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1.6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1

一、工業企業現狀

鎮在縣管轄期間,曾是一個工業小鎮,鎮內擁有十多家工業企業,主要以化工、建材、塑業爲主,工業經濟塊頭在當時縣管轄的三個鄉鎮中居於首位。劃入區管轄之後,工業經濟開始萎縮。一是經濟體量太小,原始資本積累不足,建材業面臨國家實行產品強制淘汰,沒有跟上經濟轉型步伐;二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爲用工條件較高,加上成本大幅調升,面臨用工荒問題,不得不向西部遷移。三是交通瓶頸制約了鎮的招商引資和項目進入。

鎮目前的工業經濟在全區五個鄉鎮(街辦)中基本處於末位狀態。境內最大的工業企業爲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由化工控股,隸屬區管轄,固定資產總額近兩億元,佔地面積206畝,有職工498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3.92億元,實現稅收1676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3.68萬元。

除了化工這個中型企業外,鎮內還有小微型民營工業企業四家,他們分別是新明塑業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總額200萬元,佔地面積4.5畝,有職工40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423萬元,實現稅收8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2.78萬元;中源建材廠,固定資產總額300萬元,佔地面積45畝,有職工35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458萬元,實現稅收7.2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2.57萬元;巴人福醬品有限公司,固定資產總額130萬元,佔地面積6.5畝,有職工12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128萬元,實現稅收3.2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2.87萬元;市方銀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總額120萬元,佔地面積5.2畝,有職工8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98萬元,實現稅收3.5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3.8萬元;

二、工業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1、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欠優。由於區體制發育不健全,區、鄉兩級政府在項目決策上缺乏自主權,招商引資工作比較被動。企業辦理一切手續都要由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做主,往往一個項目要拖好幾年才能落地,有些項目被拖的受不了只好離去。

2、工業經濟發展政策難落實。區政府爲加快經濟發展曾經制定了一些政策性鼓勵措施,但是絕大部分都因無法兌現而成爲一紙空文,因爲區財力太薄弱,拿出資金來獎勵企業發展比較困難。

3、以往的優勢逐步成爲頹勢。的工業經濟本來就先天發育不足,再加上後天的發展不良,所以一直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尤其是前些年爲了滿足GDP的增長需要,引進了一批“三高”企業,隨着優勢條件喪失和環保壓力增大,這些企業現在不僅不能爲人民謀福利,反而變成了各級政府的包袱。

4、黨委、政府重視程度減弱。近些年來,隨着逐步被納入市新區建設之後,區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轉移到防違控違和配合城市新區建設上來,對全區工業經濟如何發展精力投入不夠,很多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沒能及時得到幫助和解決。

三、現有企業存在的主要困難

1、塑編、建材等一批傳統企業自身沒有能力實現產品轉型,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按照國家產業扶持政策給予指導和幫助不夠,使企業普遍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

2、企業面臨融資難問題。多數企業資金流轉不暢,難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一是因爲市場產能過剩容易造成產品大量積壓;二是由於無序競爭,導致賒銷後貨款難以回收;三是企業辦理貸款手續程序複雜、利率高、資金到位不及時。

3、很多企業存在勞動用工緊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都想找好崗位),另一方面是企業用工荒(普通技能工人缺乏)。

4、化工公司是一家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險、高運力的化工企業,處於集鎮中心,對鎮乃至主城區居民的生存環境負面影響非常大。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20xx年,市政府城市新區發展規劃將鎮納入了中央商務區範圍,城市功能定位發生根本轉變,市政府明確要求鎮不再發展工業項目,轉爲發展商貿樓宇經濟和高檔住宅。根據城市新區總體規劃,現就全區及的工業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重視發展工業經濟。區委、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的謀劃與發展,要與城市新區建設統籌安排,關鍵是要與市政府以及高新區搞好銜接,既要把新引進的高新科技項目安排好,又要設法把拆遷範圍內的優質企業安置好,不能讓那些過去爲經濟作出了貢獻,將來仍然可以繼續作貢獻的優質企業沒有出路。

2、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區委、區政府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與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加強溝通,盡全力爲工業經濟發展創造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主要是在市場主體發展上要方便、快捷,對可以進入的企業項目要開綠燈、不設障。

