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4.07K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企業發展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1

石油企業戰略就是石油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爲求得生存與發展,對企業的發展目標、達成目標的途徑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長遠的謀劃。石油企業發展戰略的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綱領性等特性決定了發展戰略對石油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着重要作用。儘管已有專家對石油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從企業的生存環境和國際先進經驗出發系統的角度研究我國石油企業發展戰略則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並執行科學的發展戰略是跨國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經驗。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石油公司國際競爭力薄弱、石油安全風險係數日益增大的國家來說,制定並執行合理的發展戰略無疑有利於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競爭優勢和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強戰略管理的必要性

發展戰略決定着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石油企業競爭力的大小取決於其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同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業主體的競爭力決定着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因此石油行業的發展決定於石油企業競爭力的大小。因此,加強我國石油企業戰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加強石油企業戰略管理是石油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我國石油企業經過改制上市後,已經由一個國家公司轉變爲自負盈虧的企業,因此它必須追求經濟利益以求得自身發展。同時,隨着經濟全球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趨勢的加快,我國石油企業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國際競爭。自身的發展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要求石油企業必須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根據國內外經驗,加強戰略管理是企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的一個有效途徑。中國的石油企業也必須通過加強戰略管理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二)加強石油企業戰略管理是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幾年,我國石油安全狀況日益惡化,石油安全風險係數不斷增大。石油消費量的不斷增加使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2003年石油進口依存度達到37.5%,2007年突破70%大關,達到75.1%,2005年則達到了72.9%。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2002),我國到2010年石油進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1%,2020年達到70%。同時,不合理的石油價格定價模式也使得國際油價的頻繁變動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極大的危險。據估算,如果每桶石油的價格上升1美元,按照目前的進口量推算,中國將多支付6億美元的外匯(1噸摺合爲7.3桶),而進口達到1.5億噸則需多支付11億美元。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資料顯示,2006年上半年,由於國際油價高漲,中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比去年多花192億美元以上。同時據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美林公司估計,如果每桶原油平均價格達到33美元以上,除日本以外的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減少0.5個百分點。由於中國是東亞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顯然全球石油價格上漲對中國的影響不會低於上述數字。從石油進口依存度的日益增大和石油價格的頻繁波動可以看出我國的石油安全面臨着極大的風險係數。而在中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作爲國內石油石化行業“三巨頭”,壟斷着國內石油市場。在2005年,全國共生產原油1.8億噸、生產天然氣799.5億立方米,其中三大公司的原油產量共爲1.7727億噸、天然氣產量共爲770.29億立方米,佔全國比例分別爲98.5%、97.2%。中國石油公司的國有性質和在國內石油市場中的壟斷地位決定了他們必須承擔保障國家石油安全責任。而這又取決於企業的總體實力。現階段,中國石油企業不論是在企業規模還是在企業經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上,與國際跨國石油公司都有很大的差距。在跨國石油公司已成爲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主體的條件下,中國的石油企業要想在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儘可能多地參與分享國際石油資源和市場,必然會面臨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的激烈競爭。因此中國石油企業可以以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爲標準,加快自身發展,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和保障國家石油安全。分析跨國石油公司的發展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制定、執行科學的發展戰略是跨國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經驗。因此中國石油企業必須根據自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出發,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來促進自己的發展,實現自身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提高。

(三)加強石油企業戰略管理是履行石油企業社會責任的需要

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企業的期望,已經不僅僅是解決就業、賺取利潤和繳納稅收等基本功能,而是更希望企業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承擔起推動社會進步、保護環境和生態、維護市場秩序、扶助社會弱勢羣體、參與社區發展、保障員工權益等一系列社會責任和義務,公司的利益實現機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這就迫使企業在考慮其利潤因素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公司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實現,要以社會公衆利益的實現爲前提,不僅要在公司內部的管理和經營理念中體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而且還要主動參與到企業社會責任的全球推廣運動之中,使公司利益與公司環境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從而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已經成爲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它主要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保障生產安全和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羣體等。也就是說,企業要得以可持續經營與發展,僅僅考慮對股東負責、承擔經濟責任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同時考慮環境和社會因素,承擔起相應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

在承擔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已經成爲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形勢下,石油企業也必須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跨國石油公司已把編制和發佈公司責任報告作爲一項舉措。通過公司責任報告,跨國石油公司與利益相關者和公衆溝通,闡釋自己的價值觀,公佈自己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業績以及披露存在的問題。例如:英荷殼牌公司發表了《面對能源挑戰——我們爲可持續發展做貢獻所取得的進展》的報告;BP公司發表了《可持續發展回顧》報告,考察了公司在商務、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因此,中國石油企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石油企業責任內涵的改變要求石油企業對其發展戰略進行修改和完善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二、影響我國石油企業發展戰略形成的因素

科學戰略策略的制定和修改是建立在對企業面臨的內外部因素進行科學認識基礎之上的。我國石油企業的發展不僅受到國內環境的影響,而且隨着國內市場國際化和國際競爭的國內化國際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一)外部因素

1.國家石油安全風險係數日益增大。由於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產量呈逐漸遞減趨勢,加之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的消費量愈來愈大。自1993年成爲石油淨進口國以來,我國石油進口量不斷增多。2003年達到9112萬噸,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07年首次超過億噸。同時,伴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石油淨進口量必將進一步擴大。因此,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求變化、供給短缺、油價異常波動以及政治的動盪等,勢必會對我國石油供應產生巨大沖擊,進而危及石油經濟安全。

