態度,同時也能學到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小的啓迪。讀這本書,我收穫良多。

《理想國》讀書筆記6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闡述其政治哲學思想的一部鉅著,是西方政治哲學的開山之作,是西方思想史上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之一,書中內容豐富,涉及政治、哲學、倫理學等多領域問題,很多學者比喻說這是一部一輩子都可以研讀的書。書中每個章節都充斥着柏拉圖的哲學智慧,同時表達了他理想的政治王國。每個人讀《理想國》都有自己的感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初讀本書,對文中正義、城邦建設及政治體制等概念和論述印象深刻。

本書開篇就討論何爲正義,對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進行了討論。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等衆多學者以對話形式就何爲正義進行了激烈的交鋒。蘇格拉底對“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並進行了反駁,從而提出正義的概念。柏拉圖從中引伸了城邦正義,他認爲正義是理想城邦的首要原則,將城邦定義爲 “每個人務必在國家裏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或“每個人都作爲一個人做好自我份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任何人都要服從城邦正義,個人正義應當讓位給城邦正義。從柏拉圖關於正義的定義可以看出,他所謂的城邦是不是公平民主人人平等的城邦,他的城邦是每個人都有相應的級別職務,具有等級區分,由此城邦分爲統治者、軍人、勞動者,因此他所謂的正義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同時他認爲只有擁有正義的城邦纔是理想的城邦,並提出建設理想城邦需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是生產者階段;二是輔助者階段;三是統治者階段。

柏拉圖還提出了“政治家就應爲哲學王”理念。他認爲在理想城邦之中,應由擁有知識的哲學家擔當統治者,並稱之爲“哲學王”。柏拉圖認爲只有政治家是哲學家才能明白什麼事真正的正義,而能夠讓國家秩序井井有條。柏拉圖通過闡述什麼是不正義的城邦和不正義的人,並從歷史和現實中對政治體制進行劃分,他將政體分爲五種,即王者政體,民主政體,暴君政體,寡頭政體、僭主政體。詳細討論了後四種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過程,認爲這四種政制都是不正義的,從而總結得出哲學王統治的政體纔是正義的,因此他認爲最好的政體是哲學王統治的政體。哲學王是政治家,具有比普通人更加智慧的政治理念,所有哲學王的使命是建立城邦,頒佈法律,管理城邦。柏拉圖的思想主要受歷史及社會環境等條件制約,無法擺脫其束縛,希望通過哲學王,一個完美的政治家,以賢德治國,從這方面理解他的思想具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現實中並不存在這樣一個完美的人,所以他的夢想是一種理想,甚至是遙不可及、無法實現的夢想。

《理想國》被譽爲西方第一部政治學著作,柏拉圖詳細論述了正義,城邦,政體等主要政治主題,並描繪了一張理想的政治國王畫像,帶有烏托邦的色彩,又有了階級國家的味道,對西方政治具有巨大影響。我通過研讀該著作,初步瞭解了柏拉圖思想,日後將繼續研讀柏拉圖相關著作,深入學習西方政治思想。

《理想國》讀書筆記7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爲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爲哲學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衆。而這些在《理想國》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柏拉圖是通過對正義的深入探討。

《理想國》在討論到城邦的建設的時候,首先說的就是人的正義問題,在柏拉圖的理解中,他認爲我們如何去理解正義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個城邦的正義,如果我們理解了城邦的正義那麼也就理解了個人的正義,所以,理解就是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但是在我們的課堂的討論中有的人的言論讓我有這樣的想法,在我們一個直白的理解中,我們認爲一個人的正義是最重要的。

就是說,有個人纔有國家的一切,在一個認同個人主義的時代中,在自由主義的思想的指導下,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我們要知道柏拉圖寫作的背景和寫作的意圖,所以從一個城邦的建設意圖出發,城邦的正義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服從城邦的正義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時候,個人正義往往應該讓位給城邦的正義的,所以,我們在理解柏拉圖所說的“先寫大字,再寫小字”的言論是從城邦的理念出發的,因爲他認爲城邦纔是最重要的,那個時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況下,個人的一切纔是有保障的,因此我們要把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充分理解,如果我們僅僅是從個人正義的角度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的話,那樣的話,我們的理解是偏激、狹窄的,那樣的話就很容易誤解柏拉圖的意思,在當今社會,理解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是我們正確理解柏拉圖的一個重要因素。