3、進一步完善優惠鼓勵政策。區政府要儘快修定出臺切實可行的支持工業經濟發展的優惠鼓勵政策,做到取信於人。優惠鼓勵政策執行時要一視同仁,對本地企業家和科技人才一樣對待。

4、進一步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區委、區政府對經濟管理部門要配置、培養好專業人才,讓他們成爲懂經濟、善管理、能指導的內行,具備爲企業服務的能力。其次還要有爲企業服務的熱情,經常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瞭解企業訴求,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和指導。

5、進一步完善企業聯繫制度。現在的幹部都非常忙,因而沒有執行好過去制定的企業聯繫制度,讓我們的企業家有了受冷落的感覺,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堅持幾手抓,讓我們的企業家感到在創業很溫暖,從而激發他們更高的創業熱情。

6、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融資環境。爲具有較強生命力的企業提供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信貸資金支持。

7、通過新區建設搬遷補償方式,有計劃地淘汰一批落後企業、轉移一批過剩產能、搬出一批“三高”(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險)企業。

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2

一、小微工業企業的發展情況

目前我區有xxx餘家小微工業企業,其中有87家從業人員在xx人以下,經營收入xxx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企業主要以造紙、包裝、紡織、建材、機械加工、檔發、食品等產業爲主,從業人數和企業數量比去年有小幅度增長。xxxx年前兩季度生產運營情況良好,xx月份以後,由於原材料起伏大、市場疲軟、沿海地區的信貸危機引起的關閉潮影響,部分小企業開始陸續出現停產或半停產情況,影響面積約xx%。針對上述情況,我局從小企業中選取x戶不同行業的微小企業進行走訪調研,雖然小微企業生存困難重重,但也能從中看到部分行業發展壯大的希望。

二、我區小微企業的發展特點

(一)小微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較爲落後

小微企業由於受規模和資金方面的限制,設備陳舊、工藝和技術水平較爲落後,從而造成生產效率和產能比較低。此外,由於技術落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由於廢污排放不達標造成的停產都給企業生存發展帶來巨大困難。

(二)小微企業經營者、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不少小微企業經營者未接受過較高程度國民教育,無論在專業技能水平、質量管理水平、銷售服務水平和企業發展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較多問題,有待改善。

(三)小微企業管理水平較爲落後

小微企業通常是以家庭爲基礎組成的企業,治理結構不科學、不健全,在產銷決策中往往存在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廠長一人說了算的現象。此外,爲了節省工資開支,企業財務人員多是聘用兼職人員,企業內部沒有嚴格的財務管理體系,現代企業制度的法治觀念並未在企業中樹立起來。這也導致企業缺乏長遠發展戰略目標,且風險加大。

(四)小微企業產品質量普遍不高

由於小企業技術裝備較爲落後,管理水平較低,較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造成產品質量不高。小企業初加工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企業發展緩慢,小企業產品質量和水平都難以令人滿意,企業很難有長足的大戰。

(五)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大,資金少

小微企業由於信用評價體系缺失,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加上其自身實力較弱,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生產經營穩定性差等原因,往往造成小企業融資難,阻礙了一部分小企業的發展。但也由於企業大多使用的是自有資金(自有資金高達90%),在當前形勢下,也在抗風險抵禦危機方面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六)食品、包裝、電子類領頭小企業逆勢飛揚我區傳統行業造紙、紡織和機械加工行業都發展到一定規模,市場成熟,利潤有限,小企業越來越難從中分一杯羹,只有在新產業中小企業才能找到發展壯大之路。這些找對路子的企業現階段是產銷兩旺,完全沒有受到小企業危機的影響,這些企業目前考慮的是如何開拓市場,如何創出行業知名的品牌。

三、現階段小微企業生存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市場行情直線下降,產品銷售困難

沿海地區大量小企業關閉,導致內地原材料加工企業產品滯銷。我區有部分小加工企業是以沿海地區小機電、小電器生產企業爲主要客戶的,近幾個月沿海地區小企業出現危機後,內地企業也受此影響,產品銷售困難。