2.國際油價波動風險大。我國實行的是一種跟蹤國際油價變化的油價定價機制,這種機制只是被動的將國際油價的波動引入國內,卻不能左右國際油價。在國際油價頻繁波動的情況下,作爲石油市場的主體,石油企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衝擊。近幾年的油價高企給我國石油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如,2001年,原油價格的上升,使中石化煉油部門的生產成本增加55.73億元。2005年中石化儘管前三季度共加工原油1,070.73萬噸,同比增加5.77%,但受國內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的影響,公司前三季度的煉油毛利大幅下降,僅爲1.78美元/桶,經營虧損爲79.26億元。2005年油價的劇烈波動使煉油業由2007年的盈利208億元變爲2005年的淨虧損近300億元。今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淨虧277億元。

3.國內外競爭日益激烈。爲增強整體實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國際大石油公司紛紛進行了兼併、聯合和重組等戰略調整,形成了如埃克森莫比爾、BP科阿科、英荷殼牌、埃爾夫菲納道達爾等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超大規模石油石化公司。這種發展態勢增強了這些國際大石油公司的競爭實力。通過戰略調整,跨國石油公司已經成爲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主體。它們控制着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業產值,其貿易量和直接投資金額超過了全世界的2/3,並擁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先進技術。同時,隨着WTO對能源開放承諾的逐步實施,跨國巨頭已經開始加緊進入中國市場。近年來,中國石油行業最主要的幾家企業,如中國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在海外市場上市,就吸引了殼牌、BP、埃克森美孚等巨頭的入股。這就使得我國石油公司面臨着巨大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

4.科技的進步。全球石油工業的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過去靠高投入拉動增長的經營方式已不適應新的形勢。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已成爲帶動石油勘探開發發展的主要動力。近幾年來。世界各石油公司管理理念和經營策略逐步轉變。紛紛採取加大科技投入的低成本發展戰略。在地震、鑽井、油氣開發、地面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舉世矚目的成果,爲石油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就使得我國石油企業面臨着如何在國際石油行業中立足的壓力。如果油氣勘探開發等核心技術長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得不到更新,我國石油行業在未來的國際市場競爭將勢必遭到淘汰。

(二)內部因素

1.產業鏈結構不合理。石油資源的獨特特徵和石油工業的自然壟斷性質,要求石油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以減少成本和降低風險。從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跨國石油公司的業務構成情況看,上、下游和化工業務佔用資本的構成比例平均爲51:32:17左右(單洪青、朱英,2007)。而我國石油企業的相關比例則極不合理: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擁有石油採掘業(上游)與石油煉製和化工業(中下游),中石油主要是上游業務,中石化主要是中下游業務和東部地區,而中海油則專門經營海域石油的採掘和運輸。

2.國際化特徵不明顯。跨國石油公司從企業產業的開始就實施了國際化戰略,使產業鏈的延伸到世界各地。這樣不僅可以獲得充足的石油、豐厚的利潤,還可以減輕國際油價波動的負面影響。儘管中國石油企業早就提出來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但在實際中,並沒有真正利用好兩個市場,實行的是隻注重產業鏈的上游而忽視中下游的戰略。中國石油企業在國際石油市場中過去只是充當“國際採油隊”的角色:將國際石油市場中買到的石油直接運回國內。這種戰略的實施儘管有滿足國內原油需求方面的考慮,但這種發展戰略不僅使原油運輸由於原油進口來源過於集中、進口通道過於單一和進口通道受美國等敵對勢力控制面臨着極大的危險,而且還使國內石油安全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影響。

3.缺乏高層次人才。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石油企業人才隊伍有了長足進步,培養了一批骨幹,人力資源總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於我國教育基礎比較薄弱,人事制度正處於變革之中,我國石油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缺乏兩方面的人才:一是高層次的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通外語的高層次的複合人才;二是缺乏專業熟練的技術人才;以石油勘探開發企業爲例,專業技術人才僅佔全部從業人口的5.5%,只相當於發達國家的1/7;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舊高達68%。

4.缺乏應對國際政治等非商業性因素的能力。當前,國際油氣勘探開發受政治因素影響極大,世界油氣市場同時也是國際政治的角力場。世界上有潛力的大項目和有增長潛力的油氣區多爲西方大石油公司所壟斷。面對這些複雜的局面,中國石油公司的跨國經營行爲常被資源國、競爭對手和國際財團所排斥。複雜的石油政治、軍事衝突、恐怖主義襲擊、經濟制裁等國際環境,將對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和非商業性壓力。而我國石油企業由於自身的能力,很難完全排除這些政治性和非商業性因素的干擾。

三、建立合理的石油企業發展戰略體系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埃克森莫比爾、BP阿莫科等爲代表的國外大石油公司不斷改變和完善自身的發展戰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發展戰略體系。儘管中國石油企業已經擁有自己的發展戰略,實施效果也比較明顯。但這些戰略與國外大型石油公司相比,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化。結合我國石油企業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現有的發展戰略構成情況和跨國石油公司發展戰略形成發展的先進經驗,我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中國石油企業的發展戰略體系。

(一)優化一體化戰略

石油企業的一體化是指石油企業將獨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或者結合在一起成爲一個整體。跨國石油公司通過促進油氣產業鏈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展制定和調整其基本業務生存和成長空間。以埃克森公司爲例,1986年國際油價從1985年的28美元桶暴跌至17.7美元桶,1986年其上游收益由1985年的79.7億美元降到30.6億美元,但其下游的煉製、銷售收益卻由8.1億美元上升爲19.37億美元,同時化工部門收益增加22億美元,下游盈利大大緩衝了上游出現的虧損,再加上其他業務增加的3.2億美元以及房地產的收益,1986年的純利潤反而比1985年增加了79億美元,達到了創記錄的53.6億美元。

