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佳教育隨筆

學識都 人氣:3.27W

篇一

中國最佳教育隨筆

在大四的時候,就在圖書館看到了這套書,總共兩本,當時只把第一本讀了,第二本簡單看了一下。這套書很受人歡迎,一般都不在書架上,連網上都缺貨,再在圖書館看到時已經是一年後了,正好兩本都在,就又借了回來,好書是值得讀第二遍的。

這套書是一個文集,裏面收錄了許多名家關於教育的散文隨筆,沒有一個統一的話題,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對教育的看法、反思與建議,讀完之後,很有啓發。

錢理羣先生說,他夢想做一名教師,實際上他已經是一名教師,並且做了一輩子教師。儘管教師職業讓人想一想想要哭,想一想又想要笑,但是他從來沒有後悔過,認爲生命的意義正在於此。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能堅持這樣的教育理想的人已經不多,很多時候,有點茫然甚至恐懼,想起老先生,實在慚愧。

北大韓水法先生說,世上已無蔡元培,大學的精神屈服於行政權力,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如今,世上已無蔡元培,一個蔡元培也無法來改變大學的改革,它需要的是無數個蔡元培的共同努力。大學教育,向上,直接關係國家民族的興衰,向下,決定了基礎教育的方向,也關係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以,大學的改革至關重要。

竺可楨是浙大的老校長,他爲浙大奮鬥了十三年,創造了輝煌的成果,奠定了浙大的優良傳統。一個好校長,是學校的一筆財富。

德國青年盧安克在中國廣西農村實踐着他的教育夢想,完全可以相信他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功利目的。曾經,我也有這樣一個夢想,但是隨着現實的逼近,似乎越來越遠了。

我是農民的兒子,不僅是一個自白,也是一種吶喊。我知道農民的艱難處境,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做什麼,我揹着農民的恥辱,在城市裏安頓自己不安的良心,但是我會永遠記住,我是農民的兒子。“父親母親費盡千辛萬苦送我念書,爲的是讓我擺脫那片苦難深重的土地。我一步步遠離那裏的田園、村舍和列祖列宗的墓塋,一步一步走進城市的深處和宮牆的邊緣。在這繁華而又缺乏人氣的地方,我無意窺見了列祖列宗累死在田頭、栽倒在逃荒路上的人爲原因,感受到了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屈辱和痛苦。我因此跟城市更加隔膜。”

影響我的“重要他人”,除了父母之外,應該是老師了。對於我來說,對我有重要影響的第一個老師應該是趙迎春老師,他預言我是清華大學的`苗子,雖然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溢美之詞,雖然我也沒能實現他的預言,但是這句話一直激勵着我前進。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是簡單而艱難地生活着,對於他們或者說我們,這樣的境況,並非沒有努力,而是似乎被幸運之神所遺忘,這個時候,得到理解就是一種幸福。

現在有不少人說,教育是個良心活,想來也確實有道理。在這個年代,負責任的老師會盡心盡力,視學生如自己的孩子,隨便一點的老師上完自己的45分鐘,完全可以背手走人,也沒有人會指責。其實教育本身不是什麼神聖的事業,只有當教育走偏了的時候,一點良心才顯得那麼可貴。

少年時候,長時間離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甚至很想離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年長一些的時候,有些怕了,我怕隔段時間不回家,爸爸的白髮會增多,媽媽的皺紋也會增多,這就是成長過程中永遠的心事吧。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很爲中國人長臉,正好看到了他的一篇文章,《童年讀書》。小時候讀的書對以後的成長會有很大影響,一方面直接關係以後的興趣,另一方面因爲童年時期記憶力特別好,會保存很久。我小的時候也看了一些書,可惜書的來源太少,也沒有打下什麼基礎。

中國的課堂,自以爲是讓所有學生都按照提示理解了所學內容,明白了所有的疑點,就是成功。其實,這種把有問題教成了沒問題,正是落後於西方的關鍵所在。

中國人爲什麼拒絕感動?我覺得一方面是對人性的扭曲,一方面是對君子的誤解,因爲僞好人、僞君子實在太多了。

魯迅並沒有高學歷,但是他可以在北大教書,要放在現在,那當然不行了。生逢其時,對他來講,或許還有一點道理。

對於一個老師來講,學生自然是考試得分越高越好,一個家長卻說,60分就足夠了。這其實是一種智慧,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在失去考試高分的時候可以得到更多比分數更重要的東西,何樂而不爲呢?

作爲一名教師,千萬不能輕易傷害學生自尊心,因爲這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也有可能會讓他記恨你一輩子,學生的尊嚴是一塊易碎的玻璃。

弱肉強食,適捨生存。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但是如果運用到人類社會裏,這就未免有些太殘忍了。“競技教育”什麼時候才能終結?

教育問題,教育絕對有“問題”。什麼纔是素質教育?怎樣實現教育公平?如何讓教育與社會接軌?怎樣杜絕教育腐`?如何還學術一片藍天?哪一個問題不需要思考。

兒童在公共場所表現不佳,其實是成人的失責,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正是成人身上沒改掉的惡習。兒童教育很重要,成人的意識更重要。

談論當下中國的任何問題,如果想到了體制問題,那就絕對應該停下來。教育改革就是如此,如果只是教育的改革,那就不可能成功,因爲它的後面有一個強大的、複雜的社會。

最後,說說科舉制。學歷史的人其實不應該對科舉制有偏見,因爲我們明白,任何有關歷史的東西,不僅要看它的現實意義,更主要的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它的意義。

整個第一輯,等於過了三遍,好書是值得看三遍的。

篇二

《中國最佳教育隨筆》第一輯 (張文質主編)下午讀完,下面的一些文章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世上已無蔡元培、大學校長竺可楨、笑談大先生、簡單而艱難地生活着、今天我們怎樣讀《賣火柴的小女孩》?爲什麼還要上這節課?從思想到文化究竟要走多遠?不敢讀史——縱古論今話課改、原諒學生的一千個理由。

這些文章,或是對當前教育現狀的批判,或是對民國教育先賢教育思想的追尋,或是對比古今思考教育的走向,或是描述教育者艱難的生存環境,啓發思考,更引發追問:教育爲何?何爲教育?我之從教、該當何爲?

無論教壇如何風雲變幻,作爲一個小小的教師,最應該做的也許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認識到生活的美好,同時萌生一些崇高的責任和使命。考試只是手段,如果考試成爲了目的,那將是可怕的、悲哀的。教學過程從來都是知識和精神的探險,“40分鐘”的旅程短暫而艱難,我們更應帶着“好的教育理念”進課堂,而不是“好課的標準”進課堂,一切外在於師生生命、情感、知識、經驗的“標準”都是靠不住的。即使在公開教學時,教師關注的中心也應該是,讓每一位學生獲得儘可能多的安全感和放鬆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更爲積極、健康地參與學習,迴歸本真狀態。

TAGS:教育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