(二)人民幣升值,給出口企業帶來壓力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幅度超過1.8%,很多企業不敢接長單、大單。企業對出口外部環境吃不準,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人民幣匯率等難以把握,影響了企業產品出口信心,我區有出口商品的企業不敢接單,沒有直接出口的企業受下游出口企業的影響,訂單也出現銳減。

(三)原材料波動幅度大,企業生產不能正常進行近兩個月內

一方面是石粉、米石等建材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棉花出現大幅下跌、絕緣材料主要原料也出現大幅下滑,這些都讓生產規模小、利潤點低的小企業吃不消。通常這些小微企業都是以訂單來決定生產,企業不存貨也不儲存大量原料,原材料的大幅上漲、下跌都會直接影響生產成本,而產成品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具有一定滯後性。這樣一來,以訂單決定生產的小企業就受到巨大影響,生產越多虧損越多。基本沒有抗風險能力微型企業多數選擇停產,等待市場變化,而有一點抗風險能力的小企業,爲了留住技術工人或者解決原材料儲存等問題,即使生產會造成虧損,也會保持一部分生產線繼續運轉。

(四)技術工人緊缺,人員流動大

小微企業大多數以部分合同工和僱傭臨時工相結合的用工方式,訂單多的時候就招工人開工生產,訂單少或者沒有的時候就停工讓工人回家,再加上小微企業工作環境差,福利低且沒有保障等因素這種常年招工的現象十分普遍。有部分企業想要留住技術工人也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但效果都不明顯,究其原因這是由小微企業的生產方式所造成的。

四、對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和建議

(一)對高新技術產業給予支持

對於一些創業階段的企業,融資難是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政府應對這部分企業出臺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使這部分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從而發展壯大。這就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對企業深入調研,從上下兩個層面共同着手,使國家的資金支持用到最需要支持的地方。

(二)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

應擴大企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引導我區小微企業按照《企業法》、《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按照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把質量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落到實處,在強化企業綜合管理方面不斷有所創新、有所成效。

(三)對小微企業進行分類

梳理全區小微企業分佈、行業所屬等情況,篩選出一批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節能、無污染的優勢小企業,重點培養,爲我區工業發展補充後勁。

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3

中小工業企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大企業無法替代的優勢,是現代化大生產的重要基礎之一。近20年來的招商現狀表明,我們對國際國內的大型製造企業可望而不可及。對此,我們需要有一個務實的認識,既然沒有大企業願意來投資,能否把重點放在中小企業上,給他們提供有力支持,幫助他們做大做強,進而,將xx打造成中小企業投資發展成長的天堂,使其成爲xx的城市名片,以此吸引更多外來中小企業進來投資,從而催生更多中小企業的誕生與成長壯大?浙江的絕大多數大企業(甚至包括現在全國的行業龍頭)都是從手工作坊開始起家的,直到現在浙江的一些地區仍是家家戶戶擁有小工廠,正因如此,浙江經濟充滿了活力。所以我們不能一葉障目,將發展的眼光僅停留在招大商上(當然招大商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型工業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到20xx年底,我市中小工業企業已達近6000戶,佔全市工業企業總數的80%以上。但是,我市規模以下工業在其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受內外諸多因素的制約,經濟機體的內在活力明顯不足,面臨着諸多的挑戰。主要表現在:

一是孕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溫牀”的.功能不強,地方企業長不大。目前,我市有大型工業企業只有5戶,近20年以來幾乎沒有新建、也沒有從中小企業發展而來的大型企業。

二是部分中小企業生命週期短,生死變動頻繁。每年既有一些企業誕生,也有不少小企業停產、轉產、搬遷或倒閉。

三是企業規模偏小。無論是從企業資產看,還是企業實現主營收入,我市企業規模都偏小,戶均資產3649萬元左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88萬元。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以下企業,佔4成。況且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生產設備陳舊,場所簡陋,無法建設標準化的生產流水線,企業發展難以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無法形成對大中型企業的配套生產能力,給規模以下工業乃至整個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成爲制約其“茁壯成長”的重要內因。

四是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科技活動能力薄弱。在我市中小型工業企業中,有85%的企業沒有科技活動投入,多數企業研發能力薄弱,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工作落後,產品科技含量低,競爭力差,無法形成品牌。

五是信息較爲閉塞。受人力、財力和技術力量的制約,小企業獲取市場信息的手段有限,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基本處於或“黑暗中摸索”、或“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局面。