儘管中國石油企業在一體化戰略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需要在優化煉油化工的地區佈局、產品佈局上統籌規劃:中石油應當積極調整資本和資源在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和銷售,化工及其他產業部門的配置及其比例關係,適度增加中游、下游規模,優化一體化產業結構。中石化既要努力擴大上游規模,又要注重在煉油與化工業務上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集中力量進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中海油要繼續擴大海洋油氣的勘探開發力度,加強與國外大石油公司的技術合作,提高縱向一體化水平。在國際市場上,改變以往只注重發展上游的發展戰略,向中下游發展。中國石油企業只有通過進入世界石油工業的中下游領域,才能真正進入全球石油供應的主流系統,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獲取穩定的石油供應。

(二)完善“走出去”戰略

油氣資源的有限性和地區分佈的不平衡性決定了油氣資源的國際性。跨國石油公司從一開始就實行了全球化經濟戰略,通過實行“走出去”戰略在世界範圍內尋找石油資源。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石油“七姊妹”爲代表的大石油公司以全球市場範圍爲目標來考慮自己的油氣生產經營業務,優化配置企業的油氣資源,提高對這些資源的利用效率,爲自己獲取最大回報。現在,跨國石油公司不僅在採油國開展業務,還通過併購等方式將自己的產業鏈延伸到石油消費國,以獲取利潤。

自1993年以來,我國石油公司就開始了走出去的步伐,並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黎喻鶴,2006):2002年1月中海油以5.85億美元成功收購印度尼西亞五大油田資產、2002年7月中國石油以2.16億美元收購DevonEnergy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油氣資產擁有1.06億桶當量已探明儲量和5700萬桶當量可能儲量的權益、2005年10月中石油以71.8億美元成功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但是中國石油公司的海外拓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如2002年12月,中石油欲斥巨資參加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77.95%股權的拍賣活動,但俄國家杜馬禁止中石油參加競拍。同時在國際石油市場風雲變幻,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石油資源的競爭將更趨激烈的情況下,中國石油企業海外併購必然會面臨各種風險,如2005年6月份中海油對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的收購就是因爲美國政府的干涉而失敗。可見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之路困難重重。因此,在“走出去”時要完善具體的策略,精心選擇併購對象、方式、時間和地點,以提高成功機率、進入國際石油市場的主流系統。

(三)強化歸核化戰略

歸核化戰略主要是指企業圍繞核心能力,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優勢環節上,在發展核心業務的同時把非核心環節讓給比自己更有競爭優勢的合作伙伴做,以提高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如埃尼集團1992年把核心業務定位在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方面。1992-1995年通過150多項的交易,實現了對非主營業務的剝離同時集團還圍繞加強上游實力的戰略剝離了石油技術服務類公司壓縮了石化產品中的非主導型產品,加強了對上游企業阿吉普公司的直接管理,通過減少管理層次提高上游企業的效率。通過實施歸核化戰略,埃尼集團的經濟實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很快就進入世界石油企業50強的行列中,1998、1999連續兩年進入前20名。

中國石油企業無論是在成長經歷、企業規模、經濟實力,還是在國際競爭力方面與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整體實力還不是很強大的情況下,中國石油企業必須實行歸核化戰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優勢產業方面,以發揮相對優勢,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增強競爭力。

(四)實行戰略聯盟戰略

聯盟是指行爲主體之間爲了維護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種合作關係,具有“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特徵,是參與主體在國際化經營活動中爭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裏,任何一個國家或企業要獲得高效發展,只有加強合作與聯合,藉助外部力量。如殼牌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3家子公司:Elenac、Mentell和Targor公司實施戰略性重組聯合,成立聚丙烯生產商的巨無霸:巴塞爾(Basell)公司,其擁有聚烯烴(聚乙烯加聚丙烯)能力870萬t/a,其中聚丙烯總能力超過500萬t/a,佔全球總能力的15%。

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雖有10多年的歷史,但在國際石油合作中仍處於新來者的地位。要實現“走出去”的戰略目標,不僅需要通過聯合、聯盟形成內部合力,更需要積極參與國際上國家層面和企業層面的各種聯盟,充分藉助外力,以形成協同效應,提升自身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優勢。國際石油聯盟有多種類型與層次,結合我國石油“走出去”整體戰略,可以重點建立與國外石油公司聯盟(包括與東道國石油公司的聯盟和與跨國石油公司的聯盟)、與國際投融資機構聯盟、與主要消費國聯盟、與主要產油氣國聯盟、與國際能源組織聯盟。

(五)實行品牌戰略

實行品牌戰略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埃克森、殼牌、BP等世界知名的跨國石油公司普遍非常重視企業品牌建設,在強化企業品牌管理,培育強勢品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實行品牌戰略極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與之相比,國內石油、石化兩大集團,在品牌的理解、管理體系和系統、管理制度等方面與跨國石油公司還存在很大差距。根據跨國石油公司的`經驗,中國石油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品牌經營工作:加強對各級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最貼近市場的石油銷售企業管理人員的品牌知識培訓;儘快建立健全企業品牌管理的組織架構和相關制度;研究制訂一套適應石油、石化集團實際情況的企業品牌經營評估分析模型,構建一套品牌經營自我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制訂適應中國石油石化市場情況的副品牌實施方案,特別要在成品油副品牌技術上多下功夫;優化企業品牌設計理念,導入以人爲本的品牌設計理念。

(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日益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的科學方法。石油企業作爲重要的資源消耗者和環境污染者,就更加有必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包括公司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且也包括公司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國外大石油公司大都有其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他們強調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生產清潔產品;開拓清潔能源、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業務(從石油供應商向能源公司轉變);強調以人爲本,鼓勵公衆參與;積極關注社會事務,積極樹立“綠色公司”和“有責任感公司”的形象,注重內在與外在的統一。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這些公司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雖然中國石油提出了“創造能源與環境和諧”的企業理念,充分體現了重視社會、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崇高理想,但和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國家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國石油應在大力發展油氣資源,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同時向着能源公司轉變。也就是說,應制訂規劃,建立機構,組織人員關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佔領世界能源發展的制高點,不斷增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也是國家賦予中國石油的基本責任。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2

