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1.42W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是推進農業農村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爲了瞭解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市政協財農委於九月中旬組織部分委員並會同市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在喬萬榮副主席的帶領下,先後赴靖邊、榆陽、神木等縣區進行了視察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調研報告

一、榆林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一)自然地理和農業發展基本情況

榆林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總土地面積43578平方公里,耕地總資源1646.3萬畝,農業人均5.6畝,常用耕地956萬畝。以古長城爲界,北部爲風沙草灘區,佔總面積的42%,土地廣闊,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農業較爲發達;南部爲丘陵溝壑區,佔總面積的58%,土層深厚、土質優良,主要爲早作農業區。榆林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雨熱同季,四季分明,適宜穀類、豆類、薯類等多種作物生長。20xx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10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6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2元,糧食總產量132萬噸,農民人均佔有糧452公斤。

(二)現代特色農業的基本內涵

特色農業是指具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明顯的區域特徵、特殊的產品品質和特定的消費市場的農業產業。現代特色農業是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的,它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就是以資本、物質和技術等先進要素爲基礎,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以工業化的生產手段裝備農業,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農業,以社會化的服務體系支持農業,以科學的經營理念管理農業,最終實現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從過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實現農業的集約化生產、區域化佈局和產業化經營;從結果看,是不斷提高特色農業的生產水平和產品檔次,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現實條件

一是榆林的工業化已進入中期階段。20xx年人均gdp達到4360美元,在經濟規模上已具備反哺農業的條件和能力。二是榆林的自然資源和經濟優勢明顯。具備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土地優勢、生產優勢、品質優勢、規模優勢、市場優勢、生態優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三是榆林現代特色農業建設已初見成效。

(四)現代特色農業建設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榆林市經濟發展一直保持着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觀、全局、長遠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了“礦業開發強市,特色農業富民”的發展思路和建設“兩基地一中心”的發展戰略,現代特色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全市“三田”面積達到410.8萬畝,其中水地111.3萬畝,壩地37.2萬畝,梯田262.3萬畝;建成各類水庫73座,總庫容量達到10.52億立方米;農業機械及配套農機具擁有量達到10萬多臺,農機總動力達到219.79萬千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達到2.3萬口,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明顯。“十五”以來,糧食產量基本穩定在100萬噸以上。主要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轉變爲總量平衡,部分產品出現區域性、結構性過剩。

2、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種植業內部結構逐步由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農產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產的勢頭明顯加快,“北種、南豆、東棗、西薯”的特色優勢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3、農業科技研究推廣成效漸顯。近年來,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先後承擔中、省、市重大科技項目100多項(次);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各類作物新品種800多個,良種覆蓋率達到85%以上;建立各類試驗示範基地(點)160多個,累計面積達200多萬畝。20xx年馬鈴薯、玉米、蔬菜刷新7項全國高產記錄,小雜糧首次創立7項全國高產記錄。

4、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5000多個,鄉級以上農產品購銷企業已有1000多家,擁有各類農產品營銷市場300餘個。圍繞區域特色產業,各類加工、營銷企業逐步發展,“訂單農業”、“科研單位+企業+基地”等多種模式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在探索中得到有序發展。

5、土地流轉機制得到不斷創新。較爲典型的有“孟岔模式”和“東坑模式”,米脂縣銀州鎮孟岔村成功地把全村182戶承包的2142畝山地流轉到8戶農民手中,靖邊縣東坑鎮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設施農業,都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全市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5萬多份。

6、農民生活水平得到穩步提高。“十一五”以來,榆林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增長,20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10.24億元,實現增加值66.11億元,分別是1999年的6倍和7倍。20xx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2442元,增長幅度達254%。

二、制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對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重視和支持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政策層面上,優先發展工業的指導思想不僅要農業爲工業發展提供糧食、原料、資金、勞動力和市場,還通過價格機制爲工業發展提供資本積累及後續投資。長期以來形成的二元經濟結構,使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配置上形成了明顯的城市偏向。

在現實發展中,以能源工業爲動力的跨越式發展,凸顯出“三大失衡”問題:一是產業結構失衡。20xx年我市三次產業的增加值之比爲6.5:78.7:14.8,呈現出明顯的一產弱、二產強、三產滯後的特點。二是區域南北經濟失衡。20xx年南六縣gdp總和72億元,僅佔全市的7.1%;農民人均純收入290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3元。三是城鄉發展失衡。20xx年榆林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爲3.58:1,差距爲8795元。農村在教育、就業、醫療、文化、衛生、社保、社會管理等方面的人均投入遠低於城市,社會事業發展與城市相比滯後明顯。

在工作措施上,儘管已將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列入“兩基地一中心”三大任務之一,並制定出馬鈴薯、玉米、小雜糧、蔬菜等六大特色產業的發展規劃、任務目標等,但縣區及鄉鎮仍停留於只建點不擴面、只引進不創新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沒有有效地整合現代農業科技和管理資源,行政推動力不強。

(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機制尚未形成

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推動了整個經濟跨越發展,但由於資源開發體制以及財稅體制的不盡合理,導致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三農”。同時,“三農”工作與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沒有得到同等重視、同等加強、同等組織、同等支撐,缺乏政府的統籌運作。在能源化工建設浪潮中,廣大農民不僅沒能參與進來,分享工業利潤,一些農民還因此要成爲“生態災民”。生態環境治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缺失,“誰破壞,誰治理”的責任難以落實,治理經費“懸空”,治理基金機制尚未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還停留在行政手段、政治號召的層面上,沒有形成制度機制,至20xx年,全市仍有貧困人口38.7萬。