六是資金短缺,企業融資困難。資金問題是規模以下工業經濟發展的羈絆。雖然國家已出臺了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有關優惠政策,但貸款難問題多數企業仍未解決。資金的制約,影響了企業技術改造擴大再生產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成爲阻礙規模以下工業發展的一道門檻。

七是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機制滯後。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文化程度不高,發展目光短淺,加上粗放式的經營管理,缺乏正常性技術人才培養機制,企業發展後勁不足。

八是體制和制度改革不夠到位或不配套,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寬鬆環境尚未形成。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服務還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包括基礎設施環境、法制環境、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和人才環境等。另外,政府對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還缺乏有效的監督服務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稅費徵管和統計數據質量等。

綜上所述,由於諸多因素影響,不僅難以吸引外地企業駐足,就連本地企業也出現外移傾向,這一傾向應當引起管理者的足夠重視。

二、扶持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的對策

針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及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我們應當進一步堅定加快發展信念不動搖,積極應對複雜形勢,從財稅支持、金融服務、優化環境、減輕負擔、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等方面,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加快發展。

(一)整合完善特色工業園區。

立足中小企業,結合特色塊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規劃籌建特色工業園區,制定優惠政策,降低入園門檻,提供優質服務,吸引市內外各種所有制企業平等進入,增強集聚效應,加速產業規模化,培育“小巨人”企業,提高競爭力。

(二)鼓勵和促進專業化分工。

經驗表明,大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形成比較固定的配套協作關係,不但有助於自身市場的穩定,還可以得到大企業的技術支持,從而加快中小企業的技術進步。從xx實際出發,進一步完善中小工業企業的配套協作關係,推動經濟發展。爲此,政府有關部門要將中小企業納入整個工業結構調整的總框架,利用產業政策、產業發展導向對小企業進行引導,以市場爲導向,以名牌產品爲中心,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揚長避短,努力實現規模以下工業由目前分散、雜亂、小規模的經營,向專業化、集約化經營轉變,如整合現有工業園區,有意識地把相關的產業引導到功能明確的產業區,同時加強上下游配套產品企業的聚集,培育和延伸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全面壯大規模以下工業經濟。

(三)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

一是搭建改造傳統產業平臺。組織各類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以市場化運作機制,定期舉辦交流活動,爲中小企業改造傳統產業提供平臺。二是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的扶持力度。通過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對中小企業的傳統產業改造項目先進性和大小進行認定,制定科學扶持政策,對達到政府規定要求的改造項目,政府給予較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實施項目改造。三是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門應把工作重點從單純抓科研項目,向抓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創造政策環境轉變。四是加強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之間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共同開發以創新爲特點的高科技項目,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四)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一是規範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優化納稅服務。稅務部門在公正執法的同時,充分用足用活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保證所有的中小企業都能享受到國家的稅收政策扶持。對高新技術企業,可試行對其利潤再投資部分實行稅收抵免政策(現階段可採取財政補貼的形式)。二是加大財政對中小工業企業資金融通的支持力度。如設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對那些有技術懂管理,有產品研發項目或專利技術,有強烈的創業意識的人,給予風險投資支持,以引導社會資金流向中小工業企業。三是提供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手段。設立中小企業風險擔保基金,以支持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鼓勵中小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上市、產權轉讓、典當、拍賣等方式直接融資。四是堅決清理對中小企業的不合理收費。對於正常性的收費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擴大減免幅度和範圍;對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費用應由稅收來承擔,不得再收取額外的費用;同時要逐步剝離目前由企業承擔的一些公共事務與社會職責,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各項費用。

(五)構築面向中小工業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是建立專爲中小工業企業服務的機構。如建立中小工業企業服務中心,爲中小工業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投資理財等服務。抽調專職人員或從大企業派出兼職人員向中小企業提供管理諮詢、技術培訓與市場開拓指導。二是鼓勵和支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機構,積極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培訓和管理培訓,提高中小企業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和資本運營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素質的改善跟不上企業規模的成長,企業家的經營素質的提高跟不上企業數量的擴張的問題。三是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提供各類信息服務。四是由政府出面組織“金融超市”,通過政府協調爲中小企業融資創造便利條件。五是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提升產業轉移承載能力。