爲及時瞭解我市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和辦法,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根據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六縣(市、區),對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實地調研和走訪,先後召開市縣兩級部門座談會7次,中小微企業家座談會6次,走訪中小微企業近30家,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89份。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業1.16萬家,從業人員34.03萬人。其中中型企業1206家,小型企業3527家,微型企業6852家。從企業構成看,三次產業構成爲2.09:69.14:28.77。按登記類型分,內資企業(包括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爲11573家;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1家;外商投資企業3家。按行業分,農業企業1190家;工業企業3639家;建築業680家;交通運輸倉儲業1136家;批發零售業2318家;住宿及餐飲業1723家;社會服務業647家;其他251家。20xx年1-10月新登記3284家。

截至20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業總產值完成1039.14億元,同比增長12.67%,環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完成934.55億元,同比增長12.46%,環比下降1.38個百分點;上交稅金56.15億元,同比增長12.58%;提供社會勞動報酬66.31億元,同比增長13.89%。從市中小企業局重點監測的141家企業看,出現虧損的企業達到65家,虧損面46.1%。按行業分:工業企業106家,虧損55家,虧損面51.89%。虧損企業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機部件、輕工紡織、化工等行業企業;建築類企業9家,虧損3家,虧損面33.33%;服務業企業12家,虧損4家,虧損面30%;農業企業14家,虧損3家,虧損面21.43%。按規模大小分:中型企業54家,虧損26家,虧損面48.15%;小型企業78家,虧損38家,虧損面48.72%;微型企業9家,虧損1家,虧損面11.11%。停產半停產企業主要分佈在煤炭輔助、冶鑄、裝備製造、化工、建材等行業。

二、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特別是20xx年以來,我市連續出臺4項扶持政策,在創業就業、稅收融資、行政審批等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但在政策執行方面,有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強,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曉度偏低。從收回的289份調查問卷看,中小微企業對我市出臺的扶持政策比較瞭解的僅65家,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22.49%,一般瞭解的127家,佔總數的43.94%;不太瞭解的達到93家,佔總數的32.18%。政策知曉率偏低,有認識不到位、宣傳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也有政府與企業交流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數企業反映,國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體實施的部門有十多個,條條框框太多、審批過程冗長。爲了享受優惠,企業不得不“跑”遍相關部門,成本太高。有的企業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願享受。比如,《關於進一步加強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規定小微企業吸納勞動者就業能享受一定的財政補貼,但據市人社局反映,由於多數中小微企業因用工不規範、“五險一金”繳納不全等問題,僅有20戶企業申報,佔全市中小微企業總數的0.13%。三是政策條款細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進一步的操作細則和配套措施,以致難以貫徹落實。

三、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我市中小微企業主要面臨“三難”(融資難、用地難、創新難)、“三低”( 企業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術)發展困境。

(一)“融資難”問題突出。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20xx年中小微企業普遍反映資金困難程度遠遠大於往年。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89家企業中,有59家企業資金狀況非常緊缺,比較緊缺的有151家,兩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72.66%。僅城區中小微企業資金缺口就達5億元以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是銀行融資“門檻高”。有159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的55.02%)反映,向國有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有109家企業(佔37.72%)反映融資難以獲得第三方擔保;有90家企業(佔31.14%)反映向銀行貸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會融資“成本高”。有118家企業(佔40.83%)反應社會融資渠道不寬;有97家企業(佔33.56%)反映向社會融資成本高。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年息20%左右,有的民間借貸年息甚至高達40%以上。三是銀行“惜貸”、“抽貸”問題嚴重。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反映,多數中小微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治理結構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範,貸款風險遠高於國有企業。超過七成的中小微企業反應,銀行現在不僅“惜貸”,“抽貸”問題還很嚴重。比如,沁水縣豐田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以來連本帶息還款1800多萬元,造成企業資金空前緊張。這一情況,澤州的澤地翠、晉大奶業,高平的國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貨款回籠週期長。多數中小微企業反應當前經濟不景氣,訂單不斷減少,庫存量增加,應收賬款數額呈現上升趨勢,資金週轉速度減慢,不少企業面臨着資金鍊斷裂的危險。比如,澤州縣世紀球墨鑄管公司外欠資金高達億元。五是“互助貸”隱患較大。爲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高平市推出“互助貸”信貸產品,由十多家企業互聯互保,撬動銀行資金。但有企業反映,這種信貸產品隱患較大,去年因一家企業出現還貸問題,導致互聯互保的十多家企業必須還清該企業貸款後,方能申請本企業貸款業務,造成額外的資金壓力。

(二)“用地難”制約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一是規劃不及時。一方面各級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上,對中小微企業用地關注不夠、考慮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投資規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審批時間長。企業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項、規劃、環評、土地預審等手續,方能進入用地報批程序。用地報件需縣、市逐級受理、審覈上報,最終報省以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批覆。企業用地報批手續繁、關卡多、時間長,不僅牽扯企業主要精力,甚至貽誤企業轉型最佳時機。比如,陽城縣旭東有限公司申報的倉儲項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續才批下來。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業用地成本。比如,城區利普利拓公司需徵用20畝土地,而城區範圍內200萬∕畝左右的土地價格讓企業望而卻步。