理解兩者正義之間的關係後,我們現在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觀念了,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明顯的提出正義的概念是“個人做自己分內的事情”。或許是我們這樣的理解,在柏拉圖的意思中或許認爲,人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等級的劃分並不意味着一定是級別的劃分,或許是秩序的要求,因此柏拉圖要建立自己城邦的時候,他不能不考慮到一個城邦對於秩序的要求。此外柏拉圖關於人應該各做各的事情是基於人本身的內在素質,或許換個說法是每個人在他生來就有自己屬於自己的稟賦,而他的稟賦決定了他所應該從事的事業,那是正義的。

這就是柏拉圖所說的正義,當然這些是柏拉圖從他的城邦的正義推導出個人的正義,但是我個人認爲這樣的理解或許適合於當時的城邦的正義,而對於如今,關於正義的描述是困難的事情。

此外,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的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學說,用三個著名的比喻解釋了他的思想。他認爲每一類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紅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紅”等。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質和存在根據。

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爲其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爲其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離的。柏拉圖強調感覺和理性的區別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覺只能認識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認識理念。他對人類的認識作了如下區分:對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認識是“猜測”;對外部事物的認識是“信仰”,在理智階段,人們所認識的是較低的理念的認識,如對“圓”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認識。

理性階段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最高階段,在此階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獲得真理性的認識。猜測和信仰不是知識,是意見。對理念的認識才是知識。柏拉圖在著名的“洞穴”比喻中講了一個人如何經歷了猜測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過程。這個人獲得了關於理念的知識後,感到有責任教導那些還在洞穴中的人們。柏拉圖由此指出,在一個正義的國家裏,哲學家應該成爲國王,憑藉責任治理好國家。

柏拉圖認爲品德來自於教育。教育是排除不理性干擾,將真理髮掘。而柏拉圖認爲教育是一個回憶的進程。此外辯證法也是找回真理的主要手段,同時“讓靈魂安適”的求善慾望又爲求知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然而這種教育往往會遭到他人的不理解。柏拉圖將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形象地比作了洞穴。因而那些缺乏哲學的人被視爲關在洞穴裏的囚犯,那些哲學家便是走出洞穴的人。

哲學家用真理的教育他們,說服他們出去,但由於突然離開了陽光,眼睛受到刺激,他看到的影子還不如別人那麼清楚,在別人看起來,他彷彿比逃出去以前還要愚蠢。因此唯有強制大家都認識到真理,走出洞穴,哲學家才能最終得到解放,這是上天賦予哲學家智慧的天然使命。因此作者認爲唯有由哲學家作爲掌權者,強制推行。同時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才智,利用社會資源,使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國家纔會最爲強盛而和諧。柏拉圖將這種哲學家爲王的國家稱之爲“理想國”。

與柏拉圖的其它對話一樣,《理想國》一書語言優美,極富文學價值。因此不僅可以在提問與回答、定義與反駁的過程中鍛鍊哲學思維的能力,深入鑽研其中重要的哲學問題,同時也能得到一種美的享受。作爲蘇格拉底最著名的學生,柏拉圖繼承併發揚了蘇格拉底的學說,終其一生都在思索真理,傳播真理,也始終在與大衆的偏執作鬥爭。正如柏拉圖所說的“在我們從錯誤知識走向正確知識之前,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處於無知的狀態”。

《理想國》讀書筆記8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可以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 。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進步的階梯,有了今天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言家,預知着未來,預知着中國的夢。讓您快速寫好讀後感。本欄目包含中外名著讀後感範文 以及最新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 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誌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啓發又有異議。

我沒想到,我隨意讀的一本書,竟讓我邂逅了這位古希臘大哲學家;我也沒想到,正是他,讓我從新對身邊的很多東西有了新的認知;甚至讓我對快樂,幸福,痛苦,善,正義,勇敢,激情,慾望,智慧,愛情等有了新的定義,而正是這些新的定義,讓我多多少少地掃去了那些舊的理念,開始往另一條曲徑去通幽,而且,因爲我不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我是個無神論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選擇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勞孔,總是贊成蘇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樂的,正義是善的,慾望與激情是惡的,而理念與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組合,愛要是蘇格拉底或伯拉圖的似的愛,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義的事。但我不贊成天堂與地獄會接納好人與壞人,靈魂也不會脫離肉體而存在,更不會不朽,而且統治者不一定是哲學家,雖然他可能不是指我們現在的哲學家,但絕對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現在可以說爲什麼 要感謝他了,其實我那兩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認同着物質與金錢是最好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屬於現在大多數人所默認的幸福之上,並把他作爲一種追求。怎麼說呢,就象伯拉圖在理想國所寫的,我是金,銀,銅的混合體,雖然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個最好的比喻,他們在我靈魂裏不協調的運作。可是,蘇格拉底說,可以讓善駕御其他兩種,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東西,就是那種,當然,哪一種,這是我的一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