工業企業發展調研報告4

改革開放以來,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有了長足發展。工業企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企業質量有所提高,整體實力得到加強,工業企業經濟逐步成爲縣鄉經濟的主體。但隨市場經濟體系的日趨完備,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弊端也隨之逐步暴露出來。如何克服這些矛盾和弊端,將是能否有效推動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走出低水平發展,邁向新階段所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發展現狀。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同發達地區相比總體水平比較低。其特點是:起步晚,發展慢,能源缺,競爭力差。主要表現在:一是自然環境惡劣,工業企業發展先天不足。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大多位於農業縣市,農業經濟爲主體,工業經濟只是縣鄉經濟的補充。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和原材料的缺乏,導致地方政府從指導思想上就不是十分重視。面對惡劣的環境,也是有心有餘而力不足,造成這些地方的縣鄉工業企業總是處於低水平運轉。二是體制結構不合理,受市場制約力大。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大多建於改革開放之前,按照農業方式辦工業,起點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較深,改革開放後仍難擺脫傳統體制的束縛。產權不明晰,機制轉運不靈活,仍難擺脫政府幹預的陰影。下崗職工負擔重,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缺乏,是制約欠發達地區縣鄉工業企業發展的四大因素。三是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效益低,規模小。大多以原集體、街道小廠爲依託,以原材料初級加工爲主體,科技含量低,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面對市場經濟的衝擊,很多工業企業瀕臨倒閉。四是工業企業負擔過重,虧損面過大。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縣鄉工業企業,在有一定利潤後,地方政府首先不是擴大原始積累,壯大工業企業規模,而是千方百計通過殺雞取卵的辦法,最大限度地獲取工業企業利潤,緩解地方財政壓力。部門也隨之巧取豪奪,通過各種名目向工業企業伸手。致使部分工業企業的倒閉,不是因爲經營不善,而是破產於地方政府與職能部門對工業企業的貪得無厭。五是工業企業改制缺乏科學性,造成國家資產的流失和社會的動盪。面對負債經營的工業企業,在改制中不是因企制宜,而是一刀切破產拍賣。在破產過程中,又沒有按規範程序,請專門機構進行清產覈資,而是私下交易。即使是公開競標,也只是流於形式,走過場。導致上百萬的資產,幾十萬甚至幾萬就將它處理給私人,使國家資產白白地流失。對拍賣所的資金,不是先國家稅金、貸款和下崗工人的補償,而是將其挪作他用,導致國家稅收流失,下崗工人因補償不到位,而上訪或圍困地方政府機關,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因此,要正確分析欠發達地區縣鄉工業企業形勢,因企制宜,因廠制宜,尋求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發展的突破口。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經濟效益爲中心,以提高產品競爭力爲目的,通過兼併、聯合、租賃、入股、拍賣、民營化等形式,進行企業改制,形成資源優勢互補,產品技術優勢互補。增強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活力,提高產品競爭力使欠發達地區縣鄉工業企業儘快走出低水平發展的困境,跟上國民經濟發展速度。

一、抓住機遇,找準方位,加速欠發達地區縣鄉工業企業的改制進程。

對欠發達地區縣鄉工業企業來講,企業改制因堅持以/文祕站-中國最強免費!/股份制改造爲重點,按照縣鄉工業企業民營化的思路,採取租賃、拍賣、轉讓、兼併等形式,實行企業產權、企業經營自主權和企業內部分配方式的全面改革,來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發展。首先,加速部分企業產權拍賣和經營權出讓,進快使之民營化。對那些運行機制乏力,產品種類單一、老化,規模窄小,經營面臨倒閉的工業企業,養又養不活,虧又虧不起,盤又盤不大。只有通過企業產權的拍賣和經營權的出讓,通過民營化的方式,加快企業重組進程,使之儘快走出困境。其次,加速企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制進程。對企業市場信譽好,企業經濟實力強,產品適銷對路,又發展潛力,但發展後勁又不足的工業企業,要積極推進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以資本爲紐帶,打破行業隸屬關係,所有制關係和區域界限,實行企業產權的多元化。通過對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使工業企業資產得以優化,閒置資產得以利用,產權效能得以調整,造就一批組織結構規範化,產業結構合理化,產品結構優良化的骨幹企業和品牌產品。