(三)“創新難”成爲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調查問卷統計,面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僅有47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6.26%)認爲企業已經轉型,適應經濟轉型要求;有142家企業(佔49.13%)認爲可以適應經濟轉型要求,但持續經營有困難;有93家企業(佔32.18%)認爲亟待轉型。儘管當前中小微企業經營遇到了極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業憑藉技術優勢、產品質量、創新驅動,一路飄紅。比如,澤州縣清慧製造有限公司,全年簽訂30多萬件銷售合同,1-9月份完成銷售收入達到35639萬元,同比增長27.3%,在我市冶鑄行業一枝獨秀。這樣的企業還有城區的龍韻科技、高平的國丹食品、陽城的恆亞工貿等。事實表明,企業要生存發展,關鍵要在經營思路上轉型、產品上升級、技術上創新。而我市中小微企業起步於家庭作坊,脫胎於個體私營經濟,基本上處於產業鏈的中下游、價值鏈低端,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抗禦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資金”,不敢創新。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僅影響企業即期利潤,而且面臨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有時甚至“成三敗七,九死一生”,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創新。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小微企業普通員工有20%~50%的年度流動率,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每年有20%的流動率。加之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不大,人才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三是“缺能力”,不會創新。調查問卷統計,企業經營者具有本科學歷的僅45人,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5.57%;專科學歷的119人,佔41.18%;專科以下的114人,佔39.45%。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26人,僅佔8.99%;30-40歲的86人,佔15.91%;40-50歲的119人,佔41.17%;50-60歲的41人,佔14.19%。企業經營者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知識與能力準備不足,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轉型動力。

(四)信息不對等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中小微企業發展困局年年談,“信息不對稱”是高頻詞彙。調查問卷統計,在企業獲取哪方面信息難度較大上,有133家企業選擇投融資信息,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46.02%;有107家企業選擇規劃及項目信息,佔37.02%;有94家企業選擇政策法規信息,佔32.53%;有92家企業選擇技術信息,佔31.83%;有77家企業選擇人才信息,佔26.64%。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務方面,有132家企業選擇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佔45.67%;有109家企業選擇提供產業指導與市場開拓諮詢服務,佔37.72%;有86家企業選擇組織企業參加商品交易會、博覽會,佔29.76%。一方面,政府與中小微企業之間溝通不暢,企業對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產業導向或開展的一些活動缺乏瞭解,導致想創業的找不到好項目,想轉型的盲目上項目。比如,澤州縣冶鑄行業,由於缺乏宏觀產業規劃指導,導致“一哄而上、一鬨而下”,特別是鑄管行業,20xx年有30家鑄管企業,20xx年發展到50多家,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多數鑄管企業瀕臨倒閉。另一方面,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企業發展不僅需要金融、財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中介機構在教育培訓、市場營銷、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務。

(五)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方面,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整體漲幅達15%以上;另一方面,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停產半停產面大幅增加。從調查問卷統計看,近三年來利潤增加在25%以上的僅2家,利潤增加10-25%的67家,利潤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潤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潤負增長5-10%的31家,利潤負增長25%以上的4家。

四、幾點建議

(一)多管齊下,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一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引導、推動和示範作用,推進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建設,推進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統一信用代碼制度,率先在工商、稅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積極推廣信用產品的社會化應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交換共享的網絡平臺,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建立誠信嘉許、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另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引導中小微企業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依法建賬,確保會計資料完整、真實,提高企業授信額度和貸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金融機構要設立中小微企業專門服務機構,簡化申報手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審和授信制度,開發適合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規模和比重。要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貸款門檻,開展企業股權抵押貸款和動產抵押貸款,探索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倉單貸款等,爲中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三是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資金規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暢通投融資信息渠道。國有擔保機構要發揮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採取財政注資、縣級參股、爭取上級資金、廣泛吸納民間資本等方式擴大信用擔保機構資金注入規模,儘快培育註冊資本金超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包括設立風險補償金,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損失補償力度;加大貼息和貼擔保費力度,對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制定出不同的貼息貼費辦法。國土、城建、工商等部門要爲小微企業和擔保機構開展抵押物和出質的評估、登記、確權、轉讓等提供優質服務,降低收費標準。四是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中小微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私募股權融資等渠道解決資金問題,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二)改變政策執行方式,切實解決“政策知曉率和執行率低”的問題。一是形式多樣宣傳政策。通過網站、媒體、政策解讀等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企業及時瞭解政策信息動態,解決企業對政策不瞭解而不能享受的問題。二是轉變政策執行方式。借鑑稅務部門“金稅三期”的先進經驗(企業不用“跑”,符合政策條件,系統直接減免),變“企業登門申報”爲“部門上門服務”,建立政策執行的責任、考評、獎懲、問責等機制,建立政策執行的程序性規定和違反制度的懲戒性規定,開展政策檢查督促專項行動,設立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案件,嚴肅查處不作爲、亂作爲的人和事,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三是暢通企業反饋渠道。開闢企業反映政策落實情況的通道,讓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瞭解企業的呼聲和需求,及時調整充實有關政策。四是營造良好政務環境。本着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大力精簡下放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努力營造“審批環節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

(三)加強產業規劃引導,以集羣集聚發展解決“用地難”的問題。一是制定產業戰略規劃。圍繞我市“xx”規劃確定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商貿物流業和文化旅遊四大產業佈局,充分利用轉型綜改試驗區、中原經濟區、中部崛起三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業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時,統籌考慮中小微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導集羣集聚發展。本着“政府引導、企業自願、社會參與”的原則,放寬財政資金支持範圍,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創業主體創建中小微企業園區或孵化基地,樹立“畝均產出率”和“畝均貢獻率”的用地導向,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產業、區域條件等實際,向“基地”、“園區”集羣集聚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爭取用地指標。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使重點項目及高新技術產業更多、更快的落地開花。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指導下,開發未利用地建設工業項目,並優先給予安排計劃指標。鼓勵中小微型企業通過盤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閒置場地等方式,解決投資項目用地需求。