(三)農業投入、資金整合和金融支持不足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較好解決

近年來,中央在增加農業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縣逐年增加的投資,農業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緩解。但從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需要看,農業投入仍然嚴重不足。這既表現在國家公共財政資金投入不足,並且過於分散,也表現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夠。

資金投入不足。由於資源開發體制以及財稅體制的.不盡合理,導致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三農”,直接用於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少、涉及面小。一些增產效果明顯、經濟效益好的新品種、新技術基本上侷限在示範區內。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用於農業科研推廣的經費佔農業總產值的2%—4%,發展中國家平均約佔1%,而我國只佔0.5%,榆林市則更低,不足0.3%。全市各級農業部門裝備簡陋,監測、分析化驗等設備嚴重短缺,多數鄉鎮農技部門名存實亡,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工作條件差,農業科技人員有技術、無設備,缺乏展示技能的平臺,服務手段落後,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約。

財政支農資金投入過於分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統計表明,政府對農業的投入渠道多而且亂,分散在10多個部門,約28個項目渠道,既增加了管理運行成本,又降低了農業資金投入使用效率。究其原由,一是由於資金來源分散,各級事權劃分不明確,資金使用範圍模糊。部門各自爲政,缺乏有機協調,導致農業投入混亂,資金使用效益不高。二是資金分塊管理,難以形成整體合力。由於農業基礎設施、科研、生產、流通等方面的財政資金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造成了“撒胡椒麪”的現象,財政資金難以合理配置。三是政出多門,監督不力,農業資金流失嚴重。儘管近幾年加強了農業財政資金的制度建設,但截留、挪用支農資金的現象仍屢見不鮮。

農村經濟缺乏金融支持。一方面,金融資本集中於能源開發地區,廣大農村的資金來源渠道很窄。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在農村的撤併精簡也導致了農村資金投入不足。農民除在信用社獲得小額貸款外,在其他機構很難獲得金融支持。再則,一些涉農企業由於無資產抵押,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榆林市生財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陝西省“民營科技優秀企業”,先後開展了30多項農機新技術,獲國家專利6項,省、市科學技術進步獎7項,產品輻射周邊幾個省區,實用價廉供不應求。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因沒有銀行貸款所需的固定資產抵押,在微利經營的艱難生存發展過程中,全是靠高利息與私人貸款擴大生產規模的。

(四)農副產品加工能力和農業產業化程度仍然較弱

全市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數量雖多,但佈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較低。相當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只是一種鬆散的買賣關係,沒有形成長期、穩定的一體化經營。同時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級產品、傳統產品、低檔次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高科技產品、名牌產品少等問題,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村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化程度較低。全市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只佔總產量的30%。農業產業鏈短,產銷環節關聯度不高,還沒有一項產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五)農業科研與推廣體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

目前,市級農業科研與推廣單位有技術人員462人,縣均109人,鄉鎮均2.5人,30歲以下的僅佔4%,呈“倒金字塔”式的不合理結構,不能充分發揮其職能。科技管理、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等涉農部門仍然沿用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模式,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創新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慢、效率低,一些成果的推廣仍然存在着點上增產增收明顯,面上不顯著的現象。

(六)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據統計資料,我市農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31萬人,佔21.6%;小學文化程度54.6萬人,佔38.1%;初中文化程度49.5萬人,佔34.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5.7%。許多農民不會應用科學技術種田,不會配方施肥,不懂科學養殖,不會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各種添加劑。在農民素質還未達到現代化特色農業要求的情況下,一方面,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場所需要的優特農產品又很難生產出來,農業結構調整在低水平上重複,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七)自然生態環境脆弱,農業基礎設施滯後

北部風沙侵蝕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南部85%以上是丘陵溝壑區的山坡地,自然災害頻繁。基本農田面積小,全市水地僅佔農耕總面積的17.2%,人均只有0.4畝。水資源較爲貧乏且時空分佈不均勻,區域性和季節性缺水問題普遍存在,全市水資源總量37.41億m³,綜合水量9萬m³/k㎡,是全省綜合水量21.35萬m³/k㎡的42.4%,全國綜合水量26.8萬m³/k㎡的33.6%。用水比例也不協調,農業、工業、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比例爲78:13:9。農業用水效率低,灌溉水利用係數約爲0.40,低於全國0.45的平均水平。水利設施老化,水利工程建設滯後。機電排灌面積比重小,農田灌溉無法保證。土壤肥力不高,中低產田面積大。

三、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爲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行動先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現代特色農業與能源化工兩個基地同等建設、地下資源與地上資源同步開發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地下資源日漸枯竭後地上資源對推動榆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當前,全市能源工業的快速發展和財政的快速增長,已具備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因此,應把現代特色農業建設作爲扭轉榆林“三大失衡”、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與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統籌思考,把工業經濟中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經營理念,移植和導入農業領域。用抓工業的理念謀劃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同等規劃定位、同等設立機構、同等資金扶持,嚴格准入門檻,建立退出機制,確定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支持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抓好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本運營,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使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統籌協調發展,走出一條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城鄉統籌發展道路。