二、強化競爭,優化管理,提高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產品市場佔有份額。

優化工業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工業企業競爭力,改進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運行質量,是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發展的關鍵。首先,是加速工業企業內部優化管理進程。加強工業企業內部管理,是發展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當務之急。從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現狀來看,關、停、或虧損的企業中有三分之二是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強化管理意識,把提高企業內部運行質量放在工作首位。在企業管理上,要重點抓好質量、營銷、財務、安全、環保等專項管理。特別是要注意降低負債率和“兩項資金”佔用率,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要引進現代管理觀念,加強經濟成本覈算和市場信息分析意識,提高工業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其次,加速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工業企業的活力。要利用國有工業企業改組改制的有利時機,以市場爲導向,幫助工業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爲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同時,對已經開始的改制工業企業,要抓住目前國家對中西部正在加大投入的大好時機,高度重視科技開發力度,做好工業企業投入產出的工作,提高工業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其三,加快提高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力度。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跟不上企業發展速度,是制約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發展速度滯緩的主要原因。隨着知識經濟的日新月異,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爲工業企業的科技進步提出了緊迫的要求。加大引進先進、適用技術的力度,努力提高工業企業的科技開發和創新能力,來適應市場需要。通過開發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來提高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採取各種形式開展人才培養,多渠道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協作。通過培訓、引進、協作等途徑,造就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縣域工業企業的整體素質。

三、完善措施,強化服務,營造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首先,是要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改制實施細則的制定,要儘快制定出符合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實際的改制實施細則。統一口徑,重點對國有資產的處置、企業職工的安排債務償還、土地使用權和其他固定資產產權的歸屬、企業員工保險、企業下崗分流員工的經濟補償和再就業等問題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使改革後的工業企業,能在一個安定、完整的體系下正常運轉。擺正國家、企業、員工三者利益關係,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其次,是加大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區業的融資減債力度。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是制約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發展的又一大因素。因此,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關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近期出臺的鼓勵和發展民營經濟企業的有關規定,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招商引資和資金投放力度。目前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獲取資金的渠道主要是:企業員工入,股民間借貸和銀行貸款等三各方面。而企業員工受收入影響,入股有限。民間借貸和商業銀行因利率太高,企業也不敢多貸。因此,企業利息包袱過重,發展資金不足,是困擾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一大障礙。要解決企業資金的困難:

一是要繼續發揮商業銀行的主渠道作用。對產品有市場,但因資金不足和資金拖欠嚴重的企業,要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協調作用,努力幫助企業解脫三角債務的困境,幫助解除企業之間的債務鏈,使企業步入良性循環的發展的軌道。對產品市場看好,又發展潛力的企業,要幫助他們考察市場並給予必要的貸款扶持,使其通過技術改造,儘快地強大起來。

二是企業本身要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採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吸納社會閒散資金;通過招商引資,吸納境內外的資金;通過資本營運,盤活企業資產存量,挖掘企業內部資源潛力。

三是提高欠發達地區的縣域工業企業的資金運用效率。要進一步提高工業企業的資金營運效率,把有限的資金用於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高科技、高檔次、高效益的工業企業項目上。

四是切實用好、用足、用活國家優化資本結構的有關政策。通過兼併、破產、減員、增效、覈銷銀行呆賬壞、賬來減少企業債務。同時,在部分改制企業中,在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實施一定期限內的零所得稅制。並將企業此部分所得,嚴格控制在清償專業銀行過去的貸款本息上,給改制企業以休養生息的機會。

其三,加大服務力度。健全管理機構,完善服務體系,是發展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堅實基礎。隨着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改制工作的不斷深入,轉變地方政府職能迫在眉睫。

一是企業應在管理、指導、監督、服務方面下功夫,重點強化會計、稅務、統計、金融和審計等方面的功能。

二是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建立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國有資產營運公司,明確應運主體,強化工業企業的產權約束,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三是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員工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擴大社會養老保險面,推進離退休人員的社會保險,由企業管理向社會化管理轉化,切實減輕欠發達地區的縣鄉工業企業的負擔,爲工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