(四)強化創新驅動,着力激活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業爲主體,以市場爲導向,以項目爲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一是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敢於創新。建議在財政上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風險投資“母基金”;在稅收上實行投資收益稅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政策。允許中小微企業建立科技開發準備金制度,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開發基金。二是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合作,適時召開政校企人才技術合作洽談會,尤其開展好與教育學院、技術學院等高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的聯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培植一批產學研示範企業,帶動校企合作,推進技術進步。三是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推進中小微企業開放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和省內外、國內外大企業建立戰略技術聯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重大的技術創新的聯合研發,降低和分散創新成本和風險。以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爲平臺,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爲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區、中部地區爲資源和市場,抓好技術引進、專利合作及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協作等工作。四是增強名牌品牌意識,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做精做優的同時,有意識地向產業鏈高端轉型。積極開展行業對接,大力發展“飛地經濟”,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借梯上樓”躋身國際國內分工合作的供應、生產、銷售及服務產業鏈,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實現產品的專特精新,形成獨特工藝方法,擺脫同質化,建立核心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

(五)加強中介組織建設,建立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中介組織是政府與中小微企業聯接的紐帶,要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方面滿足中小微企業需求的社會中介組織,逐步建立以資金融通、信用擔保、技術支持、管理諮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二是加快健全綜合服務平臺。要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整合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中小微企業服務信息網絡,爲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建立中小微企業培訓制度。建議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政府有關部門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制定培訓計劃,建立長效機制,按照適用人才聚集、重點人才培養、全員素質提高的目標,結合企業需求定期舉辦培訓班。要通過請專家講課、到國內外考察學習等方式,培養中小微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培塑敢闖敢冒、敢爲人先、敢於擔當的創業精神。引導中小微企業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立足現有人才,培養技術骨幹和專業人才。建議對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市、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免費保管;借鑑政府爲民辦學校教師購買“五險一金”的做法,建議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爲中小微企業中、高級人才購買“五險一金”,減輕企業負擔,爲引進和集聚人才創造條件。

(六)發揮新聞媒介作用,着力營造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報刊、廣播、新聞媒體等輿論手段,宣傳中小微企業的地位、作用、重要戰略意義,廣泛宣傳從中央到地方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振企業家搞實業、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指數。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經營業績好、管理能力強、社會貢獻大的中小微企業家予以重獎,推薦他們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激發企業家創業、興業的熱情,在全社會營造理解、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氛圍。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3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優化旅遊企業發展環境,國家旅遊局組織開展了《旅遊企業發展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在認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調研提綱、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於XX年3月上中旬,先後到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業訪談、召開小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了實地調研。3月下旬和4月初,調研組對實地調研及有關資料進行了彙總分析和集體討論。現以調研中所瞭解的旅遊企業發展環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意見和建議爲主要內容,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積累和融資困難。旅遊企業的發展資金積累較爲緩慢。旅行社是微利行業,酒店投資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長,景區與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業發展幾十年規模仍然有限,資金的原始積累過程較長,旅遊企業普遍受到資金短缺的困擾。融資困難主要體現在,第一,旅行社、旅遊商品企業、旅遊汽車公司等非資源經營性企業多爲中小規模,固定資產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財產,難以達到銀行貸款規定的條件,申請貸款困難;第二,酒店、景區等資源經營性企業難以將資源資本化,金融部門只規定將景區門票作爲質押條件,而不將旅遊資源價值作爲申請貸款抵押的條件,使得企業申請貸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區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產權不明,限制了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資;第四,農家樂(包括民居接待點)的企業身份不明確,金融部門沒有出臺農家樂擔保、貸款優惠的具體政策,大多數農家樂經營戶不能獲得銀行貸款,持續發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遊項目用地困難。一是缺乏旅遊用地專項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旅遊用地的範疇、定義及類型沒有明確規定,沒有對旅遊項目用地及旅遊投資建設用地優惠等政策的具體規定;二是絕大部分地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對於旅遊用地規定不明確,旅遊用地規劃沒有真正與本地區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有效地結合起來,可變性較大,操作性不強,很多旅遊項目用地指標不足,往往只能通過置換集體用地來滿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農家樂、鄉村酒店等鄉村旅遊用地多采用租賃方式,辦不了“兩證”,使得業主很難大規模投入,限制了鄉村旅遊的提檔升級,同時多爲當地村民經營,有較大資金實力的外來投資者很難介入,土地緊張和流轉規模小、難度大及“差別”待遇等因素制約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壯大;四是旅遊業對環境要求高、用地規模大,且沒有優惠政策,旅遊用地成本高於工業用地,增大了投資商的成本,項目招商困難;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遊用地審批程序繁瑣、部分旅遊景區和度假村等旅遊用地不合理或實際開發不到位等土地浪費現象和旅遊用地產權不明確等問題。

(三)員工隊伍不穩定和素質呈下降趨勢。首先,長期的價格競爭和成本壓力,使得旅遊企業無力負擔較高的員工薪酬,宣傳引導不夠和社會評價不高,員工職業自豪感和忠誠度下降,事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減弱,導致旅遊的行業員工流失率較高、流動速度快、初次就業比例高,員工隊伍素質呈下降趨勢。此外,旅遊高等教育脫離行業需求,職業教育的技能培養滯後,難以爲旅遊業輸送合格的人才。

(四)認識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認爲“旅遊就是吃喝玩樂”,對旅遊產業改善國民經濟結構、增進國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條件的戰略性作用認識不足,導致很多地方缺乏對旅遊產業發展的主動思考和系統規劃,旅遊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實較爲困難,還導致了政府和企事業組織等難以保障公民的旅遊福利,影響旅遊的公開採購。

二、旅行社面臨的問題

(一)合理稅負問題。旅行社中小企業多,利潤水平低,資金週轉量大,促銷投入多,經營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項目。很多地區的營業稅等地方稅費的徵繳,往往採取按比例(多爲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後按照法定稅率計徵,有的還對小旅行社實行定額稅,宣傳促銷經費也都不能計入成本扣減。從年檢數據看,我國旅行社全行業的收入利潤率,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據瞭解,目前作爲旅行社主要收入項目的綜合服務費,佔旅遊報價的比重低於10%。因此,旅行社的營業稅等稅費負擔明顯不合理。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4

根據市政協“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點調研的總體安排,嚴從懷副主席帶領第三調研組,於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積極扶持文化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子課題開展了專題調研。

調研組經徵求有關文化產業專家及企業意見後確定了調研方案,然後在市文廣新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聽取了市縣區文化產業主管部門情況彙報,與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等部門,以及20多家文化企業負責人、部分文化產業專家進行了座談;發放調查問卷;深入雪鴻齋、合肥論壇、琴港演藝城、安徽櫻藝緣、安達電子等文化企業瞭解情況、聽取意見。通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瞭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現狀,查找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討加快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的對策。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特點

“十一五”以來,我市圍繞“文化強市”目標,始終把保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羣衆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銳意改革創新,主動適應市場,不斷加大投入,文化建設全面快速發展,爲我市經濟社會跨越趕超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我市文化產業“十一五”以來,年均增速30%以上。2011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約210億,佔全市gdp的5.6%,已經成爲我市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總量和增速穩居全省各市之首,產業分佈行業廣泛,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日趨活躍。

產業佈局逐漸完善

目前全市已有1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和6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涵蓋文化旅遊、文化創意、動漫、會展、娛樂、工藝品、民俗文化等衆多文化產業領域。文廣演藝集團、合肥大劇院、XX市體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櫻藝緣、安徽華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娛樂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效益開始顯現。

民營企業快速興起

全市唯一一家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爲民營文化企業,6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民營文化企業佔5家;涌現出非遺園、儒林書業、全球音谷、安達電子、雪鴻齋、琴港演藝等一批實力較強的民營文化企業;以民營企業爲主體的合肥動漫產業基地發展迅速,動漫產業增加值2011年突破10億元。

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我市2008年制定的《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已歷經三輪修訂。2011年出臺的《XX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試行)》,其中涉及到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有13條。近幾年,全市文化產業共兌現獎勵資金近2000萬元。到去年年底,我市所轄各市、縣、區已全部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獎勵政策。

文化交易敢於創新

2010年安徽省文化產權交易所正式揭牌;2011年合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文交所已累計掛牌項目96宗,成交項目22宗,實現交易額3.09億元,交易流程、操作規則、保證金管理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去年,我市還成功舉辦安徽上海文化產權項目招商推介會,推介標的總額達345.88億元,擴大了安徽文化資源項目的影響,同時也成爲吸引外來投資者來我市投資的平臺。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加快了文化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對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影響。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8年,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過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費將大幅提升,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十一五”期間,XX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文化產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也具備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但相對於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現階段,我市文化產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體制機制不甚健全,行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政府文化部門與產業部門之間工作職能劃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爲政、交叉管理的現象,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協調機制,未能在發展文化產業上形成合力。我市轄區部分市縣區沒有設置文化產業管理專職幹部,行業協會組織缺乏。文化企業普遍反映,有關管理部門收取企業費用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對文化企業申辦流程和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瞭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學統一的文化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在文化產業的分佈、效益、從業人員、行業機構、以及稅收等方面沒有完善的統計口徑和渠道,對及時掌握當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基本狀況、準確分析當前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宏觀調整和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產業規劃落實滯後,政策支撐體系急需完善。

我市於2008年頒佈實施《XX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8-2015)》,確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保八爭十”,即到2010年,文化產業發展主要指標和綜合實力居中部省會城市前列,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8%,力爭達到10%。雖然“十一五”時期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迅速,2011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10億元,佔全市gdp的5.6%,但與“十一五”規劃制定的目標相距甚遠。我市下轄大部分市縣區尚未制定本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沒有把文化產業的發展切實納入到地方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去。

雖然國家、省、市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實施細則還有待完善,而且文化產業優惠政策多參照高新技術和軟件行業,缺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項優惠政策。

產業規模差距較大,產業結構調整亟待推進。

我國先發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文化產業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00億元,深圳、杭州正在接近千億元目標,長沙、青島去年已經超過500億元;北京、上海、杭州、長沙文化產業增加值佔當地gdp比重均達到或超過10%,文化產業支柱地位得以確立並日益凸顯。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齊全,但主要集中於廣播影視、書刊發行、印刷、演藝娛樂、動漫等行業,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市縣區區域發展差距較大。與我國先發地區相比,我市文化產業規模總量落後,“小弱散”問題比較突出,集約化程度不高,大規模、高水平、產業鏈完整的龍頭企業少,缺少文化領域的骨幹企業。文化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高、核心競爭力不足,企業的創意、研發、製作水平較低,內涵深刻、風格獨特、形式新穎、技術先進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較少。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匱乏。廣大中小民營文化企業已成爲我市文化產業的主體,這些文化企業規模小、缺少土地、房產等有效抵押的不動資產,銀行貸款難;又無法以包含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認定、確權、抵押、投資等方式進行投融資。融資難已成爲嚴重阻礙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文化企業項目前期研發及後期市場開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資金支持。調研中反映比較強烈的還有人才問題,尤其是文化創意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制約了文化企業發展。現有人才引進激勵政策、配套服務落實困難,部分高層次人才往往是引進後留不住。

三、對加快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決策機制,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

1、健全組織機構。借鑑國內先發城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建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指導委員會,負責產業發展戰略及重大事項的決策。委員會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責,成員由市文廣新局、經信委、科技局、財政局、工商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組成。邀請市委、市政府研究室以及人大、政協相關部門負責人列席重要決策會議。

成立隸屬市委宣傳部的副縣級全額事業單位市文化產業辦公室,負責規劃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養、綜合協調、檢查考覈等工作。全市下轄各市縣區相應組建本級文化產業辦公室,明確職責和人員編制。文化產業相關職能部門均要落實具體責任處室推動所管轄產業的發展。

由市文化產業辦公室牽頭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國內外相關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重大課題、項目深入調研、建言獻策。

2、完善服務平臺。成立我市文化產業促進中心,推進各項政策的落實,對文化產業發展具體項目進行綜合協調、指導、服務,監管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領導文化產業展示交易平臺、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

組建涵蓋文化產業各主要行業門類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爲文化企業提供組織、協調、諮詢、中介、培訓等服務,以及投融資服務和資金支持,承擔政府委託的其他服務工作。

3、建立統計制度。按照“統一領導、條塊結合、統一覈算、信息共享”的原則,建立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文化產業統計長效機制。儘快制定《XX市文化產業統計實施細則》,對符合統計部門行業分類目錄標準的全部企業,建立文化產業統計數據分析庫,摸清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底數,找準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和薄弱環節,爲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二)加強政府主導,完善政策支撐體系

4、修訂產業規劃。在《XX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8-2015)》實施效果的反饋與評估基礎上,適時修訂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發展目標、結構、佈局以及發展重點,督促所轄市縣區出臺或修訂“本地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整體謀劃基礎上重點做好行業的規劃佈局。

5、推進產業立法。制定《XX市文化產業振興條例》以及我市專利權法、著作權法、it基本法、知識產權法等實施細則。使文化產業各項措施和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保障,對無形資產、知識產權、創意人才等進行法律規範,明確和規範文化市場執法主體,使政府與企業、事業單位的職責更加明晰。明確規定,使用政府的財政性資金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採購文化產品和服務時,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自主創新型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在同等條件下,政府優先向本土重點文化企業購買文化產品和服務。

6、加大財稅投入。參照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做法,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並隨着市級財力增長而相應增長。專項用於重點項目建設、基地建設、產業孵化、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將文化產業納入我市所屬市縣區績效考覈,每年從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各市縣區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覈表彰獎勵。

優先支持發展新興和原創文化產業,經市相關部門認定的原創研發成果,給予項目總投資額一定比例的補貼支持;重點扶持特色和優勢文化產業,積極推進民族和傳統文化產業。對文化產業出口,赴境外開展的商業演出、商業展覽、展銷、營銷的特色優勢和傳統文化企業,根據影響力的層次,政府及相關服務機構應給予指導及相應資金補貼扶持和稅收減免。

開展文化企業認定工作,對經認定的涉及文化產業發展全局性、可持續性的重大項目,市政府在“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資金予以支持;對文化企業發展過程中年營業收入規模的階段性突破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文化企業加快成長步伐。如對當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1億元、3000萬元等不同臺階,且增幅達到一定速度的文化企業,分別給予不同金額的一次性獎勵。

(三)推進金融改革,多渠道解決文化產業投融資難題

7、建立創業投資基金。配合“安徽省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我市及下屬市縣區應儘快建立本級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出臺基金管理辦法和細則,明確資助條件、申報和審批程序,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採取投資、獎補等方式,提高具有激勵性質的經費投入比例,建立文化產業多元化投入體制。重點扶持初創期中小文化企業,對已經成熟的文化骨幹企業,根據業績實行獎勵。

8、加快融資平臺建設。根據我市實際情況,適時制定金融對接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建立政府對銀行中小企業信貸的風險補償機制,設立政策性的文化企業擔保公司,積極開展文化產業集聚區擔保融資、中小型企業聯保、中小企業集合債、文化產權抵押融資、影視項目融資等文化產業投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XX市中小企業服務大廳爲文化產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功能,重點突破文化創新企業初創期的融資瓶頸問題。

9、開闢多元融資渠道。鼓勵文化企業創業投資、風險投資。鼓勵、引導非公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支持民間相關文化產業基金會的設立,爲具有潛力的中小型文化企業和具有創新點子的個人提供發展資金。藉助信貸、參股、合作合資等方式,實現針對性更強的投融資和產權多元化。建立完善文化產業發展資金、專項資金投入績效評估機制,財政、審計部門監督其管理和使用情況。

10、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強化文化資本概念,努力挖掘、培育、轉化文化資本。積極促成優質文化項目進入文化產權市場進行融資,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對進入輔導或成功上市的文化企業,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

(四)加快人才引進,大力培養文化產業實用人才

11、完善人才配套政策。以打造全國人才高地爲契機,把文化產業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納入我市人才工作總體規劃。對接全市已有的人才政策,制訂我市文化產業人才認定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

12、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文化產業領軍人才、文化創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會經營、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以及策劃、設計創意、市場營銷、投融資等方面的緊缺人才。對於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爲其提供財稅、戶籍、居住、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激勵措施和綠色通道,並制定實施細則加以落實。

13、保護挖掘本地精英人才。建立本地文化產業精英人才儲備庫,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本地高素質人才的激勵力度。切忌在人才問題上盲目地捨近求遠,抑制本地人才的積極性,形成“引來女婿氣走兒”的尷尬結局,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

14、實施文化人才培養工程。依託本地高等、職業院校資源,增設文化產業新專業,加快培養、培訓文化創意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營銷經紀人才。依託專業機構和文化產業基地,政府出資建設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實訓平臺,提供給各院校、培訓機構以及相關企業使用。開發、落實一系列文化產業範疇內的職業資質、職業認證及職業技能培訓,出臺文化企業相關人員資質、待遇和專業培訓、繼續教育的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